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秉孝:传统粉面文化的推广旗手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粥、粉、面、饭”被誉为香港饮食界的“四大发明”,作为香港传统餐饮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文化精髓却逐渐走向式微。此时,一位具有强烈使命感的长者走出来,怀抱着对传统粉面文化的满腔诚挚之情,毅然地走上了推广传统粉面文化的道路。“十年磨剑,五陵结客。”坚定执着的他,开办了香港首间粉面文化博物馆,如一位旗手,引领着大家关注并重视传统饮食文化,在继承中将传统精髓发扬光大。
  这位备受尊敬的长者就是香港著名粉面制造企业——锦兴食品集团主席冯秉孝先生。在接手家族事业后,他打破陈规、锐意创新,带领“锦兴”老字号发展壮大。冯秉孝先生是一位具有浓厚使命感与行业责任感的人,在推动粉面文化与粉面行业的发展中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同时,他还将此种情怀播及社会服务中,热心社团,参政议政,以自己的行为铸就长者风范!
  
  锦兴老字号在创新中传承
  
  冯秉孝先生原籍广东鹤山,父母很早就到香港谋生,锦兴品牌即是由其父亲冯锦亨先生于1946年创办。据他介绍,父亲最初是一名为船厂工人煮福食的士多车仔面档贩,后来才到深水埗长发街自行设厂造面。讲起来,父辈那时的经营方式大多是“前铺后工坊”的模式,经营规模小,大部分工序靠人手制造。冯秉孝先生还在读书时就跟随父辈学习制作粉面技术,他回忆说:“我父母都是经过战乱的人,深切体会到生活的困难,所以母亲从小就告诫我,一定要学习一技以傍身,这将会令自己终生受用。况且那时生活环境贫乏,所以只要有空就到自己的店里边帮忙边学习,后来兴趣更是越来越浓。”可见,对于粉面行业,冯秉孝先生是发自心底的热爱,因此,他才会如此坚定执着地行走在这条路上,无怨无悔。
  冯秉孝先生说,粉面在中国历史悠久,本来面食是北方人的主食,但后来慢慢传到南方,经过改良创新,成为非常受欢迎的餐食。并且,粉面食物还传到了国外,可谓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粉面。锦兴的粉面制作技术源自祖传,冯秉孝先生在接手锦兴后,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改变过去手工制作方法,全部采用机器生产。当时在跟父亲商量时,他就说:“如果不改用机器生产,我们迟早会被淘汰。”上世纪七十年代,锦兴成为行业内最早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由此走出了一条产业化的道路,在与时俱进中逐步发展壮大。
  目前锦兴食品集团在香港和深圳都设有生产工厂,其规模在行业内首屈一指,是赫赫有名的粉面供应商。据冯秉孝先生介绍,深圳工厂主要生产可储存粉面,香港以生产新鲜粉面为主,主要销往当地多间连锁饮食集团,包括稻香集团、富临集团、联邦酒楼集团等全港逾600间食肆。此外,锦兴粉面还出口至东南亚、日本等地。
  锦兴目前拥有粉面品类达六十余个,并创办了自己的粉面品牌,其中部分产品更是独家产销,并在香港开设专卖店直销。作为行业老字号,锦兴却是活跃发展,其动力源自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锦兴可说是越南河粉的鼻祖,其越南式制造粉面一直处于独领市场的地位。冯秉孝先生说:“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因为战争,大批越南华侨来到香港,很多人做起了餐馆生意,但当时我们行业还从未制造过越南粉面。1970年中,我亲自到越南去学习粉面制造技术,那时还在打仗,学习时也没人教,得靠自己去挖掘。”经过五天的学习后,冯秉孝先生带领锦兴首创越南河粉,获得市场的认可。后来,他又带领锦兴相继研制乌贼胆汁面等,融合市场的需求,锦兴至今仍保持着四到五年出一新品的创新能力。
  如今,锦兴传至家族第三代,冯秉孝先生的小儿子接手打理,在坚守父辈传统精神的基础上,他带领锦兴继续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如结合现今市场对健康养生的追求,作为新掌门人的他于2008年带领开发出芦荟面的新品,获得市场的积极反映。“儿子跟着我做了二十年,现在他可比我了解得还多,况且他接触的新事物比我要丰富。”冯秉孝先生笑着说,从他的眼神里,流露出对家族事业后继有人的欣慰。
  
  传统粉面文化的坚定推广者
  
  2010年8月,冯秉孝先生筹备了很久的锦兴粉面文化博览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是香港首间介绍和宣扬传统粉面文化的博览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谈起创办博览馆的缘由,冯秉孝先生感慨良深,“香港基本上每一条街都有粉面店,但这种传统的文化却日益被忽视,有被淘汰的危险,做这个博览馆,就是希望大家看到传统粉面文化的悠久历史与丰富内涵,了解到完整的制作粉面过程,在推广中使传统文化得到弘扬。”
  锦兴粉面博览馆设在粉岭锦兴粉面厂二楼,占地约3000平方呎,馆内展览了冯秉孝先生收藏的古农具和家具,有不少都是他亲自从鹤山老家搜集回来的,非常珍贵。如已超过六十年历史的棕蓑、竹蓑、箩筐、斗鸡笼、酸枝台及樟木柜等,还有除草耙、龙骨水车、镰刀、锄头、舂米机、打禾桶、碌碡等过百年农具以及竹升跳面台、蒸护、石磨、混料机等与粉面制造相关的设备。博览馆每逢周五、六、日及公众假期举办导赏团,免费对团体开放,特别是对学校等教育团体。冯秉孝先生说:“小朋友到博览馆可以看到很多从未见过的东西,并且我们还会安排专人讲解从米到粉的制作全过程,示范制面流程,参观者可参与其中,学习如何搓面团和试食各式粉面,这可以增加他们的视野,在了解中让传统文化流传到下一代。”很多报纸、杂志等媒体皆慕名而来,对锦兴粉面文化博览馆进行了报道。冯先生说,目前博览馆已预约至今年12月份,受场地与时间限制,很多需求团体参观不得不等候。
  在香港粉面传统文化的推广上,冯秉孝先生可说是第一人。目前他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博览馆上,从今年6月份的试开业,他广泛接收意见,不断进行修改,直到8月正式开业。至今,博览馆虽然开业不久,但它的受欢迎程度已证明冯秉孝先生的心血没有白费,冯先生自己也表示感到很开心,很有成就感。对于传统粉面文化,冯秉孝先生满怀使命感,他相信,锦兴粉面文化博览馆将成为未来香港餐饮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希望不久能无限时间对外开放。
  采访冯秉孝先生的那天,他带笔者参观了锦兴粉面文化博览馆,对于陈列的展品,冯先生如数家珍。从爷爷时代到父母时代使用的,直至如今的先进机器,地域跨及大陆到香港,在他的详细讲解和示范下,可以明显感觉到粉面制作随着时代发展的变迁演进。在这里,你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何谓“粒粒皆辛苦”。因此,特别是对于年轻一代来说,锦兴粉面文化博览馆所担当的,是非同一般的教育角色,它以具体的形象生动地阐释出,普普通通的一碗粉面,凝聚着多少代劳动者的辛勤与智慧。这是我们民族以聪慧积聚的传统文化遗产,值得大力推广与发扬。而这,也正是冯秉孝先生所一直所坚守的。
  
  社会服务的无私奉献者
  
  在社会服务的道路上,冯秉孝先生亦是一位无私的付出者。他很早就开始参加社团工作,一直兢兢业业,现在从企业中退下来后,则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回馈社会。
  回忆起来,冯秉孝先生最早参加社团工作始于1978年,第一个加入的团体是粉岭乡事委员会,后又相继加入多个社团组织,至如今担任着港九粉面制造业总商会永远会长、香港新界工商业总会(北区分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新界北区文艺协进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新界北区厂商会第六届会长、香港新界区原区事顾问协会名誉会长、香港饮食业联合总会副会长、香港鹤山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边界境区少年警讯委员会名誉会长等多项职务,积极付出,全力参与,做出了诸多贡献。
  冯秉孝先生还是广东省鹤山市政协委员,为家乡建设积极参政议政。他感慨说,现在回到内地,会感觉到好多青山绿水都不见了。所以,冯秉孝先生在政协工作上对家乡环境保护与卫生等问题比较关注,为家乡环保工作提出了许多有益建议,他希望,从小孩的教育开始就要重视环境问题,自觉做好环保工作。
  对于生活的香港社会,冯秉孝先生自是满怀深情。看到现今有些土地出现荒废,他表示希望政府可以关注下农业文化的发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建立环保农庄,推动温室培训等项目,既可以解决年龄大的失业者的就业问题,又能帮助社企发展。
  冯秉孝先生年轻时是功夫高手,还拿过很多奖牌,现在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专注打太极拳,担任太极拳教练,带领大家一起运动健身。
  锦兴老字号风雨兼程六十余载仍是蓬勃发展,探究背后的原因,冯秉孝先生道出了“忠、诚”二字——忠诚于客户、忠诚于员工、忠诚于产品质量。待人处事,均以“忠、诚”为本,这是锦兴的企业灵魂,也是冯秉孝先生的个人操守,他执着于斯,践行于斯……
  
  【人物简介】
  冯秉孝先生,锦兴食品集团主席,锦兴粉面文化博览馆创始人。并担任广东省鹤山市政协委员、港九粉面制造业总商会永远会长、香港新界工商业总会(北区分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新界北区文艺协进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新界北区厂商会第六届会长、香港新界区原区事顾问协会名誉会长、香港饮食业联合总会副会长、香港鹤山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边界境区少年警讯委员会名誉会长等,被授予辽宁省渖阳新民市荣誉市民称号。
其他文献
在澳门狮子会这个大家庭里,梁永坚先生深深地为其服务的精神和理念所吸引。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详细的筹划,热情的参与,认真地开会讨论,他往往都从不计较自己付出多少,而是一如既往地投入,一如既往地无怨无悔。  是什么力量推动着梁永坚先生如此努力地付出?又是什么力量促使着他在社会服务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或许,就是他对于社会、对于需要帮助的人的情义,他相信施比受更有福,他相信贫苦的人渴望面包,但更渴望爱。
期刊
社会发展越来越好,人们财富越来越多,然而资本市场常有波动,但涌入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却越来越多,资本投资也逐渐成为股民及专业投资者的一个资本增值平台。因此在证券从业员罗文生先生眼里,现今的券商目标是致力于打造一个多元化环球投资平台,让投资者可以透过这一个平台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投资。  罗文生先生如今在凯基证券亚洲有限公司担任高级副总裁,他在毕业不久即走上证券行业,如今已经有二十多年从业经历,从一个基层的
期刊
【本刊讯】12月16日,香港潮州商会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三楼大会堂隆重举行90周年会庆典礼暨第四十七届会董就职典礼,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主任彭清华、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吕新华、特区政府有关部门首长、粤东四市领导、各位社团首长、各界政商代表与1500多位潮籍嘉宾欢聚致贺。   香港潮州商会90周年会庆暨第四十七届会董就职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期刊
“咏春绝技,源自少林。招无虎鹤,法无五行。”一代宗师叶问,拳术造诣深厚,高风亮节,德艺双馨,门下徒子徒孙遍布世界各地,使咏春拳声誉日隆,成为中华武术南拳中的一大非常重要的流派。  作为叶问宗师的徒孙,谢冠豪先生从15岁就开始学习咏春,身形相对较小的他却是动作异常迅捷,被叶问师公赐予“青竹蛇”的外号,成为众多徒孙中为数不多的得到叶问师公指点的弟子。当然,四十余年的历练,对于谢冠豪先生来说,咏春早已成
期刊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当香港还未开启第一部大哥大的时候,陈炜国先生就已经开始进入信息科技行业,八年之后,他再次前往加拿大进修,1991年,他回到香港,在香港医院管理局担任系统经理。  几经辗转,几番来回,储备的是专业知识、累积的是实践经验,不变的是他对资讯科技行业的执着,走进信息化发展的快车道,陈炜国先生——这位资讯科技行业的资深人士,亲眼见证着香港信息化发展不平凡的轨道,更亲身参与其中,他用自己的实
期刊
何厚铧获澳门特区政府象征最高荣誉的大莲花勋章     澳门特区政府19日公布,向34名杰出人士和4个实体颁授勋章、奖章和奖状,以表彰他们在个人成就、社会贡献或服务澳门特别行政区方面的杰出表现。全国政协副主席、前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获授象征最高荣誉的大莲花荣誉勋章。  何厚铧表示,衷心感谢行政长官崔世安和特区政府颁授大莲花荣誉勋章。他表示,10年在行政长官的工作岗位上服务特区,有赖全体澳门
期刊
茫茫人海,每个人都在找寻着自己的理想,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是有些人将个人事业当做了自己奋斗一生的目标,有些人将获得声望与名誉当做了自己追求一生的目标,有些人将社区服务当做了自己奉献一生的目标,元朗区议会主席梁志祥先生选择了后者。在取与舍之间,他选择的是付出;在得与失之间,他选择的是不去计较。很多时候,一个人赢得尊敬,受到敬仰,并不是因为他做了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因为他做了无数件小事,而且年
期刊
2010年12月7晚,香港汽车服务业联会周年晚宴暨第二届理事会就职典礼,假九龙湾展贸径1号国际展贸中心13—14楼惶府酒家隆重举行。斯晚,高朋满座,嘉宾云集,诸多社会贤达亲临现场,联会下属的六个商会及三个学会的主要领导悉数到场,共襄盛事。会长黄国权先生在致辞中,一方面回顾了联合会成立一年来的工作,一方面积极倡导一些新计划,尤其是旧私家车退税计划,同时也寄望联合会能够加强团结,积极与政府联系,争取更
期刊
园境师,伴随着人们对居住、工作环境要求的日益提升而产生的新工种。他们与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等紧密结合,为建筑物增添了一抹灵气,更赋予了城市更多的魅力,为人们筑建起优雅与舒适的环境。  刘兴达先生,是香港最早一批优秀园境师,如同天地之间豪爽泼墨的绘画者,不但精于环境规划和设计,而且擅长融合城市规划及景观设计。其所经营了二十多年的泛亚国际,以追求灵活多变、理性开放,糅合当地文化特色的设计风格,打造了
期刊
翻阅香港的众多报纸杂志,诸如《文汇报》、《成报》、《新报》、《武侠世界》、《长讯》、《快周刊》等,都能看到陈天一先生所创作的各式各样的插画、漫画,或生动逼真、幽默搞笑,或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仔细品读,就会发现每一幅图画里都蕴藏着一个故事。  智慧之泉源源不断,对于创作多年的陈天一先生来说,绘画已从儿时的爱好演变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可以为此放弃已有的名望而远赴异地他乡去追寻这个梦想。二十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