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安阳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安阳民居形成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入手,对安阳传统民居地方特色和适宜建造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安阳民居在平面布局、建筑造型、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和构造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既有华北地区民居的共性,又有独特之处。
【关键词】 安阳;传统;民居
安阳传统民居大量存在于民间,它与广大人民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当地人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生产需要、习俗信仰、经济能力、民族爱好和审美观念,结合本地的自然条件和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地进行设计和营建,创造出既实用、简朴,又经济、美观,并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长期以来,安阳的传统民居不但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且创造了丰富的艺术和技术价值。近年来,一些学者虽常想对它进行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研究工作迟迟没有进行。本文对安阳传统民居地方特色和适宜建造技术进行了研究。
1 传统民居形成的自然和历史条件
1.1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安阳位于全国地势分区中的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太行山和华北平原交汇处。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京广铁路为界,西部为中山丘陵,东部为华北平原一部。海拔最高1898.7m,最低48.7m,相对高差达1850m,总坡降为21.4‰。2)气候特征。安阳属暖温带,为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变化较明显,雨水适中。秋、春两季短,冬、夏两季长。夏季极端最高温度出现在七月,约40.5℃;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月份,约-14.0℃。安阳市的平均年降雨量在400mm。一年的日照时数年际变化较大,分布不均匀,一般3~10月日照时数较多,1、2、12月份最少。
1.2历史条件
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河南安阳殷墟已经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安阳市郊小屯一带),经八代十二王,历时254年。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在这里出土问世。在“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评选中,安阳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名居榜首。另外,著名的大禹治水、文王演易、妇好请缨、苏秦拜相、西门豹治邺、岳母刺字等历史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安阳文物古迹较多,境内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安阳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几经兴衰,如今安阳市已成为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中心城市。
2 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
2.1平面布局的特点
安阳市传统村落规划比较严整,民居平面布局讲究严谨,根据宅基面积大小和位置,有正四合院和扁四合院,平面布局特征多系“两甩袖”式样。多数院落占地为:东西宽13~15m,南北长15~16m,具体由村情而定。一般以北屋(堂屋)为上房(情况不允许时也有以西屋为上房的),然后确定街门走向,以及厨房、厕所、牲口棚圈的位置。上房以外的左右配房叫厢房,东厢房略高于西厢房。厨房一般建在东厢房的下首,锅灶的方向和位置,要做到盛饭时饭勺向里撩(民间传统认为:向里撩象征聚敛财富,向外撩是挥霍财富)。厕所建在与街门相对的角落。而街门的位置按传统习惯建设:即路东的,街门建在西南角;路西的,街门建在东南角;房前有胡同的,街门建在正南处。街门前过于空旷、无物遮拦的要盖影壁(盖影壁的目的是:怕远处的脉气冲过来,对自家的生活产生妨碍)。除街门外,周围以院墙封闭,院内水道设计成绕门而行的走向(当地人说:水是财,不能让流给别人)。另外当地人还有一个说法:“十门九窗,十死九伤”,即一座完整的院子,不能正好有十个门、九个窗户,否则便会有非正常死亡(该说法虽然无科学依据,但极大地影响了该地区的建筑布局)。上房多为五间,座北朝南,只在南向开窗,北向不开窗,前出走廊;中央一间开门,两头四间每间南墙均开窗,东、西两头两间均隔成里间(按习惯:长辈住东头里间,未出阁的闺女住西头里间,长次子分住在东西厢)。
2.2建筑造型的特点
安阳一带民居建筑一般为平顶房;安阳市周边县有的以平顶房为主,如安阳县;有的为一起脊瓦房,如滑县;有的平顶房和起脊瓦房各半,如馆陶县。主要由于气候的原因,建筑造型都比较封闭厚重。上房最高,街门楼次之,东厢房再次,西厢房比东厢房更低,其它附属用房如厨房、牲棚最低。建筑造型看上去还比较朴素粗犷,大概与当地民风有关吧。建筑色彩过去穷人家常用泥巴墙,富人家青砖白缝,现在绝大部分采用红色粘土机砖,面饰各色瓷砖。
2.3建筑用材、结构及构造特点
1)土草房:泥土垛墙,檩条上放椽子,椽子上盖高粱秸做的箔,箔上覆草或麦秸,用麦糠泥封顶(每年一次,以防漏雨)。这种做法解放前很多见,现在基本不用。
2)砖基房:用砖垒几层地基,最高垒到窗下,其它同土草房。20世纪50~60年代流行,现存实物不少。
3)砖披房,又称外包皮或砖提斗:用砖垒几层地基,其上为单砖披外墙,内为土墙。20世纪60~70年代盛行。
4)砖房:墙体多用24或37机制红砖墙,采用梅花丁等方法砌筑;屋顶用炉渣、白灰、水泥捶顶,梁檩木料采用松、榆、柞等;水泥墙裙勾缝,内壁为石灰砂浆抹面;近年来,出现两层楼房,钢筋圈梁,水泥打顶,水泥、水磨石、瓷砖等地面;南立面为多扇大窗户。
2.4几种典型的构造做法
1)顶梁柱:垒砌在墙里的暗柱,立顶大梁两端。
2)拦马:在上房后檐边上用活砖垒的一道矮墙,作用是以前兵慌马乱,夜间有人上房一扒就会有砖石落下,主人就会听见。这是以前的做法,现在少见。
3)太公楼儿:垒在上房前檐用水泥和砖砌筑好的、与上房连在一起的矮墙,墙内立一块砖,砖上刻有“太公之位”字样,作用是增加上房的高度以超过街门楼的高度(当地习俗:上房高了,主人就不受孩子的气,也不会招邪了)。
4)泰山石敢当:房子后墙正对巷口时,怕带来灾祸,就要在一块砖的正面刻上“泰山石敢当”字样,字朝外垒在正对巷口的后墙上,这样就可以避免灾祸,是一种风水思想和祈福心理。
5)放风水罐:摆放在自己家街门楼顶上的陶瓷罐,口朝外,目的是为自己家吸风水,这也是当地一种风水思想和祈福心理。
6)上马石:无功名绅商人家放在街门两侧的一对条石;有功名绅商人家则放一对石狮子。
3 结束语
限于时间和精力,本文只对安阳传统民居建筑做了较为肤浅的研究,尤其缺乏对内黄县等山区的村落和窑洞、回族民居建筑、安阳传统民居建筑的装修细部、安阳传统村落以及现存的保护较好的具有保护价值传统民居古建筑群的测绘研究,因此得出的结论难免以偏概全。但是作者毕竟在安阳传统民居建筑的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精力,查阅了大量资料,取得的成果还是可资借鉴的,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尽量予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安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阳市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
[2]安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阳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
[3]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滑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
[4]河南省内黄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馆陶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关键词】 安阳;传统;民居
安阳传统民居大量存在于民间,它与广大人民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当地人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生产需要、习俗信仰、经济能力、民族爱好和审美观念,结合本地的自然条件和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地进行设计和营建,创造出既实用、简朴,又经济、美观,并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长期以来,安阳的传统民居不但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且创造了丰富的艺术和技术价值。近年来,一些学者虽常想对它进行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研究工作迟迟没有进行。本文对安阳传统民居地方特色和适宜建造技术进行了研究。
1 传统民居形成的自然和历史条件
1.1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安阳位于全国地势分区中的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太行山和华北平原交汇处。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京广铁路为界,西部为中山丘陵,东部为华北平原一部。海拔最高1898.7m,最低48.7m,相对高差达1850m,总坡降为21.4‰。2)气候特征。安阳属暖温带,为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变化较明显,雨水适中。秋、春两季短,冬、夏两季长。夏季极端最高温度出现在七月,约40.5℃;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月份,约-14.0℃。安阳市的平均年降雨量在400mm。一年的日照时数年际变化较大,分布不均匀,一般3~10月日照时数较多,1、2、12月份最少。
1.2历史条件
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河南安阳殷墟已经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安阳市郊小屯一带),经八代十二王,历时254年。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在这里出土问世。在“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评选中,安阳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名居榜首。另外,著名的大禹治水、文王演易、妇好请缨、苏秦拜相、西门豹治邺、岳母刺字等历史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安阳文物古迹较多,境内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安阳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几经兴衰,如今安阳市已成为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中心城市。
2 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
2.1平面布局的特点
安阳市传统村落规划比较严整,民居平面布局讲究严谨,根据宅基面积大小和位置,有正四合院和扁四合院,平面布局特征多系“两甩袖”式样。多数院落占地为:东西宽13~15m,南北长15~16m,具体由村情而定。一般以北屋(堂屋)为上房(情况不允许时也有以西屋为上房的),然后确定街门走向,以及厨房、厕所、牲口棚圈的位置。上房以外的左右配房叫厢房,东厢房略高于西厢房。厨房一般建在东厢房的下首,锅灶的方向和位置,要做到盛饭时饭勺向里撩(民间传统认为:向里撩象征聚敛财富,向外撩是挥霍财富)。厕所建在与街门相对的角落。而街门的位置按传统习惯建设:即路东的,街门建在西南角;路西的,街门建在东南角;房前有胡同的,街门建在正南处。街门前过于空旷、无物遮拦的要盖影壁(盖影壁的目的是:怕远处的脉气冲过来,对自家的生活产生妨碍)。除街门外,周围以院墙封闭,院内水道设计成绕门而行的走向(当地人说:水是财,不能让流给别人)。另外当地人还有一个说法:“十门九窗,十死九伤”,即一座完整的院子,不能正好有十个门、九个窗户,否则便会有非正常死亡(该说法虽然无科学依据,但极大地影响了该地区的建筑布局)。上房多为五间,座北朝南,只在南向开窗,北向不开窗,前出走廊;中央一间开门,两头四间每间南墙均开窗,东、西两头两间均隔成里间(按习惯:长辈住东头里间,未出阁的闺女住西头里间,长次子分住在东西厢)。
2.2建筑造型的特点
安阳一带民居建筑一般为平顶房;安阳市周边县有的以平顶房为主,如安阳县;有的为一起脊瓦房,如滑县;有的平顶房和起脊瓦房各半,如馆陶县。主要由于气候的原因,建筑造型都比较封闭厚重。上房最高,街门楼次之,东厢房再次,西厢房比东厢房更低,其它附属用房如厨房、牲棚最低。建筑造型看上去还比较朴素粗犷,大概与当地民风有关吧。建筑色彩过去穷人家常用泥巴墙,富人家青砖白缝,现在绝大部分采用红色粘土机砖,面饰各色瓷砖。
2.3建筑用材、结构及构造特点
1)土草房:泥土垛墙,檩条上放椽子,椽子上盖高粱秸做的箔,箔上覆草或麦秸,用麦糠泥封顶(每年一次,以防漏雨)。这种做法解放前很多见,现在基本不用。
2)砖基房:用砖垒几层地基,最高垒到窗下,其它同土草房。20世纪50~60年代流行,现存实物不少。
3)砖披房,又称外包皮或砖提斗:用砖垒几层地基,其上为单砖披外墙,内为土墙。20世纪60~70年代盛行。
4)砖房:墙体多用24或37机制红砖墙,采用梅花丁等方法砌筑;屋顶用炉渣、白灰、水泥捶顶,梁檩木料采用松、榆、柞等;水泥墙裙勾缝,内壁为石灰砂浆抹面;近年来,出现两层楼房,钢筋圈梁,水泥打顶,水泥、水磨石、瓷砖等地面;南立面为多扇大窗户。
2.4几种典型的构造做法
1)顶梁柱:垒砌在墙里的暗柱,立顶大梁两端。
2)拦马:在上房后檐边上用活砖垒的一道矮墙,作用是以前兵慌马乱,夜间有人上房一扒就会有砖石落下,主人就会听见。这是以前的做法,现在少见。
3)太公楼儿:垒在上房前檐用水泥和砖砌筑好的、与上房连在一起的矮墙,墙内立一块砖,砖上刻有“太公之位”字样,作用是增加上房的高度以超过街门楼的高度(当地习俗:上房高了,主人就不受孩子的气,也不会招邪了)。
4)泰山石敢当:房子后墙正对巷口时,怕带来灾祸,就要在一块砖的正面刻上“泰山石敢当”字样,字朝外垒在正对巷口的后墙上,这样就可以避免灾祸,是一种风水思想和祈福心理。
5)放风水罐:摆放在自己家街门楼顶上的陶瓷罐,口朝外,目的是为自己家吸风水,这也是当地一种风水思想和祈福心理。
6)上马石:无功名绅商人家放在街门两侧的一对条石;有功名绅商人家则放一对石狮子。
3 结束语
限于时间和精力,本文只对安阳传统民居建筑做了较为肤浅的研究,尤其缺乏对内黄县等山区的村落和窑洞、回族民居建筑、安阳传统民居建筑的装修细部、安阳传统村落以及现存的保护较好的具有保护价值传统民居古建筑群的测绘研究,因此得出的结论难免以偏概全。但是作者毕竟在安阳传统民居建筑的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精力,查阅了大量资料,取得的成果还是可资借鉴的,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尽量予以完善。
参考文献:
[1]安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阳市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
[2]安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阳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
[3]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滑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
[4]河南省内黄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馆陶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