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老年人如何避免感染?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c6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对疫情,老年人最该做好哪几件事?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解放军总医院原副院长范利给老年人推荐以下防护建议。
  家居环境篇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少出门是最好的措施。老年人尤其应减少外出,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车站、公共浴池、棋牌室等。
  宅在家的老年人,需做好以下防护:
  洗手洗够30秒。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如果没有注意使双手沾上病毒,揉眼睛时就可能造成感染,所以勤洗手绝不是一句空话。从外面回家后、做菜前、吃饭前、如厕后,尤其要注意洗手。
  每天通风至少2次。建议每日打开门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天气好的时候,可以晒晒被子、衣服,紫外线是天然的消毒剂。
  备好常用药。家中常备体温计和常用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盲目停药。记住所在辖区发热门诊的地址和电话,如有需求及时联络。
  防跌倒,降低去医院几率。疫情当前,老年人应避免往医院跑,以免引起交叉感染。然而老年人一旦跌倒,很容易引发骨折或脑出血,这时往往不得不去医院。建议老年人在家少穿拖鞋,锻炼时,身边要有家属看护,防跌倒极为重要。
  室温舒适,注意保暖。冬、春季节交替,心脑急症、呼吸道疾病高发,老年人应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但需要提醒的是,虽然新型冠状病毒在56℃下30分钟即可灭活,但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开空调、泡热水澡可将病毒“热”死。
  饮食篇
  合理膳食是改善老人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的重要环节。老年人在饮食方面可适当做以下侧重:
  肉类做熟,使用公筷。处理食物时生熟分开,鸡鸭鱼肉、海鲜、蛋类等,充分做熟再吃。不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不去未经消毒处理的菜市场,不在无保护措施下接触活禽。家庭用餐,实行分餐制或使用公勺、公筷。应禁烟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适当增加有助增強抵抗力的食物。瘦肉、大豆及制品等富含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天超过5种,最好500克以上,其中一半为深色蔬果类。
  补充优质蛋白。老年人在饮食中要注意增加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每天都应有。如果食欲不好,还应吃一些乳清蛋白粉。
  少食多餐,不可过饱。老年人吃得过饱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建议少食多餐,不要一顿吃饱,尤其是晚上不可过饱,食欲不好或活动受限的老人要特别注意。
  多饮水,保证大便通畅。老年人胃肠蠕动减慢,大便容易干燥。若用力排便,易引发心血管事件。充分饮水、吃点粗粮、多吃水果、增加活动量等,都有助保证大便通畅。每天饮水应在1500~2000毫升,多次少量;可以饮温开水或淡茶水。饭前饭后菜汤、鱼汤、鸡汤等也是不错选择。出行篇老年人爱走动,容易坐不住。疫情期间,如果一定要出门,要注意5个细节。
  出门戴口罩。外出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如果口罩不够用,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普通大众的口罩不必用一次换一次,可根据清洁程度延长使用时间。口罩戴上后,不要频繁用手触摸;摘口罩时,应通过耳挂,尽量少接触口罩的污染面;保存口罩,应先将接触口鼻的一面朝里折好,再放进清洁的自封袋,而不是放在兜里、口袋里。
  外出避免用手揉眼。在室外时,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少接触公共物品;
  减少与人近距离接触,尽量与人相距1米以上;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遮住口鼻。
  避免乘坐公共交通。老年人大多比较节俭,出门多选择乘坐公交车,但在疫情期间,出行建议步行或者由家人开车接送。
  回家后做4件事。回家后,及时洗手洗脸;把脱下的外套放在通风的窗口;用酒精棉片擦拭手机;带回的物品用清水清洗处理,或用酒精喷洒消毒。
  生病护理篇
  心脑急症、关节疼痛、感冒等大小病症容易找上老年人。如果老人有身体不适,应视情况是否需要去医院,并做好护理。
  小病痛,线上问诊或去社区医院。疫情期间,小病痛不宜往大医院跑。建议老年人与社区医院建立联系,如有不适先线上问诊,或在家人陪同下到社区医院,以降低感染风险。
  有感冒迹象,先观察再决定。如果老人有感冒迹象,不建议直接去发热门诊,可以先在家观察,但如果有发热、咳嗽、咽痛等全身不适,应及时就医。
  不得不去医院,务必做好防护。去医院前,家属及老人一定要戴好口罩。在医院里避免用手摸口罩外侧,避免揉眼睛,避免频繁触摸公共物品,注意勤洗手。
  放松心情,避免焦虑。疫情是有时间限度的,老年人要正确看待疫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紧张,可以多听听音乐、跟家人聊聊天。
  面对疫情,老年人往往是脆弱的,需要做好充分的防护。同时,老年人也应主动从正规渠道学习防控知识,管好自己的身体。(来源:《生命时报》,部分内容来自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
其他文献
“与共和国同龄,我很幸运!”今年70岁的郑幼荣是新中国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他管过建筑公司,“救过”纺织厂,又顺应时代变革,接手改制后的企业,他的身上有很多与祖国同呼吸共成长的时代印记。  虽已年逾古稀,郑幼荣却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依然掌舵一家企业,是绍兴华冕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每天早上8时多,他会准时出现在公司。  “对我来说,奋斗即是幸福。奋斗贯穿了我几十年来的工作经历。”郑幼荣印象最深的是
期刊
李承全,1944年生,2000年贵州省劳模。1969年响应党的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25岁的李承全毅然从天津不远万里来到了贵州水城钢铁厂,从此开始了他长达35年的奋斗生涯。回想当年的峥嵘岁月,74岁的李承全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扬起了微笑,有些回忆虽然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但真切的感受没有磨灭,那些难忘的时光还恍如昨日,重温之时百感交集,深情依旧。  脚踏荒山,身居油毡席棚,吃的是包谷杂粮,干的是重活、累活。
期刊
“赵爷爷来了,赵爷爷来了!”  小福源欢快地跑向一位70多岁的老人。谁曾想到,眼前活泼可爱的小福源,4年前因患恶性松果体畸胎瘤,差点失去了生命。  孩子口中的赵爷爷,就是红花岗区关工委主任赵春安。2004年,他从红花岗区委副书记岗位退休后,一直致力于帮助、救助贫困家庭和孩子。在当地老百姓心里,“赵书记”三个字代表着依靠和希望。  心之所向,解贫困群众燃眉之急  时光倒转4年前,红花岗区金鼎山镇后庄
期刊
青山不老松難老,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扫墓时刻祭军魂。  木里救火消防兵,不是亲人,胜是亲人,功德流芳万古存。
期刊
晚晴杂志让人甜,  暖暖情怀雅韵篇。  智者东方时代美,  夕陽喜度幸福年。
期刊
仲春漫步南垭山,  犀牛望月好景观。  桃李樱花映山红,  喜鹊知了鸣声欢。  文峰山巔览筑城,  贵阳嵌在林中间。  视外桃源难抒情,  多彩贵州谱新篇。
期刊
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啦,  世界一年一年的在变化。  爸媽心里有多少的话,  希望得到好的回答。  生活的路上都有坑坑洼洼,  只能克服不要怕。  别留下太多的遗憾,  让爸妈牵挂。  从小教你玩乐、教你说话,  当你背着书包走出了家,  爸妈心里有多少顾虑放心不下。  只要好好学习天天进步,  吃苦流汗爸妈都不怕。  如今你们已长大,  坏事不做随你在做啥。  爸妈头上渐渐长满白发,  体力不上只
期刊
英雄流血不流泪,  戰死沙场为华岿。  魂荡他乡几十载,  眼窥故土万千回。  当初壮士趋国难,  今日褒棺告慰归。  借问谁家无子女,  但言慷慨立丰碑。
期刊
岳麓山下爱晚亭,读书論道议马恩。   莘莘学子怀初心,不辱使命振乾坤。
期刊
百鳥溪间轮唱,千虫草地弹琴。山前交响伴溪鸣,歌唱农村新景。  五谷丰登增产,牛羊兴旺添金。全面脱贫富农民,美好生活日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