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会把领驭和天籁拿到一起做对比?首先,它们都是B级“怪胎”,有着接近C级车的身形,无疑是B级车中的王者;其次,它们有着相近的价格,在经济水平左右一切的时代,价格区间无疑是车型选择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再次,它们是大众和日产的“当家”车型。分别是帕萨特B5的改款和风度的后继车型,在国际市场上也算主要的竞争对手,并且是该车级中十分热门的车型;最后,因为1.8T和2.3自然吸气发动机在动力输出上十分相近。
两台车都有明显抢占C级市场的趋势。也许B级车和A级车是市场需求量最大的车型,所以各个车厂纷纷拿出各种招数来争夺B级市场,才导致现在“B级车型C级化”的取向。本田雅阁、马自达6、丰田佳美(Camry)等车型均已开始瓜分原属于C级车型的消费市场。
改款自B5的领驭
领驭充斥着典型的大众风格,圆润且厚实。其0.28的风阻系数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据上海大众称,领驭是由自己的设计团队在原有帕萨特B5的基础上改进的,但笔者怎么看,都觉得大部分“改进”来自于它的“兄弟”——斯柯达Superb。为了适应“中国国情”帕萨特在引入国内时被硬生生的加长了100mm轴距。斯柯达被收入大众旗下后,与大众系列车型共享平台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而后“加长版”帕萨特概念又被“返销”欧洲,被应用在消费水平和中国相近的捷克,于是成为了Superb。而今又再次被引入中国,成为帕萨特领驭。
U形的镀铬进气格栅成为“领驭”和旧款B5在外观上的最大差别,也就是所谓“家族特征的U形前脸”。外反光镜的形状略有变化,并且增加了转向灯,这倒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设计(感觉上这个设计来自帕萨特B6)。尾灯部分做了较大改进,并非只是更换了尾灯总成,更添几分现代感。
接替Cefiro的Teana
Teana这个名字来源于美洲古语的黎明之意。Teana作为Cefiro的后继车型,虽然车身长度比Cefiro短了40mm,但轴距却增加了25mm,车内空间得到很大改善。先前,风度曾是最为热销的进口车之一,且Teana在其本土销量亦十分喜人,日产认识到这一车型非常适合中国的中高端市场,于是几乎是与本土同步地将Teana车型带来中国。为了压制来自其本土主要竞争对手佳美(Camry)和雅阁及马自达6,并提升自身形象,天籁还装备了日产的当家发动机——VQ35。
据称Teana的外形设计师参与了Audi A6的外形设计,所以Teana的外形隐约渗透出些许A6的影子。Teana在外形设计风格上具备日产近期的风格,明显与Primera、March、350Z、Skyline相近。融合了欧日两种风格,有长轴距、短前后悬的设计取向,并以高腰线及高车窗下缘来提升乘员的安全感。在Teana的设计设计理念中还引入了Nissan对汽车设计的全新概念——家居化内饰风格,使得Teana在内饰方面和德国车大相径庭。
乘坐
帕萨特领驭,不论在板金方面,还是在内饰方面保持着德国车优良严谨的做工。领驭在车门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改进,后三角窗与后门进行了整合,使得后门开度大幅增加,落坐后座更为方便。天籁的家居风格内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做工亦十分细致,只是相比领驭后座开度较小。两款车的车门都可以分段开启(在一定角度被固定),此种设计有效防止车门滑动。
两车都有兼顾“后座车”市场的取向,在后座方面则各有所长。领驭的后座空间十分宽敞,较天籁要大出许多。而天籁的后座则配备有电加热及按摩功能,并且中央扶手可以控制音像系统。领驭的座椅皮革做工精细,对人体支撑良好,撑托人体的中央部位配以反毛皮增加摩擦力。天籁的座椅则更注重包覆感,宽厚的沙发减小了乘坐空间。
“领驭”和“天籁”均配备了6+1CD换片机,都有非常出色的音质表现。领驭在高音部分的表现略逊于天籁。
界面
领驭的各种操作界面依然保持大众一贯的风格,严谨而保守。仪表盘不再释放刺眼的蓝光,而成为随电源系统开启的白色背光显示,十分清晰易读。在仪表盘上,时速及转速表分置两边,中央的驾驶员信息系统提供诸如瞬时油耗、续航里程、平均油耗、收音机频道等讯息,操作只需要通过方向盘后的拨杆完成。而天籁则配备全新的交流界面,特别是NAVI系统,能够十分准确、形象化的做出引导。但操作该系统较为繁琐,不宜在行驶中进行操作。
天籁的仪表同样是随电源开启的背光显示,看起来有点像奔驰(Benz)W220的仪表。在空调系统及音响系统按键的分布上,较领驭更为合理,各个操控按钮触手可及。但领驭可以在方向盘上操控定速巡航系统及音响系统,天籁的方向盘却只能控制巡航系统。领驭的操控按钮触感清晰,拨杆力度适中,阻尼均匀,天籁的触感及力度则要轻很多,但显得没有领驭那么清晰。
性能
领驭的驾感属于典型的德国车,沉稳扎实。其延用经典的1.8T发动机,最大功率和扭矩分别为110kW和210N·m。常态起步初段,涡轮增压系统未打开之前,显得较为无力。一旦转速超过2000r/min,其迸发出的扭力,令车速及转速迅速攀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所创造的扭力平台推动庞大的车身仍然显得动力充沛。在实际驾驶中,达到表速210km/h,仍然觉得有余量,看来上海大众公布的208km/h的最大车速较为保守(国家测试标准,水平路面直线加速5km的尾速为该车的最大车速)。
天籁虽然车身庞大,但驾感却体现出日系车的轻盈。VQ23DE属于饱受好评的VQ系列发动机,包含NICS(可变进气控制)技术及多项静音技术,发动机工作十分宁静。2349mL排量的VQ23DE最大功率及转矩分别为127kW和221N·m,起步及后段加速均十分有力,与四挡自动变速器匹配,0~100km/h的加速成绩与领驭相近,均在10.5s左右。
领驭的真皮方向盘手感很好,转向机构十分精准,对转向指令响应十分及时,并且给予驾驶着很好的回馈信息。悬架系统韧性十足,可惜车身较重,对弯道表现略有拖累。在短波路面上,领驭的悬架系统不仅很好的过虑了起伏,还留给驾驶者足够的路面讯息反馈。
天籁的真皮方向盘手感舒适,转向显得更轻便,对转向指令的响应基本无时滞。悬挂系统较“领驭”的更柔软,更取向与舒适性。循迹能力较好,但路面讯息的回馈略差。由于扭力较大,有明显的扭力转向感。
使用
经过二十余年的积累,上海大众遍布全国的售后服务网络,保证了大众车主的保养及维修,在这方面日产稍不及上海大众。虽然天籁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在动力上以微弱的优势胜过领驭的增压发动机,但油耗上也要比领驭略高一些,总体水平相差不多,几乎可以忽略。领驭在上市之初,就前瞻性的将排放标准锁定在了欧Ⅳ上面,而天籁刚符合北京实行的欧Ⅲ标准(国家标准仍然为欧Ⅱ)。
人性设计
“领驭”在左后车门板上增加了一个十分人性化的雨伞盒,倒是一个很贴心的设计。并且,领驭的手套箱及前排中央扶手内都设有冷风出口,使得手套箱及前排中央扶手带有一定的冷藏功能。天籁所配备的卡片式智能钥匙,使得车主根本无需使用钥匙,只需要随身携带一个薄薄的卡片,便可以自由进出及启动车辆,避免了车主每次在上车前到处寻找车钥匙。
市场
上海大众评借稳定的品质及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总是能发挥出各个车型的所有“余热”。“普桑”在中国大卖21年,也算车坛的“不老神话”。桑塔纳2000稍做改进,没准再卖十年。在Passat B6上市前,这个“5.5代Passat”还能为上海大众创造不少的销售业绩。作为上海大众的主力产品,即便Passat B6上市之后,也未必停产,降低价位,依然能通过价格优势占领市场。2005年上海大众大幅下滑的销售业绩可能对其也是深有触动,在“领驭”的媒体宣传上,上海大众也大费苦心。
天籁可是日产的当家车型,日产将大部分成熟技术均应用其中,意图上攻“后座车”市场,下压中高档家用车市场,甚至有抢夺奥迪A6市场份额的取向。可惜,随着国内车型的不断丰富,市场不断细分,单一车型占领多级市场的年代已经过去。天籁恐怕要好好的思索一下自身的市场定位。
两台车都有明显抢占C级市场的趋势。也许B级车和A级车是市场需求量最大的车型,所以各个车厂纷纷拿出各种招数来争夺B级市场,才导致现在“B级车型C级化”的取向。本田雅阁、马自达6、丰田佳美(Camry)等车型均已开始瓜分原属于C级车型的消费市场。
改款自B5的领驭
领驭充斥着典型的大众风格,圆润且厚实。其0.28的风阻系数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据上海大众称,领驭是由自己的设计团队在原有帕萨特B5的基础上改进的,但笔者怎么看,都觉得大部分“改进”来自于它的“兄弟”——斯柯达Superb。为了适应“中国国情”帕萨特在引入国内时被硬生生的加长了100mm轴距。斯柯达被收入大众旗下后,与大众系列车型共享平台生产,以降低生产成本。而后“加长版”帕萨特概念又被“返销”欧洲,被应用在消费水平和中国相近的捷克,于是成为了Superb。而今又再次被引入中国,成为帕萨特领驭。
U形的镀铬进气格栅成为“领驭”和旧款B5在外观上的最大差别,也就是所谓“家族特征的U形前脸”。外反光镜的形状略有变化,并且增加了转向灯,这倒是一个非常实用的设计(感觉上这个设计来自帕萨特B6)。尾灯部分做了较大改进,并非只是更换了尾灯总成,更添几分现代感。
接替Cefiro的Teana
Teana这个名字来源于美洲古语的黎明之意。Teana作为Cefiro的后继车型,虽然车身长度比Cefiro短了40mm,但轴距却增加了25mm,车内空间得到很大改善。先前,风度曾是最为热销的进口车之一,且Teana在其本土销量亦十分喜人,日产认识到这一车型非常适合中国的中高端市场,于是几乎是与本土同步地将Teana车型带来中国。为了压制来自其本土主要竞争对手佳美(Camry)和雅阁及马自达6,并提升自身形象,天籁还装备了日产的当家发动机——VQ35。
据称Teana的外形设计师参与了Audi A6的外形设计,所以Teana的外形隐约渗透出些许A6的影子。Teana在外形设计风格上具备日产近期的风格,明显与Primera、March、350Z、Skyline相近。融合了欧日两种风格,有长轴距、短前后悬的设计取向,并以高腰线及高车窗下缘来提升乘员的安全感。在Teana的设计设计理念中还引入了Nissan对汽车设计的全新概念——家居化内饰风格,使得Teana在内饰方面和德国车大相径庭。
乘坐
帕萨特领驭,不论在板金方面,还是在内饰方面保持着德国车优良严谨的做工。领驭在车门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改进,后三角窗与后门进行了整合,使得后门开度大幅增加,落坐后座更为方便。天籁的家居风格内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做工亦十分细致,只是相比领驭后座开度较小。两款车的车门都可以分段开启(在一定角度被固定),此种设计有效防止车门滑动。
两车都有兼顾“后座车”市场的取向,在后座方面则各有所长。领驭的后座空间十分宽敞,较天籁要大出许多。而天籁的后座则配备有电加热及按摩功能,并且中央扶手可以控制音像系统。领驭的座椅皮革做工精细,对人体支撑良好,撑托人体的中央部位配以反毛皮增加摩擦力。天籁的座椅则更注重包覆感,宽厚的沙发减小了乘坐空间。
“领驭”和“天籁”均配备了6+1CD换片机,都有非常出色的音质表现。领驭在高音部分的表现略逊于天籁。
界面
领驭的各种操作界面依然保持大众一贯的风格,严谨而保守。仪表盘不再释放刺眼的蓝光,而成为随电源系统开启的白色背光显示,十分清晰易读。在仪表盘上,时速及转速表分置两边,中央的驾驶员信息系统提供诸如瞬时油耗、续航里程、平均油耗、收音机频道等讯息,操作只需要通过方向盘后的拨杆完成。而天籁则配备全新的交流界面,特别是NAVI系统,能够十分准确、形象化的做出引导。但操作该系统较为繁琐,不宜在行驶中进行操作。
天籁的仪表同样是随电源开启的背光显示,看起来有点像奔驰(Benz)W220的仪表。在空调系统及音响系统按键的分布上,较领驭更为合理,各个操控按钮触手可及。但领驭可以在方向盘上操控定速巡航系统及音响系统,天籁的方向盘却只能控制巡航系统。领驭的操控按钮触感清晰,拨杆力度适中,阻尼均匀,天籁的触感及力度则要轻很多,但显得没有领驭那么清晰。
性能
领驭的驾感属于典型的德国车,沉稳扎实。其延用经典的1.8T发动机,最大功率和扭矩分别为110kW和210N·m。常态起步初段,涡轮增压系统未打开之前,显得较为无力。一旦转速超过2000r/min,其迸发出的扭力,令车速及转速迅速攀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所创造的扭力平台推动庞大的车身仍然显得动力充沛。在实际驾驶中,达到表速210km/h,仍然觉得有余量,看来上海大众公布的208km/h的最大车速较为保守(国家测试标准,水平路面直线加速5km的尾速为该车的最大车速)。
天籁虽然车身庞大,但驾感却体现出日系车的轻盈。VQ23DE属于饱受好评的VQ系列发动机,包含NICS(可变进气控制)技术及多项静音技术,发动机工作十分宁静。2349mL排量的VQ23DE最大功率及转矩分别为127kW和221N·m,起步及后段加速均十分有力,与四挡自动变速器匹配,0~100km/h的加速成绩与领驭相近,均在10.5s左右。
领驭的真皮方向盘手感很好,转向机构十分精准,对转向指令响应十分及时,并且给予驾驶着很好的回馈信息。悬架系统韧性十足,可惜车身较重,对弯道表现略有拖累。在短波路面上,领驭的悬架系统不仅很好的过虑了起伏,还留给驾驶者足够的路面讯息反馈。
天籁的真皮方向盘手感舒适,转向显得更轻便,对转向指令的响应基本无时滞。悬挂系统较“领驭”的更柔软,更取向与舒适性。循迹能力较好,但路面讯息的回馈略差。由于扭力较大,有明显的扭力转向感。
使用
经过二十余年的积累,上海大众遍布全国的售后服务网络,保证了大众车主的保养及维修,在这方面日产稍不及上海大众。虽然天籁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在动力上以微弱的优势胜过领驭的增压发动机,但油耗上也要比领驭略高一些,总体水平相差不多,几乎可以忽略。领驭在上市之初,就前瞻性的将排放标准锁定在了欧Ⅳ上面,而天籁刚符合北京实行的欧Ⅲ标准(国家标准仍然为欧Ⅱ)。
人性设计
“领驭”在左后车门板上增加了一个十分人性化的雨伞盒,倒是一个很贴心的设计。并且,领驭的手套箱及前排中央扶手内都设有冷风出口,使得手套箱及前排中央扶手带有一定的冷藏功能。天籁所配备的卡片式智能钥匙,使得车主根本无需使用钥匙,只需要随身携带一个薄薄的卡片,便可以自由进出及启动车辆,避免了车主每次在上车前到处寻找车钥匙。
市场
上海大众评借稳定的品质及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总是能发挥出各个车型的所有“余热”。“普桑”在中国大卖21年,也算车坛的“不老神话”。桑塔纳2000稍做改进,没准再卖十年。在Passat B6上市前,这个“5.5代Passat”还能为上海大众创造不少的销售业绩。作为上海大众的主力产品,即便Passat B6上市之后,也未必停产,降低价位,依然能通过价格优势占领市场。2005年上海大众大幅下滑的销售业绩可能对其也是深有触动,在“领驭”的媒体宣传上,上海大众也大费苦心。
天籁可是日产的当家车型,日产将大部分成熟技术均应用其中,意图上攻“后座车”市场,下压中高档家用车市场,甚至有抢夺奥迪A6市场份额的取向。可惜,随着国内车型的不断丰富,市场不断细分,单一车型占领多级市场的年代已经过去。天籁恐怕要好好的思索一下自身的市场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