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一名大学教师,退休后一个人跑到数千公里外的边疆支教。对于支教的动机,她的解释是:我的内心一直藏着一个新疆梦——
2016年3月3日清晨,退休教师郑晓屏背着大包小包走下了吉木乃县的大巴车,已经援疆支教5年的她这次给孩子们带来了几十套试卷。西北的天亮得晚,路上一辆出租车都没有,郑晓屏背着十几公斤重的试卷走了一个多小时。春寒料峭,她累得满头大汗,可是心里却无比地畅快。
“你能在新疆待多久”
2012年春节期间,湖北中医药大学教师郑晓屏无意间看到一个题目为《皮里村孩子的上学路》的新闻专题片。皮里村是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上的一个自然村,那里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孩子上学路途遥远,节目呼吁爱心人士前往支教,帮助边疆地区提高文化教育水平。
几乎就是在看完电视节目的那一瞬间,对新疆早已心向往之的郑晓屏当即作出决定:我要去新疆支教,圆自己心中潜藏大半生的新疆梦!
2012年8月11日,刚刚退休的郑晓屏在丈夫的陪同下到新疆吉木乃县教育局报到,负责支教工作的局领导对她的到来表示欢迎,接着又抛出了一个让郑晓屏感到突然的问题:她能在这里待多久?
郑晓屏没想到的是,到县直小学报到时,学校领导首先提出的也是“你到底能在这里待多久?”而让她惊奇的是,她任教的五(3)班班主任赵老师对她的到来客套了几句后,仍问了她同样的一句话。
更让郑晓屏觉得自己必须认真对待去留问题的是,学校刚开学的第一天,就有学生家长找到她,直言不讳地对她说:“如果你也是教几天就走,请不要带我的孩子!”
班主任赵老师告诉郑晓屏,这些向她发问的学生家长有一个共同的担忧,他们觉得郑晓屏是大学教师,又来自大城市,放着舒舒服服的退休生活不过,来这里当个不拿一分钱工资的支教老师,她到底图的是什么?
郑晓屏了解到,吉木乃县教师资源匮乏,每年都有几十人来吉木乃支教,但由于当地自然环境及气候较差,很少人能够长时间留在当地任教,有的支教老师刚来的时候满腔豪情,遇到生活和教学上的困难后,便打起了退堂鼓,有的年轻支教老师甚至留个字条就走了,弄得学校措手不及,也给学生心理上造成了冲击。
经过慎重考虑,郑晓屏对外界郑重承诺:至少要把接手的五年级(3)送到毕业。
小学语文难倒大教授
郑晓屏负责五(3)班的语文课,由于语文老师换得太勤,孩子们的基础很薄弱,学习习惯也较差。郑晓屏教过大学,做过学报编辑,来之前觉得教小学语文是很轻松的事情,没想到面对小学的语文课,她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郑晓屏上课第一次点名,点到一位叫“叶拉娜”的同学时,由于受南方口音影响,“拉”、“娜”不分,当时孩子就很不高兴,较真地说她把名字念错了。郑晓屏真诚地给孩子道了歉。
第一堂课下来,郑晓屏发现,班里43个孩子中,有25个是哈萨克族、14个汉族、两个回族、两个维族,孩子们的名字很长,很难念,像阿依迪拜尔、阿加哈斯别克等都让她非常头疼。
为了熟练记住孩子们的名字,以表示对他们的尊重,郑晓屏下了很大功夫,没几天,她点名就不用花名册了。
郑晓屏开始讲课时,问题又来了:学生们基础薄弱,从未教过小学的她还保留着大学讲课的习惯,语速过快,重复少,板书少,口述过多,趣味性不够,没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想象力。一堂课下来,郑晓屏询问孩子们对她上课的意见,孩子们大都摇头:“老师,您讲得太快,我们听不懂呀!”
孩子们失望的眼神深深触痛了郑晓屏,难道她这个曾经的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连小学语文都教不好?太伤自尊了!于是,从第二周开始,郑晓屏就去听其他语文老师的课,还让丈夫寄来成套的教案资料,连和女儿打越洋电话,也在探讨怎样上课才能让孩子们喜欢。
郑晓屏发现,小学语文教学不能仅拘泥于课本,要寓教于乐,还要幽默生动,这样才能吸引住学生。于是,郑晓屏在讲课时,大量引用生活中的故事和事例,使得讲课的趣味性增强,学生们变得更积极主动。渐渐地,孩子们喜欢上了郑晓屏的语文课。
对于少数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郑晓屏很注重及时纠正。班里有个叫巴仁的孩子从不交作业,任课老师拿他没办法,是班里有名的“小刺猥”。郑晓屏经常和巴仁谈心,及时肯定他的优点,唤起他的自尊心。经过一系列的“攻心战”,巴仁开始交作业了。
创办网络平台筹资助学
郑晓屏坚定地留了下来,凭着她对业务的钻研以及渊博的知识,每一堂课都被她演绎得有声有色。她不但授课,还注重引导孩子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渐渐地,学生的成绩上来了,她也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老师。
送别五(3)班的孩子,郑晓屏继续自己的支教生活。她患有几种慢性病,每堂课后都要去趟厕所,不然就会因为尿失禁弄湿裤子。吉木乃冬天冰冻期长且气温低,冰雪路上经常摔跤,克服种种不适,郑晓屏坚持了下来。尽管每次回家度假,郑晓屏都嘴上说不来了,可到了新学期,她便不由自主地想念吉木乃那群可爱的孩子,责任感驱使她又早早订了来疆的机票。
新学期开始后,郑晓屏除了做好自己的教学任务外,还做着筹资助学的工作。吉木乃县是新疆第二贫困县,全县4000多名在校学生中,有约700多名贫困生,特困生400多人。三年前,郑晓屏有了创办支教助学网络平台的想法。
请人建网站要花不少钱,郑晓屏每月的退休金当时只有3800元。她舍不得花钱请人做,于是,她动员丈夫、女儿帮忙,通过一家人几个月的努力,2013年8月13日,郑晓屏创办的边疆支教助学网络平台正式上线了。经过近三年的运作以及媒体的宣传,郑晓屏利用网络筹来数十万元的资金以及各类图书、体育用品等,为吉木乃的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
转眼,郑晓屏的支教已进入第五个年头。郑晓屏说,支教是她人生中一次深度旅行,一次洗涤内心的精神之旅。支教不但圆了她的新疆梦,还让她对国家的教育事业献上了一份心力。
(责编:辛娅)
2016年3月3日清晨,退休教师郑晓屏背着大包小包走下了吉木乃县的大巴车,已经援疆支教5年的她这次给孩子们带来了几十套试卷。西北的天亮得晚,路上一辆出租车都没有,郑晓屏背着十几公斤重的试卷走了一个多小时。春寒料峭,她累得满头大汗,可是心里却无比地畅快。
“你能在新疆待多久”
2012年春节期间,湖北中医药大学教师郑晓屏无意间看到一个题目为《皮里村孩子的上学路》的新闻专题片。皮里村是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上的一个自然村,那里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孩子上学路途遥远,节目呼吁爱心人士前往支教,帮助边疆地区提高文化教育水平。
几乎就是在看完电视节目的那一瞬间,对新疆早已心向往之的郑晓屏当即作出决定:我要去新疆支教,圆自己心中潜藏大半生的新疆梦!
2012年8月11日,刚刚退休的郑晓屏在丈夫的陪同下到新疆吉木乃县教育局报到,负责支教工作的局领导对她的到来表示欢迎,接着又抛出了一个让郑晓屏感到突然的问题:她能在这里待多久?
郑晓屏没想到的是,到县直小学报到时,学校领导首先提出的也是“你到底能在这里待多久?”而让她惊奇的是,她任教的五(3)班班主任赵老师对她的到来客套了几句后,仍问了她同样的一句话。
更让郑晓屏觉得自己必须认真对待去留问题的是,学校刚开学的第一天,就有学生家长找到她,直言不讳地对她说:“如果你也是教几天就走,请不要带我的孩子!”
班主任赵老师告诉郑晓屏,这些向她发问的学生家长有一个共同的担忧,他们觉得郑晓屏是大学教师,又来自大城市,放着舒舒服服的退休生活不过,来这里当个不拿一分钱工资的支教老师,她到底图的是什么?
郑晓屏了解到,吉木乃县教师资源匮乏,每年都有几十人来吉木乃支教,但由于当地自然环境及气候较差,很少人能够长时间留在当地任教,有的支教老师刚来的时候满腔豪情,遇到生活和教学上的困难后,便打起了退堂鼓,有的年轻支教老师甚至留个字条就走了,弄得学校措手不及,也给学生心理上造成了冲击。
经过慎重考虑,郑晓屏对外界郑重承诺:至少要把接手的五年级(3)送到毕业。
小学语文难倒大教授
郑晓屏负责五(3)班的语文课,由于语文老师换得太勤,孩子们的基础很薄弱,学习习惯也较差。郑晓屏教过大学,做过学报编辑,来之前觉得教小学语文是很轻松的事情,没想到面对小学的语文课,她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郑晓屏上课第一次点名,点到一位叫“叶拉娜”的同学时,由于受南方口音影响,“拉”、“娜”不分,当时孩子就很不高兴,较真地说她把名字念错了。郑晓屏真诚地给孩子道了歉。
第一堂课下来,郑晓屏发现,班里43个孩子中,有25个是哈萨克族、14个汉族、两个回族、两个维族,孩子们的名字很长,很难念,像阿依迪拜尔、阿加哈斯别克等都让她非常头疼。
为了熟练记住孩子们的名字,以表示对他们的尊重,郑晓屏下了很大功夫,没几天,她点名就不用花名册了。
郑晓屏开始讲课时,问题又来了:学生们基础薄弱,从未教过小学的她还保留着大学讲课的习惯,语速过快,重复少,板书少,口述过多,趣味性不够,没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想象力。一堂课下来,郑晓屏询问孩子们对她上课的意见,孩子们大都摇头:“老师,您讲得太快,我们听不懂呀!”
孩子们失望的眼神深深触痛了郑晓屏,难道她这个曾经的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连小学语文都教不好?太伤自尊了!于是,从第二周开始,郑晓屏就去听其他语文老师的课,还让丈夫寄来成套的教案资料,连和女儿打越洋电话,也在探讨怎样上课才能让孩子们喜欢。
郑晓屏发现,小学语文教学不能仅拘泥于课本,要寓教于乐,还要幽默生动,这样才能吸引住学生。于是,郑晓屏在讲课时,大量引用生活中的故事和事例,使得讲课的趣味性增强,学生们变得更积极主动。渐渐地,孩子们喜欢上了郑晓屏的语文课。
对于少数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郑晓屏很注重及时纠正。班里有个叫巴仁的孩子从不交作业,任课老师拿他没办法,是班里有名的“小刺猥”。郑晓屏经常和巴仁谈心,及时肯定他的优点,唤起他的自尊心。经过一系列的“攻心战”,巴仁开始交作业了。
创办网络平台筹资助学
郑晓屏坚定地留了下来,凭着她对业务的钻研以及渊博的知识,每一堂课都被她演绎得有声有色。她不但授课,还注重引导孩子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渐渐地,学生的成绩上来了,她也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老师。
送别五(3)班的孩子,郑晓屏继续自己的支教生活。她患有几种慢性病,每堂课后都要去趟厕所,不然就会因为尿失禁弄湿裤子。吉木乃冬天冰冻期长且气温低,冰雪路上经常摔跤,克服种种不适,郑晓屏坚持了下来。尽管每次回家度假,郑晓屏都嘴上说不来了,可到了新学期,她便不由自主地想念吉木乃那群可爱的孩子,责任感驱使她又早早订了来疆的机票。
新学期开始后,郑晓屏除了做好自己的教学任务外,还做着筹资助学的工作。吉木乃县是新疆第二贫困县,全县4000多名在校学生中,有约700多名贫困生,特困生400多人。三年前,郑晓屏有了创办支教助学网络平台的想法。
请人建网站要花不少钱,郑晓屏每月的退休金当时只有3800元。她舍不得花钱请人做,于是,她动员丈夫、女儿帮忙,通过一家人几个月的努力,2013年8月13日,郑晓屏创办的边疆支教助学网络平台正式上线了。经过近三年的运作以及媒体的宣传,郑晓屏利用网络筹来数十万元的资金以及各类图书、体育用品等,为吉木乃的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
转眼,郑晓屏的支教已进入第五个年头。郑晓屏说,支教是她人生中一次深度旅行,一次洗涤内心的精神之旅。支教不但圆了她的新疆梦,还让她对国家的教育事业献上了一份心力。
(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