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亲情类作文作为学生在初中阶段爱写常写的题材,存在事件老套、细节空虚、描写粗糙、感情不实等问题。笔者通过“阅读名著、感受细节特点”“对照习作,寻找‘我的经典’”、“修改名著,收获进步”三个步骤,剖析经典散文作品特写镜头,引领学生细琢慢品细节描写,最后牵引渗透到写作中。课堂层次渐进,力图使学生通过作品修改,掌握恰当的描写方法,提升对细节描写的把控能力。
关键词:亲情类作文;名作细节;修改对比
一、背景陈述
亲情类作文历来是学生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几乎所有学生都生活在亲人的关爱和呵护当中,却无法将这份爱的感觉化为形象的文字抒写下来。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以下三点:
一是细节描写雷同化,不考虑是否符合人物的个性和当下该有的动作和内心感受,因而缺乏真实感。
二是细节描写用力不当。不在反映人物特点的典型上花功夫,给人冗长之感。
三是缺乏慢镜头和特写镜头的刻画。
面对这些问题,我设计循序渐进的三步骤,来促进学生亲情类作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案例描述
(一)阅读名作,感受细节特点
1.阅读经典文章,寻找经典镜头
塑造经典镜头,可分为慢镜头动作分解和经典镜头定格。我引用朱自清的《背影》和毕淑敏的《母亲》作为例子,向学生阐述经典镜头的描写对整篇文章的作用。
片段1:
(展示《背影》全文,请学生静静看完)
《背影》选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师:《背影》这个片段里哪些描写最打动你?
生1:那些動作描写,比如“攀、缩、微倾”等。
师:这些动作描写很朴实,用词也不见得华丽,怎么能这么打动你?
生1:如果让我们写,我们一句话概括“父亲为我买橘子”就好了,朱自清却将这件事过程里的动作一个个分解开来,看似很慢,很细腻,更能感受出父亲的无微不至。
2.讲解经典镜头特点及作用
第一个片段通过动作的慢镜头处理来聚焦父爱,第二个片是通过镜头的定格来体现母爱的伟大,两个片段都以恰当而细腻的描写打动无数读者,动作描写连贯又显得自然,将整个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内心情感推向高潮,成为经典镜头的代表。
3.总结经典镜头相同点
(1)分解动作,使动作慢镜头化。
(2)对人物身上的某一处进行放大、特写。
(3)必须是最能体现人物内心情感的场景。
(4)做到真实,不雷同,符合人物的内心。
(二)对照习作,寻找“我的经典”
理解经典镜头的写法后,把自己笔下的描写重新审查一遍,寻找最有可能成为经典镜头的场景进行改写。
师:你们认为自己的作文里有没有刚才我们讨论的经典镜头?
生1:我认为我这个片段算是经典镜头:
“在我六岁那年,您居然躺在水晶棺里睡着了。丧礼上,我凑在水晶棺前,看着您依旧红润的脸颊,笔直的鼻子,和嘴角扬着的微笑。我把胸前的白花别到信封上,放在您的水晶棺上。信封里放着我画的笑脸和一张用扭扭的英文字写上的信。”
师:其他同学点评一下。
生2:我觉得还不够细腻。比如看见奶奶时的内心感受,还有我把信封放在奶奶的水晶棺上时的过程和心理可以慢镜头化。
师:这个建议很好。下面我们一起修改一个片段:
例子:第二天晚上,当我回来宿舍时,发现老爸也在,我急忙问他:“爸爸!你怎么进来的!”他小声的说:“爬栏杆进来的!”他走之前把校牌给了我。当他走进楼梯口时,我看见他脚有一点不对劲,于是我跑上去问,爸爸说:“没事,就刚来的时候摔了一跤,你别担心,好好学习!”说完就走了。
生1:我觉得可以把爸爸脚受伤了,走的时候特别的动作用慢镜头给写出来。
生2:还可以写写自己看到爸爸脚受伤时内心的波动。
师总结:课后的作业就是改写这次的作文,抓住关键点:经典镜头,慢动作,真实。只有做到前两点,才能水到渠成的达到真实的效果。请记住:要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
(三)修改习作,收获进步
课堂探讨交流后,我布置学生回去修改原先的习作,在最能表现亲情的片段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突出人物形象,表达真实情感。之后进行对比,发现大部分同学进步明显。现选取一个修改片段。
改前:阿太是平阳人,所以她说温州话有几个词口音和我们不一样。我能听温州话,但讲不好,而阿太又只会听温州话,所以打小开始,我和阿太的沟通就有点困难。有时候,我话很多,但就说不出来,我索性不说,只拉着她的手笑。
改后:阿太是平阳人,所以她说的温州话有几个词口音和我们不一样。我能听得懂温州话,但讲不好,而阿太又只能听懂温州话,所以打小开始,我和阿太的沟通就有些困难。有时,我的话很多,就是说不出来,我就索性不说,只拉着她的手笑。阿太的手瘦得像鸡爪子一般,手上都是骨头,青筋看上去很明显。紫色的一条条血管突出,唯有手指甲还是硬而长,里面有一点点白点。爸爸说,人老了体内的水分就会流失,现在我们小孩子体内百分之八十是水,所以老了会越来越瘦。我老了,手也会变成这样瘦的“九阴白骨爪”吗?我想着,阿太真的老了。
三、教后反思
名作例子还比较缺乏,无法给学生以类型化的学习对象。教师阅读储备的欠缺。还未形成序列化的指导思路。
参考文献:
[1]赖海清.谈作文教学中的细节描写[J].南方论刊,2010(4).
[2]王荣生.写作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叶露晓(1983—),女,中学一级教师,本科,中学语文教师。
关键词:亲情类作文;名作细节;修改对比
一、背景陈述
亲情类作文历来是学生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几乎所有学生都生活在亲人的关爱和呵护当中,却无法将这份爱的感觉化为形象的文字抒写下来。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以下三点:
一是细节描写雷同化,不考虑是否符合人物的个性和当下该有的动作和内心感受,因而缺乏真实感。
二是细节描写用力不当。不在反映人物特点的典型上花功夫,给人冗长之感。
三是缺乏慢镜头和特写镜头的刻画。
面对这些问题,我设计循序渐进的三步骤,来促进学生亲情类作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案例描述
(一)阅读名作,感受细节特点
1.阅读经典文章,寻找经典镜头
塑造经典镜头,可分为慢镜头动作分解和经典镜头定格。我引用朱自清的《背影》和毕淑敏的《母亲》作为例子,向学生阐述经典镜头的描写对整篇文章的作用。
片段1:
(展示《背影》全文,请学生静静看完)
《背影》选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师:《背影》这个片段里哪些描写最打动你?
生1:那些動作描写,比如“攀、缩、微倾”等。
师:这些动作描写很朴实,用词也不见得华丽,怎么能这么打动你?
生1:如果让我们写,我们一句话概括“父亲为我买橘子”就好了,朱自清却将这件事过程里的动作一个个分解开来,看似很慢,很细腻,更能感受出父亲的无微不至。
2.讲解经典镜头特点及作用
第一个片段通过动作的慢镜头处理来聚焦父爱,第二个片是通过镜头的定格来体现母爱的伟大,两个片段都以恰当而细腻的描写打动无数读者,动作描写连贯又显得自然,将整个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内心情感推向高潮,成为经典镜头的代表。
3.总结经典镜头相同点
(1)分解动作,使动作慢镜头化。
(2)对人物身上的某一处进行放大、特写。
(3)必须是最能体现人物内心情感的场景。
(4)做到真实,不雷同,符合人物的内心。
(二)对照习作,寻找“我的经典”
理解经典镜头的写法后,把自己笔下的描写重新审查一遍,寻找最有可能成为经典镜头的场景进行改写。
师:你们认为自己的作文里有没有刚才我们讨论的经典镜头?
生1:我认为我这个片段算是经典镜头:
“在我六岁那年,您居然躺在水晶棺里睡着了。丧礼上,我凑在水晶棺前,看着您依旧红润的脸颊,笔直的鼻子,和嘴角扬着的微笑。我把胸前的白花别到信封上,放在您的水晶棺上。信封里放着我画的笑脸和一张用扭扭的英文字写上的信。”
师:其他同学点评一下。
生2:我觉得还不够细腻。比如看见奶奶时的内心感受,还有我把信封放在奶奶的水晶棺上时的过程和心理可以慢镜头化。
师:这个建议很好。下面我们一起修改一个片段:
例子:第二天晚上,当我回来宿舍时,发现老爸也在,我急忙问他:“爸爸!你怎么进来的!”他小声的说:“爬栏杆进来的!”他走之前把校牌给了我。当他走进楼梯口时,我看见他脚有一点不对劲,于是我跑上去问,爸爸说:“没事,就刚来的时候摔了一跤,你别担心,好好学习!”说完就走了。
生1:我觉得可以把爸爸脚受伤了,走的时候特别的动作用慢镜头给写出来。
生2:还可以写写自己看到爸爸脚受伤时内心的波动。
师总结:课后的作业就是改写这次的作文,抓住关键点:经典镜头,慢动作,真实。只有做到前两点,才能水到渠成的达到真实的效果。请记住:要感动别人,先要感动自己!
(三)修改习作,收获进步
课堂探讨交流后,我布置学生回去修改原先的习作,在最能表现亲情的片段进行浓墨重彩的描写,突出人物形象,表达真实情感。之后进行对比,发现大部分同学进步明显。现选取一个修改片段。
改前:阿太是平阳人,所以她说温州话有几个词口音和我们不一样。我能听温州话,但讲不好,而阿太又只会听温州话,所以打小开始,我和阿太的沟通就有点困难。有时候,我话很多,但就说不出来,我索性不说,只拉着她的手笑。
改后:阿太是平阳人,所以她说的温州话有几个词口音和我们不一样。我能听得懂温州话,但讲不好,而阿太又只能听懂温州话,所以打小开始,我和阿太的沟通就有些困难。有时,我的话很多,就是说不出来,我就索性不说,只拉着她的手笑。阿太的手瘦得像鸡爪子一般,手上都是骨头,青筋看上去很明显。紫色的一条条血管突出,唯有手指甲还是硬而长,里面有一点点白点。爸爸说,人老了体内的水分就会流失,现在我们小孩子体内百分之八十是水,所以老了会越来越瘦。我老了,手也会变成这样瘦的“九阴白骨爪”吗?我想着,阿太真的老了。
三、教后反思
名作例子还比较缺乏,无法给学生以类型化的学习对象。教师阅读储备的欠缺。还未形成序列化的指导思路。
参考文献:
[1]赖海清.谈作文教学中的细节描写[J].南方论刊,2010(4).
[2]王荣生.写作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叶露晓(1983—),女,中学一级教师,本科,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