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在网球正手击球中的实践运用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_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球是一项技战术多变的竞技运动,在职业网球比赛中正手击球技术通常作为主要的进攻手段,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正手击球技术得到不断更新和改进,演化出更致命的正手击球技术。该文采用了文献法、观察法,分析了网球运动员的正手击球技术,结果表明惯性在网球正手击球的实践运用中显得至关重要。
  關键词:惯性正手击球 实践运用 动作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4(c)-0047-02
  在网球运动中正手击球技术占据主导地位,人们最初的意识中认为网球运动是一项机械的体力运动。随着网球技术的发展与演变,研究者通过生物力学和物理学的结合对网球正手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及研究,逐渐演化出一些具有实效性的正手击球技术,以至于挖掘出运动员的最大潜能,进而为比赛胜利创造有利条件。
  1 惯性的意义
  1.1 惯性的物理概念
  惯性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物体始终具有这种性质,它与外界条件无关[1]。牛顿第一定律的具体物理内容表述,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2]。另一种表述,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沿一条直线做匀速运动的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3]。
  1.2 影响惯性因素——球拍
  任何物体无论处于静止还是运动状态下都具有惯性。物体的惯性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它的惯性越大[4]。在正手击球中球拍质量是影响网球运动的重要因素,球拍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但并不是质量越大的球拍越有利,需在最佳质量范围内制作球拍以获得最大挥拍速度。
  人类对球拍的研究从最开始的羊皮手套球拍到古董木拍、陈年木拍、现代木拍、金属球拍,接着的复合材料的碳钎维拍,直到现在使用的接近宇航材料和纳米材料的球拍,这些无不凝聚着人们在击球材料对网球运动技术改进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5]。因此,随着球拍的演变,相同质量的球拍只有通过改变平衡点以改变质量,进而获得更大的惯性。平衡点越靠近拍头挥拍速度越快,获得的惯性越大,更适合底线大力抽球,相反拍头越轻获得的惯性越小。在平衡点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大的球拍获得惯性越大,质量越小的球拍获得惯性越小。
  1.3 协调链
  在正手击球中惯性的大小还与转动惯量有关,转动惯量是通过协调链来实现的。人体协调链是指“体环节的作用就像由一个环或身体的一部分产生的力量转换成一环套一环的链条系统”(格罗佩尔,1984)[6]。正手击球形式(如,平击、正手上旋、正手下旋等)其特点则大同小异,都是根据人体协调链来充分利用自己髋关节、躯干的转动为基础,击球时按肩、肘、腕等关节的顺序完成击球动作。因此,整个协调链是通过下肢逐渐过渡到上肢以舒展的完成击球动作,以获得充分的转动量。随之惯性越大,击球越流畅,鞭打效果越明显,击球动作轻松协调,制造出更具有爆发性的正手。
  2 正手击球准备阶段
  在正手击球过程中需要脚步的移动与调整为击球技术做好充分准备,以更好完成正手击球动作。在脚步移动与调整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加速、制动中的惯性,为击球创造有利条件。
  2.1 准备加速
  网球正手击球的准备阶段屈膝进行分腿垫步,以便更好地启动进行加速;加速过程中为保持身体平稳中正,更快地到达回球点进行小碎步的调整。
  2.2 加速静止
  正手击球分为正手开放式击球、关闭式击球、半开放式击球,三种击球方式。通过比赛录像研究与观察,网球运动员在底线多运用半开放式和开放式击球,运用开放式和半开放式进行大斜线和反手斜线击球时,通过交叉步和并步的运用进行加速跑位,以迅速到达回球点。正手大斜线击球中运动员从加速到静止,此时的静止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状态,仍具有向前的惯性,通过降低重心和转体来克服横向移动的加速惯性;在转体过程中充分利用惯性进行转体,将身体转向场内,为回中打下坚实基础。在处理前场球与后场球时,多运用关闭式击球;在关闭式击球过程中通过大步幅的加速然后利用小碎步进行调整以克服运动惯性以及调整到更精确的击球位置。进行反手斜线的击球过程中发现,网球运动员在制动击球后身体并没有完全转体,通过躯干和改变挥拍轨迹克服横向身体惯性,增加向前惯性,以获得反手斜线的击球效果和为下一拍击球做好准备。
  3 正手击球技术动作分析
  3.1 后摆引拍
  当判断好回球的回球点需要用正手击球技术时,两眼盯住来球,通过转体及转动双肩带动球拍向正手击球方向的一面进行引拍,拍底指向球网,拍面垂直于地面,保持上肢身体直立中正,非持拍手指向来球,下肢屈膝降低重心。
  3.2 挥拍击球
  击球时两眼盯住来球,下肢蹬地转体,以肩关节为轴,手腕保持不动,通过大臂带动小臂向来球方向挥出。击球时,击球点位于正手击球面的右前方,始终保持同腰奇高的高度击球。
  3.3 随挥跟进
  当球触及球拍以后,尽量延长球在球拍上面的停留时间,将球送至远端。在击球以后手臂随挥拍轨迹向前继续进行随挥,眼睛跟着球的飞行轨迹目送回球,重心落在左脚上面,身体转动的同时随着随着惯性转肩,将球拍随挥至肩。
  4 在实践中合理运用惯性提升击球质量
  4.1 控制体轴中正稳定
  研究生物力学的科学家发现,人的运动几乎都是弧线。因为人体是由一块块骨头连接而成的,所以人的所有动作都是在围绕着一个个轴进行的转动而组合成的。因此,身体体轴是身体协调链发挥最大、最有效动能的核心;有效控制体轴中正稳定,才能充分发挥协调链上的各个环节的动能,使击球更流畅、协调,为转体获得更大的有利惯性打下基础。在网球正手击球中从下肢蹬地、转髋,在整个过程中的关键枢纽就是旋转,是身体获得最大旋转惯性的关键。
  4.2 球拍随挥充分流畅
  正手击球中随挥是惯性的重要表现,前提是建立在流畅的击球动作的条件下,不改变球拍的随挥轨迹,充分利用拍头的惯性向前延伸,使整个击球动作协调流畅。
  5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从生物力学以及力学知识的研究,惯性在网球的实践运用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正手击球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和抑制惯性,有利于提高正手击球的质量和威胁性。因此,在教学训练中注重惯性的运用,对学生提高技战术的学习、提高教学训练水平及运动保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晓瑜.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相关概念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2] 王国健,王俊燕.谈对惯性概念的认识与理解[J].中学课程辅导:初二版,2004(1):49.
  [3] 田苗.网球拍的演变对网球击球效果和正手击球技术的影响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
  [4] 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 郭坚.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与评价[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12):53-55.
  [6] 谢相和.大学网球教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人体抗寒功能开发能促进人本生命运动素质优化,这是因为,人体具有抗寒功能后,体温呈下降趋势,而人体生命衰老延缓又与体温降低有关,本文从几个侧面阐明了抗寒功能开发的实质及意义
本文进一步发展了混合方程的一般形式,并提出了混合方程的一般新的通用形式,由此,使得混合方程的适用性、通用性产实用笥大大提高了。
Internt内部路由技术是网络技术的关键技术。RIP和OSPF是两种内部路由协议,一种属于距离向量协议,一种属于链路状态协议。本文通过对这两种协议的分析比较说明了OSPF取代RIP的原因。
应用CT蛛网膜下腔—脑池造影(CTC)对27例蛛网膜囊肿(IAC)患者进行分类诊断。诊断为交通性蛛网膜囊肿(CIAC)10例,均对症保守治疗;非交通性蛛网膜囊肿(NCIAC)17例,均采用Aesculap硬性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中学生抗挫折能力亟待提高。该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学生体育课堂上“挫折感”的产生与疏导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以液压缸为典型产品,介绍了自行开发研制的将液压缸CAD与CAPP并行集成,并基于微机网络的产品并行设计系统,进行了有关CE基本理论,关键技术,实现框架等方面的研究与探讨。
该文对压缩机喘振现象及其预防方法做了充分地阐述, 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 较.结合发电机组实际情况, 提出适用于该机组煤气压缩机的防喘振方法, 并对系统的主要设备选
本文利用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理论研究了链条的横向振动问题,在对滚子链横向振动问题建立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锭条的微振动方程式,给出计算固有的公式及主模态的计算方法,提出
利用Lab Windows/CVI虚拟测控软件具有的超强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以及丰富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功能,开发出AV4446示波器虚拟面板软件。详细介绍如何使用IVI仪器驱动器和多
本文用四氟化钛水溶液与NH3·H2O反应得到具有除氟性能的钛水合氧化物。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确定了其最佳制备条件并得到等温吸附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