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创建及其人才培养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ghjk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首先讨论了应用型大学的界定,继而讨论了应用型人才的规格,着重讨论了人才培养应以“人”为先,最后讨论了如何办好应用型大学,提出培养模式转变具有拉动作用,宏观上文化管理和文化育人是办好学校的有效途径,校长应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千头万绪,校园文化建设应成为一把手工程。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0)04-0046-04
  收稿日期:2010-10-10
  作者简介:
  昝连生(1952-),男,江苏铜山人,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
  
   Construc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and cultivation of their talents
   ZAN Lian-sheng
  (Party and Government Office,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23200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finition and scale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emphasizing that cultivation of talents should always be based on people. Moreover, the paper expounds how to ru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and proposes that transformation of cultivating pattern is promotive, that macro management of culture and cultural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re effective ways, that presidents should have high and complicated consciousness of culture, and that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should be primary project.
  Key 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alent cultivation; ways
  
  一、何谓应用型大学
  
  南京大学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时,首先分析了其本科生毕业后的去向:50%以上读研,走学术型道路;20%多本专业就业或创业;余下跨学科读研或跨专业就业。南京大学是典型的研究型大学,其一半以上的本科毕业生走学术道路,因此毕业生去向应该成为判断学校类型的重要标准。依此判断,我们的大部分学校不是研究型,而是应用型。
  我们不否认各学校都有其研究,大部分教师都在做学问,还有不少学校举办研究生教育,但这并非判断一所学校类型的标准。研究型的大学主要进行基础性的研究,加上为国家甚至人类解决重大问题的应用性研究;而应用型的学校主要也只能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向相关行业做应用性的研究,解决地方和行业的技术性问题。
  应用型高校甚多,历史和积淀不一,但在服务面向上有不同层次、不同行业。解决问题的大小视其能力:能力强的解决较大问题,能力弱的解决较小问题。国家科技发展的经费投入,除纵向外,主要投向大中型企业,由他们根据生产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邀请他们信得过的高校参与研究。
  德国的高等教育,将高校划分为两大类别:学术型(Uni-)和应用型(Fachhoch-);应用型的学校也可培养研究生。就连世界著名的加州理工学院, 也被爱因斯坦称为应用型,他在该校发表演说时说:“看到您们这支以应用科学作为自己专业的青年的兴旺队伍,我感到十分高兴。”[1]130而我们很多学校不安定位,认为应用型专指那些刚升本的学校,把自己讲成应用型是贬低和侮辱。
  什么型的争论是无谓的,至关重要的是人才培养目标。研究型大学向国家和社会输送学术型人才;应用型高校输送应用型人才。研究型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各界的领军人物;应用型高校应培养社会有用之才,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和业务骨干,其中不乏有些人成为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
  应用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而国家需要的正是数以千万计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大学责任重大。
  
  二、何谓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五个字分解之,应先从“人才”谈起。何谓“人才”?人中有“才干”的那部分。实际上,“人才”二字可再分解,“才”是附着在“人”上的,我们常说,某人有才,所用动词是“有”。因此,做人、做事、做学问,做人永远是第一的。教育的本质在于育“人”。
  这里之所以用“育”,而非我们通常的“培养”,是站在学生的立场看问题。台湾著名教育家高震东先生精辟地解释了“学生”二字:学习生活的基本常识;学习生存的基本技能;学习生命的意义[2]28。“学习”二字,有“学”有“习”,“习”指实践、练习、并且形成“习惯”。我们看到,“生存的基本技能”,也就是我们讲的专业,在其中占很小一部分。专业不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全部。
  现在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家庭教育阶段就出了问题,独生子女有其独特的“毛病”;社会教育问题更大,这里不多讨论。学校教育已积累了许多问题,高等教育正在食其恶果。学生自小不动手、不劳动,学校学习考死记硬背,学生不能吃苦,没有到基层从点滴小事做起的打算。这样的“人”不是社会所需要的,去做事也是做不好的,至少是让人不放心的。 今天的学生都是将来的国民,他们的价值观将代表将来社会的风貌。仅为提高国民素质起见,我们也应该将学生的“德”作为第一标准,重点培养学生做一个诚信的人、自信的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其次,才能谈到“才”的问题。人才培养,我们总是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来考虑问题。关于素质,我们上面已讲了一些。“才”字,我们往往理解为知识和能力,而更重“知识”。
  “知识”二字,也可以分解。“知”是知道、了解,甚至只是书本上的文字;而“识”是见识,是实践、分析、综合的结果,更接近于能力。讲一个人有见识,就是说他能找出表面上不相联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或能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因此“识”比“知”更为重要。
  “应用型人才”的“才”,应是可应用的“知”、“识”和“能力”,并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力。
  能力是可以培养的,特别是技能是可以训练的。本人认为,对学生的以下能力要做重点培养或训练:(一)思维能力;(二)自学能力;(三)语言表达能力;(四)动手能力。
  这里之所以提出“思维能力”,并且放在第一,是因为我们的学校教育把学生的大脑当作盛“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大脑已不使用,不会动脑筋了。自学能力就是学会学习,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学生学到任何东西,都是自己学出来的,教师只是指导启发的作用:学会,实际上是“顿悟”。高震东先生形象地解释了繁体的“学”字:上面两只手,中间两个X, 即茅草,两只手在拔茅草,茅草拔去,茅塞顿开[2]115。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走向社会时非常重要,我们现在许多学生不会说话、不敢说话,很让用人单位看不起;文字能力更差,特别是手写,写的很难看,语句不通,错别字太多。动手能力,或曰实践动手能力,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下面将着重讲到。
  
  三、怎样培养应用型人才
  
  (一)改变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一不是高中的延续,二不是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在此期间的学习应重在能力的形成。因而学校的培养模式要改革。我们谈教学改革,往往谈微观的问题太多,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际上,教师既是教改的主力,不靠教师不行,教师同时还是教改的阻力,因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是行政命令可以改变的,教师各有各的习惯、方法、风格,且教无定法。但如果培养模式改变了,教师会被迫改变。培养模式改革是关键。
  我们对学生的培养或教育由两个“课堂”即两个“一系列”构成:一系列的课程(包括实验、实习课程)和一系列的活动(包括实践)。应该如何组织,如何有成效?两者结合,课程中有活动:如体育课,精讲多练的典型;如外教所上的外语课,由一系列的小活动(师生互动、学生分组活动)构成。
  现在,很多课程的理论课与实验课分离,惯常的安排是理论在先实验后随,普遍认为不如此学生便不会做实验。这样的实验,充其量只能是验证性的。理论是从哪儿来的,教师不讲(也可能自己也不知道),学生也不问。但反过来,如果先做实验,先让学生知其然,而后学生很可能究其所以然,引发其探讨的兴趣,促使自己思考、阅读、讨论、研究。这样安排,实验便不是验证性的了。当然这不可一概而论。教师还需开发出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
  如果我们的实验室是真正的开放,包括无事先的安排,相信学生可以做出许多我们想像不出的实验。那么,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探讨,这又形成了另一种结合:活动中结合了课程(理论学习)。
  仔细分析我们的教学安排以及课堂的进程,我们会发现,我们总是按照演绎的路径。实验教学先理论后实践;课堂教学先概念后解题。生怕理论部分讲的不清楚,漏了哪一点都对不起学生,脑子里总是如果考试考到了怎么办。实际上,最能启发学生思维的应是归纳,学生应学会把一些现象联系在一起,归纳出某种规律性的东西,这便是研究与发现的路径。
  国外已有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中国已有人介绍,译为“以问题为基础安排教学”,似乎这是一种教学法。仔细看看英语,这是一种学习方法(learning)。问题可由学生发现,也可由教师给定,目标是解决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学生要查找资料,要学习一些理论,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甚至要试验,试验失败还要分析失败的原因,纠正之,再试验,直至成功。教师可能是预先知道答案的,但教师不可直接告诉学生该如何如何(tell),而是与学生一起探讨,成功了是学生自己获得的;失败了或学生的思路偏离太远,教师可以给一些暗示或建议。这是引导。
  国外还有以系列实验组织教学的。我们一门课,譬如200学时,可能讲解170~180学时(有些老师埋怨学时不够),留下20~30学时做实验。但国外可能课堂仅30~40学时,从这个学科是怎么来的到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尚未解决的问题,其余时间都用来做实验。
  我们已经习惯于为学生设计好一切,相信只要学生循规蹈矩,按我们设计的路子走下去,自然成才。但是,现实告诉我们,学生很被动,潜力很少得到开发,还有不少中途告退(即使没退学,也已厌烦了)。我们能不能逆向思维一下,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试错、读书、探讨,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增强能力?让教师不要站在学生的对面讲个不停,而是走到学生中间或者在旁边,像体育项目教练那样只在必要时给予指导?
  (二)改变师生关系
  教学模式的改变,实际上也改变了师生关系。从上面介绍的一些方式中,我们看到了导师制、学生的团队小组、讨论式(共同探讨式)。
  现在师生关系很差,教师学生几乎不交流。无交流,便没有教育。教师去上课,是任务观点;学生去听课,是被迫的。双方的积极性都存在问题。没有交流,师生之间感情淡薄,极端的情况下可能成为敌对关系,对学生的发展成长极为不利。
  只是发文建立辅导员制、班主任制、导师制,教学模式没有改变,是改变不了师生关系的。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会极大地改变目前的师生关系。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将此称为“生命的精神交往”,是大学的四项任务之一,特别强调(师生)交往与合作“让每个人的动力、清晰性和吸引力都达到巅峰状态”[1]80。
  (三)改造教师队伍
  提到“教师队伍”,我们常用“建设”二字。但我们往往更重有形的方面:数量的增加,物资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学历层次的提高。但学历高不等于水平高,更不等于教学水平高。我们现在的学校,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比例绝非昔日可比,但我们都在抱怨教学质量的下降。可见,教师队伍不是如此建设的。教师队伍要改造。
  很不幸,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已有相当成分的独生子女,他们也同样有独生子女特有的毛病;我国教育许多年来积累的问题造成的恶果在他们身上都有反映。最大的问题,他们缺乏实践,只能从书本到书本,甚至他们的书本知识很多都是老化了的、过时的。他们必须“补课”。补哪些?主要补责任感、文化素质、实践动手能力。
  我国的人事制度还很死板,但相信会有改变。流水不腐,不然高校教师队伍就缺乏活力。既然我们在办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此本人斗胆建议,对高校教师队伍实行改造,三个办法:一、掺沙子,从企业聘任一部分教师,这要以改变我们现行的教师资格认证办法为前提;二、教师(特别是工科和管理类教师)轮流去企事业单位实践,不过关不可回到教师岗位;三、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混合,至少科研团队的主要人员同时负责教学团队。
  上面所谈的培养模式改革,都要靠教师来实现。但教师如果没有积极性,对教学精力投入不足,那么不论是顶层设计、中观设计、还是微观设计,都是没有效果的。调动教师积极性,是办好学校的保障。
  (四)文化管理和文化育人
  学校的主要任务、第一任务是培养人才,学校管理的目标是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
   说到管理,很多学校管理队伍庞大臃肿,文山会海成了工作的代名词。靠清规戒律的管理只是管理的最低层次――行为管理,出了一件事,制定一个文件;或针对某一类现象,又制定一个文件。文件是否执行?是否执行得下去?无人再问。
  于是,又有一些改革,提出目标管理、全面数字化管理,只看结果,不讲过程。这里隐含着:只计结果,不计手段。这又是反教育的方法。譬如一个学生,靠作弊成功,取得成绩,结果不差,又如何?
  最高层次的管理是文化管理。学校应是文化育人的地方。现在的校园文化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许多有识之士指出:“现在校园人的言谈举止与市俗社会几无区别。”许多辅导员承认:“大环境如此,我们能有什么办法?”许多校长承认:“学校经不起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校园人在随波逐流,自甘堕落;高校已无精神、无灵魂[3]。
  在校园文化方面,一是二十多年来市场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而高校频频败退无所坚守传统丧失,二是高校从领导到教师已无“老人”,文化面目已非,再优秀的传统也无生存之地。校园文化出现的不只是断层,而是断代。
  我们讲的是精神文化,是一个组织中的风、尚、习、俗。文化是人类最大的、最有影响力的客观存在。高校是高级文化组织,本应当起着文化引领的功能。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现在的学生就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生的价值观将构成未来的文化。
  校园文化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譬如,我们讲素质教育许多年了,但总是推而不进。我们的方法只是上课和灌输,当作知识和教条来处理,效果很不好,甚至适得其反。再譬如,学术不端、学生作弊。问题是我们今天的校园文化不是大学应有的文化。
  
  四、大学文化必须重建。
  
  关键在校长的文化自觉。我们现在有诸多的一把手工程,千头万绪,但最最应该成为一把手工程的是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是做什么的?为学生提供成长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其中硬件容易做到,软件——即育人环境,文化育人环境——更为重要,但因为其“软”,往往被忽略。
  办教育的人,如果只讲现实、太现实,就会失去理想和追求,甚至掉进急功近利的泥坑,因为“老母鸡的理想只是一把谷糠” ( 康德语 )。没有理想的人办的只是“学店”,不是“教育”。做事还需从现实出发,但方向必须坚持;坚持就是坚守,有坚守才有灵魂,才有精神,大学才像大学。
  参考文献:
  [1] 杨东平.大学二十讲[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2] 丁广举.忠信教育法及其评要[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 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课题研究办公室.名校校长论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责任编辑:吴晓红]
其他文献
在我国北方地区以及大量工业生产中都会用到锅炉,其能够在冬季的时候为北方地区进行供暖,也能够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提供所需的能源。但是在锅炉日常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其自身在运
本文主要通过个人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和对《瓦尔登湖》一书的解读来进一步阐述梭罗那种关爱自然,注重精神自由,独立而和谐的个人主义思想。展现了梭罗独立于社会而进行精神探
别把精神病人等同于“痴子”,和他们近距离接触了这么多年.我深知他们也是一个可爱的群体。我是一个知足长乐者,希望我的微笑能温暖他们的心灵。
当今时代,科技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规模和速度前所未有。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企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当中,很多企业现在是越做越好,逐步在向着做优、做强、做大、
在我卫生支农的大巴山区小镇,每到赶集的日子,便会有老头老太背着核桃来卖。我买核桃时常常和他们聊天,知道这些核桃采自他们家房前屋后的核桃树。树都有些年头了,一般是他们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治疗男性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32例男性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口服阿仑膦酸钠10 mg·d-1,每天同时服用钙制剂(相当于钙元素500mg)
高校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教代会制度的补充和延伸,是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指导方针的重要措施,是促进二级单位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广大教职
《妇女时报》是辛亥革命前后出版最久的女性报刊,也是第一份商办女性报刊.其办刊的持久性和商业性决定了它的影响力大而深远.回归历史语境,解读《妇女时报》中传播的家政知识
Fauconnier和Turner等人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合成空间理论认为,概念整合是在自然语言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认知过程,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这一过程为“仿拟”现象提供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淫羊藿苷含量.方法 Spherisorb ODS C18柱为色谱柱;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流量:1.0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