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达虹先生
从事石材行业几十年,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一同成长,参与过许多城市地标建筑的建设,他用这种方式,留住了一个时代的美,也留住了一个城市的记忆。开放性的公共项目与艺术空间的创建,是他从事这一行最大的理念,因为於他而言,为社会创造价值是比个人事业更值得去追求的事情。他也始终用自身的行动践行着这一理念。
与城市共成长
苏达虹先生回想自己从业的历程,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间竟已从事石材行业三十餘年。这三十餘年,是香港与内地经济飞速发展的三十餘年,也是我们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的三十餘年。在自己最好的时间遇上了时代发展的黄金期,这是他与时代的相互成全。
石材,在很多人眼中只是一块冰冷的建筑材料,但是对於与之打交道几十年的苏达虹先生来说,其孕育着无限的可能。每一块天然的石材,都是自然赠与人类的礼物,它装点着我们的城市,也装点着我们的生活,从事这个行业,苏达虹先生也希望自己创造更多的美,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八十年代那个遍地霓虹的香港,苏达虹先生参与过许多重要项目的建设,当内地的经济实力开始慢慢壮大的时候,他也适时开辟了新的“战场”,与内地展开了一些生意上的往来。那时候,香港已经成为了一座高度发达的城市,而内地,城市化进程才刚刚起步,所以在许多方面,香港的经验对於内地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他们此时投入内地的建设,对於国家发展的意義或许远远超过了他们自己的想象。
内地如今的四大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每一座,都有他们那时留下的痕跡。比如,北京的东方广场、上海的新旧锦江饭店、广州最早的几家五星级酒店、深圳图书馆等等。在九十年代初国家宣佈开发上海浦东之後,他们也第一时间前去,克服重重困难参与建设了上海招商局大厦、梅龙镇广场等商业大厦。这些,都成为了他们与这座城市共同的记忆。
其後,内地的相关公司渐渐发展,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地成长,竞爭日益加剧,苏达虹先生便选择淡出内地市场,专注建设香港这座他出生长大的城市。时代几经变迁,他也在其中经历着他的“变”与“不变”,“变”的是经营方法和策略,“不变”的是自我和本心。
“我们的生存之道就是跟着潮流走。”这是苏达虹先生对於自身经营手段的高度总结。不管是八九十年代为了与内地往来苦学中文,还是到後来为了获得竞爭优势将工厂从加工半成品转变为原料加工生产一条线,时代推着他们进行改变,他们也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挑战,所以才能在三十餘年的时间里屹立不倒,成为香港石材领域的“老字号”。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他们的脚步还将迈向更远的地方,对外合作也将更加频繁,这是苏达虹先生给自己公司描绘的理想蓝图。
“做一些开放性的公共项目是我们最大的理念”
随着建筑功能的逐渐多样化以及人们审美水平的日益提高,如今,各类工程项目的复杂性也在日益加剧,这种复杂性並不仅仅在於工艺和技术层面,规模的扩大也导致了队伍管理方面的难题,所以苏达虹先生常常表示,现在在一个工程项目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已经越来越多。
但这样的投入对於他来说甘之如饴。因为去创造、去建设一个开放性的公共项目或者是一个艺术性空间,对於他来说,是一件既骄傲又欣慰的事情。苏达虹先生表示,做一个项目工程,不同於从事其他生意,一个项目工程完了之後这个成品是永远保留在那里的,工期虽然结束了,但是一切又好像远远没有结束,多少年後你依然可以回头审视你曾经的工作,欣赏自己创作的作品,这里面有岁月的流转,也有自己情感的沉淀。
尖沙咀的1881、中环的“大馆”是苏达虹先生和他的团队花了很长时间去参与的一个项目,如今,它们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个地标,成为了遊客来港的一个热门“打卡”地。这无疑是一个多方共赢的结果,苏达虹先生对此深感欣慰,同时也生出了诸多感触:“它对香港文化的弘扬和保育能起到积极作用,也能给大家传递和谐的理念,所以这是对社会有贡献的项目,我们最乐於参与这样的项目,做这些项目就是我们最大的理念,我们也希望香港这类创作越来越多。”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苏达虹先生的从业情怀。
“这多多少少的影响,也是一点贡献”
在事业之外,苏达虹先生的生活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服务。他加入荃湾扶轮社已经有二十年的时间,曾任该扶轮社2002—2003年度的社长。一年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这一年,苏达虹先生作为领导者带领社员们开展了许多服务方面的工作,例如,筹建希望小学、协助学校的卫生工作以应对SARS危机、联合内地相关单位开展治疗乙型肝炎的活动等等。
而香港工业总会则与扶轮社的性质完全不同。工业总会是属於行业的协会,里面的成员从事的全是建筑相关的行业,大家在一起总是有聊不完的话题。加入的人数与日俱增,这个团体也越来越大,对於行业发展而言,无疑是大有裨益的。苏达虹先生在做工业总会第二分组主席的年月,对会中架构进行了改革,将原来的工业总会第二组变成了後来的委员会,让会务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以自己的力量推动这样的变化,苏达虹先生也收获了满身荣誉感。
除此之外,对於行业,苏达虹先生还有一项突出的贡献,那就是参与编辑了《中国与世界石材大全》。几位如苏达虹先生一样在行业中浸淫已久的前辈,在长久的工作之中意识到了行业的不规范,希望自己工作几十年积攒下的知识与经验对於後辈能起到一些引导和启发作用,於是花两年的时间创作並出版了这一本《中国与世界石材大全》。从零开始的他们,所面对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为了让书本中的紀录更加地凖确详实,他们选取样本去做了专门的测试,事无巨细地记载了行业里各类型的知识和技巧。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从颜色、产地、品种等各个条目去检索材料,了解其具体的成分、性质等参考数值。苏达虹先生曾说:“出了这套书,不代表可以全面改变人的观念,但是这多多少少的影响,对行业也是有一点的贡献。”显然,他们的目标已经达成,如今,这本书依然是许多行业中人的行动指南,他们一时的辛苦,为行业创造了永远的财富。
不管是置身行业,还是置身服务之中,困难和挑战从来都没有绕道而行,但是苏达虹先生始终没有後退过半步,“我活到今天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个很享受的状态,即使面对困难,也都是用直面的态度去果断处理。我认为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拼命地工作,然後拼命地玩,投入就彻彻底底地投入。”这是他的处世哲学。
从业几十年,苏达虹先生笑言,这个行业带给他痛苦,但也同时带给了他快乐。痛苦的是工作的艰辛,快乐的是工作所带来的获得感以及跟随着这份工作实现的自身的成长。“这个行业给了我们很多机会去往世界不同的国家,去接触当地特产的原材料,我们因此有幸认识到了这个世界更广的一面,也开阔了自身的视野。”这是一份意外的获得,但也让苏达虹先生更加享受其中。
苏达虹先生始终坚持做着自己认定的事情,在时间的浇灌下,那些曾经播下的种子,也纷纷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对於这一切,他满含笑意,但也深知,今天收获的,是属於昨天的成就,而未来山高水长,要想事业之树永远长青,现在的他还需要不懈努力,继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