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述文中的“正反对比”视角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la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论述文考查的最重要的内容,是考查学生对事物认知的思维角度和深度。思维的深度不是自然而有的,是通过“审美鉴赏”高品位的文章而获得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行程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現美、创造美的方法。”也就是说,“审美”是前提,“创造”是结果。我们想在学习、鉴赏了那么多经典论述文的篇目之后,谈一下“创造”论述文“正反对比”的方法,从而更加思辨、深刻地写作论述文。
  我们在创作论述文之前,辨析写作材料的时候,可以建立一种“正反对比”的方法来认知事物,我们的思维角度往往会更加独特而精到。我们以杭州市高考模拟卷的作文为例。
  成功的成是成就自己,功是功德天下。
  ——马云
  不要追求去做一个成功者,而应追求做一个有价值的人。——爱因斯坦
  读了上述两句话,作为即将开启人生新旅程的高三学生,你有着怎样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看到这篇材料,我们要抓住的信息是“成功”“价值”和“高三的我们”这几个关键词。更为精准地说,应该是抓住“成功”和“价值”这两个关键词,然后谈及对高三的我们的影响。很多同学利用“逻辑关系”的视角认识“成功”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比如“成功是为了实现价值”,阐述了二者之间的目的关系;“先有成功后有价值”,阐述了二者间的承接关系;“因为成功所以价值”则发现了二者间的因果关系,等等。我们不是说这样的逻辑关系不对,而是这样的逻辑关系不够好,因为这样的逻辑关系过于简单、平常,往往就限定了我们认识“成功”和“价值”的视角,让我们的思维角度缺乏了独特性和深刻性。毕竟诸如“成功是为了价值”这样的认知是四海皆准的认知,四海皆准的认知本身不值得我们大肆地论述。
  一、时间的正反对比视角
  我们运用正反对比的视角,首先要有时空的概念。在时间的层面上,“成功”和“价值”与我们高三的学生可以是一组怎样的正反对比关系呢?例如从时间的长短角度来看,成功往往是某次事件,在时间的关系上,它无论多少宏大,它都有开始和结束的过程。然而,价值在时间的长度方面,它却是超越时间的一种精神存在,它有开始却可以没有结束。因此,用时间的正反对比视角审视“成功”和“价值”的关系,很快可以确立思维的角度,抓住时间中“暂时”和“永恒”的正反对比关系,然后将之融入“成功”和“价值”的关系中。我们的立意也就轻松得出,“暂时的成功,永恒的价值”。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看到成功这个事件的暂时性特征,它最终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消解的。而成功背后的价值却是永恒存在的,我们应该将更对的精力放在价值的挖掘和传承中。时间的正反对比视角不仅仅是“暂时和永恒”的对比关系,还有“此时和彼时”的对比关系,我们就可以确立思维的角度,将“此时和彼时”与“成功和价值”融合,得出“此时的成功,彼时的价值”这样的立意。也就是说,高三的我们固然要追求成功,学会成功,而最终的落脚点却应该是在精神价值方面,就是在学会成功和追求成功的路上汲取奋斗、拼搏等等精神价值,这样在我们高三的学习道路上和未来的生活道路上才都有精神价值的支撑。利用时间正反对比的视角,我们的思维角度顿然显得独特而深刻,“成功”和“价值”这组关系也就有了非常思辨性的表达。
  二、空间的正反对比视角
  那么空间上的对比视角,我们得出的关系可以是:大和小的对比关系,多和少的对比关系,自己和他人的对比关系等。首先我们看大小的对比关系和“成功”“价值”的联系,从而确立思维的角度,我们可以立意的方向是,“大成功和小价值”“小成功和大价值”。我们的思维顿时有了崭新的认知,很多世俗意义上的大成功,它也许是小价值的或者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它可能只是一个机遇的促使,或者只是个人经济价值的体现,就像一些富二代,他们对社会和人群的价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我们不应该忽略世俗判定的“小成功”,也许这个成功是微不足道的,仅仅属于自己的,但是我们应该挖掘其中的价值,这里的价值可以是一份坚持,一种探索,一分从容,一点勇气……而所有的小成功背后的内在价值,于此时可以是微不足道的,于他人可以是忽略不计的,但是于自己于未来却也可以是大到不可估量的。其次看多和少的对比关系,确立“成功”和“价值”的思维角度。我们发现,成功的形式、成功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然而背后的价值却是一样的。因为“价值”的部分往往是益于己且益于人的精神部分。那么立意也就出来了“于形色的成功中看到同样的价值”,也就是能够在每一次,每一种的成功里都能抽取价值,成功的实现不是成功的最终目的,价值的汇集才是成功的最终目的。第三,以自己和他人的对比关系确立思维的角度。成功可以是他人的,也可以是自己的;价值可以是他人的,也可以是自己的。那么即将开启人生新旅程的高三学生,将他人的成功或者是自己的成功都转化为自己的价值,就是极为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立意也就自然出来了,“将他人的成功和自己的成功皆转化为自身的价值”。
  三、隐显的正反对比视角
  隐性和显性的对比视角,是常常被我们忽略的。因为我们习惯性地观察看得见的事物,对于看不见的事物,我们往往忽略。然而事实是,万物不仅仅有看得见的一面,也有看不见的一面。就拿“成功”和“价值”来说,成功就是“显”的部分,是容易被大家发现的;价值就是“隐”的部分,看不见摸不着,就容易被大家忽略。那么我们用隐显的正反对比视角来看成功和价值的话,我们完全可以立意为“隐藏成功,显现价值”。成功是人人看得见,人人赞美的,也是容易使人嫉妒,使己自满的,因此我们就需要适时隐藏它;而价值是人人都看不见摸不着的,唯有用心去感受它,认识它,才能使自己成长。因此我们就需要时时显现它。隐性和显性的对比视角虽然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是其于论述文的应用却是非常广泛的。因为哪怕是一个核心词的材料作文,也可以用“显性”和“隐性”的对比视角来确立比较辩证意味的立意。
  例如,英国诗人瓦特兰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印度小说家普列姆昌德:在人类生活中,竞争心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东西。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竞争可能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我们可以确定这是关于“竞争”的材料作文,但是材料已经非常明确材料的意义指向:竞争或者不竞争,竞争有时有利有时有弊。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立意,将竞争和不竞争的具体情形和如何避开弊端,发扬利处这两个方面阐述清楚。运用“隐性”和“显性”的对比视角来明确思维角度的话,我们不禁思考,从竞争的对象看竞争的“显性”要素就是与他人竞争,“隐性”要素就是与自己争。那么立意就出来了,“与己争,不与人争”。同样是将“隐性”的部分凸显,将“显性”的部分隐去。
  四、事理的正反对比视角
  事理的正反对比视角是最难的部分。所谓事理的正反对比,实际上就是是非对错的对比。然而作文材料的阐述往往不会自动呈现是非对错的事理对比关系,我们往往需要进一步附着认知上的判定,我们最常用的判定标准就是“程度”。比如,追求成功是对还是错?当然是对的。那么怎样追求“成功”就可能会错呢?一味地追求成功本身就不那么对。同理,追求价值是对还是错?当然是对的。一直追求价值呢?当然也对。停止追求价值呢?不太对。根据这样的认知,成功应该是适可而止的,价值却应该是一直去追求的。从程度上看,成功需要停止才对,价值需要不停止才对,“停止”和“不止”这组对比本身没有事理上的对错,但是附着了“成功”和“价值”的属性时,在我们的认知中就会有对错的区别。基于上述认知,我们立意“成功知止,价值不止”无疑是非常独特且较为深刻的。我们再看那则“竞争”的材料,只知道和别人竞争,那是不太对的,一直和自己竞争从而自我超越是对的。那么相类似的立意也就出来了,“与人竞争要适可而止,与己竞争要永无止息”。
  我们在论述文创作的时候,能够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正反对比”的创造方法,从而更好地为论述文的说理服务,使之达至思辨而深刻的层次。
  [作者通联:浙江青田县中学]
其他文献
如何在高职院校中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达到科学育人的目的是高职院校值得探究的课题.本文从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入手,用实践成效和具体路径阐述精细化管理
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抱怨无话可说、词汇贫乏、枯燥,认为自己的文章找不到佳句美辞,究其原因,是缺乏写作的热情和创作的冲动。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应引导学生锤炼语言。这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的精神,主动寻觅
今天,笔者偶读了西师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收录的《那棵高山榕》一文,文章在回顾邓小平同志为改革开放所作出巨大贡献的事迹之余,也赞叹作者独具匠心的构裁方法。然而,当读到最后
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创新教育需要有创新思想的支持。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创新思想,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学方式,可以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尤其是在作文教学中利用创新思想,可
篮球是集健身、竞技和娱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深受人们的喜爱。篮圈上悬挂的球网有助于裁判、观众判断是否进球。现有的篮球架在安装、更换球网时比较麻烦,由于风吹日晒,球网
土工格栅作为一种新型土工合成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延伸率等特点,被用作路堤加筋材料。运用有限元通用程序ADINA对土工格栅软基路堤工程进行二维有限元分析,土体本构采用Mohv-Co
一、解读高考加分政策调整此次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可以三大亮点来概括:一是提高了高校招生保送资格的条件,即只有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遴
传统文言文的教学方式更多的是强调逐字逐句地翻译,使文言文学习变得枯燥无味,从而引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学心理。本文从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三个方面入手,探寻文言文教学规律,以提高
经过30多年的努力,越南高等教育的革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付出更多精力、时间和心血,以实现在2020年前打造至少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同时提高研究型大学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