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千年运河流动起来 听75岁的老人讲运河申遗故事

来源 :新闻文化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neverl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五年前,三位平均年龄达79岁的老人——罗哲文,郑孝燮,朱炳仁(并称"运河三老"),他们用近十年时间完成了一个宏伟的"flag"——推动中国大运河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3月初,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运河三老"之一朱炳仁登上央视《开讲啦》演讲舞台,和撒贝宁一起,独家揭秘为运河申遗的幕后故事。
其他文献
新媒体信息传播多样化发展,极大改变了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移动短视频的普及推动了当前短视频传播发展,包括以短视频内容为主的宣传营销行业界限正在变得模糊化。本文从新媒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不断进步,大数据已经成为了信息发展潮流。数字出版是大数据时代出版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顺应时代的变化,数字出版必须在原有的
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现如今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对于工作要求也提高了许多,新闻摄影的要求同样有了很大的提高,当代社会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人员应该更加重视对
如今,学术期刊拥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但是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著作权保护意识较弱、原创能力不足、内容简单复制纸媒以及信息服务过于单
在新闻及专题等各类报道中,摄像作为创作主体之一,主要承担用镜头记录报道所需的画面素材,并在后期编辑中完成画面编辑工作。一名合格的电视摄像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抓取画面能
智能手机的普及,图片、视频编辑软件设计的简捷化,让新闻信息处理门槛大大降低。而客户端、公众号、自媒体等新型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新闻信息传统的传播模式,颠覆了信息传
时政电视新闻具有显著的严肃性、权威性以及引导性,在进行这种类型的新闻电视画面拍摄时,需要遵守特别的原则,如确保拍摄画面的稳定性、选取适宜的拍摄画面光线、及时抓拍,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新闻摄影的表现力不断在变弱,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对新闻的传播效果也造成一定影响。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对新闻摄影的艺术表现
当下社会机械化、信息化、娱乐化为我们打开生活,同时也在闭塞我们的生活,人们甚至追求另类的怪诞和谈资,被虚无的欲望激发出各种盲从,趋向于集体式狂欢,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无
2020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一体发展,坚持移动优先,坚持科学布局,坚持改革创新,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