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因子”是用来赚大钱的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h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响因子在当今中国的声势


  期刊的所谓“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在中国当下的期刊评价体系中,特别是在科技期刊评价体系中,已经被推崇到荒谬的高度。举例来说,英国的《自然》(Nature)杂志如今在许多中国学者心目中绝对是高居神坛,而它之所以被学界捧上神坛,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在风靡全球的“影响因子”游戏中,长期遥遥领先—二○一四年它的“影响因子”高达41.5,在SCI期刊中位居第七。几乎可以这样说,对《自然》的迷信和崇拜,就是对期刊“影响因子”迷信和崇拜的表征。
  这种迷信和崇拜可以达到什么程度?看一个例子就可见一斑:据二○○六年《自然》杂志上题为《现金行赏,发表奖励》的文章中说,这年中国科学院对一篇《自然》杂志上的文章给出的奖金是二十五万元人民币,而中国农业大学的奖金高达三十万元人民币以上,这样的“赏格”让《自然》杂志自己都感到有点受宠若惊。
  在当前国人的错误认识中,普遍将期刊“影响因子”看成理所当然的权威学术评估手段,视为一种“学术公器”,用于衡量个人、学术团体、研究单位,甚至国家的整体学术水平。许多科研机构的管理部门,长期强调并用各种考核手段要求科研人员尽可能将论文发表在国外的高影响因子刊物上,却完全没有看到,这种要求不仅在学理上极为无理,而且正在实际上对中国学术造成极大伤害。

影响因子的商业性质


  一位《中国科学报》的资深女记者,在和我们讨论有关问题时,曾非常自然地问:“影响因子”难道不是国际科学界对科研成果公认的最客观评价吗?她这样问,当然反映了她对“影响因子”公正性的深信不疑。让笔者稍感吃惊的是,在我们的思想认识中,作为一位《中国科学报》的资深记者,她按理应该在这个问题上有着比一般公众及文科学者更为专业和清醒的认识。结果我们看到连她这样的专业人士都受害如此之深,可见“影响因子”的神话已经误人到什么程度了。
  当时我们忍不住告诉她:你要是知道“影响因子”其实是美国一家私人商业公司推出的一项盈利产品,你就不会那样问了!
  非常奇怪的是,国内学界对期刊“影响因子”的历史形成过程,几乎没有人去关注,而且几乎完全没有人注意到它纯粹的商业性质。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们普遍从一开始就是跪倒在“影响因子”面前的,将它误认为是国际科学界的“学术公器”。

让我们先“剧透”一点调查结果:


  “科学情报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通行的简称是ISI)逐年发布的“科学引用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和“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简称JCR),被当今科学界视为两种最权威的学术评估数据。SCI可用来检索科学论文被引用的情况,JCR本质上是SCI的衍生产品,它是基于对SCI(后来包括SSCI和A
其他文献
当我们踏进李剑晨教授家门。将几本近期的《祝您健康》杂志送到他的面前时,这位整整95岁高龄的著名水彩画和中国画大师、美术教育家连声说道:“我知道这本杂志,是江苏出版的,是科普读物。”老教授得悉我们是应《祝您健康》杂志之约。前来采访他时。特地道出了他的健康长寿秘诀。这就是:乐观、勤俭、常运动,早睡、早起、心不烦。  “世纪同龄人”李剑晨教授于1900年2月25日出生于河南省内黄县一个世代书香门第的家庭
周玮( 左一)和妈妈( 左二)、弟弟及二姐  “雨人”是世界通行的、对“看似智能低下,实际天赋惊人的天才”的统称。  在中国,“雨人”的名字,叫周玮。他的开掘者,是他强大的母亲周润莲。  10岁的一年级旁听生、中度脑残,无法交流的“傻子”,这是外界对周玮的界定。周润莲却用爱筑起一堵墙,把流言、非议挡在儿子身外,带着他在他充满灵光的数字王国艰难前行,把儿子送到了属于他的领地——中国最强大脑。2013
提 要:战后日本著名古代史学者石母田正提出的首长制学说认为,在古代日本,郡是政治统一的共同体,因而将郡司级首长看作是地方共同体的代表,律令制下的郡司是将地方首长的统治制度化的产物。石母田正不承认村落级共同体及其首长的主体性,但日本史料中关于“村首”的记载证实了村落首长的存在,同时村落起源传说佐证了村落并非郡司级首长开发的“计划村落”。村落首长与村落成员的纳贡关系表明村落首长主导下的社会生产关系才是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转型,应以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目标,以学生的精神生命成长为终极追求。因此,要拒绝课堂教学模式化,要根据教学文本类型选择正确的教学思路。文章从“品味诗美”“主干问题”“课堂生态”三大维度,梳理古典诗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古典诗歌;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
大强和小虎是同班同学,也都是八百米跑运动员。两人的成绩不相上下,难分伯仲。  学校新一届的运动会即将开始,大强和小虎无疑又是本届八百米跑冠军的热门人选。两人也暗暗较劲,加紧训练,都想一舉夺魁。  这天晚上,小虎看电视时得到“灵感”,发现了一个可以拿冠军的“妙招”:只要买一个和大强一样的杯子,然后在他杯子里放点泻药,让大强在赛前喝下去,这样保准能让他中途拉稀。如此一来,自己就胜券在握啦!  小虎夺冠
人们为了解除病痛,提高生活质量,延年益寿,都免不了要打针吃药。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针剂是供注射用的,片剂、合剂、胶囊剂、冲剂等是供口服的。可近来,临床却出现了“吃针疗法”,并有日渐增多的趋势。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单位。常见到有些医生在开处方时,让病人口服注射剂,柴胡针、庆大霉素针、鱼腥草针、维生素D针等;并称针剂质量高,口服比片剂疗效更好。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因为药物的剂型与其用法、用量是密切相关
浙江大学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地区的经济不平衡、文化的迥然差异时时引起学生们各种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强烈的碰撞,在原本相对平静的校园里引起了阵阵无声的波澜。同时,教育领域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机制的创新、新知识新技术的引进等也使如今的浙江大学学生变得需要好好调整心理状态。刚来大学的孤独感、学习的不适应、生活的不习惯、人际交往的困惑等使得学生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学生还在
癔病,又叫做歇斯底里,是比较常见的、容易被人识别的一种症状群或疾病。这种病已有两千年左右的历史记载。由于此病多见于青年期,并大多发生在女性,古代曾产生一种奇怪的推测,说它是一种由于子宫在全身游走而发生的疾病。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这种认识早已被否定了。国外有人认为。癔病只是某些疾病在某一阶段的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  但是,人们观察发现。生这种病的人。常有相当特殊的性格:情感十分浓厚、鲜明
在一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上。我与大学里一位同学老宋相。遇,他在某省级医院搞内科门诊。20多年未见面,一阵寒暄之后,我同他在临床上有什么新的研究和建树,他说他已“改行”干了心理医生。问他怎么想的。他讲了一个近似笑话又耐人寻味的故事:  一天,一个个体户到医院找他。说心里憋得慌,要大夫给他想个办法,最好是找个人听他说说心里话。听他骂人,让他出出气,收多少钱都行,不然他非惹出事不可。老宋知道,这个精明的汉
劫后重生的包曉华夫妇  苟小明,一个成长在单亲家庭中的男孩,从小见惯了强势的母亲,反而想找一个小鸟依人般的妻子,结果就遇见了人称“仙女”的包晓华。他喜滋滋地将其娶回家后,才发现家有“仙妻”的滋味并不好受。苟小明苦不堪言。不想,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竟打通妻子的任督二脉,让“仙妻”不仅下了凡,还变成了田螺姑娘。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呢?情定“仙女”,今生非你不娶  2016年2月22日,恰逢元宵节,甘肃省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