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严复文化观的历史认知、历史解释与历史评价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a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高考天津卷,文综,严复文化观,历史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3-0042-05
  对中西文化的认知评价、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评价,在各类历史考试命题中,似乎并不是太新颖的主题。但是,在具体的、变化的、有差异的对中西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比较、评判的历史情境中,考查考生调动学科素养、能力和意识,对史学界已有对中西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评价进行再认知、再评价,并运用正确的历史观、正确的历史评价标准与当今时代主流价值观相结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行正确、合理的阐释与表达,就可能在彰显历史学科特点、凸显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学科能力考查方面不落俗套,使之在看似寻常无奇之中显现新意。这就是2018年高考天津卷文科综合历史第13题的命题立意和考查目标所在。试题如下: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约而论之,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天下,蔑(无)一事焉不资于学……公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
  ——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
  材料2: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
  (1)根据材料1、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2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否符合当时的思想潮流。
  材料3:就世界观和基本的价值观而言,严复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这导致他对中国的传统进行无情的批判……笼统地把当时全部儒家学派都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医治中国的弊病只能利用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3)结合材料1、2,分析材料3中对严复的评价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
  (4)综上,结合当今时代,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答案:
  (1)材料1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学习价值;材料2否定西方文明,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维新变法时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足以救亡,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变法;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社会现状不满,一战又使其对西方文明失望。
  (2)与当时的思想主流不符;新文化运动时期全面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以俄为师”成为新的救亡选择,严复的态度相对保守。
  (3)不准确。维新变法时期,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并未完全否定;一战后,严复反思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肯定。
  (4)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要继承,也要反思;要增强文化自信;对于传统文化如何扬弃,既要放到具体时空予以具体分析,也要在一个长时段内加以总体评判。
  一、试题的史学背景依托
  本试题关联课标和教科书内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中的“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两部分,具体落脚的史学内容为严复的学术文化思想及其演变,以及学界的认知、研究与评价。
  1.国内学界对严复思想、文化观的一般评价认知。
  国内学界对严复的基本定位是:中国近代第一位较全面、系统地把西方资产阶级经济、政治学说和学术思想介绍到中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①1877年严复赴英国留学,并游历法国,直接而广泛地接触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学说和学术文化思想,特别研究了英国历史的、现实的政治、法律制度,奠定了他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严复走上“变今”维新的道路。
  从思想文化观上看,严复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倾向性,且变化、差异巨大。从甲午战败到戊戌维新运动时期。他积极创办报刊,发表系列文章,并花费极大精力翻译以《天演论》为代表的西方学术著作,广泛介绍西方学术文化思想和政治学说以“警世”;②猛烈抨击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制度,提倡资产阶级民主,提倡新学,主张变法救亡;抨击科举制,主张废八股、倡西学。这一时期的严复,“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把资产阶级新文化同封建主义的旧文化对立起来”,要人们“改弦易辙,另走新路”,变法救亡,“使爱国救亡运动有了新的理论基础”,产生巨大的、积极的社会影响。③
  受进化论影响,在社会变革方式或政治态度上,严复属于“温和”派,主张“渐进”的制度改革和政治革新,主张“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的君主立宪制度,④反对“急进”式的革命。辛亥革命爆发后,严复认为“天下仍须定于专制,不然,则秩序恢复之不能,尚富强之可乎?”“吾国形势程度习惯,于共和实无一合”。⑤从戊戌维新失败到辛亥革命之前,严复没有完全脱离清廷,甚至在清廷担任的职务比戊戌变法失败前更多。这时严复的思想不仅没有与时俱进,反而“日益趋于保守”。⑥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之后,严复被任命为袁世凯总统府的顾问,被举为约法会议议员、参政院参政等。1915年8月,“筹安会”成立时,又被杨度等“强加”列为“筹安会六君子”之一。
  伴随政治上的守旧、倒退,严复在文化思想上,也发生了转变。1913年,他发起组织有200余人参加的孔教会,并为首领。之后,连续发文或演讲,鼓吹尊孔读经,倡导忠孝节义。1919年“五四”运动时,严复完全抛弃了宣传西学、提倡西学、追求光明与进步的革新精神,以維护旧思想、旧传统、旧观念的姿态,放言无忌,竭力攻击“五四”爱国学生运动。这样,严复即由一个热心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积极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的革新者,变成了一个主张复古的落伍者。⑦   总之,严复的思想文化观具有两重性、矛盾性、复杂性。如果将严复的中西文化观大体划分阶段,则可分作: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时期和辛亥革命之后到“五四”运动时期。
  2.《剑桥中国晚清史》对严复思想文化观的学术评价。
  美国著名史学家费正清等主编的《剑桥中国晚清史》⑧将严复的政治主张、思想文化的倾向性定位为“两个主义”,即在政治上的渐进主义和思想上的激进主义。①前者,即严复的政治倾向和特征,与国内的认知评价大抵相当,认为渐进主义源于严复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斯宾塞哲学)的基本观点,认为进化是缓慢的和积累的,不能飞跃前进,这使严复不相信任何激烈变化的奇迹,认为“制度变革”,需要国人“在体质、知识和道德上的改造”,“需要漫长的教育过程”;②后者,即在思想文化观上,指严复认为“中国文化须经历一场彻底的改造这样一种思想上的激进态度”,这种激进发端于他对国家的热切关注,即(在严重民族危机面前)“如何实现共同富强,从而使中国能够在一个猖獗的帝国主义世界生存下去”。③在此基础上,严复方大力提倡西学,致力于宣传、介绍西方政治学说和思想文化,并批判中国的封建君主制度和传统思想文化。据此,该著作得出“严复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把“全部儒学派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的评价结论。需要注意的是,该著作的评价观点主要是针对严复在甲午战争至戊戌维新时期历史背景下的思想文化特征和倾向,并没有关注到后来严复的演变,并未对严复思想文化观的长时段的、综合整体的评价。
  本试题所选史料具有一定典型性。关于当事人严复的材料出自他自己的手笔,基本反映了严复在本试题所涉及的历史时期对中西文化的基本认知态度和倾向性;所选《剑桥中国晚清史》的材料,反映了该著作在学理上对严复中西文化观特征的认知评价。试题依托这样的材料搭建的问题情境真实,史料支撑充分,逻辑关系适当,不存在学理、逻辑上的矛盾、争议和歧义。
  二、试题考查目标及特点
  本试题依据2018年高考天津卷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针对天津市高中歷史课程改革的发展状况与趋势,适度渗透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综合考查了围绕中西文化观、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评价认知之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价值观,史料阅读理解能力,对比分析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历史时空环境、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理解事物解释说明问题的能力,运用正确历史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论证评价观点、阐释观点的能力等。
  1.阅读史料、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即对本试题提供的三则史料、情境问题及要求,进行正确阅读和理解,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做出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通常,凡思想史的史料本身就比较抽象、晦涩。本题三则材料中的前两则,是关于严复对中西文化认知的、当事人原始文献的片段,行文半文半白,文意和内涵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准确读懂、弄通不太容易,而读懂领会又是本题分析作答的前提和基础。其中,材料1中“今日中国”,“变法”“救亡”,“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必既通西学之后,回归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等,材料2中对“七年之民国”“欧罗巴四年……之血战”,导致“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回观孔孟之道……泽被寰区”的理解尤为重要。而两则材料出现的时间(空间)信息,即材料1中的1895年、材料2中的1918年,更是准确捕捉严复中西文化“态度”及其变化的关键信息。只有将材料中由具体年代及严复“态度”(主张)构成的时空做出准确的定位、判断,才能明了试题的问题所在,并指导思维,做出有针对性的分析、解答。
  2.史料与观点(结论)、当事人陈述与后人评价的区分辨识能力。即调动所学知识,尤其是积累养成的历史学科素养,对试题提供的历史材料的属性、内涵做出准确的辨识区分能力。包括:其一,材料1与材料2的辨识区分。二者都是当事人严复对中西文化的原始认知、评价态度,但因为历史时空不同、背景有差,严复的认知“态度”发生了一定变化。这是试题直接考查的内容之一。其二,材料1、材料2与材料3的史料属性的辨识区分。试题所给材料情境虽然都在说严复,但材料1、2是严复本人(当事人)对中西文化的原始的认知,属于“原汁原味”的“历史事实”,而材料3,则是后世历史学者对过往历史事物——即严复其人、其中西文化观“态度”的评价观点和结论,属于“历史结论”和“历史观点”。前者是本来的、相对客观的,后者则是后续的、相对主观的;前者相对稳定不变,后者则可能因为史家研究的视角不同、立场有别,而有所差异。本题虽然没有就此直接设问,做明确考查,但应该蕴含题意之中,是考生应该具备的历史学科素养。
  3.客观准确地叙述或说明历史事物(事实)的能力。主要是指依据试题材料情境,将认知对象放在具体历史时空环境条件下,进行具体的、恰当的、准确的认知、叙述和说明的能力。例如,本试题第(1)题中,首先是依据材料1、2的基本信息,准确说明严复对中西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态度及其前后变化;其次,结合两则材料提供的历史信息并整合所学相关历史知识,将严复的“态度”置于两个特定的不同的历史时空环境下,叙述说明严复“态度”变化的原因。试题要求围绕所给材料和情境问题思考、表述,忌讳不顾时空环境,泛泛而论,即“态度”交代清晰准确,指向鲜明;“原因”叙述紧扣特定时空下的历史时代特征,呈现特定的“历史叙述”、叙事的学科特点。
  4.阐释判断、对历史事物(问题、观点)作出解释、辨析论证(观点、结论)、揭示事物本质以及史料实证的历史意识与能力。如试题第(2)题,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紧扣1918年中外历史的背景和时代特征,阐述、解释当时中国社会的“思想潮流”,判定当时严复对中西文化的“态度”,得出符合当时时代特点的历史认知和结论。第(3)题,在辨识材料1、2与材料3史料属性——即前者是当事人的原始认知史实,后者是后世史家研究的评价观点的基础上,按照历史逻辑思维进行对比辨析,对后者的评价观点得出“是否正确”的判断,并运用抽象、提炼出的材料1、2的内涵信息,对材料3的评价观点进行“反向”的论证,阐释判断的“理由”。这个辨析解答的过程,也属于运用史料(原始史料或新史料)对已有历史评价观点,甚至史学大家的结论、观点进行再评价、再论证。如前所述,试题虽未直接涉及对史料属性的辨识区分、也未直接问及这里何谓“历史事实”?何谓“历史观点”?但解题的逻辑思维过程应该包含了相关要求,即在一定意义上渗透了“史料实证”思维意识的考查。   5.历史观(唯物史观)、价值观的宏观考查与历史思维方法的微观渗透。本题主旨围绕对中西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认知及再评价、再认知展开,宏观上、整体上已然体现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的统领,审题思考及表述,自然要蕴含其中。而就试题微观的、具体的思维、分析、比较、判断、辨析、评价和认知,也多有渗透体现。如前三个小题,均涉及将历史认知对象置于具体的特定的时空框架下选择运用恰当的“时空尺度”①进行思考,而“时空观念”既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本身也包含在唯物史观之中;第(3)题对材料3中对评价严复观点的论证,也渗透着正确的历史观,即以唯物史观为支撑进行“辨析和价值判断”(审辨性思维或批判性思维),“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辨析和价值判断”。②第(4)题,在叙述、分析、评判严复的文化观,以及现代史家评价严复文化观的基础上,要求考生结合现实,独立提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评价观点,进行符合史学规范要求的、开放性的阐释。这个开放阐释,自然也要求遵从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该小题的答案示例中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既要放到具体时空予以具体分析,也要在一个长时段内加以总体评判”,这既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学科特性,更体现了唯物史观的一般表达,应该作为该题分层评分的核心标准。
  三、试题引发的相关思考
  阅读解析本题,引发笔者下列思考:
  其一,试题主旨紧扣中西文化观,尤其着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评判,立意鮮明,主题突出,时代感强,凸显历史教育的时代脉动,对历史教育教学如何抓住重点主干内容,积极有效渗透、贯彻和发挥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具有积极的导向引领意义。
  其二,试题考查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贴近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贴近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与要求,从高考试题层面具体反映出:结合学生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实际,积极稳妥地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设计和实施历史教学已成高中教育教学的焦点;通过历史课堂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已成历史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和研究重心。
  其三,思想文化史(含思想文化人物)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注细节,注重体验。思想文化史(思想文化人物)内容,通常抽象概括、艰涩枯燥,处理不当,很容易流俗乏味。故,教学设计和实施中,切忌空洞泛化,简单地由结论到结论、由认识到认识、由评价到评价。须抓住核心内容,选择思想文化或思想文化人物所思、所言、所行的具体细节(故事描述)材料,进行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创设生动具体的历史情境,尤其富于思考探究性的情境,让学生从学习过程中获得尽可能真实的体验、感悟,实现对相关教学内容在细节情境中的思考探究,在思考探究中切身体验,在切身体验中获得感知、认同和升华。①
  2.注意思想文化及人物认知评价的方法。思想文化史及其人物的内容通常相对纷繁复杂,评价认知起来更不是“三下五除二”那么简单,要讲究认知评价的方式方法。如一般的方法:辩证分析评价,一分为二观点等;历史地认知评价方法(原则),即把思想文化的内容或思想文化的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认识评论,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整体地、联系地、全面地认知评价,不被一时一事的、个别的、表象的事物所干扰迷惑;分阶段的认知评价,主流大节的认知评价,以及阶级分析的方法的认知评价,等等。对有的内容认知评价,既要微观地就事论事、就人论人,具体事物具体解读,又要关注其长时段、立体综合的、宏观中观的历史分析和解释。使对复杂的思想文化内容及相关历史人物的评价认知,符合史学规范和历史逻辑,接近客观、真实、公正。
  3.注意正确历史观、价值观的统帅和引领。上述方法之论,已体现历史观,即唯物史观的认知评价方法。这里是着重于思想文化史及相关历史人物教学的总体价值导向而言,不能有些微的马虎疏忽。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第一次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四观”并提。“着力凸显正确‘历史观’,更加强调和重视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是高中历史新课标的一个鲜明特点”。①历史教育的史观导向、价值观导向功能及要求本已无处不在,而在大力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在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理念要求之下,在思想文化史及其人物的教学中,坚定地渗透和贯彻正确、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价值观,更显其重要和迫切。
  【作者简介】陈光裕,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郑晓峰,中学正高级教师,天津市和平区教研室教研员。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其他文献
[关键词]启发式讲授,核心素养,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15-0052-07   如今我们处在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在统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引领下,历史教学翻开了新的一页。统编教科书的知识体量太大,《中外历史纲要》要在一年内完成,每学期都是一门通史;选择性必修三册也是一年完成,每一个单元都是一门专史,老师也不大可能再以句句
关键词 中学生,史料证据,内涵,培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5-0053-08  就历史知识的本质而言,史料证据是历史知识的根源,不能掌握史料证据的概念,就不能真正理解历史知识。“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证素养是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关键素养。中学历史学科的史证性是由历史学特有的实证研究方法所决定的,是最具学科特色的特质
关键词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素养,中外历史纲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它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①依此可见“时空观念”的三个重要方面:本质属性——意识和思维方式;方法论——时空联系;目的
民国元年唐绍仪内阁是中国推翻封建帝制后根据《临时约法》组成的共和国第一届内阁。由于唐内阁存在时间不长,政绩不彰,因此历来对它的评价也不高。从唐内阁成立的政治环境与组建过程可以看出,这个被称为“同盟会中心内阁”的责任内阁,实际上是经过协商形成的混合型内阁,主导权操在极权主义者袁世凯手中,内阁成立伊始,便面临种种矛盾并且不被列强所看好。唐绍仪内阁虽然存在时间很短,但唐氏有其内阁人事制度的原则与新政权内
时下,“满堂灌”授课方式越来越遭到大家的摈弃。相应的,有关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上。改变过去那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作法,倡导学生的参与、探究,这是符合新课改既定目标的。但具体到教师讲授这种教学方式,是不是就意味着越少越好?就课改的整体实践而言,若说我们在针对教师讲得过多这个问题上已经矫枉过正,尚属夸张,但就某些具体现象而言,提出来讨论一下,未雨绸缪
关键词 课程标准,知识结构,专业发展,解读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5-0012-08  经过广大专家多年的努力,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终于2018年揭开神秘的面纱。该标准(2017年版)既具有国际视野,又具有中国特色,尤其是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阐释,颇有精到之处,对此,方家们已有诸多的评价与高论,笔者不再做过多的阐述。然而,通过对课程标
[关键词]学术研究,教学引进,学生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5-0021-03    历史教学与史学研究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领域。两者的关系是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必须善于引进史学界的研究成果,为历史教学注入生机、活力;同时,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历史上的重大问题。培养他们的史学思维能力。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主体性,历史知识,知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23-0016-06  20世纪90年代初,“能力培养说”在历史教学领域异军突起,传统的知识教学开始了边缘化历程。在“能力”的风声里,知识的措置成了问题。  其实,知识、能力和思想是一个彼此照应的统一体,知识的教学可以实现能力的培养。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依附于知识并表现在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
[关键词]超纲,五行学说,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G6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5—0022—03    近几年,高考全国卷经常在中国传统文化常识上命题,如阴阳概念、谥号庙号、姓氏来源等。今年的第12题又考查五行学说。对此,中学教师中反对者居多。与前几年一样,理由无外乎是“超纲、偏题、怪题”等。但笔者持赞同态度,拍案叫好。  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
关键词 学术情境,历史试题,应对方略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9-0063-05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共28次提及“情境”一词,其中以“学业水平考试与命题建议”部分最为集中。该“建议”认为,“学生能否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是检验其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方面”,因此强调命题应“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新情境中的学术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