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与雪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一月,北京刚下完一场大雪,草木枯枝上皆是白茫茫的一片。清理道路的人拿着铲子,嗤嗤拉拉地划着地面,路上人们都匆忙又小心翼翼,赶早高峰的人无暇欣赏初雪,低着头看手机,默默赶路。
  难得有一个闲暇的日子,工作幾乎都处理完了,学业上的任务也稍告一段落,我提着行李坐火车回家。犹记得上一次看见这么大的雪,还是在十年前。那时我还在家乡的小镇上读小学,等不及地上积雪,扔了手中的算术本便跑到朋友的楼下大喊:“快下来玩,快下来玩!”
  冲出家门前,父亲塞给我一副手套,又反复提醒我“看着脚下的路”。那天,地上积雪成冰,我和朋友在雪中嬉闹,在冰上不止一次滑倒,又扑在雪堆里。那时我从未思考过脚下的冰容易使人趔趄,只是因为能够短暂抛弃那些乏味又困难的算术题而狂喜。
  南方的天气冷到落雪的时候并不多,有两三年一丁点雪都未下。后几次见到的雪都夹带着雨,零零星星,触地即化,窗外灰蒙蒙的。那时候我已从家乡小镇考到大市里念书,每每下雪时,我都恰巧坐在教室里刷着一套又一套卷子。我总会在下课时去有些滑的地面随意溜两步消遣,也会自己悄悄地在卷子的一个折角上写下雪莱的那句“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诗,在两点一线的年年月月里,一有下雪天,我总相信,有一日我能考上心怡的大学,相信对着雪许愿会有奇效。
  火车渐渐加速,窗外的世界成了一道白色的线。看不清窗外的路,我突然有些手足无措。眼前模糊的路面,手头上忽然不再有的工作,都给我一种奇异的感觉。十年转瞬即逝,来到北方上大学已经时过两年。藉由这雪,我才发现十年过去,自己有了极大的变化。我越来越喜欢把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从最初喜欢在最滑的路面上奔跑嬉戏,到在路上溜两步,对雪寄托好的心愿,变成如今看到雪的平静,以及希望雪不要给自己带来什么麻烦,比如滑倒,比如弄湿衣裳。
  十年过去,我是否丢失了童真,成了一个毫无波澜的无趣的人?我忽然有些迷茫地想。
  “零食、饮料有需要的吗?盒饭、面条有需要的吗?”乘务员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听到邻座的人问自己的母亲,这次北京旅游开不开心,他年迈的母亲笑得眼角纹路又加深了三分,像个孩子般重复着“开心,开心”。邻座笑着说:“小时候总是您带我玩儿,现在我也带您出去走走。”我看出他很骄傲。
  这种骄傲似曾相识。回想起自己几天前给家里打视频电话,父母看到预报说北京要下暴雪,便关切地问我冷不冷,叮嘱我多穿衣。我心想,这两个老人还真是唠叨,转而对他们说:“你们还是多照顾照顾自己吧!”当时,我也为自己对父母的关心而骄傲。但我很快愣住了,惊觉自己已经习惯性地将他们当做“老人”来看。不知道从这十年里的何时开始,我已经不去数父母鬓角到底有几根白发,而认定他们是需要关心照拂的老人;也记不清是哪一刻起,父亲说他爱上了钓鱼,母亲有些谨慎地跟我说,她觉得广场舞那儿有些热闹,也想去转转。十年前那场雪,父亲为了逗我,为我堆了一个硕大的雪人;而我无比确信,如果现在父亲正在北京,要与我去雪中玩耍游戏,我一定万分反对,担心老人不小心摔了碰了。
  想到这里,我释然了许多。我明白自己并未在这个十年丢失了童真,我只是将它小心地包好,轻轻叠放在内心深处。十年间,有人不可避免地老去,我日记中“父亲又多了一根白头发”的句子已经不再出现,因为他鬓角已近乎全白了;而有人必须以更快的速度长大。十年前,当我看不清自己脚下的路时,我肆意地在雪中打滑欢笑,享受孩童的游戏;十年过去,我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成了生活的轨迹,成为责任的延续,从而总是稳稳当当的。十年间,我从家乡的小镇到大市,又由南向北,来到了北京;十年间,我告别了童年与过往,接住了沉甸甸的成长。
  窗外的飞雪减弱了,火车正不断驶向相对温暖的南方,那是我的故乡。远处的色彩由白色与枯黄,渐渐变成淡绿,车上温暖久了,人们开始谈笑,说着2020的新愿望,谈着自己一定要做成的事,一定要见的人。
  我想,我马上也要见到我最想见的人们了。
其他文献
荐书人:陈曦   天津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天津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评论家。  在新课改和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作文学习与作文考察呈现出了以“语文核心素养”为中心的新特点,这有效地避免了作文的模式化与僵化。核心素养的提升,一方面需要时间和熏陶,另一方面也需要有的放矢的策略。是否能够提升素养,决定了作文的好否与分数的高低。对于中学生来说,广泛涉猎加之有选择的文本细读,无疑是提高语文素养最有效的形式。下
期刊
一  呼地扑来一股恶味,40多度的候车室堆满了人,房顶的风扇最大档地旋转,却转不走稠密的人、肉、饭、烟、脚和狐臭……和菜市场处理鱼内脏散发的气味一样,让人难以忍受。我横在人群中,平静的如同呼吸着正常的空气,任身体汗流浃背。  “开往稻城方向去的T56次列车因故晚点,正点到达本站的时间是2点15分,请各位旅客……”  我抹了把汗,祈祷着一定不能再晚点了。上一次母亲送我回学校时身体还算硬朗,才几个月就
期刊
王彬  关于蟋蟀,在我的印象中,如果与诗歌相联系,在我国当然最早的是那首劝诫晋僖公的诗,毛诗认为晋僖公“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悯之”。但是也有不同见解,认为是彼时的士大夫们相互诫勉之诗。大意是“为乐无害,而不已则过甚”。诗共三节,每节以蟋蟀承起,“蟋蟀在堂,岁聿其莫。”天气寒冷了,蟋蟀从室外迁到屋里,时间已是岁末,所谓感物伤时也。后面是这样的诗句:“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
期刊
李敬泽这是你们不知的春秋——《春秋传》法文版序  汉语中的“春秋”一词,由“春”和“秋”构成。上古时期黄河流域的气候温暖湿润,在中国最古老的甲骨文中,迄今未见“夏”“冬”二字,所以,“春秋”这个词涵括着复苏和衰败,它原本的指意是一年的时间,进而指向循环往复年复一年的自然。  后来,中国的史学家们——他们在当时是宫廷中的史官,史官按年月简略地记述大事,这样的编年史通常名为《春秋》,人的活动、人的历史
期刊
赵真一一  《牧神的午后》,曾经是我最喜欢的德彪西的管弦乐作品,取材于象征主义大师马拉美的同名诗歌:  林泽的仙女们,我愿她们永生。  ……  她们轻而淡的肉色在空气中飞舞,  空气却睡意丛生。  莫非我爱的是个梦?  ……  沉重的躯体和空无一语的心灵,  慢慢地屈服于中午高傲的寂静。  乐曲以轻管繁弦,描画了午后的时光,慵懒、迟缓、梦幻,飘浮不定,种种意象模糊、恐惧、疲倦、孤独。  牧神是创造
期刊
靳超  有时,我们会因一束蔷薇的绽放而喜逐颜开;有时,我们也会因一片叶子的飘落而寂寞伤哀。其实,大自然中的能带给我们感受的事物数不胜数,而最能撩动人们的心弦的,却是声音。正如夜读的欧阳修听到了一阵秋声,便勾起了他宦海沉浮多年的感伤之情,同时,又从秋声中悟到了无尽的人生哲理——扰随形去莫摇精。一、秋染秋声溢萧肃  在欧阳修的耳中,这凄切的秋声源自于大自然的秋天状貌:“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
期刊
梁晓阳一  那天我正在办公室写着领导讲话稿,突然接到幼儿园的吴老师打来的电话:“你女儿呕吐了,还发烧,你快来接她去看医生吧!”我大惊失色,我们夫妻三十好几才得女,依力是心尖儿肉,稍有个头疼脑热我们就高度紧张。我慌不迭地放下手头的稿子,一边走一边想,怎么会呕吐呢?可能就是一个感冒吧。但我还是赶紧打了一个电话给阿依,她在医院上班,我让她赶紧预约好医生。  见到了依力蜡黄憔悴的脸蛋,我抱起她,心头一阵收
期刊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  渔翁醉着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访隐者遇沈醉 书其门而归  [晚唐]韩偓  晓入江村觅钓翁,钓翁沉醉酒缸空。  夜来风起閑花落,狼藉柴门鸟径中。
期刊
我们是一名用生活写作的作家,虽然完稿部分不长,但已收获不少读者。读者中有关护之人,亦有批评指摘之士。身为作家,不应独处象牙之塔,而应俯身倾听读者,却仍坚持书写“有我”之书。两种方式并不矛盾,均是对读者的尊重。  一定要俯身倾听读者呼声。我不是看透世事的仙人道者,不是文学写作规则的制定者,只是一位初出茅庐的青年作家。年轻,因而缺少生活的经验。而身边的读者中不乏年长于我之人。正如韩愈所言“生乎吾前,其
期刊
王陌尘一  那年暑假带着儿子弋舟去美东旅游,好友玲住在波士顿,家离哈佛不远,我们就顺便在哈佛校园呆了一天。我们坐在哈佛铜像前的草坪上歇脚,先后过来几拨中国团,大家都忙着拍照、挤到铜像前摸脚,然后赶下一个景点。据说摸了铜像的左脚孩子就能上哈佛,所以铜像的左脚被摸得锃亮。这景象很像如今牵着孩子赶各种考试的家长们,辛苦地守在各种补习班、蹲坑班、考场外面,贴钱、贴力地拖着自己的孩子往前挤,希望帮他挤进名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