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

来源 :妇女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isna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1月3日,在中国作协组织的2020“中国一日·美好小康——中国作家在行动”全国作家联动大型文学主题实践活动中,我作为黑龙江省作家,来到了富裕县民乐村,采访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樊玉明。
  富裕,汉语解释为经济宽裕。而齐齐哈尔市富裕县,没有顾名思义,不仅不富,反而是国家级重度贫困县。民乐,字面理解为人民安居乐业,而富裕县的民乐村,也没有村如其名,反而穷得让人乐不起来。
  乐不起来的民乐村、富不起来的富裕县,在一场改变中国乡村面貌的伟大社会实践中,迎来了村如其名、县如其名的曙光。
  2017年,脱贫攻坚战役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打响。省妇联响应国家助力脱贫攻坚的号召,一支由三人组成的驻村工作队来到了富裕县民乐村。樊玉明,这个从牡丹江农村走出的东北汉子,再次投身农村这片广袤的黑土地。
  六月的乡村,尽是生机勃勃的绿。樊玉明的心,也挣脱了城市水泥的禁锢,舒展得如迎风起舞的叶子一般。一路上,一行人说说笑笑,车已开到了村口。开过村里满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看见路边许多年前记忆中的泥土房和一脸漠然的村民们,樊玉明的心收紧了。“相由心生”,村民们脸上没有笑容,看什么都视而不见,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这哪里是幸福生活该有的表情呢?“要让民乐村的村民发自内心的乐起来,要让民乐村的路畅通起来,要让民乐村与全国新农村一起富起来”,此刻的樊玉明觉得,民乐村,就是他要深深扎根的另一个家,他要用心,焐热这片土地。
  村里没有闲置住房,当晚,驻村队员租住到了外出务工的一个老乡家里,这一住,就是一年。这一年,52岁、身高1米78、体重195斤的樊玉明,穿着驻村队统一的作训服,迎着每一个黎明的曙光、正午的阳光和黄昏的落日,跑遍了村里每一户人家,熟悉了每一个村民,帮村里人处理大大小小的杂事,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老樊”。

“小病不打120,就找樊玉明”


  “2018年5月28日,按照昨晚跟县残联潘主任的约定,今天早上七点钟,开车来到民乐村一屯西头常德珍家,接她去县里检查申报残疾证。到达村口,正赶上等去县城大客车的常德友、去富路客运站的常德才儿媳,拉上他们,正好五个人一车。”——这是樊玉明日记里的一段,也是樊玉明三年多的日常生活中无数次雷同反复的一段。

  常德珍,66岁,与84岁的婆婆共同生活。她单侧骨股头坏死,2017年更换了骨股头,家里十分贫困。尽管如此,她一直孝顺婆婆、照顾婆婆,并被村民评为“最美儿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樊玉明同情常德珍,也敬佩常德珍,他决心帮助婆媳俩走出困境,而且要一帮到底。他先是帮助她们办理了低保,又根据常德珍的身体状况,决定帮她办一张残疾证。办残疾证需要去县里体检,常德珍腿脚不方便,樊玉明二话不说,背起常德珍就走。去医院体检、去残联填表,楼上楼下,来来回回,50多岁的老樊跑得一脑门子汗。常大姐过意不去,要给老樊车钱,老樊不要,要请老樊吃饭,结果饭钱还是老樊付的。低保证、残疾证办下来,婆媳每月多了160元收入,生活有了保障。老樊觉得还不够。回哈尔滨探亲期间,他跟同学讲起常德珍的事,说她急缺一个冰柜,同学立刻委托老樊代买一个冰柜送给常德珍,这个冰柜,成了常德珍婆媳家的“大件儿”,婆媳俩再也不用借邻居家的冰柜一角存储食物了。我去的时候,婆媳俩的房子正进行危房改造,在别人家借住。常德珍说:“我们娘俩可困难了,身体还不好,都快活不下去了,幸亏习总书记把老樊派来了,老樊跟我非亲非故,把我当亲姐,村里都知道,我白捡了个兄弟,老樊一来,就都喊,你兄弟又来啦!”老樊高兴地说:“我也白捡了个姐!”
  常德才,常德珍的亲哥哥。他身患严重的皮肤病,全身水肿,双腿溃烂,家里住的房子四面透风。危房改造,常德才的老伴觉得家里困难重重,无力参与,老樊多次上门做工作,最后老两口没花一分钱住进了新房。也许是精神的力量,常德才的水肿在住进新房后居然消了。常德才的老伴儿说:“老樊哪,背着老常去县医院看病,他太沉了,背也背不起来,把老樊累的。这几年还经常给老常买药,治脑血栓的,皮肤擦的,啥都买。这村里,多少人都吃过老樊给买的药,数都数不过来。”
  村里人有句顺口溜:“小病不打120,就找樊玉明。”老樊的电话号码,贴在家家户户的墙上。驻村三年,老樊最关心关注的,就是村里的病人和残疾人。村民江余宝老伴患胰腺癌,老樊联系省医科大给她做了确诊;村民何翔老伴去哈医大肿瘤医院做甲状腺手术,老樊帮忙联系好主任医师直接住院;村里有人生病,老樊知道了,一定上門送钱慰问。疫情期间,村民孟召民脑出血在哈尔滨住院,老樊去医院探望,医院不让进。老樊说:“我是驻村第一书记,他是我的村民,我不看看不放心。”医院领导被感动了,破例让老樊进了病房。
  老樊说:“病不可怕,怕的是心冷没人问。我不能给他们治病,但能给他们关心和帮助。我回哈尔滨给他们买点药,钱也不多,让他们感觉有人想着,有人关心。”三年下来,樊玉明帮助村民看病买药22人次,累计花费9000多元。帮助村里5人办理了残疾证,每人拿到了每月80元的残疾补助款。
  “带好村里的病亲戚、穷亲戚”,老樊用一点一滴的努力,帮助村里270多户贫困户一户不少的走上了脱贫路。

老樊的“晋升”路


  2017年6月1日,老樊来民乐村,身份工作队队员。
  白天,他逐一走访村里的贫困户、一般户,晚上,就在宿舍里潜心研读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扶贫政策。老樊的驻村日记本中,有两本是专门记录各项扶贫政策的。日子长了,老樊成了工作队的“活地图”和老百姓心中的“扶贫政策百事通”。   2018年,村里迎接国检验收进入最后阶段,天气乍暖还寒,村里工作人员没日没夜忙得不可开交,老樊每天起早烧锅炉,半夜“打更”,给村委会工作人员端茶送水,前前后后48天,天天满脸满身都是黑的,被村民戏称为“锅炉工”和“更夫”。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乐村通过了国家脱贫验收,群众满意率100%。
  2019年7月,受绍文乡党委指派,经村民代表大会选举,老樊高票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并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全省第一个副处级“一肩挑”。驻村干部“一肩挑”,于老樊而言,不仅是乡里、县里的高度认可,更是民乐村村民实实在在的接纳。
  刚刚当选,就进入雨季,民乐村遭遇2013年以来最严重雨灾,老樊坐不住,直接冲进雨里,帮助村民排涝,哪个屯堵了就去哪个屯,整整23天,都是全身湿透,泥水满身,老樊也落下了风湿的毛病。值得欣慰的是,全村庄稼没有因为雨灾而减产,村民没有一家因为大雨出现事故。
  上任后的樊玉明,充分利用村支书的新身份,多次跑县里协调修路,到2020年,民乐村自然屯主要屯路基本硬化和绿化,并安装了路灯,孩子们雨天上学再也不用担心了,村民摸黑上厕所也自此成为历史。有了路灯,老樊又自费买了绸带和扇子,村里的广场舞队伍也建起来了。村民胡凤琴说:“岁数大了,走夜路总像脚底有坑似的,这下好了,晚上不仅能出来散散步,俺们也跟城里人一样,可以跳舞健身了!”
  村里的党建、村规民约、集体“三资”专项治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各项工作也都在樊玉明的主持下压实落地。
  2020年6月1日,驻村三年整,老樊又有了新身份: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虽然民乐村已经整体脱贫,但离富裕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水平,老樊想到了以奖代补。从省妇联争取的专项款没到账,但晚一天就影响养殖,他跑到齐齐哈尔市农科院,用赤诚和信誉打动了院领导,赊回了20万元的鸡雏和鹅雏。全村家家户户都分到了鹅雏、鸡雏。除了养大了可以卖钱,贫困户还可以得到500元的以奖代补补贴款。老樊还组织村民发展菜园革命,贫困户每亩补贴1000元。
  不仅在村里“步步高升”,省妇联也将老樊任命为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副主任。老樊是事业编,当了副主任对工资待遇没有影响,村里的“官儿”就更没什么福利待遇了,但老樊还是高兴,“证明我的工作组织上和人民群众都认可!”

没“架儿”的“官儿”


  “老樊没架儿,不像个官样!”
  “跟老樊说话不用考虑,有啥说啥。”
  “老樊没把自己当干部,跟老百姓一样!”
  省城来的副处级干部,在淳朴的村民眼里,已经是相当大的“官兒”了。相处下来,这个大“官儿”,反倒成了村民们随叫随到的司机、帮工、跑腿、心理调解师、政策解读员。
  省妇联驻村工作队队员王强说,刚到村里,跟老樊开车下屯,正开着,车就停了,老樊放下车窗跟路边的村民打招呼,10分钟的路程,小车停了五六回。王强纳闷儿,就问老樊:“你找他们有事么?”老樊说:“没事儿呀。”王强更纳闷了:“没事老跟人打招呼干啥呀?”老樊说:“咱们是省里下来的,要是跟老百姓打个招呼,他们就觉得很近,贴心。”从此以后王强自己出门办事,也主动跟老百姓打个招呼,感觉跟村民拉近了距离,开展起工作更顺畅了。
  在村里,老樊抽5元一盒的烟,穿工作队统一的作训服。走在村路上,看见垃圾,老樊捡起来拿着,扔到附近的垃圾箱里。有些乱扔垃圾的村民说,有专门的垃圾清扫员,老樊你捡啥?老樊说:“环境得大家爱护,不能只靠一两个清扫员。”从此,村民们不仅不乱扔垃圾了,看到垃圾,也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箱里。
  除了捡垃圾,老樊还捡人。低保户王玉文患重度脑梗,晕倒在路上,老樊路过,把他送回家里。王玉文的妻子邢玉环说:“亏了老樊哪,别人谁都不敢捡,怕赖上。”
  村民乔永彪,老伴双目失明,自己还患了阿尔茨海默病,走丢是常事,老樊捡了他9次送回家里。
  村民孟三嫂说,爱人患有心脏病,有两回走在路上突然摔倒休克,都是老樊在路上捡到他并把他送回家。家里玉米补苗,老樊早上4点钟就来帮忙。说到这,孟三哥忍不住插话:“老樊是真会干,一看小时候就干过农活!”
  会干农活儿的老樊的确出身林口县农村。1979年5月2日,这个改变老樊一生命运的日子他至今记忆犹新。14岁的老樊夹着一床旧棉被,怀揣着5元钱和26斤粮票,踏上了去县城的求学之路。由于家庭贫困,年轻的老樊经常每天只吃一顿饭,饿得发晕,但在只有求学才能改变贫困命运的信念支撑下,老樊考上大学,走出了农村,走进了省城。驻村后,老樊对村里的学生格外关注。村民周传兵的儿子一度产生了厌学情绪,老樊听说后,几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孩子在一篇作文中写道:“一天,家里来了一个自称村上工作队的人,给我开导,我也迷途知返……”村民张浩的儿子学习成绩优异,但是家庭条件差,老樊的一个朋友听说后,主动资助孩子学习,孩子备受鼓舞,父母的干劲也更足了。
  老樊闲不住,没事儿就在村上溜达。村民白生玉家着火,老樊第一个发现,从邻居家找根水管上去灭火,弄得自己全身湿个透。上县里办事,顺路帮村民贴个手机膜,交个话费,买几样菜,捎几个村民进城,都是常事。村民孟召武说,去大庆妹妹家,正好老樊回哈尔滨,就搭个车,想着到大庆市高速口再想办法,没想到老樊一直给送到妹妹家小区楼下。老樊说:“村里老弱病残,我不给他们跑,谁给他们跑啊。别看小车破,老百姓接受。真要开个干干净净的宝马奔驰,老百姓也不肯坐呀!”三年来,老樊的老爷车,接过亲,送过殡,拉着考生,载着病人,晃晃悠悠跑了10万多公里。

老樊的爱与痛


  从2017年进村,到2020年当上第一书记,看着村民们宽敞明亮的新房建成了,村民们的腰包一点点儿鼓起来了,脸上的笑容日渐灿烂了,老樊的心也乐开花儿了。
  2020年,脱贫攻坚进入巩固提升阶段,距离老樊离开民乐村的日子也越来越近。   “樊书记,别回哈尔滨了,留下吧!”
  “老樊,再待几年再走吧!”
  每一次入户,村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对老樊说出挽留的话。
  驻村三年,老樊黑了,老樊瘦了,老樊更像村里土生土长的人了。老樊也曾经有好几次想过要回哈尔滨。家里不止有日夜牵挂的妻子,更有一个放不下的儿子——乐乐。乐乐身高180厘米,体重176斤,24岁。乐乐不会说话,严重自闭,生活不能自理,他的全部世界,就是爸爸、妈妈和一只拉布拉多犬。爸爸驻村三年多,难得回家一次,乐乐的世界,一下子少了最重要的三分之一。
  老樊的日记,经常会记起儿子乐乐。“驻村回家的两天,儿子兴奋得后半夜睡不着觉。我的心中既感到兴奋,又感到惭愧。”“两天半的团聚,对于驻村干部的我是多么的短暂和珍贵啊。看着妻子不舍的眼神,儿子不舍地搂着我不愿意放手,关上家门,眼眶里湿湿的。”
  乐乐是樊玉明心上最深沉的爱和最扎心的痛。
  三年多来,樊玉明是省妇联7名驻村队员中唯一没有轮换的。老樊下乡驻村,为了照顾乐乐,身为警察的妻子提前退休了。村里远,开车回哈尔滨要五个多小时,老樊年龄大了,身体眼神都有些跟不上,妻子担心他,不让他经常回去,加上村里事情多,老樊最长的时间52天没有回家。老樊常说,苦了妻子了,既要照顾儿子,还要惦记他。老樊还说,小家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团聚。退休以后,他会加倍补偿妻子和儿子,把失去的时光追回来。
  在老樊心里,民乐村就是他的家,民乐村的村民就是他的家人,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过上幸福的日子,与他身在哪里并无关系,即使卸去在民乐村的一切职务,他依然是民乐村的村民,他的心将始终牵挂民乐村,他的目光將时刻关注民乐村,民乐村的乡村振兴之路,他还要参与、还要奋斗。他也要带着妻子和儿子常回来看看,村里的那些“亲戚”们,老樊也会常常联系。
  “放心吧,我永远也不会换电话号码!”
  这是老樊对全村百姓的承诺。

接续奋斗新征程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老樊说,驻村干部虽然是“飞鸽”牌的干部,但要干“永久”牌的事儿。既有国家政策,又有妇联这个娘家,没有理由不好好干。三年来,经过多名驻村干部和村两委的努力,民乐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光伏发电、大马力农机、水稻种植、庭院养殖、小园经济产业项目纷纷落地;富硒鸭稻有机米示范田、“旱改水”无公害水稻示范田、巾帼脱贫示范基地陆续建成;新硬化道路、亮化路灯、自来水井房、文化活动广场、妇女儿童之家、爱心超市投入使用;贫困学生、贫困妇女、受灾家庭、70岁以上老人穿上了新衣、盖上了新被,吃上了暖心的月饼,喝上了健康的奶粉;庭院经济、小园种植补贴收入,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无一返贫,人均年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看着村民脸上的笑容,回想起初到村里的情景,老樊想,由全面脱贫到乡村振兴,未来的路还长,还需要接续奋斗、努力前行。发现培养年轻人,才能让民乐村持久发展。在老樊的传帮带下,31岁的李长超、32岁的衣汉超这两个踏实肯干的年轻人迅速成长,他们将接过老樊的担子,带领村民走上乡村振兴之路。
  采访结束,老樊送我到村口,车子启动,老樊的身影渐行渐远,冬日的阳光洒在他身上,一片灿烂。我忽然想起老樊日记里的一段话:“我所能做到的就是让国家的扶贫政策落地、落实,让农民兄弟感受到国家对贫困人民的关心,同时鼓励农民兄弟振作精神,靠自己勤劳致富,走向小康。”我想,这也是当下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所有驻村干部的心声。
其他文献
谢丽尔·桑德伯格是福布斯榜单上前50名“最有力量”的商业女性精英之一,她的成功除了敢拼敢干,不服输,还因为有丈夫戴夫的有力支持。  戴夫是好丈夫,更是好父亲  很多人都认为在商业领域,无家室拖累的女性容易升到最高领导层,其实,大多数成功的女性商业领袖也都拥有自己的人生伴侣。  桑德伯格的成功,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丈夫戴夫的支持。  已经过了预产期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桑德伯格的孩子还是没有生出来。于是
看着姐姐们在舞台上乘风破浪,不少小姐妹都心生羡慕:  姐姐的不老神颜都是怎么保养的?她们都不长斑的吗?95后的我已经长斑了,是不是要从少女变大妈了?斑点显得脸好脏,整个人的自信度都降至冰点啊啊啊!  在变美的道路上,遇到突如其来的斑点,许多仙女都要心凉半截,甚至不惜用上喝白醋、生吃柠檬、敷珍珠粉等“祛斑良方”,但脸上的斑,依旧纹丝不动。  斑,又名变美路上真正的“斑”脚石,擅长抓住各种温床野蛮生长
瓷砖是我们装修一定要用到的,厨房、浴室、阳台、大厅都可以用到瓷砖。装修小白要选购的话,那是完全搞不懂的。满脑子的美好画面可能因为选砖不当而毁于一旦,毕竟购买瓷砖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选不好是很懊恼的。  要知道,装修效果图和实际挑选是有很大差别的,实际的材质和贴上去的实际效果是有差异的,设计师可能选择的花色和图纸接近,具体的质量你是无法判断的,所以需要自己掌握一些挑选瓷砖的小技巧。  先普及一个知识
女拳击手艾伦·凯瑟琳因为丈夫患病,花光了所有积蓄,她还要扶养两个女儿,为了补贴家用,34岁的她重返拳台,因为没钱聘请教练,战绩很差……  她知道孩子们会看她比赛,就必然会看见妈妈被挨打的镜头,所以她比赛时尽量保持一种神秘的慈悲的微笑,这在拳击台上是独到的一景。大家都耍狠,她居然温柔以对,特别是挨打、倒地后,她更要努力地灿烂一笑,因为她已告诉孩子说:挨打不疼的。  早年我采访过一位年轻的拳击手,具体
2018年4月我们走进黎巴嫩,游览了中东“巴黎”贝鲁特建筑、海岸线、古迹,还冒险去了“真主党”势力地区,一侧是穆斯林阿拉维派,一侧是穆斯林逊尼派的叙利亚大街。听说两派曾经在这条街上发生过战火。  黎巴嫩是個十分独特的国家,受欧美文化的影响较深,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相比,其风俗习惯比较开放,是阿拉伯世界中一个名副其实的西方式国家,首都贝鲁特号称中东巴黎,曾是中东金融中心。但也有些部落仍保留传统的社会习惯
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人们感到自己被孤立时,身体对周围环境温度的感受会低于实际温度。  试验中,研究者把志愿者分成兩组,其中一组人回忆自己遭排斥时的情形,另一组回忆被人接纳时的状况。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让志愿者估计所处房间温度,其中,回忆被孤立经历的人给出的平均温度为21.67℃,而回忆温馨往事的人给出的平均温度为23.89℃。研究人员同时发现,有孤立感的人更倾向于喝一杯热咖啡或其他热饮,建议人们在
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一病房内发生了“神奇”的一幕,干警同医生讲起了笑话:  “有一天,一个渔夫抓到一只鱼。渔夫要把这只鱼烤了。鱼说别把我烤了。渔夫说不烤你也行,我考你一个问题。那你考我吧。然后,那个渔夫就把这只鱼烤了。”  躺在急救床上本来“完全没有知觉”的人竟然发出了一声闷笑,醒过来了。何某某系万州区法院一租赁合同纠纷案件被执行人某食品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该公司已停产多年,但厂房到期后拒不
小梁是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父母都是大山里的农民。小梁自己很争气,不仅考上了名牌大学,毕业后还找到不错的工作,自己也省吃俭用,五年时间终于攒够一笔钱,可以作为一套小房子的首付。  他的女友是城里姑娘,年纪比他小好几岁。她很喜欢小梁的勤奋朴实,人长得也高大英俊,所以主动追求。小梁觉得小姑娘虽然长得一般,但挺可爱的,渐渐也有点动心。  两人处了半年,见了女方家长。未来的岳父母对小梁的人品、长相、工作都挺
作为千千万万大学生中的一员,小林的假期开启模式与别人没什么不同:  放假前三天,咋亲都亲不够,想吃啥有啥;三天后各种嫌弃,有啥吃啥;等开学走的时候又两眼泪汪汪舍不得让人走。  老妈的嫌弃,主要是看不惯小林懒。从早到晚,除了吃饭,都不带离开被窝的。手机、平板、电脑、电视,四样东西足够小林把自己的活动范围严格控制在床上。偶尔移驾到沙发。  老妈受不了,说:“别整天就知道待家里,出去玩玩,眼睛都看坏了。
2020年的春天,不仅有新冠病毒带来的伤痛,还出现了一部荒野文学的美章——张炜新著《我的原野盛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  这首先是一本好“看”的书。它装帧优美,字体是浅绿色的。翻开书,就仿佛随着叙事者“我”走进了一片海边野林子,一下子进入到诗情畫意的自然环境中。里面还有很多精美的插图,透露着童真童趣,与文字共同营造了一个亦真亦幻的美丽世界。  书一开篇,就讲了一个关于“盛宴”的故事,故事由采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