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tv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应从积极鼓励、正确引导、培养兴趣、教会方法等方面着手解决问题。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培养学生;质疑意识
  How in the thought moral qualities lesson teaching query of development student consciousness
  Qi Wei-ming
  【Abstract】Development query of student consciousness is an implement valid classroom teaching of importance link, should from aggressive encouragement, exactitude leading, development the interest, church method...etc. begin to work°out a problem.
  【Key words】The thought moral qualities teaching;Development student;Query consciousness
  
  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改革的浪潮推陈出新,一浪高过一浪,目前所提倡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能力的有效课堂教学。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培养好学生的质疑意识是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所谓质疑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理论或实际问题,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又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因此,教给学生质疑方法,培养质疑能力,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自能读书,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但是,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思想品德学科内容抽象性强,形象性不足,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听之任之,那么,思想品德课作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主阵地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是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实效的现实要求,也是摆在每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那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环节入手来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
  
  1.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设疑是调动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有疑才能形成认识上的矛盾,造成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作为教师不但要善于答疑,还要善于设疑,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
  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产生“疑趣”。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看待,想方设法营造积极、宽松的学习氛围和亲近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乐意在思想品德天地里探索、发现。在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在学生积极主动提问题时,无论提得正确与否,问题质量的高低,都要认真做答,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表扬,让他们有成就感,让他们觉得质疑问难是学生应有的权利,是光荣的,从而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其次,在培养学生质疑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对质疑,学生往往有三怕:一怕别的同学说自己的水平低;二怕说错了被同学嘲笑;三怕提出不同看法,得罪教师。这些顾虑不消除,就会抑制学生的质疑精神。对此,教师应首先自己带头消除顾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以实际行动真诚欢迎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提出疑问。这里的关键是,教师要有民主、平等,与学生共同探讨真理的精神,真正的知识是科学,不是迷信,也不应是盲从,要提倡学生大胆质疑。
  第三,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善于质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内在动力。古今中外,因勤于和善于质疑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成功事例是很多的,如:地球引力的发现、青霉素的发明……,那么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强烈的质疑意识呢?第一,教师必须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在教法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第二,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精讲教学内容,把知识教“活”,使学生学“活”、用“活”。
  
  2.正确引导学生质疑,教会学生质疑方法
  
  当学生质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针对学生不会质疑的现象,我做了具体分析,发现有的学生常常找不到问题的切入点而提不出问题;还有的学生在设问质疑的时候切入的角度不恰当而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甚至有个别同学完全是为了凑热闹随便提个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又做了以下一些具体的尝试。
  首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兴趣,找准质疑的切入点。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时政“热点”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如能联系实际把时政“热点”渗透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则能引起学生兴趣。如课文中谈到“维护国家政权的统一”时,就可联系时政热点——“台独”言论和行径,结合历史知识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己设问,这样一来,学生就加强了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的爱国意识。抓住热点,联系实际,让许多学生从无话可说到说话较多,从没有问题到提出问题,师生之间互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看报、听广播、关心国家大事,讨论时政热点的好习惯,从而扩展了学生视野,活跃了思维,达到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
  其次,为学生做示范,引导学生质疑。教师应该在备课过程中将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列出,然后再在课堂上将问题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课本,找出答案,并提出新的问题,在教师归纳总结时提出讨论,产生互动。这样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了积极思维的能力和习惯,教师也作了示范。
  再次,教给学生质疑方法,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思想品德课里,可以总结较多的问题质疑方法,现介绍几种方法如下:
  反问法——即对教材中的内容不盲目轻信,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质疑。
  比较法——即抓住相关的概念之间,原理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来提出疑问,如:权力和权利、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和根本等这些概念极易混淆,于此处发问质疑很有必要。
  整体质疑法——即把一个知识点放在一课书、一节内容和一个框题中质疑,形成整体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如在组织学生复习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时,为了达到使学生形成整体印象的教学目的,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质疑:①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涉及我国哪些基本国策和战略?②教材选取这些问题对我们有何重要意义?
  特定内容质疑法——即抓住相关知识点的重点字眼、独特内容质疑。
  化整为零质疑法——即把教材的知识点化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分解难度,逐一解决,达到让学生全面系统掌握知识的目的。
  理论联系实际质疑法——即把具体的知识点和当前国际与国内的众多时事、青少年的思想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质疑。诸如“一国两制”可以从理论层面质疑:“一国两制”内容是什么?如何形成和发展?有何意义?还可联系实际质疑:台湾问题的核心是什么?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为什么对香港、澳门是恢复行使主权,而台湾则是回归祖国?……,由于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和加强了对学生问题质疑意识的培养,学生多能自觉、主动地学习,他们掌握了一定自主探究学习方法,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得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加强。
  因此,只要我们每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真正注重对学生问题质疑意识的培养,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调动起来,让思想品德课与其它学科一样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不仅能使思想品德课发挥它应有的学校德育主渠道作用,还能使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能充分得以发挥,从而有效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
  
  收稿日期:2010-04-29
其他文献
《新课标》指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让创新型人才辈出,就要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做为教师肩负的责任,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想,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精神,要改革教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好作文教学。然而,在现在的语文教材中,没有专门的写作指导和训练要求,使得许多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外围徘徊,困惑于如何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我认为,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联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既是阅读的精品,也是写作的典范
期刊
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岂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机会。因此,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作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
期刊
创新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江泽民同志说:“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
期刊
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思维活动中最的价值和最积极的形式,是人类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是获取新知识,能力的有效手段。创造性思维又是创造能力的核心,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数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性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题来说是新颖的独到的思维活动,对某一事物的独到的见解,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揭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建立新理论、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方法。其过程具有创建性(独创性),灵活性等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寓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     1.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
期刊
【摘要】教育的艺术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健康而良好的情感。这种情感能够造成有利于教师教育学生的最佳氛围。继而学生的情感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体现;情感;培养;激发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果将“情感”投入体育课堂教学的运作中,让情感与知识相互作用,使学生个体的潜质得到激活,主动参与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在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实践中,对语文教学如何具体、灵活、有效地穿插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现将积累的几点体会浅谈如下:    1.认识汉字美    法国著名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这样写道:“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
期刊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教会学生做人,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关注的重点。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也应与时俱进,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教学目标。本文拟从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思想品德课的育人效果应注意的几个方面进行一些肤浅的论述,力求对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老师有所启发。  【关键词】思想品德;新课程;育人;思想道德素质  Shallow talk thought moral qualit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①。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老师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作为一名初级中学的数学老师,我着力于注重数学的创新教学。把自己实践领悟、心得总结反思:如何才能从数学教学中达到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    1.备课新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因此备课教案设计应具有知识性、真实性、趣味性、实践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