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数据表明,地球上约存有3.04万亿棵树,每年会消失约100亿棵,意味着每人每天都会失去1.4棵树,可是这种失去似乎并不被人类所感知……现代生活中,人和树之间总隔着很多阻碍,密集的城市在某种程度上抑制着树作为一种生命体的存在。树被疏离的现实,被驯化的结果无不在反映自然和城市的现状,面对这种现状,我们需要找到与树沟通的方式,或凝视或对话,聆听它的想法,探寻其长久以来就存在着的智慧的生命回响。
李季:被视觉重塑的树
在很小的时候李季就对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喜欢站在路边看树,看动物。但真正让他震惊的看树的经历还要从他1987年大学毕业去香格里拉支教时的一个回忆说起,“那时从昆明出发我们开了整整三天的车才到迪庆,看着车在山区慢慢爬升时,我立刻就被窗外的原始森林吸引住了。在到达目的地后我一直在想着怎么返回再去看看,后来在我一个学生的帮助下,确认了那个地方,于是我们骑了很久的自行车找到了那片林场,那是一片古老的冷杉林。在这之后我也时常去,但现在已经被人砍伐了,我再也无法见到那样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了。”谈及消失的树林,那种怀念和失落油然而生。
“我一直认为树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最长寿的生命,最基础的、最有奉献性的物种,它庇护了太多生命。我无法想象这个星球上没有树,没有植物。它是所有物种的基石,因为它们的存在,才有了这个多样化的生物链。”李季对树—直都怀有深切的敬意。
2020年对李季来说是一段与树紧密相关的一年,为了拍树他四处奔走在云南各地,找寻想要拍摄的树,一种“足够表达的自由的野性的或者让我有触动的,有冲击力的树”。但他并不以拍摄不常见的树为目标,也会拍常见植物,如桉树、松树等,甚至会拍城市里的行道树,只是野生的树更吸引他,他觉得它们更有灵性。“我的拍摄原则是选择一个自然的树木,在拍摄的过程中不去打扰它。因为树是有灵性的,它们会有一种跟你对话交流的感觉。”不去干扰、建立沟通,在漫长的沉默中用镜头重塑树的视像,他的扫描式拍摄法记录的是一段时间的树而不只是某个瞬间的树,这是一个不可复制和还原的过程。因此是否能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就成了一件很不确定的事情,但李季依旧愿意不断地尝试,直到记录下满意的图像。他拍树不是为了从植物学的角度去介绍一棵树,而是希望与树产生交流与合作,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它,为它作一幅肖像。CHIC×李季
CHIC:近年来有遇到过什么印象深刻的树?
李季:前年我在普尔的景迈山带着学生去拍照时,听说当地有一棵神秘的树,我就托人打听找到了。那是一棵有着千年历史的高山榕,被当地的民族看作神树,树上大概有60个蚁蜂蜂巢,是一棵很神圣的大树,庇护了很多生命。
CHIC:“树”系列作品的拍摄经历中有过什么重大时刻吗?
李季:我记得在西双版纳有—次去拍一棵树,分别在一年当中拍了三次,第一次拍摄的方式过于记录性简单化,第二次去拍发现这棵树正逢旱季树叶都枯掉了,第三次雨季过后我又去发现有许多新芽长出来,又花了很长时间拍它。后来发现在什么时间段去拍特别重要,我想要拍摄的天空背景是没有太多干扰的空景。我想把这棵三四十米高的大树拍出来像在摄影棚里面的效果,感觉它被移植了一样,所以我需要不断地等待。越是让我期待的树木挑战越大。
CHIC:在观察树的过程中,你最关注树的什么?
李季:很多人都问我,你是不是选择拍一个不常见的树?我说其实不是,对我而言可能是因为艺术家的一种直觉,它可能是很常见的树,但是这个树只要它的姿態,足够表达的自由的野性的或者让我有触动的、有冲击力的那种感觉。
CHIC:树有很多部分,根部、枝干.树叶、果实等,相对而言,树的哪一部分最吸引你?
李季:树干可能是对我最有吸引力的,但是我们知道植物学家需要看花或树叶来辨别树木种类,所以我在不知道这个是什么树木的时候会去问植物学家,不过他们看了我的照片,还是不知道我拍的是什么树,他们会说,“你应该拍树叶的嫩牙的细节或是拍几片树叶”。但因为我拍树不是为了植物学的认知,所以对我来说树干的姿态可能比能辨别出我拍的是什么的树叶更有吸引力。
CHIC:你说过拍摄野生动物的出发点是为了改变生活方式,找一种更加自由的状态,并在拍野生动物的过程中关注到了树,到后来萌发了“为树拍肖像”的想法,在这种创作方向转变后,你的出发点有改变吗?现在你找到了怎样的一种状态?
李季:更多的是一种工作方式和思考方式的改变。首先拍摄树木可以让你沉静,在比较长的时间里待在一个地方可以思考很多问题,整个节奏变得很慢。但是在拍摄野生动物的过程中,是比较激烈的,运动量也很大,突然的撞见或者等待的心态变化起伏也大。当你看到一棵比较适合的树时,你可以去慢慢观察它,甚至可以用几天时间去思考怎么拍摄,在哪个时间段用什么方式去拍,而且我从没有把树看做一个瞬间,我想记录的是一个过程。我可以对树进行一个扫描式的拍摄,这个扫描就是针对一棵树,从树冠到树根,从左手拍到右手边,你发现光线都不一样的,因为太阳在移动,光线略微有变化,后来把这棵树还原以后,你能够察觉到它把—段时间记录下来,它不仅仅是一个瞬间,它可能是一个再现的时间段。
CHIC:因为树需要扎根在泥土里,不受外力影响根本无法移动,你如何看待树也在以一种微妙的方式移动着的说法?
李季:人们常说人挪就活,树挪就死。从今天来看,在人类各种干预的情况下,在一片原始森林里边,甚至都能见到很遥远的外来物种。它们的移动方式是通过种子传播很远的距离,比如鸟把它们带到更遥远的地方去扎根,它们的移动方式,需要很多代来完成,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昆明最有代表的就是桉树,实际上你看到的很多桉树都不是本地,而是100多年前清朝末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的。但是这些树已经被艺术家当做本地代表的树木,因为它“移动”的很成功。
CHIC:你拍摄的树大多都是不太被人类所打扰的树,“是植物成长的一种原貌”,那对于城市里被称为“绿色斑点”的树你又是如何看待的? 李季:这个话题也挺有意思,因为我一直在想,树指的是一个群体或者是多样的物种的概念,对于这种个体很少有人去关注。所以我有时候在城市里看着这些被人类驯化的树,它就好像被圈养的动物一样,按照人类的需要来布局,它们的生长空间都是受限制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是非自然的生命现象,这些个体每一个都很独特,没有一棵树是重复的,不管是姿态还是生命的各种表征,它们都是独特的。我们需要更多地去了解并尊重这些个体。有些人就觉得有些树不适合景观,就要被挖掉,它们的生长环境也是受到各种干扰,对待生命地树木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换掉,我们没有把它当做一个生命看待。
CHIC:你喜欢什么种类的树?
李季:其实喜欢的挺多的,有一段时间我特别迷木棉花树,是因为它长得很快也很大,而且在各个季节呈现不一样的感觉。夏天树叶很茂密,冬天光秃秃的,春天长红花,秋天又慢慢变黄。云南的各种大榕树我也都特别喜欢,我在香格里拉看到了在岩石里面很挺拔的冷杉树,其实并不是局限在某一种,另外,我也比较偏爱参天大树,有历史感。
CHIC:你有过想成为一棵树的念头吗?
李季:想过,有时候跟别人开玩笑说。做一棵大树真好,可以见证千年的历史,看到整个世界的变化。后来又在想,除非你就足够幸运,否则就有可能被砍掉。
喜欢树的哪—方面
我喜欢树内敛的精神,夜里面当灯光照向它们时,好像真的是有一种灵魂在游荡的感觉,会从身体里边散发出一种灵性,我觉得树是有灵魂的。
有关树的书的推荐
《树梢上的中国》,这本书介绍的是中国最有名的人文古树。如果想了解跟人有关系的树木,这本书可作为一个导览。
推荐一些看树的好去处
西双版纳的勐腊,在勐腊县有一片雨林,那里有各种各样热带雨林的树种。尼泊尔南沿特莱平原上也有各种各样的野生的大树他们的声音
树木对我来说,曾经—直是言辞最恳切感人的传教士。当他们结成部落和家庭,形成森林和树丛而生活时,我尊敬它们。当它们只身独立时,我更尊敬它们。它们好似孤独者,它们不像由于某种弱点而遁世的隐士,而是伟大而落落寡合的人们,如贝多芬和尼采。世界在它们的树梢上喧嚣,它们的根深扎在无垠之中;唯独它们不会在其中消失,而是以它们全部的生命力去追求成为独一无二:实现它们自己的、寓于它们之中的法则,充实它们自己的形象,并表现自己。
——赫尔曼·黑塞
黑塞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他将树看作是一种圣物,认为学会倾听树木的语言就能获悉真理,找寻到自我。
我向来觉得,生命如以根茎来维系生存的植物,其真正的生息藏于根茎,并不可见……当我们想到生命和文明那无尽的生长和衰落时,我们难以摆脱那种绝对的虚无感。然而,我也从未失去对永恒流动之中存有生命不息的感觉。我们看到的是花开,或者花落,但根茎永在。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这是荣格在《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在序言中说的话,树是他尤为喜爱的意象,并成为了他分析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大重要内容。
能享天年的树毕竟不多了,人们懂得了植物的重要,“前人种树后人凉”,这是人类的美德,为子孙造福的职责。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于是地球上只剩下高昌、交河、楼兰……树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
——吴冠中
绘画大师吴冠中是一位很爱画树的人,作为北宋画家郭熙的后裔,他说自己永远在探寻“树的精灵”,他六十年的绘画生涯留下了各种各样的“树的精灵”。
每每置身于深邃森林,我的内心都会有一种神秘的安全感,就好像自己正凝视着绵绵不息的河流。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一颗颗雨滴终将汇成流,注入大海。在永无止境的岁月长河中,我们也不过是过着和雨滴相似的一生罢了。从雨滴到川流,是绵延不绝的永恒。而森林能让人类重拾这种水恒,让我们将小小的自我交给他物。这里的永恒,也可以替换成“故事”。乍看静止的森林,说不定也在我们无从知晓的时间轴中讲述着一个名叫永恒的故事。
——星野道夫
作为一名野外摄影师和旅行作家星野道夫用脚步和光影记录了自然,在漫长的旅途中执着地与自然对话。
树木倒下后,光线趁虚而入。没有被倒下的树木击中或压死的幼树如今沐浴在阳光下,茁壮地成长。他们已经等待了太久。他们虽然比较矮小,看起来还很幼嫩,但是很多幼树很可能已经有数十年,甚至数百年高龄了。它们在遮蔽环境下缓慢地生长,隔上几年就要枯死一回,然后重新从根部发芽,—点点地往上长。他们拿时间做赌注,—直等到有隙可乘,重见天日。
——戴维·乔治·哈斯凯尔
这是生物学家戴维的森林观测笔记《看不見的森林》中的一段话,将一片遥远而未知的森林用文字的方式带到了读者眼前。
Tyler田:以静止的生长感描绘树
城市中的树总能在炎炎盛夏里以浓荫守护人们心内的平和与温柔。七月的杭州葱茏一片,绿意从树梢流溢到阿田的一幅幅画里一一他的作品展《我身体里不伤心的树》刚刚在此落幕。
在阿田生活的工业化的北方城市,没有太多绿色植被,到处都是水泥的灰色。他觉得自己的画色彩贫瘠,却又始终执著于描绘自然的绿植,这让他有些矛盾。直到某次来杭州参加艺术展时,他得闲在杭州城里漫步,才明白了南方艺术家画里的那些丰富色彩从何而来,“我在杭州看到的每个角落就跟他们画的是一样的。”
阿田也随之豁然开朗,如同《树上的男爵》书里的柯希莫男爵,在树上的世界里享有理想化的自我,阿田也找到了“另一个角度的生活”和“自洽的方式”一一他虽然没能生活在郁郁葱葱的南方城市,却总能“夹缝求生”般地察觉到周遭环境中特别细微的树的痕迹。
在城市的角落里,他能捕捉到绿色植被的生命蔓延,创作出关于生长的故事;在街巷边,他会被映照在小店里的绿柳荫深深吸引,想象着这是通往秘境的通道;在辽阔的山间,他能一眼聚焦到一棵渺小的死去的树,描绘出《树幽灵》-阿田谈起在承德山间画《树幽灵》时的情形,“我画它的时候特别冷但是特别兴奋,看着它的时候还有点莫名的感动,等我画完以后给朋友看,他们都觉得我是虚构的,觉得不太真实,因为那是一座特别巨大的山,那棵树在那片山里特别特别小,小到很难被看到,但是我一眼就看到了它,而且坚定地要画它。” 这次的作品展,原本是要以“我身体里的大杨树”为名的。阿田画了很多年的画,也早已忘却了自己原本为什么想要画画,而当他迷茫时反复追忆过往,才发现创作的源头或许与童年的大杨树有关。他从平日开车时总会路过的—大片杨树林,追溯到中学日记本里学校旁的杨树林,再追溯到小时候和妈妈骑车路过废弃工厂时看见的大杨树,“那个工厂的墙不是特别高,但是杨树都是特别高的,墙的内侧有一棵杨树,墙的外侧有一棵杨树,它们长着长着就绕到了一起。我当时就跟我妈说,要是会画画就好了,我就能把它画下来。”
这棵记忆里的大杨树,甚至于“树”本身,被阿田称为自己情感的“催化剂”,记忆里的感受也会牵引着画中树的情绪,“我画的大杨树就像一个巨人,因为它在我的回忆里头就是一个耸立在那儿的巨人,特别像北方男人的那种形象,给人以敬畏感。在东南亚画大榕树的时候,那周围全是寺庙,大榕树展开有六七米特别宽,下面全是须,特别像神明,我画的时候就特意打了两束光在那个榕须上,有种金光闪闪的神圣感。”阿田的画大部分都是有关回忆的,而这些回忆又和树有着某种奇妙而独特的联系。当他开始回想一些事情,可能其中也有小时候觉得难过和痛苦的事,但画画的过程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个重新理解的过程,再度审视以后会发觉也没有那么难过,反而会想要再过一次。
“其实树是对自然环境的变化有所反应的。比如说当你走在路上,看到一棵树,如果当时在刮风,它就会摇晃,然后发出声响;或者雪落在树上,光从树叶缝隙中落下光斑,都会给你感官上的刺激,当一些景象重复出现在你的眼帘里,就会唤醒藏在你内心某个角落里的事,催化你的情感。”在阿田的理解里,他所表达的自我呈现在画中的树与景里,是“实”;当有人看到这幅画,情感被催化,回忆被勾起,产生了画面以外的共鸣和联系,是“虚”;正是这样的虚与实让他体会到创作的兴奋和有趣,不那么飘忽和虚渺的创作是他所坚持的。
每当阿田看到树,他就会更知道,在信息爆炸时代的各种生活方式中,自己该走什么路,画什么画,“我就像是风筝,树就像是线。树成为了我创作和思考的根基。”他曾经说自己想变成树的根,他会把树的每个部分当成生活的某种状态,而不是把树当成一个人去理解。“根,就像是在努力学习跟吸收的状态,它从来就只往最黑暗的土壤里生长,慢慢吸收氧分,默不作声;茎就是努力往外伸展,往上生长;叶子就是展现给别人看的部分,会舒展会舞蹈,有明朗的颜色,就像我画画的感觉,我在用画去表达。我觉得我还需要更沉稳一点,更往土里钻一点,所以我特别希望自己像树根—样。”
CHIC×Tyler田
CHIC:在山林中写生,比如画《树幽灵》的时候和在城市中捕捉有关树的瞬间,比如画《少年心事》等,这两种场景带给你的感受有些什么不同之处呢?
Tyler田:两者区别就在于《树幽灵》其实纯粹就是我对自然本身的理解跟表达,其实是把人这个元素直接放到自然里,把我自己也归类为自然的一部分,去思考画面中的每个元素是什么样的。像《少年心事》里头,其实我是把“人”这个元素给跳脱出来了,人跟自然是两个概念,人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然后再去表达,所以那个时候人所思考的维度和树所思考的维度其实是有差别的,反而增强了两个角色各自的特殊性。
CHIC:你曾谈到过植物和自然的生长感在你的绘画叙事中的作用,生长感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Tyler田:我一直觉得“生长”这个事情很迷人,它可能有点像咱们说的“熵增理论”一一事物会—直处于不断的混乱中,一切你所谓静止的东西,其实—直都是在变化和进行着的。即便是我们说的腐烂,它也是一种生长,食物腐败了,人们会说它长毛了,其实也是因为毛在生长。人对静止的东西,总是会用“生长”的概念去形容,我觉得这很有趣,说明人对“静止”的理解也带着生长感。我创作的内容也就是想表达这个感觉——一种静止的生长感,那种生长是你肉眼看不到的,但是你能感受到它在生长。
CHIC:文艺作品中的“树”给过你什么启示?
Tyler田:有个挺治愈的日本电影《哪啊哪啊神去树》,讲的是林业培训机构的故事,讲树多么神圣和人要敬畏树,但我觉得这个作品给我启发最大的是时间概念。我们看到路边的树的时候,通常不会像这个故事一样把它的年份跟一些真实的人和历史联系起来,再按10年,50年,100年,500年划分区域,那是特别震撼的,砍树的时候就会知道这是谁的曾爷爷种下的或者这棵树有三辈人—直在培育它,让它能够长得那么好,当你要去砍伐那棵树的时候,就会对它有一些莫名的敬畏感。树木会把时间维度拉长,人平时太容易只想一天或一个星期的事情,如果从树的角度去想,就可以让我用另一个更长远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CHIC:你覺得树是有情绪的吗?
Tyler田:我觉得是有的。我跟朋友开了两家鲜花甜品店,除了家里满是植物以外,店里也有无数的植物,每天跟植物打交道,我们之前有一个专门管植物的店员,他每天下班以后就会做一件特别奇妙的事儿一一他会关了灯,在锁门之前,跟店里所有的植物道别,他养的植物就特别好。我觉得树是有情绪的,如果你对它有情绪上的能量输出,植物其实也是有反馈的,好像也是有意识的,虽然也可能只是碰巧。
CHIC:你怎么理解植物和人的关系以及植物和城市的关系?
Tyler田:城市里的植物其实就是人跟这座城市还有植物之间发生的一整个化学反应,它会在我认识和感受一座城市的时候,给我带来更宏观更有冲击力的感受。就好比有的人认识一个城市是看这里的建筑是什么样的,市场卖的是什么菜,人们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人们都怎么交流,我觉得这是很有趣的。
人跟植物在这个城市中产生的关系也很有意思,让这个城市的植物也变得更生动了。每个城市跟生长在那里的植物都会有不同的交流方式,顺着这个交流方式去深挖,你就会理解这个城市的人的风格。就像北方人交流起来会更有距离感,情感上也是有距离感的,那种感觉其实和你看到的那里的人跟植物的关系一样,比较远。我去过一个泰国的泼水节,那是女生的主战场,那里的女生会特别放得开地涌向你,往你脸上身上擦节庆用的泥巴,整个过程极其欢乐,没有人感到尴尬,我觉得这就跟当地人和大自然的那种亲密的关系是极其相似的。对于不同城市的人而言,跟自然的关系是在这个城市的生活方式带来的。
李季:被视觉重塑的树
在很小的时候李季就对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喜欢站在路边看树,看动物。但真正让他震惊的看树的经历还要从他1987年大学毕业去香格里拉支教时的一个回忆说起,“那时从昆明出发我们开了整整三天的车才到迪庆,看着车在山区慢慢爬升时,我立刻就被窗外的原始森林吸引住了。在到达目的地后我一直在想着怎么返回再去看看,后来在我一个学生的帮助下,确认了那个地方,于是我们骑了很久的自行车找到了那片林场,那是一片古老的冷杉林。在这之后我也时常去,但现在已经被人砍伐了,我再也无法见到那样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了。”谈及消失的树林,那种怀念和失落油然而生。
“我一直认为树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最长寿的生命,最基础的、最有奉献性的物种,它庇护了太多生命。我无法想象这个星球上没有树,没有植物。它是所有物种的基石,因为它们的存在,才有了这个多样化的生物链。”李季对树—直都怀有深切的敬意。
2020年对李季来说是一段与树紧密相关的一年,为了拍树他四处奔走在云南各地,找寻想要拍摄的树,一种“足够表达的自由的野性的或者让我有触动的,有冲击力的树”。但他并不以拍摄不常见的树为目标,也会拍常见植物,如桉树、松树等,甚至会拍城市里的行道树,只是野生的树更吸引他,他觉得它们更有灵性。“我的拍摄原则是选择一个自然的树木,在拍摄的过程中不去打扰它。因为树是有灵性的,它们会有一种跟你对话交流的感觉。”不去干扰、建立沟通,在漫长的沉默中用镜头重塑树的视像,他的扫描式拍摄法记录的是一段时间的树而不只是某个瞬间的树,这是一个不可复制和还原的过程。因此是否能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就成了一件很不确定的事情,但李季依旧愿意不断地尝试,直到记录下满意的图像。他拍树不是为了从植物学的角度去介绍一棵树,而是希望与树产生交流与合作,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它,为它作一幅肖像。CHIC×李季
CHIC:近年来有遇到过什么印象深刻的树?
李季:前年我在普尔的景迈山带着学生去拍照时,听说当地有一棵神秘的树,我就托人打听找到了。那是一棵有着千年历史的高山榕,被当地的民族看作神树,树上大概有60个蚁蜂蜂巢,是一棵很神圣的大树,庇护了很多生命。
CHIC:“树”系列作品的拍摄经历中有过什么重大时刻吗?
李季:我记得在西双版纳有—次去拍一棵树,分别在一年当中拍了三次,第一次拍摄的方式过于记录性简单化,第二次去拍发现这棵树正逢旱季树叶都枯掉了,第三次雨季过后我又去发现有许多新芽长出来,又花了很长时间拍它。后来发现在什么时间段去拍特别重要,我想要拍摄的天空背景是没有太多干扰的空景。我想把这棵三四十米高的大树拍出来像在摄影棚里面的效果,感觉它被移植了一样,所以我需要不断地等待。越是让我期待的树木挑战越大。
CHIC:在观察树的过程中,你最关注树的什么?
李季:很多人都问我,你是不是选择拍一个不常见的树?我说其实不是,对我而言可能是因为艺术家的一种直觉,它可能是很常见的树,但是这个树只要它的姿態,足够表达的自由的野性的或者让我有触动的、有冲击力的那种感觉。
CHIC:树有很多部分,根部、枝干.树叶、果实等,相对而言,树的哪一部分最吸引你?
李季:树干可能是对我最有吸引力的,但是我们知道植物学家需要看花或树叶来辨别树木种类,所以我在不知道这个是什么树木的时候会去问植物学家,不过他们看了我的照片,还是不知道我拍的是什么树,他们会说,“你应该拍树叶的嫩牙的细节或是拍几片树叶”。但因为我拍树不是为了植物学的认知,所以对我来说树干的姿态可能比能辨别出我拍的是什么的树叶更有吸引力。
CHIC:你说过拍摄野生动物的出发点是为了改变生活方式,找一种更加自由的状态,并在拍野生动物的过程中关注到了树,到后来萌发了“为树拍肖像”的想法,在这种创作方向转变后,你的出发点有改变吗?现在你找到了怎样的一种状态?
李季:更多的是一种工作方式和思考方式的改变。首先拍摄树木可以让你沉静,在比较长的时间里待在一个地方可以思考很多问题,整个节奏变得很慢。但是在拍摄野生动物的过程中,是比较激烈的,运动量也很大,突然的撞见或者等待的心态变化起伏也大。当你看到一棵比较适合的树时,你可以去慢慢观察它,甚至可以用几天时间去思考怎么拍摄,在哪个时间段用什么方式去拍,而且我从没有把树看做一个瞬间,我想记录的是一个过程。我可以对树进行一个扫描式的拍摄,这个扫描就是针对一棵树,从树冠到树根,从左手拍到右手边,你发现光线都不一样的,因为太阳在移动,光线略微有变化,后来把这棵树还原以后,你能够察觉到它把—段时间记录下来,它不仅仅是一个瞬间,它可能是一个再现的时间段。
CHIC:因为树需要扎根在泥土里,不受外力影响根本无法移动,你如何看待树也在以一种微妙的方式移动着的说法?
李季:人们常说人挪就活,树挪就死。从今天来看,在人类各种干预的情况下,在一片原始森林里边,甚至都能见到很遥远的外来物种。它们的移动方式是通过种子传播很远的距离,比如鸟把它们带到更遥远的地方去扎根,它们的移动方式,需要很多代来完成,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昆明最有代表的就是桉树,实际上你看到的很多桉树都不是本地,而是100多年前清朝末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的。但是这些树已经被艺术家当做本地代表的树木,因为它“移动”的很成功。
CHIC:你拍摄的树大多都是不太被人类所打扰的树,“是植物成长的一种原貌”,那对于城市里被称为“绿色斑点”的树你又是如何看待的? 李季:这个话题也挺有意思,因为我一直在想,树指的是一个群体或者是多样的物种的概念,对于这种个体很少有人去关注。所以我有时候在城市里看着这些被人类驯化的树,它就好像被圈养的动物一样,按照人类的需要来布局,它们的生长空间都是受限制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是非自然的生命现象,这些个体每一个都很独特,没有一棵树是重复的,不管是姿态还是生命的各种表征,它们都是独特的。我们需要更多地去了解并尊重这些个体。有些人就觉得有些树不适合景观,就要被挖掉,它们的生长环境也是受到各种干扰,对待生命地树木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换掉,我们没有把它当做一个生命看待。
CHIC:你喜欢什么种类的树?
李季:其实喜欢的挺多的,有一段时间我特别迷木棉花树,是因为它长得很快也很大,而且在各个季节呈现不一样的感觉。夏天树叶很茂密,冬天光秃秃的,春天长红花,秋天又慢慢变黄。云南的各种大榕树我也都特别喜欢,我在香格里拉看到了在岩石里面很挺拔的冷杉树,其实并不是局限在某一种,另外,我也比较偏爱参天大树,有历史感。
CHIC:你有过想成为一棵树的念头吗?
李季:想过,有时候跟别人开玩笑说。做一棵大树真好,可以见证千年的历史,看到整个世界的变化。后来又在想,除非你就足够幸运,否则就有可能被砍掉。
喜欢树的哪—方面
我喜欢树内敛的精神,夜里面当灯光照向它们时,好像真的是有一种灵魂在游荡的感觉,会从身体里边散发出一种灵性,我觉得树是有灵魂的。
有关树的书的推荐
《树梢上的中国》,这本书介绍的是中国最有名的人文古树。如果想了解跟人有关系的树木,这本书可作为一个导览。
推荐一些看树的好去处
西双版纳的勐腊,在勐腊县有一片雨林,那里有各种各样热带雨林的树种。尼泊尔南沿特莱平原上也有各种各样的野生的大树他们的声音
树木对我来说,曾经—直是言辞最恳切感人的传教士。当他们结成部落和家庭,形成森林和树丛而生活时,我尊敬它们。当它们只身独立时,我更尊敬它们。它们好似孤独者,它们不像由于某种弱点而遁世的隐士,而是伟大而落落寡合的人们,如贝多芬和尼采。世界在它们的树梢上喧嚣,它们的根深扎在无垠之中;唯独它们不会在其中消失,而是以它们全部的生命力去追求成为独一无二:实现它们自己的、寓于它们之中的法则,充实它们自己的形象,并表现自己。
——赫尔曼·黑塞
黑塞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他将树看作是一种圣物,认为学会倾听树木的语言就能获悉真理,找寻到自我。
我向来觉得,生命如以根茎来维系生存的植物,其真正的生息藏于根茎,并不可见……当我们想到生命和文明那无尽的生长和衰落时,我们难以摆脱那种绝对的虚无感。然而,我也从未失去对永恒流动之中存有生命不息的感觉。我们看到的是花开,或者花落,但根茎永在。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这是荣格在《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在序言中说的话,树是他尤为喜爱的意象,并成为了他分析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大重要内容。
能享天年的树毕竟不多了,人们懂得了植物的重要,“前人种树后人凉”,这是人类的美德,为子孙造福的职责。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于是地球上只剩下高昌、交河、楼兰……树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
——吴冠中
绘画大师吴冠中是一位很爱画树的人,作为北宋画家郭熙的后裔,他说自己永远在探寻“树的精灵”,他六十年的绘画生涯留下了各种各样的“树的精灵”。
每每置身于深邃森林,我的内心都会有一种神秘的安全感,就好像自己正凝视着绵绵不息的河流。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一颗颗雨滴终将汇成流,注入大海。在永无止境的岁月长河中,我们也不过是过着和雨滴相似的一生罢了。从雨滴到川流,是绵延不绝的永恒。而森林能让人类重拾这种水恒,让我们将小小的自我交给他物。这里的永恒,也可以替换成“故事”。乍看静止的森林,说不定也在我们无从知晓的时间轴中讲述着一个名叫永恒的故事。
——星野道夫
作为一名野外摄影师和旅行作家星野道夫用脚步和光影记录了自然,在漫长的旅途中执着地与自然对话。
树木倒下后,光线趁虚而入。没有被倒下的树木击中或压死的幼树如今沐浴在阳光下,茁壮地成长。他们已经等待了太久。他们虽然比较矮小,看起来还很幼嫩,但是很多幼树很可能已经有数十年,甚至数百年高龄了。它们在遮蔽环境下缓慢地生长,隔上几年就要枯死一回,然后重新从根部发芽,—点点地往上长。他们拿时间做赌注,—直等到有隙可乘,重见天日。
——戴维·乔治·哈斯凯尔
这是生物学家戴维的森林观测笔记《看不見的森林》中的一段话,将一片遥远而未知的森林用文字的方式带到了读者眼前。
Tyler田:以静止的生长感描绘树
城市中的树总能在炎炎盛夏里以浓荫守护人们心内的平和与温柔。七月的杭州葱茏一片,绿意从树梢流溢到阿田的一幅幅画里一一他的作品展《我身体里不伤心的树》刚刚在此落幕。
在阿田生活的工业化的北方城市,没有太多绿色植被,到处都是水泥的灰色。他觉得自己的画色彩贫瘠,却又始终执著于描绘自然的绿植,这让他有些矛盾。直到某次来杭州参加艺术展时,他得闲在杭州城里漫步,才明白了南方艺术家画里的那些丰富色彩从何而来,“我在杭州看到的每个角落就跟他们画的是一样的。”
阿田也随之豁然开朗,如同《树上的男爵》书里的柯希莫男爵,在树上的世界里享有理想化的自我,阿田也找到了“另一个角度的生活”和“自洽的方式”一一他虽然没能生活在郁郁葱葱的南方城市,却总能“夹缝求生”般地察觉到周遭环境中特别细微的树的痕迹。
在城市的角落里,他能捕捉到绿色植被的生命蔓延,创作出关于生长的故事;在街巷边,他会被映照在小店里的绿柳荫深深吸引,想象着这是通往秘境的通道;在辽阔的山间,他能一眼聚焦到一棵渺小的死去的树,描绘出《树幽灵》-阿田谈起在承德山间画《树幽灵》时的情形,“我画它的时候特别冷但是特别兴奋,看着它的时候还有点莫名的感动,等我画完以后给朋友看,他们都觉得我是虚构的,觉得不太真实,因为那是一座特别巨大的山,那棵树在那片山里特别特别小,小到很难被看到,但是我一眼就看到了它,而且坚定地要画它。” 这次的作品展,原本是要以“我身体里的大杨树”为名的。阿田画了很多年的画,也早已忘却了自己原本为什么想要画画,而当他迷茫时反复追忆过往,才发现创作的源头或许与童年的大杨树有关。他从平日开车时总会路过的—大片杨树林,追溯到中学日记本里学校旁的杨树林,再追溯到小时候和妈妈骑车路过废弃工厂时看见的大杨树,“那个工厂的墙不是特别高,但是杨树都是特别高的,墙的内侧有一棵杨树,墙的外侧有一棵杨树,它们长着长着就绕到了一起。我当时就跟我妈说,要是会画画就好了,我就能把它画下来。”
这棵记忆里的大杨树,甚至于“树”本身,被阿田称为自己情感的“催化剂”,记忆里的感受也会牵引着画中树的情绪,“我画的大杨树就像一个巨人,因为它在我的回忆里头就是一个耸立在那儿的巨人,特别像北方男人的那种形象,给人以敬畏感。在东南亚画大榕树的时候,那周围全是寺庙,大榕树展开有六七米特别宽,下面全是须,特别像神明,我画的时候就特意打了两束光在那个榕须上,有种金光闪闪的神圣感。”阿田的画大部分都是有关回忆的,而这些回忆又和树有着某种奇妙而独特的联系。当他开始回想一些事情,可能其中也有小时候觉得难过和痛苦的事,但画画的过程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个重新理解的过程,再度审视以后会发觉也没有那么难过,反而会想要再过一次。
“其实树是对自然环境的变化有所反应的。比如说当你走在路上,看到一棵树,如果当时在刮风,它就会摇晃,然后发出声响;或者雪落在树上,光从树叶缝隙中落下光斑,都会给你感官上的刺激,当一些景象重复出现在你的眼帘里,就会唤醒藏在你内心某个角落里的事,催化你的情感。”在阿田的理解里,他所表达的自我呈现在画中的树与景里,是“实”;当有人看到这幅画,情感被催化,回忆被勾起,产生了画面以外的共鸣和联系,是“虚”;正是这样的虚与实让他体会到创作的兴奋和有趣,不那么飘忽和虚渺的创作是他所坚持的。
每当阿田看到树,他就会更知道,在信息爆炸时代的各种生活方式中,自己该走什么路,画什么画,“我就像是风筝,树就像是线。树成为了我创作和思考的根基。”他曾经说自己想变成树的根,他会把树的每个部分当成生活的某种状态,而不是把树当成一个人去理解。“根,就像是在努力学习跟吸收的状态,它从来就只往最黑暗的土壤里生长,慢慢吸收氧分,默不作声;茎就是努力往外伸展,往上生长;叶子就是展现给别人看的部分,会舒展会舞蹈,有明朗的颜色,就像我画画的感觉,我在用画去表达。我觉得我还需要更沉稳一点,更往土里钻一点,所以我特别希望自己像树根—样。”
CHIC×Tyler田
CHIC:在山林中写生,比如画《树幽灵》的时候和在城市中捕捉有关树的瞬间,比如画《少年心事》等,这两种场景带给你的感受有些什么不同之处呢?
Tyler田:两者区别就在于《树幽灵》其实纯粹就是我对自然本身的理解跟表达,其实是把人这个元素直接放到自然里,把我自己也归类为自然的一部分,去思考画面中的每个元素是什么样的。像《少年心事》里头,其实我是把“人”这个元素给跳脱出来了,人跟自然是两个概念,人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然后再去表达,所以那个时候人所思考的维度和树所思考的维度其实是有差别的,反而增强了两个角色各自的特殊性。
CHIC:你曾谈到过植物和自然的生长感在你的绘画叙事中的作用,生长感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Tyler田:我一直觉得“生长”这个事情很迷人,它可能有点像咱们说的“熵增理论”一一事物会—直处于不断的混乱中,一切你所谓静止的东西,其实—直都是在变化和进行着的。即便是我们说的腐烂,它也是一种生长,食物腐败了,人们会说它长毛了,其实也是因为毛在生长。人对静止的东西,总是会用“生长”的概念去形容,我觉得这很有趣,说明人对“静止”的理解也带着生长感。我创作的内容也就是想表达这个感觉——一种静止的生长感,那种生长是你肉眼看不到的,但是你能感受到它在生长。
CHIC:文艺作品中的“树”给过你什么启示?
Tyler田:有个挺治愈的日本电影《哪啊哪啊神去树》,讲的是林业培训机构的故事,讲树多么神圣和人要敬畏树,但我觉得这个作品给我启发最大的是时间概念。我们看到路边的树的时候,通常不会像这个故事一样把它的年份跟一些真实的人和历史联系起来,再按10年,50年,100年,500年划分区域,那是特别震撼的,砍树的时候就会知道这是谁的曾爷爷种下的或者这棵树有三辈人—直在培育它,让它能够长得那么好,当你要去砍伐那棵树的时候,就会对它有一些莫名的敬畏感。树木会把时间维度拉长,人平时太容易只想一天或一个星期的事情,如果从树的角度去想,就可以让我用另一个更长远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
CHIC:你覺得树是有情绪的吗?
Tyler田:我觉得是有的。我跟朋友开了两家鲜花甜品店,除了家里满是植物以外,店里也有无数的植物,每天跟植物打交道,我们之前有一个专门管植物的店员,他每天下班以后就会做一件特别奇妙的事儿一一他会关了灯,在锁门之前,跟店里所有的植物道别,他养的植物就特别好。我觉得树是有情绪的,如果你对它有情绪上的能量输出,植物其实也是有反馈的,好像也是有意识的,虽然也可能只是碰巧。
CHIC:你怎么理解植物和人的关系以及植物和城市的关系?
Tyler田:城市里的植物其实就是人跟这座城市还有植物之间发生的一整个化学反应,它会在我认识和感受一座城市的时候,给我带来更宏观更有冲击力的感受。就好比有的人认识一个城市是看这里的建筑是什么样的,市场卖的是什么菜,人们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人们都怎么交流,我觉得这是很有趣的。
人跟植物在这个城市中产生的关系也很有意思,让这个城市的植物也变得更生动了。每个城市跟生长在那里的植物都会有不同的交流方式,顺着这个交流方式去深挖,你就会理解这个城市的人的风格。就像北方人交流起来会更有距离感,情感上也是有距离感的,那种感觉其实和你看到的那里的人跟植物的关系一样,比较远。我去过一个泰国的泼水节,那是女生的主战场,那里的女生会特别放得开地涌向你,往你脸上身上擦节庆用的泥巴,整个过程极其欢乐,没有人感到尴尬,我觉得这就跟当地人和大自然的那种亲密的关系是极其相似的。对于不同城市的人而言,跟自然的关系是在这个城市的生活方式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