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的突围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stonezg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教师发展计划的实施,对于乡村教育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当下乡村教育要突围,突围之路应该在乡村学校的定性问题和办学理念上。乡村教育的突围在办学理念上要发挥乡土优势,课程设置上要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价值,在传统文化上做足文章。发挥乡村学校的乡土资源优势,办出乡土特色,才是乡村教育正确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乡村教育;乡土资源;乡土文化
  城乡二元结构是当下社会发展的一个常态,我们应该正视社会发展进程中乡村的价值作用和不可替代性。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国家提出了建设文明新农村行动计划,为了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对乡村教育也有了相应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国务院提出的支持乡村教师发展计划(2015~2020年),对于乡村教育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当下乡村教育要突围,突围之路在何方,应该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关键所在。乡村教育的突围之路,笔者认为首先不在于硬件设施的完善,因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让乡村学校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已经提升了一个档次。其次,也不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上。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虽然在师资,但这并不是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国家支持乡村教师发展的计划中拟定了城乡教师交流轮岗、特岗教师计划等措施,乡村教育的师资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会迎刃而解。那么,乡村教育的突圍之路究竟应该指向何方呢?笔者认为,乡村教育的突围之路应该在乡村学校的定性问题和办学理念上。乡村学校的定性一定要姓“农”,乡村教育如果跟着城市“跑”一定赢不了。乡村学校的办学理念一定要根植于乡土文化,乡村学校不要用城市的办学理念和标准来衡量自己,不能被城市教育所“绑架”。只有让乡村学校发挥乡土资源优势,办出乡土特色,才是乡村教育正确的发展方向。
  一、在办学理念上发挥乡土优势
  当下城镇化的时代步伐不可阻挡。但是,城镇化并不意味着乡土中的一切都是落后的,更不意味着要抛弃乡土中的一切。教育关乎人的成长,燃灯续火,传承文明,要守住精神根基,续接优良传统。择善从之,方能继往开来。从中华文明传承的角度,从教育的角度,从培养人的角度,乡土能够为教育提供多方面的精神养料。
  当前教育界都在热议学生核心素养。无论学生核心素养涵盖哪些内容,如果学生没有中华文化的精神底色,没有一种家国情怀和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其他的素养都是无根之基。让学生长大之后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
  其一,乡土是人情感教育的宝库。相对城市的钢筋与水泥而言,乡村有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乡村自有乡村的特点,变换的四季、无垠的田野、清新的空气、飘香的稻禾,还有朝露的晶莹、河水的清澈,鸢飞鱼跃,鸟语花香,那是在城市的混凝土森林中难以寻觅到的风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陶渊明安顿身心的农村人家。“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是翁卷眼中的农村胜景。“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是郑板桥笔下的农村生活。只要拥有一颗热爱自然、热爱乡土的心,我们随处都能发现乡村的诗意和美好。这就需要我们把发现乡村的美融入平时的教育教学中。
  笔者所支教的学校在校园布局上提出了“四园一基地”的规划理念。“四园”即静思园、珍果园、揽翠园和丝雨园,“一基地”为学生学农基地。校园里仅有的一座三层的小楼是教学楼,它坐落在绿树环抱之中。以教学楼为中心的一片区域称为静思园,意为学生读书学习静思成长之意。教学楼西侧一方空地栽有李子树、桃树、葡萄树等果树,取名珍果园,既有桃李满园之寓意,又有珍果培育之内涵。揽翠园以学校餐厅为中心,开辟了大小不同的菜地,一畦绿油油的韭菜,一席翠色欲流的菠菜,一汪青青小白菜构成了揽翠园的风景。教学楼西南角则安置了百叶箱、气象观测站及雨量器等,这是为学生观测记录天气而设置的,取名为丝雨园。“一基地”在学校最后面一方比较开阔的空地上,教师在基地里根据二十四节气时令引导学生进行种植,学习农耕文化的内涵。另外,基地里面还饲养有白鹅、鸭子、芦花鸡和几只长毛兔。各个班级轮流饲养这些小动物,这里不仅成为农学基地,更成为培育学生责任心的爱心基地。学校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春天校园芳香四溢,菜苗青青;夏天满目苍翠,莺歌燕舞;秋天累累硕果挂满枝头。学生在校园的乡土气息中体验生命的轮回,感受四季的变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陶冶思想情操要沐浴自然风华,接受乡土人文的熏陶。乡村这方土地成了学生情感的宝库。
  其二,乡土是生活教育的实践基地。笔者从农村走出来,对乡村的生活有很多的成长记忆。农忙时节,帮助大人割过麦子,打过麦场。农闲时,跟着父母学种菜、翻地、浇水、锄草、捉虫,呼前跑后,兴趣盎然,回忆里更多的是和村里的小伙伴成对结伙,上树摘果子,下水摸鱼虾,三伏天背着大人偷偷到小河里游泳,或是偷偷到田地里顺几个未成熟的甜瓜或几个青涩的苹果。那时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不到日暮唤不回,晚上还会经常借着月光和小伙伴做游戏。如此种种,既有劳动的辛苦,也有游戏的快乐。在乡村的广阔天地里,强健体魄,锻炼品格,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乡村仍是广大乡村儿童赖以生存的环境,他们从中学到的诚实勇敢、吃苦耐劳、团结友善等为人处世的意志品质,持久地驻扎心头,成了生活品质的根基。乡村生活教育可以增加实践历练,弥补学校教育短板。农村学校置身乡土,师生都来自乡土,丢掉乡土之基,斩断与乡土的精神脐带,必会成为精神上无根的人。根深才能叶茂,乡村教育要植根乡土,从丰富的乡土资源中汲取有益的精神养料,这才是正确的发展之路。
  二、在课程设置上挖掘乡土资源
  面对城乡教育失衡问题,国家越来越重视乡村教育。但即便如此,城乡教育的差距,特别是学校教育质量与内涵管理的差距依然存在。要打破这一窘境,必须破除城乡教育同质化发展的错误倾向。而立足农村教育实际,充分发挥农村教育的潜在优势,着力办好具有农村特色的优质教育,不失为破解农村教育困境的重要途径。农村教育最大的优势是乡土资源,而这恰恰是城市学校无可比拟之处。教育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对等,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乡村学校置于绿水青山之间,学生可以自由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田野的芬芳,探访自然的奥秘,感受乡土的气息。这样的生活环境,为学校设置各类课程提供了最直观、最真切、最生动的素材。农村学校要正视城乡差距,通过扬长避短实现自身的长足发展。一方面,依托乡土资源,实现乡土课程与文化课程的有效衔接,让学生在乡土文化中感受传统田园文化和农耕文化的魅力,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书本知识产生更深刻的体验。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感受城市的现代文明。这种对乡村文化的体验与融入是城市学校难以企及的,也是农村教育的优势所在。   早在1926年,教育家陶行知就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農夫子弟变书呆子[1]。这段论述到现在仍然振聋发聩、让人警醒。时过境迁,如今的城乡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教育培养的人才并不一定非要回到乡村。但是,农村教育培养学生对乡村的情感,培养其综合素质与能力,让农村孩子不至于与城市孩子的成长产生较大的差距,这些都必须得到充分重视。农村教育不是让农村孩子变“书呆子”,不是培养考试的机器,而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导向,也是素质教育的理性诉求。苏霍姆林斯基曾在他的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小组,诸如少年植物栽培家小组、育种小组、园艺小组、动物小组、机械化小组、电工小组等,通过一系列小型劳动集体,为学生提供了一种丰富的智力生活,尽可能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才能和爱好,为每一个学生找准发展的方向与目标。这种教育在今天看来就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有充足条件与先天优势的乡村完全能够开展这些素质教育活动。
  朱家角小学是江南千年古镇朱家角镇上的唯一一所小学,办学源头可以追溯到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这所百年老校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学校。学校的办学理念来自当地的“课植文化”,在古镇上有一个课植园,这里是课植文化的发源地。课植园始建于1912年。园取以“耕读”之意,题名“课植”,意思就是读书与劳作生存相结合。朱家角小学充分挖掘了这一乡土资源,赋予了“课植”新的含义:读书与实践。学校围绕“课植文化”,开设了“传承江南船拳”“学做古镇导游”“探寻古镇文化”“品味古镇艺术”“寻访朱小印痕”等具有学校特色的“课植文化”系列课程。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在古镇写生摄影、欣赏石碑,在古镇的每个角落留下了成长的足迹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还多次与国际学校的师生进行交流活动。古镇的这一乡土文化资源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在传统文化上做足文章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烙印,也富有独特的东方文化气息。传统文化的根大多在乡村,乡村教育具有独特的教育资源和优势。其中,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丰富传统文化——“农文化”,就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农文化不是所谓的落后文化,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财富,是中国的乡土文化与乡土特色[2]。当下村级校点撤并,很多孩子从小学开始就住校或坐校车奔波在路上;进入学校后,国家统编教材内容与乡村生活相关的并不多,这导致乡村孩子远离传统文化,远离了农文化[3]。当下国家提倡传统文化教育,乡村学校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乡村学校可以充分挖掘乡土教育资源,主动探索农文化传承的路径,让学生享受传统文化滋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笔者在调研工作中曾到访一所乡村学校,学校里无论是老师还是孩子都能现场拿出自己的草编绝活。这源于这所学校开设的乡土草编课程,学校邀请当地民间草编艺人,手把手地教学生草编,从选材到图形设计、编制成型,很是讲究。学校根据学生需要制定了草编教程,开设了草编课,每周定期开课。很多家长也踊跃参与,或给孩子出谋划策,或与孩子共同完成作品,共同体验草编制作的乐趣。草编,编织了孩子们童年的梦想。另一所乡村小学则开设了剪纸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探索,如今剪纸这一民俗文化已扎根校园。学校聘请民间艺人教剪纸艺术,成立了“小小剪纸社”,让孩子们受到剪纸艺术的熏陶,在民俗文化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处在黄河边上的另外一所乡村小学则充分利用地理资源优势,以黄河口红泥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型,以人物或动物为主题打造“黄河口湿地泥塑文化”。学校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开设了黄河口泥塑课堂,形成了民俗传统文化与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每年举办黄河口泥塑文化节,鼓励孩子们争当制作小能手。学校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让课程发扬了传统文化,让悠久的黄河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乡村生活本身就是一部校本教材巨著,自然和人文资源极其丰富,农文化中热爱家乡、吃苦耐劳、心灵手巧、淳朴真挚等优秀品质都是乡村学校可以不断开发的教育资源。学校一方面可以编写学科拓展教材,如乡土语文读本、乡村历史读本等;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农业生产开发课程,如蔬菜种植、家禽防疫、农村防火与自救等课程。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刻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山水草木,这样才能真正建立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怀。将来长大以后,无论他走到哪里,家乡都是他灵魂的后盾。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喊在嘴上的事情,而应是通过课程让学生融入学习中的事情。乡村学校学生扎根于乡土,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就有了基础。
  乡村教育要与乡土文化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乡村教育资源优势,这才是乡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突围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57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21世纪教育研究院农村教育向何处去:对农村撤点并校政策的评价与反思[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已成定论。这就要求成千上万的市场经济主体——法人,在市场上按照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进行活跃的经济活动,同时也要自觉地按照法律规则的要求
我国现实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就是尽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这一问题,人们较多地是从经济活动领域去认识和理解,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从社会发展宏观角度来说,是不够的。
课堂提问是英语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形式。本文从课堂提问的类型、模式、策略以及反馈方式四个方面,对4位高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从最近
叶集镇位于我省西部,居两省(安徽、河南)、三县(霍邱、金寨、固始)结合部,312国道与105国道在镇中心十字交汇,交通十分方便。史有“大别山门户”和“安徽西大门之称”。叶集
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各国都日益强烈地感受到高科技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发展高科技、应用高科技,已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全球性历史潮流。正因为这样,
Hunt综合征亦称耳带状疱疹或膝状神经炎,1870年由Hunt记载而被命名.该病较少见,临床表现为耳、面部带状疱疹伴剧烈疼痛,还可伴有面瘫、眩晕和恶心呕吐等症状.近年来我们采用
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作为方法论的基础,同时合理地吸收国内外现代科学理论的精华,运用科学技术手段,使管理工作高效率地实现预定目标。现代教育理论认
一、紧迫的跨世纪工程(一)世界衣村城市化呈现日益加快的趋势农村城市化,是世界性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趋势,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取向。城市的产生,
新课改的大潮中,多媒体教学方兴未艾,而不少农村中学因条件限制,常态课仍是主要阵地。把新课改的理念融入常态课堂应是新课改实在的目标。结合农村中学实际,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一、邓小平发展战略理论的研究;二、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研究;三、两个根本性转变与跨世纪发展战略;四、关于指导今后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条重要方针研究;五、关于江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