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僵化现象是语言习得领域讨论的热点问题,笔者从语言僵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入手,从教学和学习者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针对外语教学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僵化;二语习得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7(a)-0000-00
1 引言
僵化现象是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过程中普遍存在而又不可避免的一个自然现象,也是制约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1]于1972年首次提出了“语言僵化”的概念:无论学习者年龄的长幼,无论学习者得到多少有关目的语的解释和指导,在其目的语的中介语中总会出现其母语的一些表达方式、规则和次系统。
2 僵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Selinker (1972)将僵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纳为五个方面:母语迁移(language transfer)、培训迁移(transfer of training)、学习策略(strategie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交际策略(strategies of seco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目的语过度概况现象(overgoverneralization of TL linguistic material)。本文将从教学角度和学习者角度出发探讨其语言僵化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2.1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的理想与否对于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有重要的影响。Stuble (1980) [2]认为二语学习过程受到学习者周围语言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2.1.1 文化迁移
Schuman(1978)[3]认为文化迁移模式是一种在保持自身本来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基础上去适应目标语社会中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时所采取的策略。根据Schuman的观点,由于语言学习者缺乏文化迁移,对目标语产生抵触或抗拒心理,无法获得足够的语言输入,从而导致僵化的形成。
2.1.2语言输入
4Krashen的 i+1[4]理论认为只有输入水平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并转化为可理解性输入时,才能导致习得,输入语言难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学习,导致僵化。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控制着整个课堂活动,学生只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教学形式极大地限制了学习者获得语言输入的数量和质量。
2.2 学习策略
Selinker (1992) [5指出学习策略的缺少也可导致语言僵化现象。在我国传统外语教学中,教师多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和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训。例如,很多学习者在记忆单词时,总是机械地死记硬背单词表,而不知道使用记忆策略,如联想、关联、构词法、推测等,结果,在单词学习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久而久之,就对单词记忆失去的兴趣,并最终导致僵化甚至放弃语言学习。
2.3 学习动机
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容易受到情感方面因素的影响。Krashen(1987)[6]认为主要有三种情感因素,即动机兴趣、自信心和焦虑。如果某些情感问题得不到关注或解决,就会减弱学习动机,最后外语学习停滞不前,形成僵化,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3 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为了使学习者深入、长期地学习第二语言,我们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预防或减少语言僵化现象的产生。
3.1正确认识语言僵化现象
Selinker(1972)认为僵化是存在于中介语中的一种心理机制,无法消除,它可以出现在语言学习的任何阶段。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养。还应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学生心理高原期(plateau)来临之前增加目的语输入的强度和难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
3.2 培养跨文化意识,减少母语干扰
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要“以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其教学目标是提高“综合文化素养”。而在我国传统外语教学中,教师多只注重学生语言知识输入的量,而忽略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实际上,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同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差异势必会妨碍学习者有效地习得外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背景文化知识,减少母语文化的干扰,排除英语学习中的文化障碍,防止和避免外语学习中母语文化的负迁移。
3.3 注重学习策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言知识的积累对于成功的语言学习固然重要,但是仅仅积累语言知识并不是语言教学的终极目的。而是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策略的培训,让学生能够自主完成语言文化知识的主动建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对学生学习策略培训与语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有效提高语言文化学习在一定时间内的量和质。
3.4 正确反馈
Vigil 和Oller[81]认为肯定的情感反馈(positive affective feedback)与否定的认知反馈(negative cognitive feedback)有助于防止僵化现象的产生。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应建立以教师为核心的语言输出评价体系,既不能对学生的错误放任自流,任其发展最终导致僵化,也不能见错就纠,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僵化现象是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造成僵化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本文只是从教学和学习者的角度,从僵化现象的原因入手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拙见,希望能对语言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Selinker,L. 1972: Interlanguage. IRAL,10(3),209-231
[2]Stauble,A.E.1980. Accultur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Scarcella. R.C.&S.D. Krashen(eds.)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43-50.Rowly,Massachusetts: Newbury House.
[3]Schuman,J. 1976: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pidginization hypothesis. Language Learning,26,391-408.
[4]Schumann,J. 1978: The pidginization process: A model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owley,MA: Newbury House.20
[5]Krashen,Stephen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ondon: Pergamon Press.
[6]Selinker,L Rediscovering Interlanguage [M] London&NewYork:longman,1992
[7]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Hertfordshire: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1987
[8] Vigil,N. A. & J. W. Oller. Rule fossilization: A tentative model [J].Language Learning,1976.
[关键词]僵化;二语习得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7(a)-0000-00
1 引言
僵化现象是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过程中普遍存在而又不可避免的一个自然现象,也是制约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美国语言学家Selinker[1]于1972年首次提出了“语言僵化”的概念:无论学习者年龄的长幼,无论学习者得到多少有关目的语的解释和指导,在其目的语的中介语中总会出现其母语的一些表达方式、规则和次系统。
2 僵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Selinker (1972)将僵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纳为五个方面:母语迁移(language transfer)、培训迁移(transfer of training)、学习策略(strategie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交际策略(strategies of seco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目的语过度概况现象(overgoverneralization of TL linguistic material)。本文将从教学角度和学习者角度出发探讨其语言僵化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2.1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的理想与否对于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有重要的影响。Stuble (1980) [2]认为二语学习过程受到学习者周围语言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2.1.1 文化迁移
Schuman(1978)[3]认为文化迁移模式是一种在保持自身本来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基础上去适应目标语社会中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时所采取的策略。根据Schuman的观点,由于语言学习者缺乏文化迁移,对目标语产生抵触或抗拒心理,无法获得足够的语言输入,从而导致僵化的形成。
2.1.2语言输入
4Krashen的 i+1[4]理论认为只有输入水平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并转化为可理解性输入时,才能导致习得,输入语言难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学习,导致僵化。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控制着整个课堂活动,学生只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教学形式极大地限制了学习者获得语言输入的数量和质量。
2.2 学习策略
Selinker (1992) [5指出学习策略的缺少也可导致语言僵化现象。在我国传统外语教学中,教师多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和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训。例如,很多学习者在记忆单词时,总是机械地死记硬背单词表,而不知道使用记忆策略,如联想、关联、构词法、推测等,结果,在单词学习方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久而久之,就对单词记忆失去的兴趣,并最终导致僵化甚至放弃语言学习。
2.3 学习动机
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时,容易受到情感方面因素的影响。Krashen(1987)[6]认为主要有三种情感因素,即动机兴趣、自信心和焦虑。如果某些情感问题得不到关注或解决,就会减弱学习动机,最后外语学习停滞不前,形成僵化,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3 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为了使学习者深入、长期地学习第二语言,我们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预防或减少语言僵化现象的产生。
3.1正确认识语言僵化现象
Selinker(1972)认为僵化是存在于中介语中的一种心理机制,无法消除,它可以出现在语言学习的任何阶段。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养。还应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学生心理高原期(plateau)来临之前增加目的语输入的强度和难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
3.2 培养跨文化意识,减少母语干扰
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要“以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其教学目标是提高“综合文化素养”。而在我国传统外语教学中,教师多只注重学生语言知识输入的量,而忽略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实际上,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不同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差异势必会妨碍学习者有效地习得外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背景文化知识,减少母语文化的干扰,排除英语学习中的文化障碍,防止和避免外语学习中母语文化的负迁移。
3.3 注重学习策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言知识的积累对于成功的语言学习固然重要,但是仅仅积累语言知识并不是语言教学的终极目的。而是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策略的培训,让学生能够自主完成语言文化知识的主动建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对学生学习策略培训与语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有效提高语言文化学习在一定时间内的量和质。
3.4 正确反馈
Vigil 和Oller[81]认为肯定的情感反馈(positive affective feedback)与否定的认知反馈(negative cognitive feedback)有助于防止僵化现象的产生。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应建立以教师为核心的语言输出评价体系,既不能对学生的错误放任自流,任其发展最终导致僵化,也不能见错就纠,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僵化现象是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造成僵化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本文只是从教学和学习者的角度,从僵化现象的原因入手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拙见,希望能对语言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Selinker,L. 1972: Interlanguage. IRAL,10(3),209-231
[2]Stauble,A.E.1980. Accultura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Scarcella. R.C.&S.D. Krashen(eds.)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43-50.Rowly,Massachusetts: Newbury House.
[3]Schuman,J. 1976: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pidginization hypothesis. Language Learning,26,391-408.
[4]Schumann,J. 1978: The pidginization process: A model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owley,MA: Newbury House.20
[5]Krashen,Stephen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London: Pergamon Press.
[6]Selinker,L Rediscovering Interlanguage [M] London&NewYork:longman,1992
[7]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Hertfordshire: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1987
[8] Vigil,N. A. & J. W. Oller. Rule fossilization: A tentative model [J].Language Learning,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