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脓毒症休克早产儿预后的危险因素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lo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影响脓毒症休克早产儿预后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114例脓毒症休克的早产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临床结局,将这些患儿分为治愈组和死亡组(包括治疗无效和放弃治疗出院后死亡者)。分析2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围产期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预后,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t检验、Wilcoxon非参数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疾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指标的预测价值。 

结果

(1)114例患儿中,治愈组87例(76.3%),死亡组27例(23.7%)。(2)死亡组羊水污染、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指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比例,以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均高于治愈组[29.6%(8/27)与8.1%(7/87),χ2=6.618;22.2%(6/27)与5.9%(5/87),χ2=4.665;59.3%(16/27)与23.3%(20/87),χ2=12.546;36.0(1.0~80.0)与7.5(1.0~25.0)mg/L,Z=2.400];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治愈组[(122.2±43.3)与(140.5±34.4)g/L,t=2.260](P值均<0.05)。(3)死亡组动脉导管未闭、肺出血和凝血功能障碍患儿的比例高于治愈组[81.5%(22/27)与60.9%(53/87),χ2=3.871;37.0%(10/27)与12.6%(11/87),χ2=6.616;48.2%(13/27)与20.7%(18/87),χ2=7.847;P值均<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羊水污染、凝血功能障碍、动脉导管未闭和C-反应蛋白水平是新生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5)114例患儿共分离出77例病原体(治愈组66例,死亡组11例)。2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的构成比分别为37.9%(25/66)与3/11、37.9%(25/66)与6/11,以及24.2%(16/66)与2/11。2组病原体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CR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9(P=0.024)。当CRP为31 mg/L时,预测脓毒症休克早产儿不良结局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0.802和0.556,约登指数为0.358;血小板减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8(P<0.001),当血小板水平为94×109/L时,预测脓毒症休克早产儿不良结局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0.767和0.593,约登指数为0.360。 

结论

羊水污染、动脉导管未闭、凝血功能障碍和升高的CRP水平是脓毒症休克早产儿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血小板减少和CRP持续升高对脓毒症休克早产儿预后有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病例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 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至2016年3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产科诊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分析切除与未切除子宫(即切除子宫组与保留子宫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因和危险因素,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结局。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研究期间共收治15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病
期刊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即下一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在流产物遗传学分析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流产组织样本154例,分别采用NGS结合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和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a
本文报告了1例患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新生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情况。该患儿因生后发现皮疹伴反应差6 h入院,入院后通过影像学及皮肤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等手段明确诊断。因家长放弃治疗出院,患儿死亡。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表现多样,临床尚无特效疗法,主要治疗措施是积极控制感染,以及必要的对症、支持治疗。肺内感染常是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致死的原因。感染也能刺激组织细胞增生,
晚期早产儿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晚期早产儿自身生理和代谢功能不成熟,生后早期易出现多种呼吸系统并发症,如近期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湿肺和呼吸暂停,以及远期的哮喘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这些疾病使晚期早产儿在其婴幼儿期及学龄期的住院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足月儿。临床医师需加强对晚期早产儿呼吸系统近、远期并发症的认识,提高对晚期早产儿的管理水平,以提高他们的远期生存质量。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