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层党组织建设看党员主体地位的提高

来源 :党史博采·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gg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员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广大党员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实际参与党内事务及党的管理活动;一是党内事务能够充分体现党员主体的意志,党的建设的各项活动始终以党员为主体来展开。这两个方面都有赖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河北省高校党组织建设为例,调查、研究基层党组织建设对提高党员主体地位的影响,对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高校;党组织;党员;主体地位
  
  党员主体地位,是指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及党的实践活动中居于主导的、自由的、决定的地位。它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党员是党的主人,是党的工作、事业及党的建设的主体。这一特殊政治地位要求党员享有平等参与党内重大事务的权力。第二,党员是党内权力的主体。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规定,党内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党员,党员是党内权力的源泉。第三,党员是党内的行为主体。每名党员都是执政党党员,无论职位、身份和行业如何,都是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党工作,都在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周围的群众、塑造着党的形象。[1]这三层含义决定了党员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广大党员有明确的主体意识,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实际参与党内事务及党的管理活动;另一方面,党内事务能够充分体现党员主体的意志,党的建设的各项活动始终以党员为主体来展开,即党的组织建设是保证党员主体作用充分有效发挥的基本条件。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真正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的事业。本文就以河北省高校党组织建设为例,着重考察了党组织建设对提高党员主体地位的影响。
  本课题组主要以问卷调查形式随机抽取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等河北省内9所大学的教师党员进行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550份,收回有效问卷536份,调查对象涉及不同年龄、党龄、技术职称、学历层次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较为真实地反映了高校教师党员主体地位与党组织建设现状。
  
  一、高校党组织建设在保障党员主体地位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校广大教师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与高校党组织建设尤其是党内民主建设和推进状况息息相关。本次调查显示,63.80%的党员认为自己所在的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较强,在党组织生活中感觉到温暖。65.33%的人认为自己所在党组织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说明河北省高校党组织建设普遍较好,能够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但面对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高校党组织建设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第一,党性教育不够细致,党员主体意识淡薄。党性教育就是理想信念教育。有些高校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引导不够深入、细致,组织党员学习流于形式,很少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很少主动找党员谈心、交流,倾听党员呼声,了解党员需要。致使部分党员党性修养不高,主体意识淡薄甚至理想信念动摇。据调查,有17.75%的党员反应,党组织从来没有找他谈过心;有27.86%的党员表示一周之内学习时间不足一小时,甚至根本不学习;有19.2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当前党员中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淡泊的比例占到全体党员的50%以上,甚至有12.50%的人认为占到80%以上。23.47%的人认为身边党员中素质不高、发挥作用不强的党员占的比例数超过了50%。
  第二,民主建设滞后,党员主体地位缺失。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就必须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充分体现全体党员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只有保障了党员的民主权利,才能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真正体现出党员的主体地位。[2]但在党内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不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现象:部分高校党组织往往强调纪律和服从多,强调民主和自由少,再加上高度集权、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使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常常处于被动状态,使党员对党内工作积极参与的热情受到抑制。调查显示,有41.86%的党员认为,“当前制约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是制度体制问题;24.86%的党员认为党内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制度不充分;32.64%的党员认为普通党员的权力和义务关系不对等,义务多于权力;54.05%的党员认为,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和义务关系同样不对等,权力多于义务。
  第三,党内激励机制、帮扶机制不健全,维护党员主体地位难。高度重视党内关怀,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只有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党员,才能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使广大党员真正感受到入党后有义务、有责任、有奉献,同时也有权利、有温暖、有荣誉。[3]但部分高校在做好关心年轻党员的发展、照顾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的生活、激励党员学术带头人等方面的工作上,仍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导致部分党员对党的忠诚度有所下降。调查显示,有21.73%的教师党员表示,如果重新选择,愿意申请加入民主党派或不加入任何党派。有37%的党员认为党组织缺乏党内激励机制、帮扶机制,在党组织中感觉不到温暖,享受不到应有的温情。
  
  二、高校党组织建设在保障党员主体地位方面存在偏差的原因分析
  
  首先,主观认识不到位。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党内生活中的重要体现。但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身上仍然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即重服从轻自觉,重义务轻权利,重管理轻服务,重活动轻落实。长此以往,逐渐形成漠视党员主体地位的流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确立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原则,才能发展党内民主,增进党内和谐,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其次,党内政治体制的制约。虽然我们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但长期以来,党的领导体制却存在高度集权的倾向,党内权力关系出现倒置或权力配置失衡的现象,使得党员主体意识趋于淡化,党员参与党内生活的热情受到抑制。
  最后,外部环境的影响。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主义之争趋于淡化,价值多元化倾向突出,部分高校教师党员重视个人发展前途较多,参与党内活动较少,存在政治冷淡主义倾向。
  
  三、对高校加强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主体地位的建议和措施
  
  一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强化主体意识。突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提高领导干部对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认同度;突出对普通党员的教育,提高普通党员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认知度;突出素质教育,提高广大党员落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如“三会一课”,听取党内报告等其他活动,对党员进行再学习、再教育,引导党员联系思想、工作、学习和作风的实际,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提高党员觉悟,消除轻视自身民主权利、忽视自身主体地位、缺乏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性的被动倾向,使党员主体地位的观念内化为党员的自觉认识。同时,通过学习,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增强推进党内民主政治建设的能力。
  二是利用优势,挖掘资源,多渠道夯实党员主体地位的基础。推进党内民主,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是保障党员主体地位的基础。高校党組织应充分利用自身人才优势、信息优势、技术优势等有利条件,多渠道夯实党员主体地位的基础。如设立 “主题委员会”、“专题类党支部”等方式开展灵活的组织生活;邀请党的领导人或中央党校教授到基层党组织作报告,与基层党员面对面进行讨论和交流,以此激发党员参加支部生活的兴趣和热情;在因特网上建立“虚拟组织”,打破时空限制,使党员随时随地都能体验到自己作为党的一分子的存在。建立党的信息主渠道——“红色网站”、“红色手机”等,向党员及时准确地发送党的信息,确保党员知晓党情,党员可以利用网站博客与党的领导人进行网上交流对话,就党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发表看法,参与决策;通过年会、研讨会、论坛等多种方式,设立党员之间、党员与领导层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平台,方便党员向党提出各种批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以集思广益,使党的决策尽可能多地体现党员的意见与利益诉求;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党校轮训的方法,扩大对党的知识的了解,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与执政水平。调查显示,60.71%的党员认为,所在学校党组织能够较好地利用网络等现代技术,为教师党员参与党组织的活动提供了方便,效果良好。
  三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党员主体地位既要在党的基层组织活动中体现,更要靠党的基层组织去落实。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推进自身建设,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堡垒功能、焕发组织活力,营造和谐氛围,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设载体,鼓励和促进党员立足本职工作岗位,更好地发挥党员主体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多做贡献。要转变工作作风,变约束型、要求型、布置任务型工作作风转变为关爱型、服务型、凝聚人心型的工作作风,建立人性化的党内关怀激励机制,不断强化党员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努力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使教师党员充分感受组织关怀、体会组织温暖,进一步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释:
  [1]准确把握党员主体地位的三层理论内涵——解读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论述, 余姚日报,2007年11月8日
  [2]陈义前,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增强党员主体意识, 九江林业网, 2009-09-16 15:20:12
  [3]欧阳淞,关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几点认识,中组部党建研究网,2008-10-10
  参考文献:
  [1] 代金平.唐海军.国外一些政党维护党员主体地位的主张、举措与问题[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四期。
  [2]黄明哲.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对策思考[ J]. 理论前沿.2007年第24期.
  [3]谢忠平.党员主体地位问题研究综述[ J].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4]陈文章.党员主体地位问题探析[ J]. 福建理论学习.2007.12.
  [5]储霞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析[ J]. 理论与改革.2007.7.
  [6]杨存悌.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促进党内民主建设[ J]. 当代陕西. 2009年5期
  注: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河北省高校教师党员主体地位研究,课题号:HB10BDD026。
其他文献
[摘要]广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经验与特点研究”课题组对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访谈与抽样问卷调查,以了解“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现状、存在问题,分析、探讨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05方案”;广州大学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
期刊
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创建于1948年3月,1954、1999年两度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中学”;2000年,被确定为“河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进入21世纪,校领导班子锐意进取、奋发图强,开创了学校历史的新阶段。2001年,在上级支持下,十七中抢抓机遇、果断决策,突破校园狭小的瓶颈,努力拓展发展空间,斥资5000万元,买断河北省粮食学校校址,创建十七中南校区。10年来,学校对两个校区进行了重新规
期刊
[摘要]《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经典之作,认真、反复阅读《共产党宣言》,对每个共产党员的成长有着重要的理论提升作用和实践指导意义。在建党九十周年之时,笔者重温了这部经典之作,有了一些新的体会。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中国共产党;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是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代表大会时委托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起草的党纲,1847年12月至1848
期刊
2010年,任县医院的历史在改写,垃圾变青山、废墟成绿地、愁容变笑靥、衰落成繁荣,颜仁生和他领导的任县人民医院书写了一年巨变的辉煌乐章。截止目前,我院共收到锦旗40多面、各类感谢信100余封。今年第一季度业务收入较之2010年第一季度增长123.53%。在去年上半年的行风评议活动中,我院从09年的第19位,一跃上升到第2位,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实现了自身的健康快速和谐发展。这巨变让我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行列,我国和我省的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这种情形下,对我省老年人权益状况进行调查并做出系统研究和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调查主要围绕老年人基本权益、老年人身权、财产权、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精神赡养状况等个方面进行。由于在法律保障、社会保障,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立法不完备、执法不到位,社会保障水平较低,传统观念及经济、
期刊
张树通,1957年出生,河间市瀛洲镇山张庄村人,中共党员,自1990年至今一直工作在农村基层,现任山张庄村党支部书记。这位看上去不显山、不露水的河间村官,一直以自觉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带领群众致富兴家,使山张庄村一年一个新面貌,深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连续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他曾任河间市政协委员,2007年7月当选为河间市第五届人大代表,张树通恪守“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
期刊
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党总支现有党员135人,四个党支部,下设11个党小组。按照市委、区委“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部署,该校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典型带动、制度推动、全面推进的原则,紧紧围绕“树立形象、创先争优、科学发展、提升质量、办人民满意学校”这个主题,以“自身素质高,工作质量优,完成任务好,奉献精神强,组织争先进,党员当楷模”为具体目标,以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五个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为主
期刊
“一个人一旦在镰刀锤头下宣了誓,那他的一生就与党血水相容,不离不弃。”在组织下岗失业党员到西柏坡重温入党誓词后,党员刁彦英由衷地说。2007年以来,深泽县就业局为使每一名下岗失业党员都有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奉献自我的平台,增强下岗失业党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创建了“再就业党总支”,探索了一条规范管理下岗失业党员的新路子。    新形势引发新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绝大部分县域国有集体
期刊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共识和集体记忆,是深植于历史传统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信仰,影响、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前途未来。对于广大的农村而言,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颇为重要。笔者通过深入走访了解邢台县龙化村传统文化教育成功案例,对如何加强我国农村和谐文化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龙化;传统文化教育    龙化的变化  邢台
期刊
[摘要]基于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对群众基础的客观认识,中共对少数民族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理性的认识过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前后,开创了对壮、瑶族农民的政治动员模式。两者的良性互动,使农民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在具体实践中, 中共更多对农民以通俗生动的形式来保证群众的积极性,进而以经济利益满足群众需求来达到政治动员的目的。  [关键词]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政治动员模式;少数民族    北伐战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