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被阅读”现象的滥觞及有效策略

来源 :开心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wj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的儿童阅读,由于成人世界的种种纷扰,其阅读的自由被剥夺,阅读的幸福感被销蚀,导致“被阅读”现象诞生。因此,笔者撰写此文,试图从阅读目标被功利、阅读篇目被选择、阅读内容被理解、阅读时间被绑架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反思儿童“被阅读”现象的滥觞,并提出有效策略,以期能为儿童营建一种正确、健康、自由、愉悦的阅读氛围。
  【关键词】儿童阅读 被阅读 反思 有效策略
  对于现今的儿童来说,读书还用得着提醒吗?一句入骨透髓的口号曾经四处流行: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君不见疯狂痴迷的择校热、赚得盆满钵满的补习班、披星戴月的读书郎……这一切似乎描绘着华夏大地蓬勃向上的美妙的阅读图景。然而,孩子们果真这样如饥似渴地主动阅读了吗?答案又似乎不容乐观。事实上,儿童阅读常常囿限于成人世界的种种纷扰,体现着教育者的种种自我意识——或过于浮躁、功利,或过于狭隘、僵化……导致了儿童阅读的自由被剥夺,阅读的幸福感被销蚀,儿童“被阅读”现象便由此诞生。本文中,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浅析儿童“被阅读”现象的滥觞,并提出有效策略。
  一、阅读目标被功利
  阅读本是扩充视野、增长知识、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培养个性、健全人格的愉悦之事,然而走进当今的中小学校园,我们却发现,学生课桌上陈列的,满眼的都是应试类书籍,如各种参考书、作文选、复习资料,甚至所谓的“应试秘籍”等。偶尔有一两本娱乐休闲的夹杂其中,也无非武侠言情、卡通漫画、网络传奇之类。而那些能淋漓尽致地反映母语文化的文学名著、优秀诗词、经典文集,却“众里寻他千百度”,踪迹难觅。由此,儿童进行阅读的普遍价值取向便显而易见——或为了考试,或为了消遣。阅读的功利性,如云雾一般氤氲在校园的上空。
  反思:功利性阅读日渐消解着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其效果更是捉襟见肘。它直接导致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不足、人文素养过低,即常说的“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素质”。分析一下原因,其实也简单,如果学生都在阅读那些经典名著、优秀文集的话,就多少会占用学科老师的练习时间,从而影响到考试分数、学科排名了。在如今一切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评价制度中,有的老师宁可牺牲学生的一生发展为代价,也要维护一己之利。可是,当一个人如果从学生时代读书就目光短浅,功利色彩太浓,就必然会导致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的缺失,又怎能期待其有所大作为,有所大贡献?
  有效策略:高瞻远瞩,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黄格胜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学生,读书要有远大的目标,只有静下心来读书,读好书,将来才能持续发展,才能成大器。”他特别强调,过于急功近利的人,只能解决饭碗问题,是不可能成大才成大家的。然而我国教育制度的形成折射着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考评机制的改革同样也不会一蹴而就。因此,在短时期内不能改变教育大气候的前提下,作为阅读环境最直接的创造者,我们老师要能够高瞻远瞩,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己任,主动摈弃阅读的功利性,尽可能地为学生营建一个宽松自由的阅读氛围。长此以往,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文化实力,在灿若星河的经典书籍面前,又何愁得不到提升?
  二、阅读篇目被选择
  曾几何时,在倡导少年儿童重视阅读方面,我们的专家学者,对阅读行为寄予的厚望实在是太过殷切了:喜欢传统文化的,那么“四书五经”便成为必读之物;钟爱文学的,那么四大名著、经典人文类图书不可不读……仿佛除此以外,其他的都要被打上“闲书”的嫌疑,或归入“非正统”的行列了。这几乎成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种思维定式,让人深感不安。更有甚者,部分老师生怕学生受污染,生怕学生离经叛道,无视学生的阅读兴趣,硬性规定阅读篇目,从而越俎代庖,剥夺了儿童阅读选择的自主权。
  反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对儿童来说,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他们渴望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其出发点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如果提出整齐划一的要求,让学生阅读同样的书目,以同样的方式完成同样的任务,以为这样老师就省心、放心的话,那“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语文课程标准》),就好似缘木求鱼了。
  有效策略:科学分级,坚持开放和推荐相结合。
  阅读篇目的选择不是家长代劳,也不是老师硬性规定,我们应科学对待,坚持开放和推荐相结合。这一点,西方阅读的理论研究就走在了我们前头。早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他们就认为,阅读应具有开放性,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自由。只要不是宣传色情、暴力、赌博、吸毒等内容的,学生就可以自由选择,老师和家长不应限得太死。如今,我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通过课程标准来体现自主阅读的核心价值。然而,古今中外的书籍浩如烟海,荡舟其中,常常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又带来选择的盲目性。咋办呢?目前欧美盛行的分级阅读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阅读兴奋点是按“动画——童话——科幻——纪实等”的规律快速转移的。这就启示我们,不仅要潜心研究儿童的阅读领域,充分尊重儿童的个人意愿,在广阔的范围内列出丰富的篇目供儿童挑选,更要根据儿童的年龄、性别、地域、心理等因素,科学地给儿童读物分级,合理、合情地向儿童推荐。当然,读物的分级宜粗不宜细,只是推荐的一个大致标准,不能因人为的设定限制阅读的发展。
  三、阅读内容被理解
  这里有个滑稽可笑的事例,《寂静钱钟书》是2008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一篇文章,2009年被福建省选上高考语文试卷。作者自己尝试做了一下阅读题,结果呢?15分仅答对了1分。更为荒谬的是,有一道选择题,让考生选出作者内心最真实的意图,作者本人竟没拿到分!我们的阅读教学,从古代的私塾到现在的班级授课制,一直就是这样——以教者的理解分析,去代替学生的阅读行为。教者占着三尺讲台自弹自唱,一厢情愿地把自己解读文本的各种信息,灌输给学生。即便学生偏离轨道,偶尔冒出的见解不一定是错的,教者也会以专家学者的观点循循善诱,耐心地引导他们朝着备课的方向行进,重新回到预设中来。   反思:这样的新闻有点幽默,自己的文章却被别人决定答案,而且其中还有多处明显违背作者自身的真实想法。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必然会无情地扼杀少年儿童的阅读个性,浇灭他们的阅读热情。每一个少年儿童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由于性格不同,成长阅历不同,他们对同一文本往往会产生迥异的解读,即出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情况。
  有效策略:读书有千万,自读始为宗。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进行的一场无言的对话。读者的文化素养、审美价值不同,对话的内容也就会有一定的差异性。我们应学会尊重这种差异,尊重学生所进行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就曾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换句话说,只有当理解和体验如百花自由绽放,多姿多彩,儿童的思维才会获得发展,情感才会获得熏陶,思想才会获得启迪,阅读的种子才会真正地撒进儿童的心田,并生根发芽。因此,读书有千万,自读始为宗。阅读教学中,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冲破应试教学的樊篱,以生为本,尊重儿童的阅读感悟,尊重儿童与文本对话的自由权。
  四、阅读时间被绑架
  英国教育家哈里·麦多斯克认为:“阅读是学习当中最为重要的技能。在语文学习中,大约有90%的自学时间要花在阅读上。”然而,在素以课业负担之重闻名遐迩的中国,由于老师、家长一方面希望学生学好课程,另一方面,还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结果,孩子们在校期间整日跋“书山”涉“题海”,散学后还要孜孜不倦地疲行于名目繁多的兴趣培训班……瘦弱的肩膀背着沉重的大书包,童稚的双眼早已罩上了厚厚的镜片。却不知,自由的阅读,首先要有愉悦和轻松的心态。试想,我们的孩子好不容易熬过了紧张、忙碌的一天,又哪来的时间和心思进行阅读呢?曾有一项调查,把各国儿童能够独立阅读的年龄和阅读量进行比较,中国排在中下游,比美国晚了4年,阅读量不及人家的1/5。
  反思:照这样,当两国儿童一天天长大,担当家国之责时,各怀怎样的阅读积淀、人生素养?简单的比较,让人悚然啊!不错,我们可以埋怨社会大环境,抨击应试教育的无孔不入,也可以谴责浮躁而急功近利的生活方式。这管用吗?每个人都在义正词严地进行鞭挞,每个人又在寻求自我安慰:谁不想把读书时间还给孩子们呢?大气候如此,我们也无能为力啊!可是,我们真的无能为力了吗?
  有效策略:积少成多,多方“筹措”阅读时间。
  知识带来力量,阅读改变人生。把时间还给孩子,让他们自由泛舟书海,自由摄取旖旎风光,应成为一种远见卓识。2006年,香港小学生参加阅读素养国际评估,成绩排名世界第二。这得益于香港的课程设置改革,早在2001年,香港小学生每天第一节课就开设为阅读课,师生共同阅读,其他什么都不让做。无独有偶,当时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前所未有地规定,小学六年应有145万字以上的课外阅读量,可我们的阅读时间保障呢?笔者认为,针对小学生望“书”兴叹及当下教育现状,采取“积少成多,多方‘筹措’阅读时间”的策略,亦不失为一剂良方。具体来说,学校给一点,即领导在课程安排上要腾出一两节课作为阅读课,铁定不能侵占;老师给一点,即尽量减少机械抄写作业,甚至于每天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家长给一点,即与家长沟通,减少诸如奥数、英语、钢琴之类的培训。这样,数管齐下,把阅读时间真正地还给孩子们,以解救美丽的书香。(作者单位:江苏省兴化市陶庄中心校)
  参考文献:
  [1]钱超.功利性阅读的缺陷[J].人才开发,2009.
  [2]刘威.阅读理解参考答案与作者思想误差缘由初探——就“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事件研究[J].语文考试研究,2009.
  [3]李卫.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3,(10).
  [4]高子阳.阅读的梦想[J].小学语文教学,2009.
其他文献
2012年我国财政部发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该文件要求自2014年1月1日起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要全面实行内部控制,2016年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
“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可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让人获得回味无穷的美感,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叶圣陶先生曾把语文阅读活动中对作品的审美实践比作采矿。加强对文学作品的鉴赏需要去挖采“美”的宝石,提高自己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  一、突出直觉性,提高审美感悟力  1.从文学作品语言上,感悟结构美。《水浒传》“吴用智取玉麒麟”中,没有吴用的藏头诗,就没有把卢俊义“逼”上梁山的故事
压水清洗是石化行业检修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随着企业对石化装置检修的质量、工期、安全性、科学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使用先进的超高压、大流量清洗设备成为趋势,采用先
以物流专业的仓储管理课程为例,论述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
1建造工程风险的特点在建筑领域,许多学者都对建造风险的概念进行过阐述,但一般来讲建造工程风险有如下特点:(1)产生在建造过程中;(2)可能造成经济损失;(3)可变性;(4)不确定
期刊
正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了很久,但是应试教育依旧影响着新时期的教学,一些传统的教学观念仍束缚着部分教师的思维。为了让学生得到高分,很多老师依然把重心放在给孩子传
康复机器人关节的驱动方式和结构设计对控制性能和成本影响较大。提出并验证一种具有低成本、结构紧凑特点和关节动态力矩检测功能的机械设计,并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款简洁的轻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caused tremendous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losses as well as a substantial need for rebuilding the affected localities in order to a
期刊
硒对人体有多种生理功能,不仅对人类的生育、生长及抗衰老有重要的保健作用,也有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抗肿瘤、养颜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被誉为"生命火种"。尽管如
我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轨以来,初步建立起统筹城乡、惠民高效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当前的基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