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石柱

来源 :民间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ZZ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李的儿子买了辆汽车,这是件开心的事。但美中不足的是,汽车不能开到自己的家门口。究其原因,是老李家门口有一根二米高的石柱挡住了去路。
  于是老李就想挖掉这个柱子。老李刚刚拿起铲子要挖,隔壁老王从屋里走出来,问老李干吗,老李就说这根石柱挡在这里一点用处也没有,现在儿子买了汽车,因为它挡道儿车开不进家来,所以要把它挖了。以后你家买了汽车,一样也能开到家里了。
  没想到老王的脸一沉,说这根石柱是在两家交界的地方,挖不得。老李急了,为什么挖不得?老王说,亏你这么大年纪了,宅基地上是不能随便动土的,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老李摇摇头,这还真没听说过。
  老王一摆手,不管你信不信,听没听过,反正这石柱不能动。你要是敢动这石柱,以后我家有个不测,就找你算账。
  本来两家好好的,不能为一根石柱伤了和气,老李想这事不能硬来,还是从长计议。于是答应老王暂时不挖石柱。
  晚上儿子回来,看到石柱还在那儿立着,就问老李怎么石柱还在,老李就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跟儿子说了。儿子听后就火了,这分明是老王在作梗,他有什么权力不让挖石柱?
  老李拍拍儿子的肩膀,让他稍安勿躁,切不可与老王吵架。
  儿子不解地望着老李。老李说,老王家的女儿,现在老大不小了,还没个对象,他家里的生活条件又一般,暂时也买不起汽车。如今老王看我们又是买车子,又是讨媳妇的,心里本来就不好受,却有气撒不出,今天见我要挖石柱,正好跟我闹闹别扭,发泄发泄也是正常的,过几天我去村里找村主任商量商量,办法一定会有的,你放心。儿子听了,觉得老李说得有道理,心里暗暗佩服老李,总是把问题想得异常周全,还处处为他人考虑。
  这天,老李去了村里,与村主任反映了石柱的情况。村主任听后说:“你们两家中间的那根石柱由来已久,也分不清是谁家的,也有可能是上辈留下的分界石,现在你要单方面挖掉,老王自然不愿意。当然,老王不是不通事理的人,等他哪天想通了,也许不用你去挖,他也会帮你挖了。”
  老李本想让村主任劝劝老王,现在一听,没想到村主任反过来劝他了,他也没辙了,只好等老王想通的那一天了。
  老王女儿的事情老李也帮他着急,小姑娘高不成了低不就,一晃三十就要到了,愣是没看上一个称心的小伙子。老王整天闷闷不乐。老李是个聪明人,他让亲戚朋友到处打听,有没有合适的小伙子。老李给老王的女儿介绍了几个,都是缘分没到没有谈成功。
  突然有一天,村里来了几个戴眼镜、挂胸牌、拿相机的人,他们从村口径直来到了老李家门口,围着那根石柱上看下看,左看右看。
  其中有一个白头发的老者指着路边的那条河说:“这就是王家河,以前这里有顶桥叫王家桥,桥下是王家宅基,这根不起眼的石柱就是王家的节孝牌坊其中的一根柱子。”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老者继续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这里,在奥灶馆吃面时,听人说王家宅基上有个媳妇王氏,丈夫外出做生意,没想年纪轻轻就客死他乡,全家重担就落到王氏一个人的肩上。有人替王氏出主意,让她再嫁或是再婚,王氏摇摇头,说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婆婆又瘫痪在床,自己不能丢下他们不管,家里一团乱麻,也没有哪个男人愿意进门来。就这样,王氏没白天没黑夜地操持着这个家。难能可贵的是,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王氏一直默默无闻地服侍婆婆,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乾隆听到这里甚是感动,让人马上前去核实情况。去的人很快就回来了,禀告说确有此事。乾隆随即赐予王氏节孝牌坊,以此嘉奖。这就是王家节孝牌坊的来历。”
  老者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可惜啊,后来几经周折,牌坊损毁严重,现在仅剩这根柱子了。但这根柱子,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贝,现在已是稀罕之物了。我们要好好地保存好,这不是用钱能买到的东西啊。”一旁的村主任连连点头。
  晚上,老李回家时吃了一惊,那石柱竟然不翼而飞了。他是又喜又怕。喜的是,石柱被挖了,儿子的车子终于可以开到自家场上,不用停在外面的公路上妨碍交通了。怕的是,老王见石柱被挖走了,肯定以为是他挖的,决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来无理取闹。
  第二天,老李去村里找村主任,跟他说石柱不见了。村主任笑了,将他拉到一边,告诉他说,石柱肯定是老王挖走的。老李怎么也不敢相信,他怎么可能会挖走石柱呢?
  村主任说,昨天,我的老同学——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带着一帮老师们来我们村里进行古村落走访。我马上就想到你家石柱的事情,于是我就请老师们帮忙,让他们编了一个故事故意讲给老王听。你知道,老王是个精明的人,他要知道石柱是个宝贝,一准儿先下手。
  果然,一行人有说有笑地从老王家门口经过。老王见人走远,就从小屋边上闪了出来。那些老专家的话,老王肯定听得清清楚楚。他围着石柱仔细地端详了会儿,然后来到老李家门口张望,见老李没在家,于是他急急忙忙回屋提着铁锹就出来了,三下五除二就把石柱挖了出来,慌慌张张搬到家里藏得严严实实。
  村主任说得有声有色,完了他还做了个“嘘”的手势,意思让老李别声张,免得被老王发觉。
  老李乐得差点儿喷出来,对着主任翘起大拇指,真有你的,四两拨千斤,轻轻松松就把事情搞定了。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晚上老王提着两瓶酒去找老李,非要与老李好好喝几杯。老李想,他肯定是偷偷挖了宝贝不好意思,因为纸包不住火,老李总有一天会知道是他偷了石柱,所以先来讨好自己。
  老李见老王带酒来跟他喝酒,无法推辞,就炒了几个菜。倒上酒,三杯酒下肚,老王握了握老李的手,非要老李原谅他。
  老李懵了,原谅啥啊?哦,原谅他偷了石柱的事。
  老王说石柱是他挖的,他觉得对不起老李。老李心里说,果然是此事。
  老王接着说,他见老李家买了新车心里堵得慌,就横加阻拦老李挖石柱。可没想到的是,老李非但不生气,还千方百计托人帮他女儿找对象。前几天,老李帮女儿找的对象成了,她们谈得很投缘,准备过几天就上门认亲了。所以他昨天把石柱挖了,今天是特地来谢谢老哥的。
  老李听了,盯着老王看了半天,说,你不是听了村主任的故事才……
  老王喝了口酒,醉意满面地说:“村主任的故事……听倒是听见了,可回家一琢磨,我就起了疑心,那石柱是什么玩意儿我会不清楚?这肯定是村主任这老家伙安排的。我明白他是一片好心,不愿意伤害我的老脸,费尽心思编那个故事来劝我,也真难为他了。再有你老李不吭不哈,天天看着儿子的车停在外面,我再不挖掉这根石柱,也太不懂人情世故了。所以我就……嘿嘿,就坡下驴了。”
  老李呵呵地笑起来,举起杯敬老王,一切盡在不言中。
  老王也乐了,说往后啊,那些戴眼镜的专家的话千万不能信。其实你我都很清楚,那石柱是什么玩意儿,不就是一根石柱嘛!
其他文献
如今的邻里关系,比以往要复杂多了。这不,家家户户都安装了防盗门。防盗门上有只“猫眼”,借助它,可以窥探门外的动静,以往那种“相互串门聊家常”的邻里融洽关系,早已销声匿迹了!  话说丽园社区B栋三楼,门对门住着两户人家,左边姓马的那家,主人名叫马友泉,是县农贸市场的管理员,因他主管农贸市场摆摊设点,有权调动各摊贩的设摊点位,因此,一些摊贩便会经常提些鸡、鸭、鱼、肉、蛋之类的土特产上门拜访,以求得自己
期刊
这几天,田大妈遇到一件烦心事,儿子田大江和工厂人事科的钱曼丽处了对象。钱曼丽长得像个“花瓶”,据说硕士毕业的厂办秘书追求她,她都没动心。钱曼丽看上普通的蓝领技师田大江,为的是啥呢?  田大妈想到了自己婆婆传下来的玉麒麟,拐弯抹角一盘问,田大江吞吞吐吐地表示:“确实无意之中和曼丽说过这事儿,她说还要来见识见识呢。”  田大妈心里惴惴不安,家里的那块玉麒麟,以前拿到《鉴宝》节目组找专家鉴定过,价值不菲
期刊
牛迹山下有个村子,住着张、郑两姓百十来户人家,其中有个辈分较高的郑姓长者,人称苕爹。苕是红薯的别称,当地话中是“傻”的意思。这苕爹可不傻,他是个心灵手巧的木匠,在所有木制品中,最拿手的是木板雕刻,他在木板上雕刻山水、人物、花鸟虫鱼、楼台亭阁,都惟妙惟肖。有此绝技,想不出名都难!  有人问,这人这么牛,咋叫苕爹呢?原来,鄂中习俗,小孩名字取得越贱越好养,所以一落地,父母就给他取了个苕娃的小名——随着
期刊
蔡青家境贫寒,为了多赚点加班费和节省路费,在外打工的她已有三年没回过老家了。今年公司生意好,春节时她又想留在公司加班多挣些钱。这天,趁公司放假半天,她和几个同事去青瓷镇逛了逛,买回一只青花笔筒,打算送给正上小学的女儿。  那青花笔筒十分漂亮,筒身呈收腰状,线条流畅,釉面晶莹,通体白地青花装饰,以四幅卡通画的形式讲述了小学语文课本中“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故事。见过的人都对笔筒赞不绝口,和蔡青同宿舍的牛
期刊
罗明决定追求许红。  许红是新分配来的大学生,长得漂亮,个子高挑,瓜子脸,长发披肩。罗明身边有好几个美女,都因为他出手太迟而被别人捷足先登了。  羅明是三年前来这个单位的,对业务已经很熟悉了。许红的办公桌就在罗明的隔壁,她坐的位子换了好几个姑娘,每个姑娘坐上半年一年就调走了。有的是被领导看上,分到其他更重要的岗位;有的是找了有背景的男朋友,调到其他单位去了。这些姑娘对罗明都有好感,却没有一个成为他
期刊
一  陈老师家住丰市,退休后养起了鸽子。鸽子给陈老师的退休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但天有不测风云,这天,陈老师像往常一样把鸽子放出去,鸽子飞回来时,却少了一只。没回来的鸽子是小美。  小美是鸽群里最小的鸽子。小美哪去了呢?陈老师从上午等到晚上,小美也没回来。  第二天陈老师出门寻找,到各个养鸽人家去打听。可丰市这么大,这样找等于大海里捞针。半个月过去了,陈老师自知无望,不再找了。  老伴看陈老师神情不
期刊
“走马到任”同“走马上任”。“走马上任”不是骑着高头大马去任职,“走”的本意是现在的“跑”,过去的走是“行”,如“走马观花”、“走为上计”,都是“跑”的意思。走马,指骑着马跑。这个成语出自清朝康熙年间孔尚任的《桃花扇》。  从北京西城区琉璃厂西街西口往北,有一条斜向通往宣武门内大街的东西向胡同叫“海柏胡同”。海柏胡同成街在明代,最早有一座辽金时代的古刹海波寺,寺内有很多古柏,人们习惯将海波寺叫海柏
期刊
梁子是个富二代,大学毕业后,不走寻常路,非闹着去山区支教。  有钱就是任性,没多久,梁子就远赴山区,在一所小学安顿下来。  学校建在一处山坡上,离村子有四五里地。这里的孩子家境贫困,很多家庭仅停留在温饱状态。梁子虽然有钱,但不是势利眼,他支教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做慈善。  这天放学,梁子跟着学生进了村。  村子四面环山,交通几近废绝。村民的房子大多透风漏雨,屋内根本没有家具。走着走着,来到了村长老杨
期刊
川西平原东北面有一座玉皇山,盛产玉皇山葛根和皇菊两样地标性的物产。这两年,山上又建起了长达数十里的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每年春天都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登山爱好者参加登山比赛。  三月,正是玉皇山鲜花盛开、百鸟争鸣的季节,气候十分宜人。这一天,各路登山健儿齐聚山腰,准备开始一年一度的春季登山比赛,而在这所有的参赛选手中,就有来自省城中医药大学的大三学生朱葛。  比赛即将开始,正在热身的朱葛却被身边的礼
期刊
相传若干年前,江西省南昌市的东湖边上住着一个名叫白华的老人,老两口无儿无女,相互依偎,相亲相爱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  那时东湖之中还没有百花洲,四周绿树成荫,青草如茵。湖水清冽,游鱼欢腾。湖光水色,美至心灵。  白华每天清晨早早起来,沿着湖岸快跑一圈,在享受东湖美景,吸纳新鲜水气之余,还会甩甩腿脚,练练功夫。若是看到有青蛙、兔子等野生动物受伤,他必带回家去助其养好放归;当发现沿途的树苗倒断,便会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