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是一位看重中长期收益的投资者,那么,现任就可以逐步滞伏城内,耐心等待多头“革命”的重大胜利。从决定A股中期走势的根本因素——政策、资金和估值综合考量,股市迎来重要转折的时机日益成熟。
有人把股市比作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今年的A股更像一座怪异的城,城内的人备受煎熬、进退两难,城外的人则迟迟不愿进来。10月中旬以来,市场有所回暖,城内总算迎来几阵欢声笑语。然而,颠簸无常的走势、斑驳稀疏的量能,折射出城外依旧冷漠的态度。
在国内调结构的背景下,未来经济增速长期放缓的基本面趋势,让我们慎谈“牛市”和“反转”。不过,随着四季度以来股市运行环境的改善,经过反复震荡筑底后,未来一轮中期上涨行情完全值得期待。再考虑到目前的历史估值,2300点附近的投资价值已经大于风险。
因此,如果你是一位看重中长期收益的投资者,那么,现在就可以逐步潜伏城内,耐心等待多头“革命”的重大胜利。
潜伏理由一:通胀受控宏观政策转暖
自7月份创出本轮通胀高点65%后,CPI指数开始逐步回落,10月的5s%基本确认通胀在二季度见顶。机构预计,11月、12月CPI将快速滑落至4396。这表明,悬在股市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通胀终于受到控制,并进入下行通道。随着通胀猛虎的悄然退去,一直紧绷的货币政策也具备了回旋的余地。
另一方面,欧债危机已历时近两年,尽管欧盟、IMF、各国政府采取了诸多应对措施,但债务危机不仅没有根除,反而渐成燎原之势。欧美经济前景堪虞。摩根大通最新预计,欧元区明年经济将萎缩0.6%,且未来两年经济好转的可能性不大。包括罗杰斯在内的经济学者预计,美国发生再衰退的机会达五成。
外部环境一团糟,因此明年要保持国内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客观形势上也要求中国针对经济的结构性风险,对货币政策做“适度放松”。即政府的工作重心从抑制通胀转为保增长,以应对外围经济可能的衰退。
而10月以来,政府相关人士和部门的表态、举措也表明,实行1年之久的货币紧缩政策中止,宏观政策定调“财政扩张+定向宽松”的态势得以确立。
10月20日,财政部宣布,批准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
10月25日,温总理首度发出“宏观经济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的政策信号。
10月底,财政部发文明确大幅上调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
11月1日,央行人士透露,四大行信贷猛增600多亿元。信贷闸门突现松动迹象。
11月2日,胡主席在G20峰会上,着重强调了“保增长”。
11月17日,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一年来首次提出,“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上述一系列信息明确地传递出宏观政策微调自10月下旬开启的信号。未来随着通胀继续回落,宏观政策中保增长的权重将进一步提升。
近两年,国内股市的中期波动与货币政策走向密切相关。
如2009年8月,针对极度宽松导致股市、楼市资产泡沫抬头,央行将“微调”货币政策写进二季度报告。它直接导致当年小牛市在3478点戛然而止,一个月内股指崩跌至2600点附近。
2010年5月,欧债危机趋于严重,温总理17日表态:“国内外形势仍极其复杂,要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由此缓解了市场对政策继续加码的担心。此后5个月,上证指数由当初2500点附近飙升至3186点。
而正是本轮紧缩政策周期的开启,又促使大盘自3186点进入震荡下跌,今年10月最低见到2307点。
如今面对国内外新形势,宏观政策再度“微调”,标志着被货币紧缩压得抬不起头的A股终于迎来曙光。货币政策“暖冬”信号确定,将为明年证券市场迎来“艳阳天”,奠定坚实的基础。
潜伏理由二:估值足够便宜
潜伏能否成功,重在天时地利。如果宏观政策微调是“天时”,估值足够低就是“地利”。
所谓“估值”,是指股价(指数)相对于未来盈利预期而言的价格水平。
在许多机构投资者的眼中,A股的估值底早在6月的2700点就已显露,但三季度凶险的内外环境,硬是把估值底拽到了2300点。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目前A股价格堪比“挥泪甩卖价”。用估值衡量股市底部,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不可否认,每一次市场历史性底部,估值都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那么,目前A股的估值到底有多便宜呢?我们可以从横向、纵向两个角度来对比说明。
根据彭博资讯统计,截至10月27日A股2400点附近时,A股估值为1398倍。国外的日本日经225指数市盈率为1613倍,美国标普500指数市盈率为13.27倍,韩国综合指数为1263倍,英国富时100指数为10.62倍,德国DAX指数为10.06倍,法国CAC40指数为9.12倍。可以发现,不足14倍市盈率的A股,相对于全球各主要市场,并没有存在泡沫。
如果以代表A股蓝筹股估值水平的上证50指数来看,11倍的水平基本与深陷欧债危机、面临经济衰退的几大发达经济体接近。而从实体经济看,中国国内经济仍维持在9%以上高增长的水平,英国却深陷滞胀泥潭,法德更要避免负增长。此外,由于新兴市场上市公司的成长性高于成熟股市的公司,因此,新兴市场股市相比欧美等成熟股市,往往存在溢价现象。从这几个角度而言,中国的股票价值相对于欧美股市,已处于一定的低估状态。
潜伏股市
纵向来看,沪综指估值最低的时刻,是在1994年7月跌至325点时,当时平均为12倍。2001年6月2245点时,A股平均市盈率达到61倍,成为当时的顶峰。2005年6月上证再破千点——998点附近的市盈率为17倍。随后的2007年大牛市中,市盈率又攀升至70倍之上。此后,2008年暴跌至1664点,市盈率一度降至13倍。
由此大致得出结论:上证指数历史估值顶部区域在60倍以上,历史估值底部区域均值在14倍附近。
对比历史,目前2300,2400点区间13-14倍左右的市盈率,已明确处于历史估值底部区域。当前A股更是近10年来“物价”最便宜的时候,尤其是沪深300、上证50、上证180代表的蓝筹股群体,自身的中长期投资价值益发彰显。
从10月汇金入市购进银行股、11月新华社文章《A股估值渐与国际接轨价值投资或现机会》看,也表明中央高层对A股价值的严重“贴水”尤为关切。可见,A股低估已成为市场多方人士的共识。
足够便宜的估值底,为潜伏A股,赢取多头“革命”成功,提供了良好的安全边际。
潜伏理由三:资金面预期改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资金匮乏,股市就成为无源之水。相反,政策趋松,股市流动性充 沛,股指往往攻无不克。
一年多来,紧缩政策和IPO大扩容,不断吸干市场,导致股市被边缘化。然而,随着宏观调控的逐步放松,证券市场流动性正渐渐恢复。在房地产继续调控的背景下,房价下行拐点显现,从房产市场中分离的资金,也将为处于估值底的股市注入活水。
10月底以来,准备金下调的呼声渐起,不断有研究机构、央行内部人士放出“年内下调准备金率”的话语。11月21日,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报道:“如果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央行可能调整差别准备金率计算方法”。信贷方面也有实质松动,10月贷款增加5868亿元,同比多增175亿元。业内人士分析:“四季度信贷将保持相对宽松。尤其是最后两个月,新增贷款将在月均6500亿元以上的水平”。
相关专家对明年的政策放松、流动性回升也有良好预期。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今后几个月,CPI将会持续大幅度回落,证券市场将随宏观政策的局部放松而逐步回暖。股市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瑞银证券特约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指出:“10月政策出现微调后,更明显的宏观政策放松(包括增加财政支出和信贷额度)将会在2012年一季度”。
目前,通胀受控、房价下行的趋势已经形成。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房地产调控很难全面放松,物价也将逐级走低。可以预计,囤积在房地产市场和民间借贷市场中的大量资金将撤出,去寻找新的出路。面对高高在上的黄金、收益过低的银行理财,长时间停留在历史估值低位。且规模庞大的优质蓝筹股票,很可能成为热线最关注的目标。一旦明年货币政策微调的力度进一步放大,伴随着宏观经济实现“软着陆”,股市行情启动,这些嗅觉灵敏、胃口极大的投机资金,会率先冲入城内,推波助澜。
因此,无论从现实还是预期看,股市的流动性正从枯竭慢慢走向相对宽裕。期间或许还有一定的波折,但未来半年,资金面总体改善是大概率事件。
2008年的电视剧《潜伏》,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兼具智慧和胆识的敌后英雄。余则成的智慧、胆识源于对革命的信念,对敌我形势的冷静分析。作为投资者,想成功潜伏股市,除了胆识,更要不畏一时涨跌,对A股中长期局势做出清醒判断。尽管受外部市场波动影响,11月中旬以来股市再度下跌,尽管国内经济增速回落尚未完全见底,但从以上决定A股中期走势的根本因素——政策、资金和估值综合考量,股市迎来重要转折的时机日益成熟。
莫畏浮云遮望眼,潜伏A股当时。
有人把股市比作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今年的A股更像一座怪异的城,城内的人备受煎熬、进退两难,城外的人则迟迟不愿进来。10月中旬以来,市场有所回暖,城内总算迎来几阵欢声笑语。然而,颠簸无常的走势、斑驳稀疏的量能,折射出城外依旧冷漠的态度。
在国内调结构的背景下,未来经济增速长期放缓的基本面趋势,让我们慎谈“牛市”和“反转”。不过,随着四季度以来股市运行环境的改善,经过反复震荡筑底后,未来一轮中期上涨行情完全值得期待。再考虑到目前的历史估值,2300点附近的投资价值已经大于风险。
因此,如果你是一位看重中长期收益的投资者,那么,现在就可以逐步潜伏城内,耐心等待多头“革命”的重大胜利。
潜伏理由一:通胀受控宏观政策转暖
自7月份创出本轮通胀高点65%后,CPI指数开始逐步回落,10月的5s%基本确认通胀在二季度见顶。机构预计,11月、12月CPI将快速滑落至4396。这表明,悬在股市上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通胀终于受到控制,并进入下行通道。随着通胀猛虎的悄然退去,一直紧绷的货币政策也具备了回旋的余地。
另一方面,欧债危机已历时近两年,尽管欧盟、IMF、各国政府采取了诸多应对措施,但债务危机不仅没有根除,反而渐成燎原之势。欧美经济前景堪虞。摩根大通最新预计,欧元区明年经济将萎缩0.6%,且未来两年经济好转的可能性不大。包括罗杰斯在内的经济学者预计,美国发生再衰退的机会达五成。
外部环境一团糟,因此明年要保持国内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客观形势上也要求中国针对经济的结构性风险,对货币政策做“适度放松”。即政府的工作重心从抑制通胀转为保增长,以应对外围经济可能的衰退。
而10月以来,政府相关人士和部门的表态、举措也表明,实行1年之久的货币紧缩政策中止,宏观政策定调“财政扩张+定向宽松”的态势得以确立。
10月20日,财政部宣布,批准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深圳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
10月25日,温总理首度发出“宏观经济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的政策信号。
10月底,财政部发文明确大幅上调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
11月1日,央行人士透露,四大行信贷猛增600多亿元。信贷闸门突现松动迹象。
11月2日,胡主席在G20峰会上,着重强调了“保增长”。
11月17日,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一年来首次提出,“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上述一系列信息明确地传递出宏观政策微调自10月下旬开启的信号。未来随着通胀继续回落,宏观政策中保增长的权重将进一步提升。
近两年,国内股市的中期波动与货币政策走向密切相关。
如2009年8月,针对极度宽松导致股市、楼市资产泡沫抬头,央行将“微调”货币政策写进二季度报告。它直接导致当年小牛市在3478点戛然而止,一个月内股指崩跌至2600点附近。
2010年5月,欧债危机趋于严重,温总理17日表态:“国内外形势仍极其复杂,要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由此缓解了市场对政策继续加码的担心。此后5个月,上证指数由当初2500点附近飙升至3186点。
而正是本轮紧缩政策周期的开启,又促使大盘自3186点进入震荡下跌,今年10月最低见到2307点。
如今面对国内外新形势,宏观政策再度“微调”,标志着被货币紧缩压得抬不起头的A股终于迎来曙光。货币政策“暖冬”信号确定,将为明年证券市场迎来“艳阳天”,奠定坚实的基础。
潜伏理由二:估值足够便宜
潜伏能否成功,重在天时地利。如果宏观政策微调是“天时”,估值足够低就是“地利”。
所谓“估值”,是指股价(指数)相对于未来盈利预期而言的价格水平。
在许多机构投资者的眼中,A股的估值底早在6月的2700点就已显露,但三季度凶险的内外环境,硬是把估值底拽到了2300点。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目前A股价格堪比“挥泪甩卖价”。用估值衡量股市底部,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不可否认,每一次市场历史性底部,估值都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那么,目前A股的估值到底有多便宜呢?我们可以从横向、纵向两个角度来对比说明。
根据彭博资讯统计,截至10月27日A股2400点附近时,A股估值为1398倍。国外的日本日经225指数市盈率为1613倍,美国标普500指数市盈率为13.27倍,韩国综合指数为1263倍,英国富时100指数为10.62倍,德国DAX指数为10.06倍,法国CAC40指数为9.12倍。可以发现,不足14倍市盈率的A股,相对于全球各主要市场,并没有存在泡沫。
如果以代表A股蓝筹股估值水平的上证50指数来看,11倍的水平基本与深陷欧债危机、面临经济衰退的几大发达经济体接近。而从实体经济看,中国国内经济仍维持在9%以上高增长的水平,英国却深陷滞胀泥潭,法德更要避免负增长。此外,由于新兴市场上市公司的成长性高于成熟股市的公司,因此,新兴市场股市相比欧美等成熟股市,往往存在溢价现象。从这几个角度而言,中国的股票价值相对于欧美股市,已处于一定的低估状态。
潜伏股市
纵向来看,沪综指估值最低的时刻,是在1994年7月跌至325点时,当时平均为12倍。2001年6月2245点时,A股平均市盈率达到61倍,成为当时的顶峰。2005年6月上证再破千点——998点附近的市盈率为17倍。随后的2007年大牛市中,市盈率又攀升至70倍之上。此后,2008年暴跌至1664点,市盈率一度降至13倍。
由此大致得出结论:上证指数历史估值顶部区域在60倍以上,历史估值底部区域均值在14倍附近。
对比历史,目前2300,2400点区间13-14倍左右的市盈率,已明确处于历史估值底部区域。当前A股更是近10年来“物价”最便宜的时候,尤其是沪深300、上证50、上证180代表的蓝筹股群体,自身的中长期投资价值益发彰显。
从10月汇金入市购进银行股、11月新华社文章《A股估值渐与国际接轨价值投资或现机会》看,也表明中央高层对A股价值的严重“贴水”尤为关切。可见,A股低估已成为市场多方人士的共识。
足够便宜的估值底,为潜伏A股,赢取多头“革命”成功,提供了良好的安全边际。
潜伏理由三:资金面预期改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资金匮乏,股市就成为无源之水。相反,政策趋松,股市流动性充 沛,股指往往攻无不克。
一年多来,紧缩政策和IPO大扩容,不断吸干市场,导致股市被边缘化。然而,随着宏观调控的逐步放松,证券市场流动性正渐渐恢复。在房地产继续调控的背景下,房价下行拐点显现,从房产市场中分离的资金,也将为处于估值底的股市注入活水。
10月底以来,准备金下调的呼声渐起,不断有研究机构、央行内部人士放出“年内下调准备金率”的话语。11月21日,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报道:“如果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央行可能调整差别准备金率计算方法”。信贷方面也有实质松动,10月贷款增加5868亿元,同比多增175亿元。业内人士分析:“四季度信贷将保持相对宽松。尤其是最后两个月,新增贷款将在月均6500亿元以上的水平”。
相关专家对明年的政策放松、流动性回升也有良好预期。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今后几个月,CPI将会持续大幅度回落,证券市场将随宏观政策的局部放松而逐步回暖。股市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瑞银证券特约首席经济学家汪涛指出:“10月政策出现微调后,更明显的宏观政策放松(包括增加财政支出和信贷额度)将会在2012年一季度”。
目前,通胀受控、房价下行的趋势已经形成。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房地产调控很难全面放松,物价也将逐级走低。可以预计,囤积在房地产市场和民间借贷市场中的大量资金将撤出,去寻找新的出路。面对高高在上的黄金、收益过低的银行理财,长时间停留在历史估值低位。且规模庞大的优质蓝筹股票,很可能成为热线最关注的目标。一旦明年货币政策微调的力度进一步放大,伴随着宏观经济实现“软着陆”,股市行情启动,这些嗅觉灵敏、胃口极大的投机资金,会率先冲入城内,推波助澜。
因此,无论从现实还是预期看,股市的流动性正从枯竭慢慢走向相对宽裕。期间或许还有一定的波折,但未来半年,资金面总体改善是大概率事件。
2008年的电视剧《潜伏》,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兼具智慧和胆识的敌后英雄。余则成的智慧、胆识源于对革命的信念,对敌我形势的冷静分析。作为投资者,想成功潜伏股市,除了胆识,更要不畏一时涨跌,对A股中长期局势做出清醒判断。尽管受外部市场波动影响,11月中旬以来股市再度下跌,尽管国内经济增速回落尚未完全见底,但从以上决定A股中期走势的根本因素——政策、资金和估值综合考量,股市迎来重要转折的时机日益成熟。
莫畏浮云遮望眼,潜伏A股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