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聋生作文的指导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hu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聋校作文教学一直难以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主要表现为:聋生习作兴趣不高,习作时感到没有材料可写,“虚假习作”比较普遍,习作量相对偏少。根源在于教师们大多忽视了习作指导这个重要环节。因为聋生写作是认识世界、吸收内化相关信息之后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其间所需吸纳的信息包含“表述”的内容、形式和方法。鉴于此,语文教师要牢固树立大作文教学观,积极营造自由、开放、和谐的习作教学氛围,切实淡化作文课堂界限,努力摆脱“课”的限制和“教”的束缚,灵活巧妙地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习作指导,以提高聋生的习作水平。
  一、导在兴趣的激发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兴趣是写好文章的基础,要让聋生写出好文章,首先要让聋生乐于动笔。这就要求教师在习作指导中应准确地揣摩聋生的内心,充分了解聋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轨迹,努力寻找表达喜、怒、哀、乐的突破口,利用一切能够引发聋生亢奋情绪的手段,刺激聋生的习作兴趣,使聋生饶有兴趣地参与到习作训练中。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聋生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为此,在习作指导中,可借助实物图像、电教媒体、小品表演等方法创设情境,让直观的形象、鲜明的色彩,刺激聋生的多种感官,唤起聋生的有意注意,在具体环境、事物、气氛的感染中调动聋生的情感因素,促使聋生主管思维的大脑兴奋而情动辞发。
  2.语言描述,激发兴趣。在习作训练中,有些训练项目偏离聋生的生活较远,聋生习作的兴趣不大。这时,教师可通过入情入境的语言描述,努力拉近聋生与训练项目之间的距离,打动聋生的心灵,引发情感兴奋。如让聋生写“祭扫烈士墓活动”,习作前,教师可用丰富的情感介绍烈士生平,聋生很容易被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所感染,他们自然会对先烈萌发崇敬之情,于是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
  3.贴近生活,激发兴趣。叶老说:“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在习作训练中,教师要紧密联系聋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充分考虑聋生已有的生活积蓄,站在聋生的角度设计训练内容,让聋生写自己所能写的、所要写的东西,使聋生一看到题目便产生写作的兴趣和动机。
  二、导在思路的开拓
  由于聋生的语言障碍和心理障碍,大多存在着对事物的认识肤浅、意象存在杂乱、不易再现的特点,因而写起作文来显得思路狭窄、空洞无物。这就要求教师在习作指导中必须注意找准习作的源头——充实的生活,以此为触发点,调动聋生的生活积累,唤起生活回忆,再现生活表象,激活写作素材,开拓聋生的写作思路。
  1.引导回忆生活。教学中,要注意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留给聋生足够的思维空间,使聋生在身心高度放松的状态下,自由地回忆过去的生活,感受其间的乐趣,实现对生活原型的再认识。这时,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聋生中,可采用聊天、拉家常等形式打开聋生思绪之门,让聋生在谈话中勾起对往事的回忆。
  2.引导展开联想。常言道:“望物思物”,“睹物思人”。教学中,还可通过具体的事物来牵动聋生的思绪,调动聋生平时的积累,唤起聋生平时的表象,帮助聋生建立起习作对象的生动形象。如让聋生写上学期的实习老师,为了打开学习的思路,课始,我把实习老师送给班级的地球仪摆在讲台桌上,并出示了一张同学们与实习老师的合影。此时,聋生很容易从眼前的事物联想到过去与实习老师一起学习生活的许多事情。这样,通过具体事物调动聋生的信息贮存,唤起聋生的有效记忆,很自然地打开了聋生的思路。
  三、导在心灵的交流
  聋生从积累材料到完成作文,其间应该经历从内部言语到口头语言再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转换过程。据此,在聋生的思路已经打开,材料基本确定后,就要遵循由说到写、从述到作的过程,引导聋生展开心与心的交流,全面充分地倾吐心中的积蓄,让聋生在交流中自然流露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感情,梳理习作素材。
  1.个体自由谈感受。叶老说:“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因此,对于口语和书面语不丰富的聋生来说,写作前的口头交流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上,教师要腾出时间,让聋生说说自己的习作内容,并按一定的顺序口述习作,要求聋生说真话、实话,把自己的真实感受传递给师生,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说出情趣、说出新意。
  2.群体互补促提高。在聋生个体口述中,教师要引导聋生用心去欣赏,要结合自己的感受,积极思维做出反应,并展开评论,在尊重同伴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样既有利于帮助同学改正口述中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聋生之间在心灵的沟通中实现情感交融,共同提高说写水平。
  四、导在创意的表达
  聋生和健听学生习作一样,都要求“以心写文,文为心声”,要求语言文字的负载富有个性、表达真情。因此习作课还应重视引导聋生在有意的表达上下功夫,这是让聋生习作富有鲜活个性的关键所在。
  1.体现新颖的构思。“文成于思。”构思是聋生把习作素材在头脑中进行条理化的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要写出富有新意的东西,就得引导聋生敢于超越常规,打破思维定势,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开思考,大胆求异,独辟蹊径,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
  2.体现个性的表达。如果说谋篇构思是组织安排好材料,理清思路,判明层次,为落笔成文搭好架子,那么下笔成篇则是把这构架具体转化为一篇前后连贯的文章的过程,是实现有创意的表达的关键环节。教学中,要鼓励聋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感受,从自己的语言特点出发,运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采用个性化语言表达头脑中的意象,做到怎么想就怎么写、爱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从独特的角度倾诉独特的感受,突显个性,一气呵成。这样,必定能写出富有个性特点的文章来。
  总之,教师在习作指导时,要善于激发聋生的习作兴趣,开拓聋生的习作思路,让聋生尽情地交流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引导聋生走进生活、贴近实际,使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样,习作才能真正成为聋生个性飞扬的舞台!
其他文献
写作是一种独立的、创造性的思维情感活动。各人的生活实际、知识和思想情感不同,写出的文章自然也就不一样,具有浓厚的个性化特征。因此,作文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个性化的作用,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那么,作文教学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化、个性化的作用呢?  第一,作文布置合理化。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结合教材布置作文。命题范围尽可能广些、机动些,允许
期刊
一、初中生物课程中性教育渗透的必要性  青少年发生性行为已经不是个别案例。早在07年的时候,广州、香港、澳门、台北开展了一项名为“青少年网上亲密关系”的调查。调查对象是15岁左右的中学生,有效问卷3000多份。调查显示,40%多的受访者表示很想触摸对方,约30%的受访者有性幻想。浙江大学生性现状调查更能说明问题。“大学生性病及艾滋病关联知识、危险意识、性行为及态度”研究课题组对该省两所综合性大学的
期刊
摘 要:根据任务型教学和语言学理论,文章论述了任务型教学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内涵、概念及其它们的关系,对任务型教学核心“做中学,学中用”的理解,以促进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知识 语言能力 语言运用 交际能力    任务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进行学习,体验用英语学习、学会用英语做事的过程。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是强调“做中学,学中用”的一种语
期刊
正如美国一位专栏作家所说:“地球变平了,地球变小了,地球变热了,地球变体了。”世界变化如此之快,对传统的教育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应以全面发展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为本。德育教育是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世纪,初中德育教育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与新的理念。  一、关于德育理念的探讨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
期刊
摘 要:本文着重阐述了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理念,转变观念,把以“教”为重心转变以“学”为重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生物课堂 素质教育 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提出的初衷,旨在克服长期片面追求升学率所造成的弊端,从这种意义上讲,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应试教育仅将学生考试成绩作为终极的教育价值追求,而素质教育则将促进身心各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目标,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素质教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新课改的实现和新课标的落实搭建起了实用平台。然而,如何把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结构,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成为创新教育及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把学生作为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是整合的前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整合的主要目的;整合的研究发展应侧重
期刊
现行美术课堂教学体制中,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普遍存在,而恰当的艺术批评手段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更为鲜见。实践证明,艺术批评的结果对学生的艺术创作起着相当大的帮助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视觉认知能力和审美修养的提高;艺术批评既可以在美术理论教学(如鉴赏课)中运用,也可以在技能训练课中实践。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恰当地运用艺术批评手段来进行教学,还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下面就谈谈我的观点以及我在课堂教学
期刊
所谓创新意识,是指人对客观世界独到的看法、新颖的见解及标新立异的欲望。创新意识强的人总能从不同寻常的独特视角来分析问题,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勇气。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学生这方面的潜能挖掘释放出来,不断注入开发创新意识的活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来自于问题。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思之源,思是智
期刊
多年来,我一直在对初中美术的兴趣教学进行尝试,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上狠下功夫,尤其是善于激发学生对枯燥无味的课产生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事情。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在学生普遍喜欢上美术课,认为上美术课心里没有压力,而且能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下面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要拓开教学的趣味性,首先是教师才识广泛,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相
期刊
追求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建立于教育过程是师生生命相遇过程的教育认识论,把教学视为一种生活,把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视为不能重复、不可逆转的生命活动。无疑,这是一种真正富有前瞻意义和时代精神的教育理念,作为现代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坚持践行这一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和创造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境界,并逐步形成这方面的教学素养。  如何在课堂上追求和创造动态生成的教学境界呢?笔者想借助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