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境对人的工作和生活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小学生如果处在充满情趣的积极状态时进行写作,他们的个性、情感才可能使习作训练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我手写我心。写出真话、实话,写出自己的情感。创造良好的心境就成为现代小学生习作教学的重要任务。
一、用好教材,变“死水”为“活水”
我们说教材本身只是一個范例,是教师、学生教与学的一个载体。如何充分地发挥例子的功能,将单一的教材内容变活,为写作教学注入源头活水,使学生的作文学习具有生命的体验和张力,焕发童性光泽。我做了以下尝试,收到了意外的效果。
(1)大胆改组教材作文内容,使习作与学生实际生活紧贴。材料在文章的构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既是确立主题的基础,又是表现主题的支柱。教材中的作文训练内容有的单一、局限性强,教师可大胆改组,巧妙利用,帮助学生进行选材思路的开拓,不但会使学生的习作异彩纷呈,而且能有力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逐步具有多角度地审视作文组材,形成良好的开放的思维习惯。
如语文版三年级作文内容《记一次游戏》。考虑到游戏这一内容学生已从二年级时就将它作为生活纳入了日记的写作范畴,经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多次写过自己的做游戏的经历。我便让学生利用周日去参加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在活动中有意识地观察自己和他人的活动情况、活动心情等,条理具体地写下过程。从交流批改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活动是多姿多彩的,有写溜冰的、玩滑板车的,有写打篮球、踢足球的,有写打羽毛球、打乒乓的,有写跳健美操、转呼拉圈的,还有的干脆写起了家庭烹饪赛、家庭手腕赛等等。一篇篇满是生活情趣的习作让孩子们的交流充满了喜悦与惊叹,学生的评议热情高涨,有写同一活动的更是争先恐后地诉说自己活动的不同感受,彼此之间又多了几分启发。修改后教上来的作文充满了创新意识和生活气息。
(2)充分挖掘教材可利用因素,让学生个性体验尽情张扬。叶圣陶先生在论及语文教科书时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同理,加拿大教育家史密斯曾说:“教学不能仅仅意味着讲,教学应当成为一种订约:教师指出一条路,学生经由此路能够理解并能进入他(她)自己的那个活着的、流动的传统中去。”两位教育家的话告诉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教科书的学习,培养学生一种对生活、对人生的感觉,唤起学生那颗本来纯真的心。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充分感悟文本的同时,可充分挖掘教材可利用因素,让学生结合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进行真情抒写,让原本就应诉诸笔端的童心稚语轻盈地流淌而出。
例教学《幸福的回忆》一文后,我让学生找出自己曾经拍摄留下的照片,调查、回忆那时的经历,写下记忆中的那一刻。学生们兴趣盎然,经过一番的了解回忆,纷纷写下了一篇篇感人的“情景”再现文。如《一次快乐的旅行》、《运动场上师生乐》、《那一次,我成功了!》……
(3)尝试打破教材束缚,不附任何条件,给学生自由放飞的天空。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教材条件的束缚、教师命题的局限往往影响着学生写作的情绪和作文的质量。为此,我尝试着打破教材束缚,不附任何条件,经常找寻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能触动学生心弦,诱发学生情感的内容,让学生尽情尽兴写作,抒发情感。
一次,我以《 的泪》为题布置题目,让学生大胆思考,多角度回忆体验,写下泪文。因为我相信,学生们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也经历着一次次泪水的浸润与洗礼,也看到过他人一次次潸然泪下的情景。
批阅时,我发现学生的思路已被打开,而且比老师的思路还要宽。有写他人泪的,有写自己泪的,还有组合型的。从选材上看,即使是写同一种眼泪的,但内容却不相同。如:同是《后悔的泪》,内容分别为:没有照顾好心爱的小金鱼,小金鱼死了;做了错事,不主动承认错误;学习不用心,挨了家长或老师的批评;有写自己一时自私,没有去帮助别人的等。同是写《欣慰的泪》,有写自己为父母分担家务,令他们感到欣慰的;有写为自己把荣誉和机会让给同学而感欣慰的;有写老师看到同学及自己的成长而感欣慰的。同写《同情的泪》,内容分别为:写自己同情路边乞讨的人;写同情家境困难,自己要给予帮助的;有写同情书中主人公的等。同是《委屈的泪》,内容分别为:家长硬逼自己学钢琴、读英语;同学冤枉自己做了坏事;管理同学,同学不听,反而挨了同学说老师批评;家长出去应酬,让自己一个人呆在家等。同写《激动的泪》,内容分别为:感激爸爸妈妈辛苦抚育、深夜送医院的;有写感激老师耐心辅导教育的;有写感激同学他人热情帮助的等。选材的丰富,描写的细腻使我看到了一幕幕人间真情,品味着“泪”花四溅的那种幸福。
二、关注学生生活,让“写作”变成“生活的需要”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观察生活,才能使学生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才能使学生把写作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文章也就能犹如活泼泼的溪水自然地潺潺流动,充满生命成长的欣慰与愉悦。
(1)引导学生树立勤看善思的意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习作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真正落实此项要求,就必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真情习作,并养成习惯。因此,我经常让学生谈观察趣闻、说生活见闻,并有意识地发表见闻、自己的想法讲给别人听的愿望,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捕捉事物和主动思考表达的习惯,把观察思维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三方面的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新闻发布会、奇闻趣事交流会、读书心得会等,让学生对生活的了解与感悟及时地在交流中得到肯定与鼓励;又努力地寻找机会与学生沟通,协商确立作文内容,使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兴趣,作文也不再专咬笔头胡编乱造了。如早餐作文、调查商店等。
同时,我努力地去了解、关注学生每天上其他学科的情况,适时鼓励学生记下精彩的一课。一次,刘老师上了美术课——画鞋,我让学生写了《画鞋》;高老师上了科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我让学生写了《一次 的实验》;学生开展了班队课,我总会及时地提醒学生写下策划单、通知等;体育课上做了喜爱的游戏、开展了激烈的比赛,我总会告诉学生不要忘了这天然写作好材料,每次学生总很乐意地将它写下来;数学课好了,和教数学的黄老师一起教孩子写数学日记等。 (2)鼓励学生养成日常练笔的习惯。生活五彩缤纷,人事物景时刻撞击着学生的心灵。为了及时捕捉住“情动于衷而利于言”的写作良机,必須随时记录下来,而写随笔是学生学观察、练描写的一种有效手段。随笔形式自由,不拘文体,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兴之所至,心意所向。它可以让学生在生活的不同时段尽心体验,尽情抒发。轻松的假日,悠闲的饭后,欢乐的嬉戏后,成功的喜悦后……当有文字冲动的时侯,随即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自然地记下来,使学生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如有的同学写在小区里看到他人为图方便,践踏草坪之不良行为,呼吁居民关爱绿花,保护环境;有的同学写在公共汽车上看到残疾老奶奶求助的场面,为自己的无奈而深深自责;有的写上放学路上看到的一幕悲惨的交通事故的情景,生发出了对交通安全的思考;有的写和爸爸妈妈争执后的难过与内疚;有的写自己饲养小动物不力,痛失所爱的伤感;有的写老师点点滴滴的真情呵护;有的写和爸爸清洗阳台发生的尴尬场景……
学生在随笔本上不拘一格,畅所欲言,他们感到写随笔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连,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单单是老师布置的一项规定性的语文作业,写作文更不需要苦思冥想地去编造,而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是自己生活的镜子、心灵的轨迹。
(3)师生共同赏析,让学生感受成功。兴趣依赖于成功。有的学生会因为一篇精彩的作文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终身从事写作,成为知名的作家。因此,我应尽力创设条件,让学生经常能摘得不知名但颇为自傲的成功之花,体验写作的愉悦。
就因为这,每次我阅读学生们满纸的童心稚语,每次我发现文思灵动,真情四溢的随笔,总会充满激情地欣赏着读给全班同学听。听着自己的文章让老师宣读、同学欣赏,孩子们总是激动万分,迸射出了更强烈的写作愿望。
有时,光听读还不能解孩子们的读“自己的文章”馋,干脆将近一段时间里班内学生所写的优秀作品制作成赏心悦目的幻灯片,带大家到多媒体教室过把瘾。常常是孩子们边读边笑,边读边评,下课的音乐早响了,还赖着不肯走,还说愿意将他们钟爱的活动课换成欣赏作文课。不是作文本身的魅力超越了活动,而是感受写作成功的喜悦占满了孩子们的心,抑或是期待自己的得意之作也能让同学们欣赏的那份心情抓住了他们的心。
在一次次的抒写、欣赏、感受成功中,孩子们的写作热情高涨,字里行间流动的是真情,是实意……
一、用好教材,变“死水”为“活水”
我们说教材本身只是一個范例,是教师、学生教与学的一个载体。如何充分地发挥例子的功能,将单一的教材内容变活,为写作教学注入源头活水,使学生的作文学习具有生命的体验和张力,焕发童性光泽。我做了以下尝试,收到了意外的效果。
(1)大胆改组教材作文内容,使习作与学生实际生活紧贴。材料在文章的构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既是确立主题的基础,又是表现主题的支柱。教材中的作文训练内容有的单一、局限性强,教师可大胆改组,巧妙利用,帮助学生进行选材思路的开拓,不但会使学生的习作异彩纷呈,而且能有力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逐步具有多角度地审视作文组材,形成良好的开放的思维习惯。
如语文版三年级作文内容《记一次游戏》。考虑到游戏这一内容学生已从二年级时就将它作为生活纳入了日记的写作范畴,经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多次写过自己的做游戏的经历。我便让学生利用周日去参加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在活动中有意识地观察自己和他人的活动情况、活动心情等,条理具体地写下过程。从交流批改的情况来看,学生的活动是多姿多彩的,有写溜冰的、玩滑板车的,有写打篮球、踢足球的,有写打羽毛球、打乒乓的,有写跳健美操、转呼拉圈的,还有的干脆写起了家庭烹饪赛、家庭手腕赛等等。一篇篇满是生活情趣的习作让孩子们的交流充满了喜悦与惊叹,学生的评议热情高涨,有写同一活动的更是争先恐后地诉说自己活动的不同感受,彼此之间又多了几分启发。修改后教上来的作文充满了创新意识和生活气息。
(2)充分挖掘教材可利用因素,让学生个性体验尽情张扬。叶圣陶先生在论及语文教科书时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同理,加拿大教育家史密斯曾说:“教学不能仅仅意味着讲,教学应当成为一种订约:教师指出一条路,学生经由此路能够理解并能进入他(她)自己的那个活着的、流动的传统中去。”两位教育家的话告诉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教科书的学习,培养学生一种对生活、对人生的感觉,唤起学生那颗本来纯真的心。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充分感悟文本的同时,可充分挖掘教材可利用因素,让学生结合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进行真情抒写,让原本就应诉诸笔端的童心稚语轻盈地流淌而出。
例教学《幸福的回忆》一文后,我让学生找出自己曾经拍摄留下的照片,调查、回忆那时的经历,写下记忆中的那一刻。学生们兴趣盎然,经过一番的了解回忆,纷纷写下了一篇篇感人的“情景”再现文。如《一次快乐的旅行》、《运动场上师生乐》、《那一次,我成功了!》……
(3)尝试打破教材束缚,不附任何条件,给学生自由放飞的天空。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教材条件的束缚、教师命题的局限往往影响着学生写作的情绪和作文的质量。为此,我尝试着打破教材束缚,不附任何条件,经常找寻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能触动学生心弦,诱发学生情感的内容,让学生尽情尽兴写作,抒发情感。
一次,我以《 的泪》为题布置题目,让学生大胆思考,多角度回忆体验,写下泪文。因为我相信,学生们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也经历着一次次泪水的浸润与洗礼,也看到过他人一次次潸然泪下的情景。
批阅时,我发现学生的思路已被打开,而且比老师的思路还要宽。有写他人泪的,有写自己泪的,还有组合型的。从选材上看,即使是写同一种眼泪的,但内容却不相同。如:同是《后悔的泪》,内容分别为:没有照顾好心爱的小金鱼,小金鱼死了;做了错事,不主动承认错误;学习不用心,挨了家长或老师的批评;有写自己一时自私,没有去帮助别人的等。同是写《欣慰的泪》,有写自己为父母分担家务,令他们感到欣慰的;有写为自己把荣誉和机会让给同学而感欣慰的;有写老师看到同学及自己的成长而感欣慰的。同写《同情的泪》,内容分别为:写自己同情路边乞讨的人;写同情家境困难,自己要给予帮助的;有写同情书中主人公的等。同是《委屈的泪》,内容分别为:家长硬逼自己学钢琴、读英语;同学冤枉自己做了坏事;管理同学,同学不听,反而挨了同学说老师批评;家长出去应酬,让自己一个人呆在家等。同写《激动的泪》,内容分别为:感激爸爸妈妈辛苦抚育、深夜送医院的;有写感激老师耐心辅导教育的;有写感激同学他人热情帮助的等。选材的丰富,描写的细腻使我看到了一幕幕人间真情,品味着“泪”花四溅的那种幸福。
二、关注学生生活,让“写作”变成“生活的需要”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观察生活,才能使学生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才能使学生把写作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文章也就能犹如活泼泼的溪水自然地潺潺流动,充满生命成长的欣慰与愉悦。
(1)引导学生树立勤看善思的意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习作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真正落实此项要求,就必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真情习作,并养成习惯。因此,我经常让学生谈观察趣闻、说生活见闻,并有意识地发表见闻、自己的想法讲给别人听的愿望,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捕捉事物和主动思考表达的习惯,把观察思维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三方面的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新闻发布会、奇闻趣事交流会、读书心得会等,让学生对生活的了解与感悟及时地在交流中得到肯定与鼓励;又努力地寻找机会与学生沟通,协商确立作文内容,使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兴趣,作文也不再专咬笔头胡编乱造了。如早餐作文、调查商店等。
同时,我努力地去了解、关注学生每天上其他学科的情况,适时鼓励学生记下精彩的一课。一次,刘老师上了美术课——画鞋,我让学生写了《画鞋》;高老师上了科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我让学生写了《一次 的实验》;学生开展了班队课,我总会及时地提醒学生写下策划单、通知等;体育课上做了喜爱的游戏、开展了激烈的比赛,我总会告诉学生不要忘了这天然写作好材料,每次学生总很乐意地将它写下来;数学课好了,和教数学的黄老师一起教孩子写数学日记等。 (2)鼓励学生养成日常练笔的习惯。生活五彩缤纷,人事物景时刻撞击着学生的心灵。为了及时捕捉住“情动于衷而利于言”的写作良机,必須随时记录下来,而写随笔是学生学观察、练描写的一种有效手段。随笔形式自由,不拘文体,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兴之所至,心意所向。它可以让学生在生活的不同时段尽心体验,尽情抒发。轻松的假日,悠闲的饭后,欢乐的嬉戏后,成功的喜悦后……当有文字冲动的时侯,随即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自然地记下来,使学生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如有的同学写在小区里看到他人为图方便,践踏草坪之不良行为,呼吁居民关爱绿花,保护环境;有的同学写在公共汽车上看到残疾老奶奶求助的场面,为自己的无奈而深深自责;有的写上放学路上看到的一幕悲惨的交通事故的情景,生发出了对交通安全的思考;有的写和爸爸妈妈争执后的难过与内疚;有的写自己饲养小动物不力,痛失所爱的伤感;有的写老师点点滴滴的真情呵护;有的写和爸爸清洗阳台发生的尴尬场景……
学生在随笔本上不拘一格,畅所欲言,他们感到写随笔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连,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单单是老师布置的一项规定性的语文作业,写作文更不需要苦思冥想地去编造,而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是自己生活的镜子、心灵的轨迹。
(3)师生共同赏析,让学生感受成功。兴趣依赖于成功。有的学生会因为一篇精彩的作文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终身从事写作,成为知名的作家。因此,我应尽力创设条件,让学生经常能摘得不知名但颇为自傲的成功之花,体验写作的愉悦。
就因为这,每次我阅读学生们满纸的童心稚语,每次我发现文思灵动,真情四溢的随笔,总会充满激情地欣赏着读给全班同学听。听着自己的文章让老师宣读、同学欣赏,孩子们总是激动万分,迸射出了更强烈的写作愿望。
有时,光听读还不能解孩子们的读“自己的文章”馋,干脆将近一段时间里班内学生所写的优秀作品制作成赏心悦目的幻灯片,带大家到多媒体教室过把瘾。常常是孩子们边读边笑,边读边评,下课的音乐早响了,还赖着不肯走,还说愿意将他们钟爱的活动课换成欣赏作文课。不是作文本身的魅力超越了活动,而是感受写作成功的喜悦占满了孩子们的心,抑或是期待自己的得意之作也能让同学们欣赏的那份心情抓住了他们的心。
在一次次的抒写、欣赏、感受成功中,孩子们的写作热情高涨,字里行间流动的是真情,是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