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脑膜外视皮层电刺激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77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硬脑膜外电刺激经硬脑膜-脑脊液-软脑膜传递通路到达视皮层后的基本特征,以验证硬脑膜外电刺激视皮层假体方案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研究.采用单方波电流从猫硬脑膜外刺激视皮层,通过改变刺激信号的类别、参数,记录皮层电压信号的变化,并与电极-组织界面相应的研究文献做比较,来观察由硬脑膜-脑脊液-软脑膜构成的传导通路对刺激信号的衰减影响.结果 改变刺激信号的类别,记录到的皮层电压信号与文献结果一致;当刺激电流单脉冲脉宽增加时,皮层电压峰峰值Vp-p增加不明显,相位发生明显的变化;当单方波电流的幅值增加时,皮层电压Vp-p的幅值也增加;当刺激电极与记录电极之间的距离减小时,记录电极所记录到的电压升高.当电极深度从0、200、400、600、800 μm依次递增时,记录电压的幅值逐渐减小.结论 硬脑膜外电刺激信号经硬脑膜-脑脊液-软脑膜传递到达视皮层后,仍然为有效信号,硬脑膜外电刺激视皮层假体方案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生长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几乎参与人体所有系统的功能和代谢过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的代谢疾病之一,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
期刊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下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原因,探讨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全身麻醉下扁桃体切除术4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2例患者中,术后出血12例,男9例,女3例。原发性出血5例,继发性出血7例;1度出血6例,2度出血4例,3度出血1例,4度出血1例。所有出血患者经止血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后出血是全身麻醉下扁桃体切除术常见的并发症,男性
期刊
@@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恶性血液病发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6例恶性血液病伴发热患者以及30例恶性血液病无发热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根据
目的:研究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6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66患者接受急救护理的措施及效果
目的探讨支撑管植入术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效果。方法对56例(56眼)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在手术显微镜下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后,在下泪小管内植入支撑管,两断端吻合。术后2~3个月拔管。随访1~2年,观察泪小管通畅程度、内眦部愈合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愈46例,好转8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82.14%,总有效率96.43%;主要并发症为下泪点撕裂7例(12.50%)及内眦切迹3例(5.36%)。结论支撑管植
目的评价局部使用丝裂霉素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后重度反应的效果。方法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反应较重者120例(120眼),于术后在鼻内镜门诊随访复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冲洗,试验组清创后以0.2 g/L浓度的丝裂霉素棉片敷贴吻合口黏膜5 min后再以生理盐水冲洗。之后平均随访(14.0±2.6)个月,观察泪道通畅程度及其他并发症。结果随访期末对照组严重阻塞21例,轻、中度阻塞26例,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与年龄的相关性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105例(132眼)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A组(43~65岁组)63眼中有8眼术后1周内出现浅前房(12.7%),其中7眼进行保守治疗,前房均恢复正常,前房恢复时间1~4天。术后1个月眼压10.5~22.7 mmHg,平均(17.1±2.6)mmHg,(
目的观察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在非接触式广角镜下行25 G+玻璃体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71例(71只眼),在非接触式广角镜下行25 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对术后视网膜情况、视力及并发症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3~12个月,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66眼(92.96%)。视网膜未复位的5眼中,2眼行2次硅油填充手术,1眼行3次硅油填充手术后视网膜复位;另2眼因严重PVR以
目的探讨保留前囊的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及超广泛视网膜光凝(E-PRP)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伴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PDR伴白内障67例(70眼),行保留前囊的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及E-PRP,均行硅油充填。术后随访12~25个月,观察眼压、视力、眼前段及眼后段情况。结果术后58眼(82.86%)视力提高,12眼(17.14%)视力未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