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阅读、翻译、研究需正本清源(上)r——以《温莎的快乐夫人》为中心

来源 :当代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zc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21年出版田汉翻译的《哈孟雷特》(《哈姆雷特》)至今,中国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史整整百年.几代读者、译者和学者对莎剧的阅读、翻译与研究,始终与岁月相生相伴,莎士比亚研究早已成为国内的一门显学.然而,毋庸讳言,有相当数量的读者,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忘了莎剧是莎士比亚用英文所写,更有一些研究者索性置英文原本于不顾,仅以某一中译本作为研究底本.诚然,对于一般非英语母语的中文读者,阅读中译本是步入莎剧艺术世界的唯一路径,但作为研究者,若仅以某一中译本为据,则无异于海滩上种花.事实上,作为读者,应理性地认识到任何一种中译本都远不等同于莎剧即“原味儿莎”;作为研究者,更应科学地认识到莎士比亚研究当以英文文本为据,任何一种中译本都只能是辅助参考文本.本文以莎士比亚著名喜剧《温莎的快乐夫人》为例,详细阐释莎剧阅读、翻译和研究需正本清源.
其他文献
摘 要:《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DA/T 10-1994)已被废止,档案界须直面一个问题:为何基于事由原则的行业标准能够指导高校档案实践近30年?该《分类法》重新演绎事由原则困境且非人力所及,高校档案管理早已变相回归来源原则。在后《分类法》时代,高校档案实践将回归常识、融入体系,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应聚焦高校特有档案类型制定行业标准。以“范式”为手段进行理论反思,认为“档案整理层面的研究”已形成
期刊
王德威主编的《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虽仍以“文学史”命名,但它突破了传统文学史对文学历史客观性的强调,凸显文学史的情节叙事过程.文学史不再以某一历史时间节点作为现代
李洱的长篇小说《花腔》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鲁迅《故事新编》“油滑”的美学特色,不仅消解了历史人物的神圣光环,也挑战了读者对叙述的盲信,破除了对所谓真相的痴迷.小说通过
1982年因《二月杏》遭受大规模批评的贾平凹,被迫再一次进行文学创作的转型.为积累生活经验,1983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商州考察,足迹遍及商州区、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县、镇
20世纪40年代,二战结束后新的和平时期开始,战后的重建为设计提供了大量机会,工业界也开始大量调整以前的模型与样式.芬兰、丹麦、瑞典、挪威的经济开始复苏,人民也期望以美
期刊
四川籍作家杜阳林在最新长篇小说《惊蛰》中,通过主人公凌云青的个人奋斗故事透视了乡村中国的奋斗,并深入剖析了凌云青不惜一切代价地走向城市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的内外动因.
期刊
前浪石晓晚  石晓晚出生时,“石达行”票号已经走下坡路了。当时石晓晚的父亲石达成借着为石家传宗接代的喜庆,壮着胆子跟父亲石嘉林建议“变革”。刚一张嘴,就被石嘉林给堵了回去,石嘉林让石达成跪在祖训前,大骂石达成被洋人洗了脑子,眼看自家的业务就要赶上对面的“日升昌”票号了,却想着变通,想着跟洋人学投机取巧。石嘉林骂完后狠狠瞪了一眼这个不争气的儿子,然后一言九鼎给孙子起了名号石晓晚。据说因为这个名字,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