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帝傅的幸与不幸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_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陈宝琛来说,宣统三年(1911)六月十六日也许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就在这一天,清廷下谕,派他和陆润庠入毓庆宫“授皇帝读”,充任6岁的小皇帝溥仪的师傅,同时取消了先前补授山西巡抚的任命。从这一天开始,他的命运便和满清皇室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成为中国最后一位帝师。
  王纲解纽——经训聊自娱
  1909年3月,当62岁的陈宝琛奉旨来京的时候,他已经在故乡蛰居了二十五个年头。陈宝琛十八岁中举,二十一岁便登科进士,一入仕途便青云直上,与张之洞、张佩纶、宝廷同为清流的代表人物,意气踔厉风发,以敢言直谏闻名于天下。
  然而,在波谲云诡的晚清政局中,清流一派在甲申中法战争中几乎全军覆没,陈宝琛因保荐失当被革职,在家乡一呆就是二十五年。陈宝琛的好友沈瑜庆曾托庆亲王奕劻向慈禧推荐陈宝琛,遭到拒绝。这一次还是军机大臣张之洞笃念故旧,极力向摄政王载沣保举才得以起用,然而亦不过官复原职,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会同礼部总理礼学馆事宜而已。在新政的官制体系中,这些都不过是些闲差,张之洞虽引以为疚,却也不便多言。
  的确,此时已经不是清流的时代了,庚子以来,朝廷的主旋律是立宪和新政。清流本与洋务相颉颃,以道德义理平衡洋务派的功利取向,然而新政在功利取向上更加变本加厉,而立宪更是指向传统政教体系的彻底变革,政治舞台上几乎没有清流生存的空间。
  光绪和慈禧去世以后,新政的中央集权色彩日趋明显,重要部门基本上垄断在皇室亲贵手中,而他们所倚仗的不是清流,甚至不是传统士大夫,而是从日本归国的留学生。张之洞本是新政的支持者和推行者,此时也被边缘化,终忧愤以死。去世前他常与陈宝琛追话往事,流连山水,一尊相对,唯有喟叹而已。
  从逻辑上说,建立中央集权的现代国家是新政的内在目标,但是满清皇室贵族却不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够格人选,反而强化了之前就存在的满汉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隔阂。宣统年间,身为谏官的江春霖、胡思敬、温毅等人不断上疏弹劾亲贵,乃至辞官而去,可谓清流的最后一抹余晖。与此同时,集权又与立宪分权存在着内在矛盾,立宪派人士一波又一波的速开国会请愿的浪潮不断冲击着京师。在各派力量的撕扯下,晚清政局呈现出杌陧不安分崩离析之象。
  陈宝琛虽然并不处在权力中心位置,但显然对这一切了然于心。表面上看,陈宝琛自居闲放,与陈衍、林纾、曾习经、胡思敬、温肃等人时常踏访京师名胜,结社诗酒相娱,然而他的诗歌中却常常透露出衰瑟乃至绝望的情调:“颓龄复何觊?经训聊自娱”,“涧谷一生稀见日,作花偏又值将霜”,“亭林伤陆沈,益惧人纪绝”,面对大难的忧惧与无力之感渗透在字里行间。迫在眉睫的危机不只是王朝命运的终结,更是政教纲纪的瓦解。
  清廷覆亡——痴想挥戈有鲁阳
  说起来,陈宝琛并不是以道德姿态标榜的冬烘之士,他对西方的器物制度并非一味拒斥。蛰居家乡期间,他曾在福州创办东文学堂,后改为全闽师范学堂,是为福州新式教育之始。他又积极参与福建铁路之兴建,并远赴南洋筹集股款。可以说在某些方面,他也是新政的支持者。陈宝琛虽然没有参与戊戌变法,却在1910年冬资政院开会期间,以硕学通儒议员的身份,倡议昭雪杨锐等戊戌六君子。不过一旦涉及传统政教伦理,陈宝琛的立场就毫不含糊了。有资政院议员提出剪辫易服的提案,陈宝琛表示坚决反对。在他看来,辫发服色是政教伦理秩序的象征,不容丝毫假借。值得注意的是,清政府尚在,就可以在帝都的资政院会场上公然提出剪辫易服,足见对传统政教伦理的冲击已达到何种程度。而陈宝琛所能做的只是尽量守住这道堤防。
  如今,帝师的荣誉和身份又让陈宝琛的肩头多了一份责任。他希望小皇帝能受到乾隆皇帝的“垂灵”,成为一代圣主:“神州渴望中兴主,早晚垂灵牖圣聪。”但是他没有想到,劫难会来得如此之快,虽然他对这一天的到来早有预感。
  仅仅两个月后,武昌民军起义,各省纷纷响应,大清帝国顿成土崩瓦解之象。事到如今,陈宝琛不得不为挽救王朝的命运做出他最后的努力。九月,陈宝琛上《危亡在即披沥直陈摺》,痛陈亲贵专政之害。此前,陈宝琛曾与劳乃宣、曾习经、刘廷琛等人组织帝国宪政实进会,并任会长,在君主立宪框架中为清政府谋求出路。
  随着时局的日益恶化,清政府的统治摇摇欲坠,包括陈宝琛在内的该会核心成员又组织忠君会,幻想挽狂澜于即倒,支大厦于将倾,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说便是“痴想挥戈有鲁阳”。然而所有这一切都不能挽救王朝的命运。十月中旬,袁世凯在锡拉胡同私邸召集会议,讨论与南方民军议和事宜,陈宝琛亦在座。袁世凯希望陈宝琛担任福建省议和代表,陈以年老推辞,提出以严复代替他。也许是看到议和不过是加速清廷覆亡的进程,陈宝琛没有参与这次行动。
  辛亥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农历新年前夕,清政府下谕旨宣布逊位。这一年的除夕,陈宝琛在诗中写道:“钟簴无惊鼎遂迁,故忧薪积火终然。”他很清楚,清朝正是在长年积累的危机中一步步走向末路的。也许他对这个王朝本身并无太多留恋,但是对于它的最后一位小皇帝的未来,他却负有无法推卸的责任。陈衍等好友曾经劝他效仿其他遗老退隐,他却已决定将自己的余生维系在这未尽的君臣之义上。
  这也许是一种不幸,因为他在艰苦和忍耐中履行的这份职责,并不能期待产生任何实质性的结果,在新的共和民国,它似乎不过是一个过时的“名分”而已;然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在一个传统人伦纲纪瓦解而新的价值规范又未及建立的时代,陈宝琛幸而有“帝师”的身份作为依托,可以平静而从容地维持他的价值认同和道德理想。事实上,在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六年,他正是这样做的。
其他文献
推荐专家  刘志基·刘宗汉  推荐理由  刘宗汉  (中华书局编审)  “和”字本作“龢”,到了秦汉以后,为书写方便,将“龠”简化成一个“口”。“禾”用来标音;龠是古代一种乐器,将几根竹管编排在一起,可吹出好听的乐曲,象征不同的音调组成和谐的乐章。这就是古代中国的和谐思想。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把和看作是人际关系的最佳状态。  所有观看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人,大约都不会忘记那一幕场景
期刊
常书鸿嫌恶现代艺术  民国时曾任敦煌艺术研究所所长的常书鸿在巴黎呆了10年,那正是现代主义浪潮风起云涌的时候。常书鸿无法接受那些颠狂的技术,甚至对毕加索,也只是喜欢他的早期作品,对其后来立体主义的画风深恶痛绝。常书鸿年轻的妻子叶兰却喜欢现代艺术。有一次,常书鸿指着毕加索的名画《镜前的妇人》说:“这是绘画变了质,实在令人嫌恶!”叶兰辩护说:“这是令人嫌恶的,可是,薩特说得好:最大的快感从嫌恶之中产生
期刊
圆新禅师和仰山禅师坐在一起谈话。说到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明慧禅师云游到志远禅师那里,志远禅师看到明慧禅师,便把禅杖横过去挡住门。明慧禅师用手敲打了禅杖三下,然后就在禅堂的首座位置坐下。志远禅师见此情形,很不高兴地说道:“凡是行脚云游的学僧,在谒见寺院禅主时,都要按照一定的参学规矩,行宾主之礼,你怎么连这点基本的礼仪都不懂?”  明慧禅师诚恳地答道:“我不知道老禅师您在说什么?我敲打禅杖三下,
期刊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名作,问世以来,爱画者都希望能一睹真容。此画到明末流传到宜兴吴洪裕手里,吴某对此画爱若性命,临死前起了歹心,非要亲眼看着把画烧了殉葬不可。吴的子侄从火盆里把已经烧断成两截的画偷了出来,小的一截就是《剩山图》,大的那截如今还在台湾。  唐太宗也爱书画,野史上,他先是指使人施计策,从和尚手里偷来了《兰亭序》——这个段子叫“太宗智取兰亭序”,意思是没有通过豪夺把文物收归
期刊
清末的言论结社集会自由  清末预备立宪以后,为了约束人民的言论与政治活动,清政府颁布了《结社集会律》和《报律》。人民強烈反对某些规定,清政府和资政院又加以修改。有的官僚往往封杀报纸或解散社团,摧残与维护言论结社集会自由的斗争时有发生。但从实际情况看,《报律》为国人办报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其明显突出的表现,一为注册登记手续极其简单,二为言论相当自由。《结社集会律》打破了严禁结社集会的禁网,
期刊
80年代是中国大学的黄金期,理想受到尊崇,知识成为标杆,知识分子与学生积极学习西方,反思自我,介入现实。以后的30年,中国大学经历了堪称传奇的蜕变,而后走到当今。经历了、反思了,然后又如何?对于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最缺少的恐怕还不是反思,而是令反思对现实产生作用的可能性。  求知渴望与自由思想  1980年代是一个单纯且怀揣梦想的时代,而“理想”一词,还在大学生的字典里闪闪发
期刊
英国诗人约翰·梅斯菲尔德说:“世间很少有事物能比大学更美。当防线崩瘫,价值崩溃,水坝倒塌,洪水为害,前途变得灰暗,古迹沦为泥淖时,只要有大学屹立在那里,它就屹立闪光。”大学之美,美在文化的充沛与丰盈。只要它存在,人类那颗被引导去从事探索的自由心灵便会持续带来智慧;大学之美,美在品格独立与追求卓越。只要它存在,人类追求高洁内省与创新进步的步伐就永远不会停止。  民国时代大学  一提起民国教育,很多人
期刊
陈公博“代”言  汪精卫死后,南京伪政府推举陈公博为“国府主席”,继任“行政院长”及“軍事委员会委员长”,但陈公博坚持在最高职务上加个“代”字。陈公博说:“现在汪先生走了,人亡政息,这台戏也该结束了。我来继承汪先生的职位,是来办理收场的,而不是来继续演出的。”  大师的悼词  一次,梁从诫和启功、季羡林几位老先生在会议的间歇说起死后的事,“如果有人致悼词,我们都听不见了,那多可惜。”结果,几位老先
期刊
林徽因迷恋太太客厅  林徽因作为知识女性,也时常有家务与兴趣之间的心灵挣扎,她在1936年5月7日写给美国友人的信中如此袒露心扉:“每当我做些家务活儿时,我总觉得太可惜了,觉得我是在冷落了一些素昧平生但更有意思、更为重要的人们。于是,我赶快干完手边的活儿,以便去同他们‘谈心’。倘若家务活儿老干不完,并且一桩桩地不断添新的,我就会烦躁起来。”  张兆和给沈从文的“蜜”电  1933年初春,住在苏州的
期刊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指的是学习的境界,也指的是学习的精神。与这种论述相吻合的是,靠着这种大学精神,我们有了四大发明。而其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成为近现代大学产生的基本前提。从理论到实践,中国人对大学的建树功不可没;从实践到理论,目前的大学教育改革却迫在眉睫。  真正的大学精神  1917年,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他在就职演说中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