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静脉微穿刺注入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o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活体视网膜静脉微穿刺注入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效果及其并发症的防治。

方法

将30只(30只眼)小型猪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眼)、对照组(8只眼)及治疗组(14只眼)。均于猪耳缘静脉注入光敏剂Rose bengal(20mg/kg体重)1min后,借助眼内光照明探头诱导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栓形成。空白组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自然病程变化;对照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微操作器行视网膜静脉微穿刺,注入灭菌注射用水,观察液体进入阻塞静脉远端对血栓和视网膜组织的影响;治疗组亦使用自制的微操作器,于视网膜静脉内注入tPA(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至0.1mg/L),观察血栓溶解及视网膜组织恢复情况。实验中同时观察视网膜静脉微穿刺和注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结果

行视网膜静脉微穿刺手术22只眼,成功18只眼(81.4%);除意外终止手术外,9只眼视网膜静脉内注入tPA,7只眼溶栓成功(77.8%)。空白组主要表现为静脉远端视网膜出血、水肿,静脉怒张,随着时间的推移,视网膜组织崩解破坏;治疗组血栓溶解脱落后,视网膜出血水肿迅速吸收,7d后组织学检查恢复正常;对照组则显示单纯注入灭菌注射用水不能使血栓脱落,当大量注入阻塞的视网膜静脉远端后,将加重组织水肿,甚至导致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结论

视网膜静脉微穿刺注入tPA介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并发症少,溶栓率高,为临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提供了新手段。手术操作的精确度和稳定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适当控制溶栓剂的注入量,可减少对视网膜组织的损伤。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网络和业务的快速发展,电信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原有的专业维护系统和分散维护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运维工作正在由“面向设备、面向网络”转变为“面向业务、面向客户”。实现全网全专业的告警监控、派单和呈现。  【关键词】综合网管 专业网管 综合监控  一、前言  综合监控系统是建设在各专业网管系统基础之上,将各专业网管进行横向打通,重点解决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对全专业集中监控与关联分析,并
【摘 要】系统主要实现了通过网络监控,把通过邮件服务器的电子邮件进行捕获,解码,并与用户配置的关键字的检索,从而检测出那些邮件时涉及了保密信息的邮件,并且给系统配置的管理员发送短信或邮件预警。  【关键词】TCP/IP JPCAP SMTP MIME JAVA  一、系统总体设计及实现  系统的设计分为4个模块,其中网络监控模块是通过对网卡数据包的捕获,最终获取到需要的SMTP协议数据报的原始邮件
【摘 要】主动学习模式是一种理想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模式并维持主动学习的激情对于任何阶段的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等院校的基础课程一般具有较大的师生比(约1:100),在这种客观情况下,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目的。本文提出一种依靠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模式的方法。实践证明,网络教学平台对于促进学生进入主动学习模式确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主动学习 学习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发展缓慢的鼻腔萎缩性炎症 ,其特征为鼻腔黏膜、骨膜和骨质发生萎缩。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病情较重者以手术治疗为主。我科 2 0 0 1年 3月~ 2 0 0
先证者,男,44岁.自11岁起颈部、上背部、胸部、颜面、头皮、肛周等部位反复起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皮损时多时少,多在劳累、焦虑、食辛辣食物后加重,愈后常形成大小不等的
目的 :测定鼻咽癌患者血清中活性氧 (ROS)、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活性水平 ,以探讨鼻咽癌患者体内自由基代谢状态及其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
目的制备抗人组织蛋白酶B人-鼠嵌合抗体. 方法从分泌抗人组织蛋白酶B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单克隆抗体VH和VL的DNA片段,对其进行序列分析,证实具
目的 评价CT检查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诊断的价值。方法 以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及病理结果为标准 ,回顾分析13 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CT表现。结果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CT表
目的探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 方法 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ILIB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采用放免法分别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浆ET水平,将同时来院查体的健康老年人3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并用同种方法测定血浆ET水平. 结果 ILIB治疗组48例,治愈11例,显效26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75%.常规治疗组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