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证寺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whuoc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坐上了朝熊山的缆车。缆车沿着笔直的线路向上开动后,同伴忽然颇有些伤感地说起了家事,说孩子们还都在上学,双亲年纪都很大了。我不知道他为何突然要说起这个,一时不知说什么好。缆车上升的幅度很大,有些骇人。现在是雨天的下午,坐缆车的就我们两人,如果两人摔死,哪家报纸会刊载消息呢?因为内心都有点寂寞,所以我对同伴开起了这种玩笑。缆车到了终点站,那站上也只有孤零零的一个站长。一个卖东西的,在店里打着哈欠。在山下听说山上有人力车,但也不见影子。虽是秋季,但还未到赏红叶的时节,所以游人才这么少。在春光明媚的参拜神宫的季节,参拜的人们几乎没有不顺便到这座山上来的,那时的拥挤程度不难想象。这样一想,心情也随之轻松起来。实际上,在关西地区如要寻找游人稀少的游览地,那是需要特别动点脑筋的,比如露宿园边或者彻夜不睡之类,否则根本没门。所以这当儿没有游人,实属千载难逢。想到这里,心里竟有点儿飘飘然了。
  人一点点多起来了,不断有三五成群的人从山上下来,下山的人除了山里的居民外,有些也许是早晨在山上参拜的人。这么多的人,简直让我对刚才无人的情形起了疑心。山路位于山岭之上,自然路面没有什么积水塘需要飞身而过,但走到树荫下时总会有水滴落下来。幸好此时的天气已在渐渐放晴。那个豆腐店不像听说的那样古朴,坐垫倒很干净,角落里还有个墙上刷着油漆的食堂。如果再下雨就需要住一宿了,但因为我们打算乘夜车回去,连手套都放在山田,所以还是决定按原计划回去。我在家时散步,总喜欢趁路上无人时出去;但旅行毕竟与散步不同,没有这个必要。虽然我们时间充裕,但并不会因此而长时间伫立一处,所以不经意间已经走到通向山门的路,来到万金丹屋跟前的一个转角。
  那儿视野极好,视线越过山岭,可以看到斜斜的大片海面,山的样子也非常美。这样的美景,让我终于有了庆幸今天来游的好心情。算算日子,明天就是明治节,今天已是十一月二日。近处的树木已经渐染秋色,远处山头的树梢则已是秋色绚烂。志摩和度会郡尽收眼底,更远处是熊野一带的连绵高峰。左侧的海面上,闪烁着太阳的光辉。我在那智的妙法山前、木曾深处的三国山巅也这样眺望过,但那些地方看不到海,也没有今天的水蒸气。眼下淋湿的山景被太阳一照,一切都清楚地呈现出来,色彩有浓有淡,就像彩虹呈粉状散布在林间一样。从林后照过来的强烈阳光,在林间闪烁跃动,给人以诸景围着日轮的印象。我和同伴修行不足,对佛教的灵光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悟,但眼下还是被这个非同寻常的光与霞深深打动了。我眼睛里不禁涌出了泪水,不得不常常擦拭,因为不如此就看不清楚了。
  进了金刚证寺山门,庭院很大,却空无一人。我们先拜了石阶左侧的虚空藏菩萨。这时不知从哪儿跑出来一只摇着尾巴的瘦瘦的小白狗。观察它的面部,可知其刚刚脱离幼儿期,是一只并非原产日本的狗。它居然登上了这么高的山顶,这让我惊讶不已,也让我感叹悲伤。有位夫人,一看就知道是那种讨厌狗的人,可这只狗却不会察言观色,在夫人的裙边转来转去。夫人举起遮阳伞欲打,我赶忙止住了夫人。我对她说:“这只狗孤独得很,怪可怜的。”我心生怜爱,嘴里召唤着它,想找个店,买点儿什么给它吃。可它到了石阶下,就不肯再进一步,而那附近也没有店铺。告别了狗,我在一座座殿堂里进进出出,总算遇到了第一个参拜者。他看上去应该比我小四五岁,但也到了被称作“翁”而不会生气的年纪。他穿着白衣,系着白巾,手持旧斗笠,脚上也穿着朝奉者所穿的正规鞋子;眼神则露着朝奉者常有的温和恭谨。朝奉者默默地参拜后,很快就走往别处了。
  寺院后面,是通往地藏菩萨的路,走了约200米来到一断崖处时,视野一下开阔起来。举目望去,但见祭奠死者的高大的塔形木牌,两层、三层地排列着,密密麻麻,简直像墙一样严丝合缝,其间几乎不透空隙,数量之多,不能不让人感到吃惊。从木牌上写着的姓名、年龄看,死者中年轻男女很多,也不知是什么缘故。那些特意前来吊唁的人自不用说,即便单纯为游山而来的人们,面对这种场面而不感到震撼、不涌起哀思的,也应该只是很小一部分吧。地藏堂前有个巨大的石香炉,有两三位工作人员。香炉里浓浓的香烟袅袅上升,却并没有被风吹散,形成了一面烟霞。山冈的顶端崖边半悬着一座小茶馆。置身小茶馆里,耳鼓里隐隐传来大海的涛声,眼前则是海邊的荒滩。但见惊涛拍岸,白浪穿空,瞬间碎开散去,一刻不曾止歇。凝视这样的景象,感觉它所表现的人世无常之感,比万千说教还要深入人心。
  当我举目再向志州海滨、海角方面眺望时,天空忽然出现了大片的云层,仿佛在提醒我:已到了返回的时间。是的,是得往回走了,天黑后就不好走了。这样想着,脚下用力,很快就回到了金刚证寺前。我惦记着那只小狗,目下四处寻找,却发现刚才碰到的朝奉者,在本堂那里放下了斗笠休息。而那只狗的下巴枕着老人的膝盖,享受着老人的抚摸,快活地摇着尾巴。
其他文献
朱莉婭·德·库克(Julia de Cooker)出生于1988年,是一位来自法国的摄影师,2012年毕业于瑞士洛桑艺术与设计大学的视觉传达和摄影专业。朱莉娅从小就着迷于光线和图像,她9岁的时候就拥有了第一台相机,15岁时在浴室里布置出一间暗房,此后便彻底沉浸在摄影的世界里。  2013至2016年,朱莉娅花了4年的时间在挪威北部的斯瓦尔巴特群岛用大画幅相机进行摄影创作,题材既包括当地的民众和建筑
拍摄人:尹成颖  拍摄地点:黑龙江,哈尔滨拍摄时间:9月9日  INFO:DJI FC6520,f/4,1/100s,ISO 100  我俯瞰著滨江湿地,有船静静滑过水面,留下一片微波,江水轻轻拍打浅金色的芦苇、香蒲,绵延的红色花海中传来一阵微小的声音,不时可以看到灰鹤、江鸥匆匆掠过。在人们印象里,北方的景色多半是壮丽、磅礴的,带着东北人特有的豪迈劲儿,滨江湿地却偏偏呈现出江南水乡、小家碧玉式的温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西南部,处于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北段的中间地带,境内有彝、汉、藏、回、蒙等14个世居民族,是四川民族类别最大、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有“东方情人节”之称的彝族火把节、神秘奇特的毕摩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朵洛荷、彝族传统选美、彝族服饰、中国唯一的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以及泸沽湖摩梭风情、木里藏传佛教文化、德昌傈僳风情,构成了凉山绚丽多彩的多元民族文化。  凉山是中国最大的彝族
一种上瘾滋味  世界上以盐命名的地方不少,著名的例如奥地利的萨尔茨堡,美国的盐湖城,其中自然也包括中国的盐城。这几个名字分别代表了制盐的几种不同形式——矿盐、湖盐、海盐。中国历史上关于「煮海」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先秦典籍《世本·作篇》中的「夙沙作煮盐」一语。当代考古研究认为,大约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先民们便开始利用近海滩地的地下咸水,或是让潮涨潮落间的海水「入坑」,经过晒、煮等浓缩手段制造海盐 
对我来说,非洲之旅早已不再是猎奇,而是一种倾听。在辽阔的国家公园中度过的每一个昼夜,可以倾听各种自然之声;阅读源自非洲的经典传奇,是在历史的天空里捕捉关于自由与文明的信息。19世纪狩猎潮中的“白色猎人”,将非洲视为一个失落的世界;在生态旅游盛行的今天,亲近非洲,观照急遽变化中的生态环境,谋求人与野生动物的和谐共生,西察沃:獅子与熔岩的古老之地  西察沃国家公园辽阔的原野构成了一处秘境,至今仍较少受
拍攝人:夏叶子  拍摄地点:秘鲁,库斯科 拍摄时间:2月8日  INFO:Canon EOS 5D Mark II,f/5.6,1/500s,ISO 100  库斯科是昔年印加帝国的首都,每年2月或3月的某个周日会举行盛大的狂欢节,热闹非凡。庆祝活动从节日前三天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节后三四天,在此期间,城中可以看到各种身着华丽服饰、佩戴奇异面具的人,或是浑身涂满彩色颜料的人,踏着音乐的节奏载歌载舞
春节将至,不知现在还有多少家庭保留着在这样的团圆节拍摄一张“全家福”的传统。对普通人来说,给家人拍照主要是为了联络感情或寄托思念;而对于一些摄影师来说,拍摄,就意味着用镜头在思考,为家人拍照,是在用这“另外一只眼睛”观察那些因为太过熟悉反而常常会忽略的人与事,探索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关系。这些看上去十分“另类”的家庭照,除了让人感觉到亲情的柔软,更会引发关于生命本质的长久思考。平凡的生活就像融化了的
麻将是中国古时发明的一种博弈游戏,富于竞技性和趣味性,也因此声名远扬海外。根据国际智力联盟发布的最新消息,中国的竞技麻将成为继桥牌、国际象棋、围棋、象棋、国际跳棋之后第六个得到国际认可的智力运动项目。世界上第一座麻将博物馆  世界上第一座麻将博物馆——“麻雀博物馆”,坐落于日本千叶县,1999年11月由一个酷爱麻将文化的出版商野口恭一郎筹建,展出从世界各地搜集而来的约3000件展品,包括麻将牌、麻
摄影师:Ehab Aref (美国)  拍摄地点:美国,火奴鲁鲁  INFO:DJI Phantom 4 Pro, f /3.5,1/60s,ISO 100  恐龙湾(Hanauma Bay) 是个极美的亲海去处,水不深,浪不大,鱼多,还有各种健康美丽的珊瑚礁石和热带鱼类,连完全不会潜水的旅行者也可以尝试在这里浮潜游玩。我将无人机放飞空中,用垂直视角向下拍摄,狭长的海湾像蓝色触角一样探入陆地。马蹄
水晶河:与“美人鱼”共舞  美国人一到冬天都爱跑来佛罗里达,其实动物们也一样,寒冷的天气里会到这片温暖的土地来凑热闹。在水晶河有机会近距离观赏一种非常特殊的哺乳动物——美洲海牛(Manatee),它们大多分布在加勒比海沿岸,极为罕见且濒临灭绝,我的向导Rachel说:“它们是世上最宁静、温和的动物,与它们交流是一生难忘的经历。”  清晨,我换好浮潜装备,搭上船长Kevin驾驶的游艇,行驶在宁静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