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生物图表分析 做好关键能力培养

来源 :名师在线·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ali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高考试卷每年都有图表类试题出现,而且图表类试题的比重呈逐年增加趋势。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有一个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做好教学和复习工作呢?在复习教学中,如何利用已有的图表类知识和相关试题,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呢?下面,本文结合高考生物学科要求学生具备的几个常见的关键能力,谈谈如何通过生物图表训练,对学生的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归纳综合能力和纠错能力进行培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图表分析;关键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1-0041-02
  引  言
  能力的考查永远是高考不变的主题,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物高考试卷每年都有图表类试题出现,而且图表类试题的比重呈逐年增加趋势。所以,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
  一、关注图表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有心理学家提出,图表能使学生的感知增强,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1]。教师有效地利用图表分析,对学生进行训练,能达到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目的。因此,如何让学生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分析能力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的一个问题。
  分析能力是學生应掌握的一个关键能力。要想解决图表类试题,学生首先要分析图表,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已学知识解决试题中提出的问题[2]。这也要求学生具备分析能力。教师可以从试题入手,带领学生进行专题训练。课本、试题中有大量的图表内容,如呼吸作用过程、光合作用过程、物质跨膜运输特点的资料分析等。在讲解图表前,教师要让学生先进行分析,结合学过的内容进行解读。
  例如,必修一课本中物质跨膜特点的资料分析中就有一张柱状图,教师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这张图,分析水稻培养液里钙、镁两种离子的浓度为什么会升高。对此柱状图的分析,教师必须结合资料分析文字内容,让学生先阅读内容,然后从内容入手,研究为什么番茄培养液中的钙、镁两种离子浓度是下降的,但在水稻营养液中钙、镁两种离子浓度会上升呢?这时,有学生可能会误认为是水稻释放了钙、镁两种离子,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特点,吸收的离子都是对植物有用的,所以水稻培养液中钙、镁两种离子不是水稻释放的,而是水稻吸水了,导致溶剂减少,所以浓度上升了。对这张图进行解释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不应直接给学生展示答案,而是应通过对资料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懂得如何去分析。比如,习题中常出现的生态系统的模式图,一般是通过箭头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连在一起,让学生去判断各个成分分别对应的是哪一个。这时,学生需要通过对各个成分的特点的分析,厘清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再根据图中的箭头方向得出相应的内容。
  二、关注图表分析,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育心理学对“迁移”的定义是:“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知识迁移能力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从现有的知识出发,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新问题。知识迁移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分析图表,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本中的插图的复习,对学生进行相关能力的培养[3]。
  例如,在复习光合作用过程图时,当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发生变化时,C3、C5的量如何变化?因为学生学过化学反应平衡状态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迁移,从而得出当反应物浓度上升时,生成物的量就会上升;反之,就下降。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如外界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时,就会引起C3下降,C5上升。这样,学生就能把化学反应平衡的知识应用到对生物的光合作用的研究上。
  又如,生长素这部分内容,经常考查在重力或单侧光的作用下,植物体的各个部位是怎么生长的。遇到这类问题时,学生应把课本中的根、芽、茎的生长曲线图的知识迁移到试题的解答中。学生通过对根、芽、茎的生长曲线图的分析,了解到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根、芽、茎在生长素的作用下生长的速率也是不一样的。一个横放的植物,在重力作用下,根表现出向地性,而茎则表现出背地性。
  再如,如果把植物放在离心转盘上,学生则需要把物理中学到的离心力的知识迁移到试题中进行分析。
  三、关注图表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在图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用画图表的方式将文字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这样学生就能在归纳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突出重点,同时还能加深印象,激发学习兴趣[4]。
  例如,在教学“有丝分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绘制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DNA、姐妹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的曲线图,让学生通过绘图对这些知识有直观的认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而提高学生的识图辨析能力。
  又如,在选修三的学习中,对于很多操作技术流程,学生很难进行有效记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列表比较的形式,按课本中相关的内容进行整理,把多个内容进行归纳,使原来模糊的知识点变得线索分明、内容清晰。比如,全国卷中就出现过一道试题,研究各种成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以曲线图的形式描绘了四条曲线,一条是只加细胞分裂素,一条是只加蔗糖,一条是同时加了细胞分裂素和蔗糖,还有一条是清水的对照。本试题是以选择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分析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植物的影响,要求学生对曲线进行归纳综合,通过和清水对照比较,明白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植物的影响。在教学中,遇到图表时,教师要认真引导学生,通过多次的实践训练,使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锻炼。   四、关注图表分析,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
  很多实验设计类图表题常围绕图表提出一些不符合图表内容的结论,然后让学生去纠错,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5]。对此内容的分析,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判断该图表是否和科学性的原则相违背、是否符合图表知识原则、是否严密等。
  例如,必修一课本中就有两张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让学生找出图中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该图对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图,然后结合前面学过的细胞器的知识,分析第一张图与科学性相违背的地方。第一张图既有中心体又有叶绿体,说明该细胞是低等植物,但是图中的细胞没画出细胞壁,这样第一个错误就找到了;再分析图中中心体的标注,中心体是由两个中心粒构成的,但图中把中心粒标为中心体,明显不严密,这样就找到了第二个错误。通过对图表纠错,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同时也能锻炼和培养自身的纠错能力。
  结  语
  总之,图表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信息资源,也是知识的载体。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效利用图表,要创造性地挖掘圖表的教学价值,培养学生通过图表获取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纠错能力[6]。
  [参考文献]
  郑淑琴.注重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训练 提高学生解答图表类试题的能力[J].中学生物学,2010,26(06):50-53.
  霍永平.如何提高学生解答高考生物图表题的能力[J].生物技术世界,2013(02):104.
  戴雅萍.图表信息转换,提高学生解题能力[J].中学生物学,2012,28(06):43-44.
  钱竹清.探析高中生物教材插图的价值与有效运用[J].试题与研究,2021(04):141-142.
  张起英,李国忠.新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插图种类及作用探究[J].成才之路,2020(28):124-125.
  盛爱霞.浅谈高中生物教材中部分图表的学法指导[J].学周刊,2020(12):92-93.
  作者简介:许超凡(1975.9-),男,福建罗源人,中学一级教师,教育硕士,福州市骨干教师,罗源县第二届名师,罗源生物陈国杨名师工作室成员。
其他文献
为提高中层干部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担当意识,谋划学校未来发展新蓝图,西安高新三小“名校+”举行全体中层干部培训会议,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高新三小“名校+”党风廉政、行政服务、教育科研、教学管理、素质教育、后勤服务、对外宣传七大中心负责人结合各自分管工作,以书面的形式总结回顾了本学期工作落实创新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并对后期重点工作进行了规划。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学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我国重要战略实施、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秦岭违建别墅专项整治,拆除的不仅是有形别墅,更是对急功近利、无序发展冲动的遏制和纠正,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如何保护好占地约4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约4%的秦岭山脉,仍是“秦岭生态卫士”们反复思考与探索的问题,从拆除秦岭违建别墅到融入“三河一山”建设,生态红利正被更多人分享。
对目前现存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连接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介绍了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连接原理,对套筒灌浆连接、浆锚搭接连接、套箍连接、插筋连接和钢筋挤压套筒连接的构造形式和工作机理进行分析。对目前这几类钢筋连接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分析,最后总结不同钢筋连接技术的特征。
“看戏要看梅兰芳,听书要听王少堂”,由此可见扬州评话在中国曲艺界的地位,王少堂在全国的影响。历史上的扬州评话令人刮目相看,一桌一凳就是舞台,一把扇子、一块惊堂木便是全部道具。演员不用化妆,一袭长褂,本色示人,靠嗓子吃饭,凭讲故事生活,道尽世道人心。大江南北的书场,活跃着扬州评话艺人的身影,绘声绘色的表演,让人们跟着故事情节或捧腹大笑,或扼腕叹息,每到关键处都“卖个关子”,不由得你明天不乖乖地来书场,“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综述了2021年6月29日《Neuro-Oncology》上线的第五版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概述的总体变化。2021年第五版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WHO CNS5),是最新版脑和脊髓肿瘤分类国际标准。WHO CNS5建立了CNS肿瘤命名和分级的不同方法,并强调了综合诊断和分层报告的重要性。同时新定义了多种肿瘤类型和相关亚型,包括胶质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均有重大改变。WHO CNS5将弥漫性胶质瘤分为成人型和儿童型,成人型弥漫性星形胶质细胞瘤具有微血管增生、坏死和/或特定的分子特征如TER
区块链采用密码技术、共识机制、点对点网络等技术构建数据管理与应用的分布式信任基础,具有透明公开和可追溯等特征。从发展趋势看,区块链技术有望发展成为实现价值互联的全新信息化基础设施,重构社会信任格局,引发行业变革,催生新业态。密码技术是区块链安全体系的核心,是区块链系统建立的基础,密码的应用与创新对于支撑保障区块链安全有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密码技术在区块链安全中的基础核心作用,重点针对区块链中的密码应用和发展需求展开论述,并为区块链和密码的融合创新发展给出建议。
1上周同学聚会,阿伟一开始获得了在场老同学的一致好评。听说他毕业后当了小老板赚了钱,在一群老同学里显得格外热情又贴心。他张罗着给大家点餐,每个人的喜好和忌口都仔细询问,聊起近况来也是彬彬有礼,还能贴心地为我们几个女生挡酒,亲切又不失礼貌。但是中间他接了一个电话,把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一开始还好好的,但没说几句他便大吼起来:“你这个人怎么这么烦啊”“什么时候我办事情还得通知你了”……那是他妻子打来的电话。怒气冲冲地挂了电话后,阿伟又笑嘻嘻地转向我们敬酒寒暄,气氛一度很尴尬。老同学告诉我:阿伟表面风光,但这几
摘 要: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即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探究性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本文研究了探究性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供相关教师参考。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一、教学设计反思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一分(一)》,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后,第一次接触分数,对分数的意义不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畅所欲言,初步体会分数的意义,并唤起数学课堂的生机与活力;尽量为学生的说、想、做创造恰当的氛围,创设必要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