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母爱坚持,孤独症少年成“中国毕加索”

来源 :知音海外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52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27日,国内首个由孤独症画家创建的艺术公益品牌“毕昌煜BCY”,在柯桥时尚周举办主题为“2019-爱你依旧”的新品艺术服饰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精选毕昌煜的油画作品,将艺术融入服饰,推出禅服、旗袍、伞以及丝巾等多款产品。一时间,人们惊问:这个毕昌煜到底是何许人也?

背着孩子四处寻医


   赵灵芳和丈夫毕光钧都是温州乐清人,在老家完婚后两人到绍兴做服装面料生意。1996年儿子毕昌煜出生了,一家人其乐融融。
   毕昌煜两岁就会说话,可奇怪的是,随着他渐渐长大,反而不说话了,整天不是看着天花板发呆,就是蹲在地上看蚂蚁。开始,赵灵芳没有在意,有一天朋友上门来玩,她喊了两声儿子,毕昌煜像是没有听见一样。直到赵灵芳喊第四遍时,儿子才慢悠悠地转过身来,目光呆滞地看着他们。
   “你儿子是不是智力有问题?”朋友的一席话引起了赵灵芳的担心。第二天她带着儿子看了儿科,可是当时儿科还没有“孤独症”这个概念,医生检查来检查去也没有发现问题出在哪,只好安慰她说,孩子智力正常,多带他出去和小朋友玩,情况会改善。之后一段时间,赵灵芳尽可能地带儿子到社区儿童中心玩,可是她发现儿子的症状丝毫没有改善,反而愈发严重了,家里无论谁叫他,他都不搭理。
   赵灵芳只好带着毕昌煜去上海和杭州看病。凌晨两点,赵灵芳就冒着刺骨的寒冷到医院挂专家号,可是等到她进去看病时,医生们往往只是简单地询问了几个问题,就表示毕昌煜的病无药可医,然后将赵灵芳请了出来。就这样,赵灵芳将神经科、中医针灸、主任、教授、专家门诊看了个遍,可是谁也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
   在寒风中抱着毕昌煜,赵灵芳不知道何去何从。其实有亲友早就劝她,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去,她还年轻,完全可以生一个健康的孩子。可是母子连心,她又怎么舍得将孩子送走:“儿子,你放心,就是妈妈把这条命豁出去也要把你的病治好。”
   或许是上天垂怜,赵灵芳辗转来到上海新华医院的儿科时,负责接诊的主任医生林冰在美国医院的儿科工作过,在了解毕昌煜的病情后,她对赵灵芳说孩子很可能是“儿童孤独症”。赵灵芳纳闷不已,她和丈夫家人生活在一起,儿子由公公婆婆带,怎么会孤独呢!林冰解释说,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主要特征是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一般在3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有些患者成年后无法独立生活,需要终身照顾和养护。
   在林冰的建议下,赵灵芳去了南京脑科医院,接诊的教授告诉她这种终身的病症必须加以训练,如果一直这样在家里,孩子只会越来越差。为了照顾儿子,赵灵芳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她先放下工作,专心带儿子治病。
   经朋友介绍,赵灵芳带着儿子到了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研究所把她安排在机构旁边农民的房子里,和他们同住的还有另外三家人,四家人住一套房子,家长和孩子合睡一张床,四家人共用一个卫生间。
   糟糕的居住环境赵灵芳还能够忍受,可是儿子的情况实在太糟糕了,毕昌煜一个字都不说,理解力比较弱,很多话他也听不懂。最让赵灵芳头疼的是,毕昌煜的脾气特别不好,动不动就哭闹。其他家长原本就被孩子折磨得精力交瘁,毕昌煜这么一闹,更是有意见。可是赵灵芳无论怎么劝儿子,效果甚微。有很多次,赵灵芳都想抱着儿子从窗户上跳下去。
   一段时间后,赵灵芳发现星星雨一系列课程并不是针对孤独症孩子的,而是机构老师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带孩子,直到这时,赵灵芳才真正了解“孤独症”。一个星期后,老师给赵灵芳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让毕昌煜学会挂毛巾。可是无论赵灵芳怎么示范,毕昌煜不是充耳不闻,就是随便一甩。赵灵芳按捺住怒气,又给儿子示范了几次,可毕昌煜依然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傻傻地看着她。就这样,折腾了两个小时,毕昌煜依然没有学会挂毛巾。就在这时,赵灵芳接到了丈夫打来的电话,她不忍心告诉丈夫实情,只好说些宽慰的话,放下电话她已是泪流满面。可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毕昌煜竟然过去,歪歪斜斜地挂好毛巾。眼前的一幕,让赵灵芳意外而感动,她安慰自己,儿子是可以慢慢好起来的。

孩子求求你开口


   在随后的一个月里,赵灵芳耐心地教毕昌煜挂毛巾这个简单的动作,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早上,赵灵芳没有让儿子去挂毛巾,他自己洗完脸之后,竟然将毛巾整整齐齐地挂好,然后回到了座位上。看着儿子,赵灵芳觉得一个月来的艰辛没有白付出,同时这件事情也提醒了赵灵芳,要让儿子听自己的,没有耐心是不可能成功的。
   孤独症的孩子,最艰难的是让他开口。到星星雨之后两个月,毕昌煜没有对谁说过一句话,吃东西的时候,赵灵芳引导着儿子说出想吃的食物,可是毕昌煜宁愿不吃,也不会开口。“你看这个葡萄实在太好吃了,昌煜你想不想尝一下?”毕昌煜只是扫视了一眼,然后又默默地坐在了椅子上。赵灵芳吃葡萄时,故意吃出声刺激他,可是毕昌煜不是置若罔闻,就是随手从赵灵芳的手里抢了过去,看着儿子吃得津津有味,赵灵芳连忙问他味道怎么样,毕昌煜把葡萄一扔,又看着窗外发呆。
   这天黄昏,就当赵灵芳准备晚餐时,突然毕昌煜在房间里说:“风筝,风筝!”赵灵芳顺着儿子的方向,看到草坪上几个小孩子在放风筝:“你是不是也想去放风筝?”儿子点了点头。赵灵芳当即停止做饭,购买了风筝,和儿子欢快地放了起来。回来时,赵灵芳问毕昌煜开不开心,“风筝,开心。”虽然只有两个词,这可是儿子第一次和自己对话,她顿时热泪盈眶,毕昌煜又拍了拍妈妈的肩膀:“开心,妈妈!”
   有了第一次,毕昌煜慢慢地愿意和趙灵芳交流,尽管有时候只有简单的几个词语,她都觉得这是天籁之音。很快,6个月培训结束了,毕昌煜进步非常明显,不仅能开口说话,还会喊“叔叔好,阿姨好”等简单短语。而赵灵芳也从老师那里学会了“行为训练”等诸多干预方法,以母爱的力量促使着毕昌煜往好的方向转变。
   从星星雨“毕业”那天,老师送给赵灵芳四个字:持之以恒。老师说如果只是靠在星星雨的培训,回到家后什么都不做,孩子还是会退回原点。赵灵芳告诉自己,必须坚持下去,否则在北京这几个月的苦就白吃了。    从北京回到绍兴,一家人都为毕昌煜的进步感到开心,但赵灵芳很清楚孩子只要在家里进步就不会很大,2001年她带着儿子到了山东刘氏儿童发展中心,机构主要以运动培训为主,毕昌煜在这里学会了推车、拍球、跳绳等相当有难度的动作,随后两人又到杭州,在孤独症培训机构一待就是3个多月。
   赵灵芳的努力没有白费,毕昌煜对陌生人不再那么排斥,而且可以和他们进行简单的交流。赵灵芳决定给儿子找一所学校上学,可是听了毕昌煜的情况介绍后,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接收他。赵灵芳表示可以来陪读,学校的领导还是拒绝了她。
   “没有学校愿意接受儿子,我自己可以请老师来教他啊!”可是当老师知道毕昌煜的情况后,都拒绝了。一次次的失败,让赵灵芳连轻生的念头都有了,可是当看到经常处在沉默状态中的儿子时,她知道如果自己垮了,那儿子可就真的完了。
   就在赵灵芳为找不到老师而郁闷不乐时,有朋友向她介绍了曾经做过幼儿园老师的肖成珍。在朋友的联络下,赵灵芳见到了肖成珍,第一次见面,肖成珍就喜欢上了毕昌煜,她看到的是一个阳光、帅气、可爱的小男孩,虽然不会说话,却会对家人撒娇。肖成珍对赵灵芳说:“我来带吧,我就不信教不会一个孩子。”把孩子交给肖成珍,赵灵芳重新开始工作,同时她参加各种心灵辅导课程学会发泄,学会哭学会笑,就这样,她逐渐地找回了自己。

成为中国“毕加索”


   在肖成珍的帮助下,毕昌煜开始学习用笔将点连线,锻炼他的协调能力和手部精细动作。一次,毕昌煜在完成连线之后,在无人引导的情况下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圈,还在上面添加了两片叶子。晚上,当赵灵芳看到儿子的作品时,她欣喜不已,左看右看,觉得儿子画的是一个苹果。于是她开玩笑说:“这可能是人类史上继亚当夏娃、牛顿、乔布斯后,发生奇迹的第四个‘苹果’。”一家人哈哈大笑,气氛感染了毕昌煜,他竟然也露出了笑容。
   “上帝在关上扇门时,还会打开一扇窗。”这件事情提醒了赵灵芳,在和家人商量后,她开始注重毕昌煜在绘画方面的特长训练和培养。由于毕昌煜有孤独症,没有特教职业经验的人是无法与他沟通交流的,因此一开始他从老师那里学不到任何东西,绘画依然靠自己的想法。赵灵芳一狠心,自己先学,然后教给儿子。没有美术基础的赵灵芳只好向小学美术老师请教,开始老师看到她这么大的年纪还学画,十分不理解,可是在得知她学画的真相后,为她的精神所感动。
   就这样,赵灵芳自学了蜡笔画、水粉画,然后回到家里一笔一划地教毕昌煜,他学得像模像样,可以连续几个小时一气呵成将一幅水粉画画完。相对于水粉画和蜡笔画,油画却要复杂得多,赵灵芳只好请了艺术类大学的教授给儿子上课,可是效果却不好。赵灵芳只好自己学,她经常为了弄懂一个词语向大学教授请教,渐渐地,她懂得了油画的肌理,以及分解图画。为了让毕昌煜更好地理解油画的绘画技巧,赵灵芳让他临摹油画大师的作品,而亲戚每次去别处旅游,都会给毕昌煜拍一些照片,让他根据这些照片画。
   2008年4月2日是世界第一个“孤独症关注日”,北京市孤独症协会在798艺术区举办了首届孤独症孩子画展,毕昌煜的蜡笔画入围。开幕式当天,赵灵芳和丈夫放下手头工作,特意带着毕昌煜参加了开幕式,当他站在自己的画作前,他兴奋地说:“这是我的作品,我终于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作品了。”
   参加画展回来,毕昌煜的创作热情更高了。画画不仅是他的一项爱好,也成了家人和老师们对他进行训练的一种方式。更幸运的是,毕昌煜的父亲毕光钧看到他的作品后产生了灵感,把他的作品图案设计加工后印在了服装面料上。没想到,该花型面料一经推出就特别受欢迎,这个意外的惊喜鼓励了毕光钧,不仅陆续推出毕昌煜系列的作品花型面料,还用他的拼音縮写注册了BCY商标。
   2011年,北京大学“我们的世界”画展上,周迅、文章等到场明星惊叹于毕昌煜的画作,周迅称毕昌煜为煜哥哥,收藏了他的六幅作品。著名画家陈丹青则把毕昌煜喻为“中国的毕加索”。更大的荣誉接踵而来,2015年7月毕昌煜油画作品《在海边奔跑的女人》入选米兰世博会;2015年11月“神笔画梦·毕昌煜个人画展”在成都开幕,2016年2月毕昌煜个人画展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办;2016年9月肯德基联合毕昌煜发起捐一元钱爱心活动,12天时间募集善款超1000多万元;2017年9月毕昌煜艺术慈善基金在柯桥成立……
   儿子的成长,赵灵芳感触最多,她知道中国孤独症患者已超1000万,0-14岁的孤独症儿童达到200万。为此,她开始致力于帮助其它孤独症家庭,特别是由她和青藤书院共同发起的“孤独症艺术疗愈公益课堂”,通过国学经典等传统文化来开展孤独症家庭的培训、孤独症儿童绘画艺术的活动。她认为,孤独症家庭还是需要注重家长观念上的改变,“1千块、1万块钱对于一个孤独症家庭而言,其帮助效果甚微。但是,如果家长能够通过学习,具备足够的认知,并从改变自己做起,总有一天会带领孩子走出自闭,找到一条专属于他们的人生之路。”
                  编辑/郑佳慧
其他文献
DNA亲子鉴定已经相当普遍,如今一个电话,一个快递,即使不露面,客户也能便捷使用这项服务,表明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认可了DNA亲子鉴定技术。它越来越大众化,平民化。   从实习生、法医、亲子鉴定师,到拥有自己独立医学检验室的老板,我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了近二十年。有幸见证了亲子鉴定行业的发展,也看尽了里边的众生百态……特殊的来客   我出生在粤西北一个小县城,从小立志当警察。无奈我父母强烈给我灌输“
期刊
何雪是一个4岁女孩的母亲。在丈夫遭遇车祸去世后,她拼力守护着家产和爱女。在邂逅一段新的感情后,执意不肯与对方结婚,只想永远保持同居状态,却忽略了自己在情感世界里应付出的真诚与责任,由此触怒了那个深爱她的男人……家庭遭难,再度被追   32岁的何雪是川东万源市红十字医院的护士长,2009年7月5日,灾难骤然降临到这位漂亮能干的女人身上。这天下午,她丈夫沈渝川在回家的路上横遭车祸死亡。   沈渝川
期刊
作为享誉全球的功夫巨星,成龙大哥除了在传递正能量、做慈善和弘扬功夫文化上用心用力外,在抢救中国传统文化的事业中也进行了多年的努力和付出。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他是一位骨灰级的收藏家,尤其钟爱小叶紫檀,因此他的藏品中很多都是稀有物件,被外界估价过百亿。成龙为什么喜欢收藏,又收藏过什么宝贝?最终他会对这些藏品如何处置呢?随性而为也捡漏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武打不用替身”的成龙靠玩命式的奋斗红遍了
期刊
天作棋盘星作子,逍遥棋局是否只在传说中?修道成仙只能在神话中实现吗?  在这里修真,在这里成仙,《剑仙》在虚拟的世界中提供一个广阔的天地让你完成一个修真与仙侠的梦想,一剑成名天下知。真心修一剑,舍你不成仙!
期刊
索比兄弟俩是一对不幸的孤儿,靠着乞讨总算熬过了苦难的童年时光。长大后的索比通过辛勤打工来苦苦支撑弟弟的学业,然而弟弟在上中学那年,偏偏患上了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一笔钱支付手术费用才能治愈。眼见着卧在床上的弟弟憔悴得像瑟瑟秋风里的枯叶,索比难过极了。   圣诞节前一天,到处都是欢笑的人们,街上彩灯熠熠,四处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无计可施的索比心情很难过,他想来想去,破天荒地买了一注彩票,但他对此并没
期刊
Windows 7默认的系统字体太呆板,想换成一些好看的字体,但具体该到哪里设置呢?
期刊
处处碰壁  2017年6月,34岁的我赴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做新闻学访问学者,由于在美国没车十分不便,加上与我有工作交往的新闻机构在华盛顿,所以抵达美国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考驾照。  拿到驾照后的第一个周末,我兴奋地开着刚买来的二手尼桑去华盛顿一位朋友家做客。他乡遇故知,彼此交谈甚欢,回来时已是深夜11点。由于风高月黑,我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方向盘上,结果没看清路牌,一不小心将汽车开到了一条单行线
期刊
初春3月,全球IT业界的目光都被3月2日~3月6日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一场展会所吸引。CeBIT目前已经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IT展会,每年吸引众多厂商参展,并且有众多的消费者参观。引领科技前沿的新技术新产品在这里首发,为IT业,界指明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期刊
如今女性外出,对妆容都格外重视,但总有尴尬的时刻,比如眉毛花了,眼线残了,来不及回家补妆;或者下午突然接到面试通知,没带化妆品;又或者出一趟差,七零八碎的化妆品带着非常不方便。面对美女们特有的烦恼,一位北京女孩从中敏锐地发现了商机,创办了全国首家化妆共享空间——“17beauty化妆盒子”。目前“她空间”已落户北上广3座城市。在这个温馨的小屋里,你可以随时随地走进去化妆、补妆,非常方便,年轻妈妈甚
期刊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到楼兰终不还。”《长安十二时辰》热播,不仅让观众看到千年前长安繁盛的万千气象,更是让人领略了剧中人物将士身穿胄甲的威武气势。以往历史剧中的人物服饰,多以廉价的塑料甲为主,而《长安十二时辰》剧中,无论是或华丽或帅气或冷酷的盔甲,还是武士精美冷艳的天神套装、伏火雷、麒麟臂等,都是货真价实的唐宋胄甲复制品,纯手工制作。其幕后的设计者和制作者温陈华,是近年来被誉为中国唐宋胄甲复原第一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