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行,在当代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主要趋势。传统物理教学中通常采用封闭教学课堂与应试教学模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造成一定的束缚,并且也极大的约束了学生物理素养的有效提升,导致教学宗旨与当前主要趋势发生背离。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开放性为主的探究式教学模式逐渐出现,并且在当前物理课堂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与掌握,从而提升学生物理。
【关键词】教学模式;物理教学;有效方法;实际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097-01
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在讲解物理知识时会采取讲授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接受新知识都处于一个被动状态,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只会有一个十分短暂的记忆,未能对物理知识进行一个透彻理解。因此这种模式就会导致教学效率较为低下,甚至还会给学生的个人发展造成影响。探究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中,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出引导者作用,不断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进行自主探究,以此更好掌握物理知识点。
一、在新课导入环节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概念教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也涵盖多个抽象性的知识点。对于物理初学者而言,在对其进行学习时往往会面临一定问题[1]。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新课导入环节进行高度重视,以此让整个课程导入变得更加有趣与生动,为日后教学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课堂导入模式,这种模式十分枯燥乏味,学生也会对学习新内容产生抵触情绪,继而出现教学效率较低等问题。除此之外,如果教师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运用新式教学模式,必然会为学生创建一个具有话题性的课堂,以此提高教学效果[2]。
比如教师在教授物理必修一中关于《相互作用》知识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插入一个小实验。最开始,教师可以在讲台上将一个小图钉固定好,并且准备好一个橡皮擦,随后教师将小图钉与小皮筋中的某一段固定在一起,另一端则可以处于松弛状态,并且记录好位置。然后可以让学生到讲台来,轻轻的拉起小皮筋松弛的部分,在其达到绷紧状态后学生可以松手,随后观察小皮筋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论一下此次实验感受,通过循循善诱方式,将新内容自然而然的带入课堂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最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二、采用探究式问题情境模式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恰当而且合适的问题情境,通常会使整个教学效果得到质的飞跃。教师在教学时如何才能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中加入问题情境呢?这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应当从实际教学情况入手,保证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够与教学内容相契合;二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考虑到学生实际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那么容易对学生造成打击,使学生对物理学习出现抵触心理,最终失去学习兴趣,如果问题过于简单,那么就很难达到理想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当从实际角度考虑,尽可能选择难度适中的内容去创设问题情境;三是,教师应当选择一些具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望,进而使学生对该问题充满探究欲望[3]。
比如教师在教授《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这一内容时,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本节课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入手,通过相关知识点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究式问题情境:在寒冷的冬天,小佳同学晚上准备睡觉,在脱下毛衣时候看到火花,同时在与毛衣摩擦后头发也“飞”起来了,他对于这个现象百思不得其解。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这个问题吗?你们知道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吗?通过这个问题导入,教师在这个探究式问题情境中其设置的问题与教学实际内容有着一定联系,通过这些问题能够瞬间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三、合理设计探究式的课后习题
课后练习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解题能力。所谓孰能生巧指的就是学生通过大量习题,能够对物理知识理解的更透彻,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物理运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为学生布置课后练习题时,选择的课后习题形式十分单调,并不能起到拓展学生其他能力与巩固教学效果的作用。所以教师想要有效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应当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意义的课后习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完成课后习题时也会继续保留良好探究习惯[4]。
比如教师在教授高中物理必修二的《向心力》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安排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课后实验:学生需要用一个细绳子将一个橡皮擦拴住,并且用手握好细绳子的另一端,让橡皮擦开始做圆周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大手中的拽绳子力度,仔细观察橡皮擦速度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增大?在完成这步后可以松开手,观察橡皮擦会做出哪种运动,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对其进行解答,并且也要做好论证[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不仅能够满足新课改的需要,还能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在教学时采用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激发自己对物理的兴趣。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且合理的运用探究式模式进行教学,以此为国家培养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海玲.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18):90.
[2]刘鑫.新课标下“5E”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3]闫桂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与评价研究[D].宁夏师范学院,2019.
[4]白秉宇.高中物理“习题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评价[A].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
[5]王明.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研究[J].成才之路,2019(07):27.
【关键词】教学模式;物理教学;有效方法;实际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097-01
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在讲解物理知识时会采取讲授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接受新知识都处于一个被动状态,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点只会有一个十分短暂的记忆,未能对物理知识进行一个透彻理解。因此这种模式就会导致教学效率较为低下,甚至还会给学生的个人发展造成影响。探究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中,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出引导者作用,不断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时进行自主探究,以此更好掌握物理知识点。
一、在新课导入环节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概念教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也涵盖多个抽象性的知识点。对于物理初学者而言,在对其进行学习时往往会面临一定问题[1]。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新课导入环节进行高度重视,以此让整个课程导入变得更加有趣与生动,为日后教学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课堂导入模式,这种模式十分枯燥乏味,学生也会对学习新内容产生抵触情绪,继而出现教学效率较低等问题。除此之外,如果教师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运用新式教学模式,必然会为学生创建一个具有话题性的课堂,以此提高教学效果[2]。
比如教师在教授物理必修一中关于《相互作用》知识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插入一个小实验。最开始,教师可以在讲台上将一个小图钉固定好,并且准备好一个橡皮擦,随后教师将小图钉与小皮筋中的某一段固定在一起,另一端则可以处于松弛状态,并且记录好位置。然后可以让学生到讲台来,轻轻的拉起小皮筋松弛的部分,在其达到绷紧状态后学生可以松手,随后观察小皮筋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论一下此次实验感受,通过循循善诱方式,将新内容自然而然的带入课堂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最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二、采用探究式问题情境模式
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恰当而且合适的问题情境,通常会使整个教学效果得到质的飞跃。教师在教学时如何才能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中加入问题情境呢?这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应当从实际教学情况入手,保证创设的问题情境能够与教学内容相契合;二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考虑到学生实际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那么容易对学生造成打击,使学生对物理学习出现抵触心理,最终失去学习兴趣,如果问题过于简单,那么就很难达到理想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当从实际角度考虑,尽可能选择难度适中的内容去创设问题情境;三是,教师应当选择一些具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望,进而使学生对该问题充满探究欲望[3]。
比如教师在教授《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这一内容时,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本节课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入手,通过相关知识点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究式问题情境:在寒冷的冬天,小佳同学晚上准备睡觉,在脱下毛衣时候看到火花,同时在与毛衣摩擦后头发也“飞”起来了,他对于这个现象百思不得其解。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这个问题吗?你们知道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吗?通过这个问题导入,教师在这个探究式问题情境中其设置的问题与教学实际内容有着一定联系,通过这些问题能够瞬间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三、合理设计探究式的课后习题
课后练习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解题能力。所谓孰能生巧指的就是学生通过大量习题,能够对物理知识理解的更透彻,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物理运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为学生布置课后练习题时,选择的课后习题形式十分单调,并不能起到拓展学生其他能力与巩固教学效果的作用。所以教师想要有效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应当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意义的课后习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完成课后习题时也会继续保留良好探究习惯[4]。
比如教师在教授高中物理必修二的《向心力》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安排一个具有探究意义的课后实验:学生需要用一个细绳子将一个橡皮擦拴住,并且用手握好细绳子的另一端,让橡皮擦开始做圆周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大手中的拽绳子力度,仔细观察橡皮擦速度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增大?在完成这步后可以松开手,观察橡皮擦会做出哪种运动,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对其进行解答,并且也要做好论证[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不仅能够满足新课改的需要,还能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在教学时采用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激发自己对物理的兴趣。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效且合理的运用探究式模式进行教学,以此为国家培养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海玲.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18):90.
[2]刘鑫.新课标下“5E”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3]闫桂芳.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现状与评价研究[D].宁夏师范学院,2019.
[4]白秉宇.高中物理“习题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评价[A].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
[5]王明.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研究[J].成才之路,201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