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万里和金默玉的逆世情缘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万里是20世纪著名的书画篆刻艺术家,常州武进人,出生于声名显赫的中医世家。早年与同窗词人谢玉岑、画家张大千相交甚笃,蜚声海内。徐悲鸿称:马君以其艺倾倒南中名流……精进不懈,则他日与于文艺复兴之业者,微斯人其谁与归乎?
  1953年春,马万里由广西南宁来到首都北京治病,住在前门外銮庆胡同9号其女儿马慧先、女婿吕牧石的住所。当年女儿的住处仅十几个平米,孙子马腾蛟刚出生不久,一家三代挤在一间房里,还要挪出靠窗户的位置放一张桌子作画,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马万里是职业画家,生活来源全靠卖画所得,在治病之余,他便将作品拿到北京的一些画店寄售,北京和平画店的经理许麟庐与马万里艺趣相投,非常欣赏马万里的书画艺术,二人过从甚密。
  金默玉,满名为爱新觉罗·显琦,是晚清肃亲王善耆最小的女儿,虽没享受过清王室的奢华生活,但与生俱来的皇家范儿和桀骜不驯的性格,成就了她这一生的苦辣酸甜。
  1954年初,金默玉来到和平画店,站在一幅荷花前面凝视了很久,然后问许麟庐是谁的画,画得太好了。许经理说:这是位江南画家,叫马万里,现居北京前门外,有机会介绍你认识。过了几天,金默玉再次来到和平画店,许麟庐迎上来说:你来得正好。于是介绍先到的马万里与金默玉相识。金默玉虽然自己不会绘画,但由于以前家里藏画极多,皇族中擅书画者亦不在少数,著名画家陈半丁就在肃王府做了二十多年的门客,耳濡目染之间,对于国画艺术的理解与感悟,自是超乎寻常。金默玉和马万里的交往是从艺术开始的,金默玉遇到了一位极有才华的艺术家,马万里则碰到了能读懂自己的红颜知己。
  经过几次接触,金默玉和马万里在艺术的长河中溅起了感情的浪花,金默玉请马万里到北京东单区西观音寺80号自己开的四川饭馆吃饭,马万里也当场刻了一方印章送给金默玉。随着交往的频繁,两人的感情也逐步上升为爱情,据马慧先回忆:当时马万里经常出去约会,很少在家里吃饭。马万里送了一方郑板桥的印章给金默玉作为定情信物,“我当时对印章不大懂,也不知道它的价值,所以就随便放在抽屉里,后来搬家的时候被掉在地上,摔坏了。”金默玉对笔者如是说。一位是“末代格格”,一位是无固定收入的“穷”画家,在世俗看来,这是一桩门户不当、地位悬殊的逆世婚姻,然而在金默玉的生活里,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上世纪90年代后金默玉在接受采访时经常说:她的姐姐们都是嫁给蒙古王爷、高官显贵,她嫁给马万里纯粹是因为同情他、可怜他。她对笔者也这样说,但一个人为了同情和可怜别人就能以身相许吗?答案是否定的。
  金默玉性格高傲、强势,擅长交际,马万里性格內向、木讷、不善言谈,二人性格相反,似不合适结婚,但金默玉被马万里的艺术才华所折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在她去世前几个月时仍对马万里的艺术造诣赞不绝口;马万里虽然口才不行,不擅言辞,但并不代表他情商低下,绝妙的是他艺术语言的表达能力极强,刚好弥补了他的不足,这才让金默玉置世俗偏见和家族异议于不顾,与马万里成婚。当然,他们的婚姻并不美满,由于性格及生活习惯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酸甜苦辣——痛并快乐着,这可从马万里1954年为金默玉所画的两套册页《雪泥鸿爪》《曼玉墨妙》中找到答案。
  马万里的斋名为曼庐,故自称老曼、曼公、曼君、曼行者,和金默玉相处时自称曼曼、风子,称金默玉为默君、默玉、奇玉,二人则合称曼玉,金默玉则自称小风子。
  1954年秋,金默玉和马万里的爱情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以马万里50岁的年纪,“二十年来谢世乐,惟书画篆刻自期,以人天并至而已,挟绝艺,游无穷世,其视怀素如何。”(周天游跋《九百石印精舍图》语)阅世无数,本已淡定,却被爱火烧得放浪形骸,与年轻人无异。
  马万里在《松竹二友图》上题道:“默玉属作岁寒二友图留念, 甲午秋宵曼曼疯后戏笔 ,时同在北京。”一个“疯”字 ,让人产生多少联想。
  在《满城风雨》中金默玉题道:“风子狂欢 一九五四年八月二十五日夜送风子走后有所感,奇玉题。 ”“风子”应理解为“疯子”,大小疯子“狂欢”后意犹未尽,马万里作画以宣泄自己的幸福感受,而金默玉则在其离去后仍兴奋不已,故此在画上题了“风子狂欢”四字,以期留念。
  在《蜀葵》中马万里题道:“闻奇玉歌声嘹亮不禁神往,作无声诗敌之。甲午七月十九夕坐雨 曼君。”他们二人的爱情基础毕竟是艺术,这也是他们的共同语言所在,马万里虽然不会唱歌、唱戏,但对音律却能产生共鸣,所以当听到金默玉唱歌时就有了作画的冲动。他们还一起阅读诗词,被诗词中抑扬顿挫的韵律所俘获,被诗词中优美的语言所打动,被诗词中描绘的场景所吸引。马万里抄录了一首词:“坐对婵娟不忍眠,露阑桂树苦相怜,夜寒已觉秋先尽,天近能教月倍圆。花照海,玉生烟,琼楼重到倘无缘。不知水调歌声里,拨断哀筝第几弦。”词后题道:“邵次公鹧鸪天词一首 默玉与余同好此词 共赏久之辄深神往 曼君甲午初秋同在京师。”二人坐对圆月,读着邵次公的鹧鸪天,想象着月宫中离人的痛苦,品味着二人来之不易的幸福,感慨必多。
  马万里人虽木讷,但作画时却不乏浪漫。他用金默玉的胭脂画了一枝红杏并题道:“ 奇玉为余笑,亦为余哭,艺术之移人性情一至于此,复待何言。”金默玉的行为举止,受心情的影响非常大,所以马万里对此很难适应,但艺术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金默玉的心情,这让马万里非常震撼,对知音的满足也抵消了部分遗憾。
  在1954年的中秋之夜,马万里想起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母亲,潸然泪下。母亲张淑华早年丧夫,一人独自拉扯儿女长大,由于马万里居无定所,无法将母亲带在身边,所以母亲一直随妹妹马清和居住。马万里画了烛台和蜡烛并题道:“人生欢乐几多时,半世飘泊不堪思。狂态顿除情态作,窗外芦塘雨不知。更深明烛咽红泪,冷焰疏华明复晦。客子易生乡国梦,厌闻狸奴惊频回。 曼曼墨君堂上。”金默玉则题道:“曼曼不哭:知音替之痛哭!小风子写。”马万里飘泊半生,自觉愧对母亲,伤感痛哭是自然之状。然而金默玉替马万里伤心,则是“关心则乱”,金默玉是动了真情的。   马清和是著名教育家雷沛鸿的夫人,性格执拗与金默玉颇为相似。她认为哥哥与金默玉结婚各方面都差距太大,会被欺负,会受气,所以坚决反对,从中阻挠。金默玉也将其视为一生的“敌人”。张淑华和雷沛鸿倒是给金默玉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她对笔者说:“婆婆还给我写过信,称我是百里挑一的好媳妇;雷沛鸿是好人,来过几次北京,每次来都请我们夫妻吃饭,马万里一次都不肯去,是因为雷沛鸿帮他养着老娘,没脸去见他,我只好自己去赴宴。” 马万里自小丧父,在舅舅张仲青家里长大,跟舅舅的感情非常深,结婚后金默玉提出去上海看舅舅,但马万里就是不肯陪她去,最后金默玉只好自己去上海。张仲青在给马万里的信中写道:“元旦日,默玉夫人忽然惠临,此乃意想不到之欢欣。其时正值午餐,地甚局促,座位亦缺,加门外汽车上复有客等待,遂匆匆别去。午后愚即往国际饭店,始获畅谈。借悉吾甥近况安谧,身体已恢复健康,至为欣慰。默玉夫人甚为能干,文句优美,真是吾甥之贤内助,后福未可量也。” 马万里家人的认可,却抵不过马清和一人的影响,让金默玉终生不忘。
  金默玉每天中午才起床,梳洗化妆半天才出门,她喜欢交际,常去舞会,经常半夜不归。时间长了,马万里就有了被冷落的感觉。他画了一幅《芦苇》题道:“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甲午新秋风子写于默玉斋中。”他还画了一幅《水流落花》题道:“无可奈何花落去,万里写此寄慨 。”当激情过后,回归本真,那种无聊无奈的情绪溢于言表,马万里高兴时作的画都盖“欢喜如愿”的印,而在这幅画上盖的却是“冷斋”,心情可见一斑。
  1956年马万里本有机会得到一份固定收入,无锡美专请他去当教师,但考虑到离北京较远,金默玉有一大家子人,不可能与他同去,于是就放弃了。
  马万里的收入来源全在卖画。在50年代,国家经济困难,文化市场并不景气,能掏钱买画的人不多。他在《水墨葡萄》上题道:“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闲庭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徐青藤诗读之同感 曼君万里京师。”徐渭的处境跟马万里何其相似?但与徐渭不同的是,马万里身边有一位帮手,这就是金默玉。金默玉的哥哥们都去了日本,留下八九个侄子,偌大一个家庭,花销自是一大笔钱。金默玉本有一家四川饭馆,但公私合营后,改为“益康食堂”,金默玉任私方经理,由于性格原因,她不久便辞去经理职务,到北京编译局任职,收入自然大幅缩水。马万里是位勤奋、高产的画家,他为金默玉刻了一方“默玉秘藏万里万画之一”的印章,金默玉喜欢的画,基本都会盖这方印章,有这方印章的马万里作品,质量都很高。出于生计,金默玉就开始到日本去卖画,日本人也喜欢马万里的作品,双方一拍即合,于是金默玉去的次數多了,就为以后的变故埋下了伏笔。金默玉在卖画的同时,也在积极联系十几位画家赴日本办画展的事情,但几经周折,到了1957年年中,基本敲定,日本那边只要齐白石和马万里的画,并要大幅的作品及二人的小传,预备在东京和名古屋两处开画展。不料齐白石于9月去世,展品没有了着落,正当金默玉与日本方面协商换一位画家的时候,1958年2月金默玉以间谍罪被捕,开始了长达15年的牢狱生活。
  马万里在金默玉被捕后,受到强烈刺激,患了神经分裂症,被送进了医院,马慧先回忆当时去看他的情景:他在医院拼命地作画,不让自己有片刻的闲暇。病愈出院后,马万里留下了自言自语的后遗症,伴随他走完了一生。
  1959年底,马万里离开了让他开心、烦心、伤心、痛心的北京,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韦国清聘为广西文史研究馆副馆长。1965年,在马清和的安排下,马万里和金默玉离婚了,据金默玉回忆:离婚协议上不是马万里的笔迹。
  1966年6月开始,马万里失去了自由,直至1979年5月才重获自由,10月即因身体太弱而去世。他曾说过“解放”后要去北京,他去世后,笔者在他的枕头下面发现了金默玉的婚纱照。90年代金默玉曾对笔者说:她出狱后曾写过一封信给马万里,但没有回音。经询,是被马清和接收了,马万里并不知情。但即使告诉他,他也无能为力。笔者另一篇《文革中的马万里先生》对此有详细描述。
  金默玉本来对马万里、马慧先颇有怨气,经过1996年在全国文史研究馆成果展上与马慧先于40年后重新见面、几次交谈后,终于慢慢释怀,到2007年已完全平复。但对马清和的怨气,到死也未能稍减。
  借此金默玉辞世两周年之际,写几个字,权当对老人们的追思吧。
其他文献
认识班华教授已经很多年了,但见面深谈的机会并不多。南京去过多次,每次都来去匆匆,没有时间去看望班老师。夸张点说,班老师在我心中一直是一尊神,令我敬仰。这次在南京刚好
期刊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针对当前中职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课程存在的问题,从课程标准及教学内容建设(新教材编著)、教
深夜,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我接起电话,里面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祝老师,我是兰兰,我现在已经回到老家了!” Late at night, a sudden rush of phone ca
期刊
谈起二战,许多人会想到小琼斯。60多年前,正是这位年轻的华盛顿特区邮差把二战结束、日本人最后投降的消息送到了美国白宫。可是也许人们没有料到,琼斯在送信前往白宫总统府
在如今新课堂课改的模式下,增效减负已经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在以往所实行的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很难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生们只会越来越厌
放学前,我来到班上布置作业,不经意间,发现教室“卫生角”的废纸篓里有许多蠕动着的蜗牛,估计是学生上完科学课后丢弃的。蜗牛虽小,可也是一个个生命呀!弃之不顾,等于见死不
期刊
在雷夫富有情感的笔触下,让我为之震惊的是他对于阅读教育的创新。阅读课在雷夫心目中的地位高于其他一切学科。他相信: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拥有更美好的人生。如果一个孩子不能
新学期,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转入新学校。一个月后,我去学校询问儿子情况,与班主任进行了一番对话。我:“老师,请问我家郑博在校表现怎样?”老师:“哪一个是郑博?我还不太熟悉
期刊
当前,加强小学教师群体的思想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至关重要的工作,需要引起广大教育者的重视.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经说过:学校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
"班级经济体系"在雷夫的班级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其成功背后是他在设计和实施这一体系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教育实践智慧。关注这种实践智慧,是我们分析、学习雷夫成功教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