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僧诤”背后的历史叙事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20425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最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印度学家、当今国际学坛语文学祭酒谢尔登 ·波洛克(Sheldon Pollock)对语文学(philology)做了一个最新的定义,提出语文学不是在文本中确定信息的一种能力,而是能够让文本产生意义,即解释文本的一门学问(the discipline of making sense of texts)。或者说,语文学作为人文科学研究之必要手段的一门 “软科学”,它是教人如何正确地阅读、理解和解释文本的一门学问。
  以往人们习惯于将历史语言学(historical linguistics),甚至将 “审音勘同 ”,即对文本的语言研究,与语文学相提并论,而前者实只为后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文本放回到其原初的历史和语言环境之中,从而对它做出与其本来语境最切合的理解和解释,这是传统语文学基本的学术宗旨。然而,语文学作为现代人文学科的一个基本的学术方法,其手段和内容绝不仅局限于此,从方法到概念,它都应该是多元的。如果说数学是自然这部大书的语言的话,那么语文学就是人类这部大书的语言,它是对语言的一种批评性的自我反省,是一种普遍的知识形式。作为一种现代的学术方法,语文学指的是用一切科学的、合理的手段,广泛地发现、厘定文本,然后正确地读解文本,对其意义做出恰如其分的解释。可以说,它是人文学科的最基本的和最普通的学术方法和学术态度。
  波洛克还进而提出了 “三个维度中的语文学 ”(philology in three dimensions)这样的说法,指出语文学自身当定位于三个不同的意义层面,即这个文本的起源、它的被接受(认知)的传统和它对眼下语文学家之主观性的参与。此即是说,一个文本至少有三个不同的意义层面,或者说有三种不同的意义和三种不同的 “文本真实 ”(textual truth)。第一种是这个文本产生时的意义,或者说是其作者赋予它的意义,第二种是此前的阅读者们赋予它的意义,而第三种则是语文学家此时此地从这个文本中所读出来的意义。语文学家若要真正读懂一个文本,并能说明白它的意义,就必须同时兼顾这个文本于这三个不同层面上所产生的所有意义。波洛克认为这种文本解释的多元化视野是实证上最丰富的、认知上最有益的、伦理上最公平的一种语文学。
  波洛克提出的三维语文学无疑是对通常只关注第一个意义层面的传统语文学的一大发展,它对于我们用语文学的方法来理解文本与历史的关系富有启发意义。它告诉我们每一个文本都有不同的意义层面,所以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读出完全不同的意义来。与此相应,通过对相同的文本的阅读,不同的人可以构建出完全不同的历史真实。由此看来,语文学不只是一种处理文本的工具,而且也是一种认识历史的哲学。
  三维语文学的出发点是文本,但它在如何解释文本这一点上,甚至与后现代的史学观念也有契合的地方。后者认为史料(文本)是不能作为历史书写的基础的,因为作者用自己的语言建构成的文本,受到其特定语境的影响,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表达作者的内心意图,也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它所描述的对象。所以,以文本为形式的史料本身就是历史书写的结果,历代史家在书写历史时不断地引证前人的文本,说到底不过是通过旧的文本而形成新的文本。而在文本的意义上,新的历史作品与史料并无区别。因此,史料即历史,后人很难通过检验史料来判断史实的真伪,它们不过是不同的文本而已。
  既然作者书写的文本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表述其本意,每个文本于其生成、流传的过程中又都会经历很多完全不同的读解,具有很多不同层面的意义,所以史料与史实之间不存在区别,由此便解构掉了历史学的科学意义。这种后现代的历史观当然有点矫枉过正,但它揭露文本具有不同层面的意义,提醒人们作为史料的文本不过是前人之历史书写的结果,这对于我们借助语文学的方法,通过对藏文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来重构西藏和藏传佛教历史,具有很深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二
  显而易见,自来被视为史料的藏文文本,绝大多数并非原始史料,而是前人之历史书写的结果。除了少量留存至今的吐蕃金石、简牍,以及敦煌古藏文文献和塔波寺文书以外,今天我们所能利用的藏文文献都是十二世纪以后才出现的文本,它们无一例外都是于西藏社会、文化被彻底地佛教化以后的作品。那些被视为历史文献的文本,实际上都是严格按照佛教史观设计、书写的准历史著作,而并非原始史料。正是由于受了这些文本的影响,我们常常忽视了这类准历史著作与史实之间的差别,不加甄别地把藏族佛教史家精心构建出来的历史叙事(historical narratives)和大胆创造出来的历史传统,统统当成了历史的真实,以至于完全陷入佛教主义史学的泥潭,对西藏和藏传佛教史形成了一整套陈词滥调,其中充满了想象和误解。
  当我们带着对 “史料即史实 ”的这份后现代的警觉,再来检视西藏和藏传佛教历史上的种种定论时,则很容易发现它们当中有很多是后人精心构建出来的历史叙事,是一种创造出来的历史传统,它们离历史的真实都很遥远。后世藏族史家所描绘的藏传佛教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如“吐蕃(桑耶)僧诤 ”、“佛苯之争 ”、“朗达玛灭佛”、“黑暗期 ”、“新译密咒和旧译密咒(萨玛和宁玛之争)”等等,与其说它们是历史事实,倒不如说它们是历史想象,是一个又一个被创造出来的历史传统。
  这些历史叙事的形成自然并非完全没有根据,它往往要经历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除了佛教史观对西藏历史的形塑所施加的无处不在影响之外,还有现实政治、家族利益、教派之争等其他外在的因素,也都在西藏和藏传佛教的历史记忆、想象,以及西藏历史传统的创造中留下了明显的印记。此外,文本的翻译、传播和创造,不但对西藏的政治、社会、宗教和文化,而且也对西藏的历史书写,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藏传佛教文本的形成与西藏历史传统的创建同生共长,相辅相成。总之,若要对迄今人们信以为真的有关西藏和藏传佛教历史的种种陈词滥调进行解构,将历史的真实从前人建构和创造出来的历史叙事和历史传统中解放出来,我们就必须重新检讨藏传佛教文本之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探讨文本与历史叙事之间紧密而复杂的关系。
其他文献
专访萨尔曼之前,我和同事们都可以想象到,只要说到中国足球和世界杯的关系,亚足联主席、也是国际足联主席竞选人的他会有怎样的说法。萨尔曼必须要说各种政治正确的话,同时肯定会回避各种敏感话题,因此对这次专访,在内容质量上,我并没有太多期待。或许这就是媒体从业者很多时候感觉无可奈何的地方:我们很想通过自己的探访和挖掘来发现一些问题,并且能够帮助找到答案。然而,很多时候,只能眼看着问题堆砌如山,愈垒愈高,而
传控足球结束了吗瑞士《新苏黎世报》安德列亚斯·巴布斯特几乎没有其他人能像伊涅斯塔和哈维那样充分代表传控,即不让对手碰到球的短传战术。这种战术似乎不需要前锋,因为球员把球传递到对方门前时,配合得非常完美。传控战术是西班牙足球的标志,但是随着西班牙队被俄罗斯队淘汰,传控战术也走到了尽头。2014年巴西世界杯时,上届冠军西班牙队小组赛就未能出线,似乎已经昭示了传控战术的没落。传控战术让西班牙队获得两届欧
大凡历史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总是陪居修饰之位,譬如历史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等。若历史居于中心词位置,则基本上被理解为部门史的一种,着重表明其研究对象,而不强调其学科交叉性,例如经济史、政治史等。历史学与社会学的交叉也不例外,社会史为部门史的一种,而历史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实践,一般被冠以“历史社会学”。二○○三年问世的《历史社会学手册》全面回顾了自马克思、韦伯以来历史学与社会学交叉合作的学术历程,以及近二
颇受关注的张稀哲转会终于敲定了。作为一个广州恒大忠实拥趸,我对这桩转会还是感想良多。  日韩球员在五大联赛取得巨大成功的背景下,沉沦多年的中国足球终于打破了留洋荒。于是乎,国家队的重担不再只压在“恒大帮”肩上了。这不代表一个张稀哲就能带领国足冲出亚洲,他带给国家队的改变可能更多是在名声和形象上。  自恒大升超以来,“永远争第一”的北京国安给了广州恒大不小的压力。此番死敌的核心离队,自然让恒大轻松了
看全运会群众比赛气排球决赛,如同参加一次嘉年华。进入天津人民体育馆大门,迎面便可看到宽大的比赛标识背板前是一个巨大的彩色排球,直径足有一米。来者无不饶有兴趣地跑到其后,露出半个身子留个影,有人干脆把它举过头顶摆个酷。人们很快明白,这大球竟如此之轻。场馆四周,到处可见卡通吉祥物打气排球的宣传画,视频中播放着各参赛队齐声呐喊、抛球雀跃的集体亮相,以及《气排球之歌》的激情劲唱:“气排球,气排球,来打气排
在所有极端性的政治话题中,敌人大概是最为严肃也最为复杂的话题,因为敌人的出现几乎彰显了政治关系之张力的极限。读过左高山《敌人论》,我所得所感甚多,其中思虑最多的是这样几个问题:首先,敌人何以产生?其次,倘若真如施密特所言,敌友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甚或唯一根本的政治关系,那么对于政治哲学来说,敌友之间究竟如何料理?敌友之外又当如何理解?最后,作为一种具有根本意义的政治关系,敌人与朋友之间的政治紧张是
中国对足球的关注和投入也不小了,看看我们的顶级联赛,那里有一流的洋教练和外援, 国内的企业动不动就把有潜力的孩子送出去留洋,某大俱乐部还和皇马联姻,号称把先进的青训系统移植到了中国。乍一看,国内足坛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但国家队还是照样拎不起来。  不少人分析过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中国踢球人口太少。有句不好听的话叫“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我们的问题不是老出坏鸟,而是根本没林子,别说出好鸟
意料之外的事情在赛季末变成了意料之中,莱斯特城终登顶英超。看热闹的一堆,差点没人注意到同期的拜仁再度雄霸日耳曼,巴萨三连败知耻后勇末轮卫冕西甲,当今足坛最强三差戟MSN在瓦尔迪格外刺眼的星光下乏人问津,拉涅利的去留似乎也让瓜迪奥拉与南天王友好分别悄无声息。  现在,提及狐狸城,就不得不谈及梦想、坚持、童话和奇迹。这里有传统弱队根深蒂固的基因,有从没拿过顶级赛事冠军的补锅匠,还有五年前仍是业余球员的
老友记2016年12月4日,乌鲁木齐红山体育馆,CBA常规赛第十四轮,新疆队主场迎战上届冠军四川队。上赛季,志在冲冠的新疆队在季后赛首轮淘汰北京队,风头正劲,不料在半决赛中被坐拥三外援的四川队横扫,再次成为外界讥讽的靶子。此番在自家门口再遇川军,球员们自然不必动员。但对刘炜来说,这场比赛承载着不同的深意:战旧主,这是职业体育范畴里最容易催发故事的戏码之一。刘炜与昔日新疆队队友相谈甚欢。尤其是刘炜从
巴西街头男女“蝙蝠侠”的抗议根本撼动不了足球世界杯的无限魅力。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弥漫着浓浓火药味的战争,更是一次当今世界上唯一能让不同肤色的人们共同激情飞扬的盛会。四年等一回,全世界每个地方各个角落的球迷们早已迫不及待,啤酒、喇叭、彩旗……还有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球疯狂的精力,全已准备就绪,只等每场比赛开球哨响。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曾经对足球有过十二分的狂热,虽然现在的我最多只能算是个准球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