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应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zj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讨厌写作文的现状一直难以改观。原因何在?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难点在于学生没有什么可写。“没有什么可写”暴露出中学生生活面狭窄,生活积累不厚,还有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期,看问题缺乏稳定性、深刻性和全面性。在这种状况下,学生硬着头皮挤出来的“作文”,大多是空洞无物、文意断裂、感情虚假、道理不通。为此,写作教学应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为写作教学插上“乐学”的翅膀,让写作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写作教学现状堪忧
  语文新课改客观上促进语文教学走向深入,可是写作教学日益令人担忧,写作教学的许多尴尬促使教师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写作教学到底缺少些什么?
  写作教学是一种集智慧、思维、品质、人格于一体,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养和人格完善的教育活动。由于当前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物质无比丰裕的时代,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使得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但这也是一个精神相对匮乏的时代,大家太缺少一份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动了。明朗鲜活的脸颊越来越少,耐人琢磨的少年老成却越来越多,本已脆弱的人文精神显得苍白无力。心灵的慧眼早已被时尚的幻景所遮盖,曾经的豪情也在应试的压迫下消磨殆尽,写作教学的出路在哪里?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难觅的。
  当下写作教学的尴尬——“空手套”和“迷踪拳”的演练。长期以来,我们没有一套完善的写作教材,致使语文教师玩“空手套”的花样和“迷踪拳”的招式,写作教学魂不附体、雾里看花。其原因:一是写作教学被阅读教学挤占,成了附属;二是写作教学的内容依附在语文课本之中,随意性很大;三是写作教学的评价体系仍处于混沌状态,传统观念严重影响着教师的作文评价标准,所谓的标准,也是不成为标准的标准,空泛模糊;四是写作教学的规律性不强,老师指导和评价写作时缺少针对性,无适时可言;五是写作教学的知识零散,能帮助学生掌握规律的几乎不多见,很多教师凭着自己的感觉和写作经验的积累乃至于个人的好恶向学生布道;六是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和创新性的缺失,写作教学的低效、重复训练,致使学生失去了写作的兴趣,见了作文就躲避、应付,不要说文思泉涌,连本份的话语真实性也难得一见,更谈不上创新的灵动思维。
  作为语文教师,有相当一部分在写作能力上也欠缺,没有写作的切身感受。指导和评价学生的作文成为空谈。正是在这样的境域中,写作教学遭遇到学生静默的抗争。一味地模习和约束,导致群体性失语;长期的僵化和封闭,导致学生萎缩性失真;教师的话语霸权和奴化,导致学生个性失格;顺应和盲从,导致习惯性趋同。写作无意见、无情感则千篇一律,枯燥无味,读之令人昏昏欲睡。见不到任何优美的文字,见不到任何新鲜的词汇,都是僵死的文字在流动。其结果就是:学生丧失了话语权和言说的主动性;丧失了言说的个性和创新的灵性;于是乎人云亦云,跟风盲从,随波逐流,无病呻吟。台湾作家陈映真说过:“我们真正缺少的是一种在名利之前保持平常不动的心怀和自由思想。”林语堂也曾经说过:“文章何由而来,因人要说话也。”
  当下大多数语文教师采用指令性写作方式。由于对写作过程缺少深入体会,写作教学过程虚无化,概念化、知识化、空泛化,致使学生无话可说。有的语文教师依赖于系统训练,自己探讨并引入理论性较强的写作教学系统进行训练,脱离了中学生写作的价值追求。有的语文教师进行创作式的写作教学训练,拔高了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和水平;或一味地进行所谓自由式的写作训练,又陷入盲目境地。这些对写作教学的探讨和挣扎,仍然改变不了写作教学低效和无思想深度,没有灵性和个性的现状。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认为:制约学生写作综合素养提升的瓶颈是学生生存状态的恶劣。他说:“凡是对写作有切身体会的人都会知道,适宜的生存环境、良好的写作心境和一定量的阅读积累,是极为重要的。”写作教学不是一件能简单说清楚的,关键在于对中学写作教学如何进行准确的定位,对写作教学新理念多一些思辨,领悟写作教学理念的内涵。拓宽视域,用高的思想境界和国际视野,去引领低而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现实。
  打开慧门,自由思想
  写作是一种精神活动。自由地、主动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人生的认识,才能在写作过程中获得写作的快乐。自由思想,就是放胆说自己想说的话,放胆写自己想写的事,放胆想象那些美妙的意境。林语堂先生说过:“然一人一日之中思想万千,其中有可作文者,有不可作文者,何以别之?曰,在会心二字。凡可引起会心之趣者,则可为作文材料,反是则决不可。凡人触景生情,每欲寄言,书之纸上,以达吾此刻心中之一感触,而觉湛然有味,是为会心之顷。”从写作规律来说,一个人的思想达到成熟了,才可以为文。
  对于中学生而言,“会心之趣”“触景生情”,一点感触都是十分珍贵的。中学生无论是生活阅历、知识积累、文化涵养,都还是不够丰富;独到的见解和精彩的话语大多处于不自觉的原始的生活积累,或偶然的灵感闪现;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的思考,处于一种不自觉的不稳定和不成熟的状态下;具有超常天赋或早慧早熟的天才学生那是凤毛麟角。因此,常规的作文教学应该把自由思想还给学生。可事实上,学生的写作自由少得可怜,一点选择的权力也没有。学生作文不自由,只能凑,只能抄,久之,讨厌作文,厌恶写作。思想真自由,个性自由张扬;文章必放异彩。而我们的作文教学,不教说心中要说的话,也不教说心中不可不说的话,而只教说得体的话、精彩的话,这其实是对学生性灵的摧残。如果老师言必“题材”“主题”“思想”“做人”,言必“结构”“手法”“修辞”“风格”,那么,学生的心不动,情不动,笔自然也就动不起来。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不能思想、没有思想的人便徒具人形,充其量不过是一株脆弱的苇草而已。自由思想则不苟同,不媚俗,用心灵去挖掘,亲身去体会,会心之趣,养成“悟性”。待其话冲口而出,貌似平凡,实则充满人生百味。
  孕育骨气,解脱性灵
  新课改高举“人文主义”大旗,主张个性张扬。语文教育也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纷争中统一,语文教学逐步走向深入。而写作教学要打破“藩篱”。学生在获得语文学科知识积累的同时,获得文学、文化的熏陶,民族情感的积淀,才能孕育骨气。由于学生生活在多元化环境中,观察世界和对生活的体验往往着意于“有趣”和表现心灵。那些规矩、纪律、格套、模拟,束缚学生创新精神,越来越呆板、平庸、乏味。学生从不敢直抒胸臆,也不能文思飘逸,从没有让自己的性情得到真正释放,生怕自己妙手偶得的狂言或不甘平庸的壮语,令人齿冷。作文乃不得已而为之。   林语堂说:“文章者,个人之性灵之表现。”性灵就是自我。文章出于个人思感。文章的取材及写作,离不开性灵的参与。林语堂又说:“有意见始有学问,有学问始有文章,学文必先自解脱性灵参悟道理始。”显然,写作的关键是“解脱性灵”“参悟道理”。学生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孕育着生气,出于万象之间。云霞呈幻,花鸟争妍,人情事理,变化万千,风雨之夕,月明之夜,岂能无所感触!有感触,便有话语;有话语,便有文章。而写文章并非一朝一夕可以速成。感触多了,世事通达,道理清澈了,见解悟透了,则不吐不快也!而性灵得不到解脱,事理不求甚解,人云亦云,无话可说,则无病呻吟。不是从心底流出的不是心声,不是从自我口中说出的不是真言。表情不诚,叙物不忠,发言不真,所以文章空疏,文思枯干。性灵的解脱,就是让学生的身心解放,肺腑充盈着大自然之气,吸纳天地之灵性,感念生灵和民生之幸,品人生骨气和神采,体贴时代的命脉。铸魂于心,情动于衷,文发于外。写作教学乃孕育顶天立地之人脉,担当语文教育之大义也。
  回归本真,纯净生活
  把理性、道德、审美教育作为精神生活的统一体,使他们之间协调发展,是语文课程和教学的立足点。写作教学应实现简化生活、纯净生活、平衡生活的目的。一个人格健全、活得自由、有尊严的人,才更有可能是一个有道德的人;被社会和生活扭曲和污染的人,则必然阴暗和偏激。语文教育担当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写作教学又与“做人”有着密切联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生活完满,实现人生的价值。陶行知说:“我们所求的学,要它天天加增的,是高尚的生活,完全的生活,精神上的生活,永久继续的生活。”由于我们的生活并不完全高尚,并不纯净,甚至污染着学生纯洁的心灵。主张自由思想,解脱灵性,并非让学生高度自我,天马行空,而是在生活的现实中诠释生命的意义、生存的价值。在昨天、今天的注释中,寻找光明的起点。在对真、善、美的生活和假、丑、恶生活比较中,做出合理的选择和评判。
  写作教学应有之义是纯净学生的生活,洗尽尘渣、滤去生活中的丑陋,发抒真情实感:即健康、积极、美丽、负责任的。这并非是要学生说大话、空话、套话和违心的话。而是在文章中表达丰富的内心精神世界:感动、感恩、同情、怜悯、喜、怒、哀、乐,烦恼与痛苦,失败与成功等,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黄厚江说:“没有思想、没有对生活的感悟,没有对人生的思考,无论语言怎样有文采,怎样讲究形式和修辞,只能是没有血色的皮肤,不管白皙还是黑红,都不是健康的。”语文教学与写作教学要给学生一座田园和一座花园。在这里,学生可以净化心灵,放飞理想,解脱性灵,自由思想,发抒个性。远离污染和浮躁。让学生的心多一些闲适和宁静。纯净的生活可以治愈心灵的疾病。心域无疆、思域无界。让学生成为作文和生活的主人,从而彻底摆脱写作教学陷入的尴尬境地。
  参考文献
  [1]黄厚江.黄厚江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2]林语堂.林语堂经典作品选[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7.
  [3]李小鲁.教育作为人的生存方式[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新庄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为主体的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应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并对体验式教学进行了一些思
汉代审美文化的新篇章是以阐释经学中的"天"、"圣"、"人"的关系开始的。"我注六经"是主体以积极的姿态寻求"天"的过程,汉代人对圣人的诠释是以"人"对"天"的有限追问为前提的。在天人图式中,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加强制度与人的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完善体育设施,努力提升科研水平和能力,才能保证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持续发展。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必须以高职教育
针对这则新闻,我们邀请了TV南德意志集团(TVSD)纺织品专家吕燕梅(Rebecca)女士,再谈质量指标与人体健康的关联,以期引起业界对服装安全性的重视。在纺织品检测行业拥有20年的从业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国家之一.当前自然灾害治理过程中缺乏有效协同,部门之间各自为政,致使我国灾害治理成本较高且效率低下.为此,结合我国灾害治理需求,引入协
“郭美美事件”是当下比较热议的话题,它与之前发生的陕西“彩票事件”、贵州“瓮安事件”、山西“疫苗事件”等轰动一时的事件有着相同的特点:透过这些事件可以折射出民众对政
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需求不断扩大,一方面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步履维艰,其中的原因何在,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满足社会对中等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又解决中等职
从哲学的维度看,宽容既是容忍精神,又是批判精神。"容忍"就是对不同思想、观念的理解和尊重,是让每个人都有自由思想的空间;"批判"就是对不同思想立场、思想观念及其根据的追究和
道德信仰的研究要从逻辑理路僭越历史理路中走出来,首先就要澄清所借鉴历史理论资源自身的逻辑理路,这就是历史目的论下的康德道德神学的逻辑存在。具体体现在:道德神学的逻辑位
2011年11月3—4日,“2011全国纺织服装标准与质量论坛”在广东西樵召开,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和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导、纺织服装各行业协会的领导、国家和地区质检机构的专家、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