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永生不死

来源 :亚太传统医药·都市健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jon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医学的发展将使人类活得更健康更长寿。在未来的世界里,人们或许能够看到自己的曾曾孙子长大。
  打造“永生不死”之身
  科学家称,人类在未来20年将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
  不久前,俄罗斯媒体大亨德米特里·伊茨科夫对外披露,他将实施一个名为“俄罗斯2045”的惊人计划。该计划也被称作“阿凡达计划”,其目的是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延长人的生命,直至实现“不死之身”。据说该计划目前已获俄罗斯科学教育部大力支持,已有5000多名科研人员和志愿者报名参加。
  “俄罗斯2045”的设想源自于2002年上映的好莱坞科幻大片《时间机器》。这部影片讲述,青年工程师亚历山大乘坐自己制造的时光机器来到80万年后的地球,发现在经历了月球破碎、冰河时期等大浩劫后,地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也已经分化成了生活在地面上和地底下的两个种族,人类的科技几乎消失殆尽。不过,亚历山大在一个山谷里遇到了全息“虚拟人”沃克斯。“他”看起来和真人一模一样,拥有人类的感情和记忆,但实际上却是一个靠核能驱动的大型数据库。亚历山大曾经在21世纪的纽约图书馆见过沃克斯。也就是说,沃克斯目睹了几十万年中人类的毁灭和重生,堪称“永生之人”。
  “俄罗斯2045”将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至2020年),打造出可以通过人脑进行遥控的机器人;第二阶段(至2025年),将已去世的人的大脑移植到机器人身上,让其生命在机器人身上得到延续;第三阶段(至2035年),研发出可以存储人的全部性格和记忆的“人造大脑”,当一个人去世后,可以继续他的生命;第四阶段(至2045年左右),最终打造出“虚拟人”,具有人类的思维、意识和感情,但没有肉体的全息影像,它将像《时间机器》中的沃克斯一样成为“永生之人”。
  “俄罗斯2045”的终极目标是在2045年左右,实现将人类的思维移植到机器人上,由此打造人类的“不死之身”。而现年61岁的美国科学家雷蒙德·库兹威尔更是爆出惊人言论。他于2012年7月撰文说:在未来20年里,纳米技术将取代人体许多重要器官,科学家将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库兹威尔说:“我和其他许多科学家都相信,在未来20年左右时间里,我们将有能力对人类这款还属于‘石器时代’身体的‘软件’进行重新编程,以使我们停止衰老,甚至返老还童,纳米技术将确保我们一直活下去,直到永远。”
  库兹威尔以成功预测多项发明的诞生而著名,他做过的其他重要预言还有:纳米机器人将取代血细胞,其工作效率将提高几千倍;未来25年里,我们在奥运会上可一口气跑完15分钟的短跑冲刺,可深潜4小时不用换气;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今后只要送到医生那里进行一个小手术就行了,纳米血细胞机器人可让他们继续生存下去;纳米技术将大大拓展我们的心智能力,我们将具有在几分钟之内就写出几本书的能力;如果我们想进入虚拟现实模式,纳米机器人将关闭我们的大脑信号,然后将我们带到想要去的任何地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字全息图可随时进入我们的大脑,为我们答疑解惑……
  库兹威尔的这些预言乍听起来并不现实,但他指出,事实上,这些预言都基于以下事实:人类对基因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认识正在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加速。他在其著名著作《奇点临近》中写道:技术水平上升一倍所需要的时间正在不断缩短。这是一条指数级增长曲线,当抵达一定的临界点后,技术水平的上升将呈现井喷式加速,原本需要20年才能达成的技术进步,将只需要10年、5年,然后是2.5年、0.75年即可实现,如此不断加速。他认为现在我们正处于这一临界点附近,我们即将迎来一轮急剧的技术进步加速阶段。
  库兹威尔说:“我们可以期待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类变成了电子人,我们拥有人造的四肢和器官。”
  人工组织替换生物学上的血肉之躯
  医学研究的发展,在挽救生命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延年益寿的希望。
  如果上述两则消息让你觉得不可思议,那么建议你到一个地方去看看,或许你就会改变自己的看法。
  那里是凯文·沃里克的办公室。沃里克是英国雷丁大学的控制论教授,被人称为“身体黑客”,以将传感器和射频芯片植入自己的身体而著名。在他的办公室里,你将看到几辆微型赛车——这些赛车是如此之小,即使当作你8岁时的生日礼物也会令你感到失望。不过,它们可不是普通的玩具车,当它们驰骋在老鼠的大脑里时,可以影响和操纵老鼠的大脑意识。在沃里克看来,未来人类的身体真的会变得不那么重要,身体不过就是大脑活动的工具而已,他甚至预测大脑本身也并非不可替代。
  医学研究的前沿科技,从人工心脏到干细胞研究,在挽救生命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延年益寿、“永生不死”的希望。以下是医学研究领域的一些最新进展。
  心脏的再生与康复
  十年前,接受人工心脏移植的患者只能在医院里延续他们的生命。而如今,可装在背包里的6千克重的人工心脏泵取代了原先重达180千克的人工心脏泵,使得接受人工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55岁的意大利人彼得罗·佐泽托,在接受心脏移植手术之前依靠SynCardia人工心脏维持生命的4年里,每天都能骑自行车和散步。一般来说,在患者死亡或获得捐助者的心脏之前,SynCardia心脏可为患者额外争取到12周的生命,而佐泽托则创下了4年的生存纪录。
  新一代人工心脏也在开发之中。经过15年的动物试验和组件测试,法国生物技术公司Carmat于2012年开始进行Carmat人工心脏的人体临床试验。SynCardia人工心脏的跳动频率是固定的,每分钟125次,而Carmat人工心脏的跳动频率能够根据患者的血压等身体状况自动进行调节。根据设计,Carmat人工心脏可至少维持5年,最长的已使用了7年。科学家相信,人造心脏最终将能够完全模仿天然心脏瓣膜的行为。   尽管有了这些进步,人工心脏还远远不够完善。Carmat人工心脏的电池重量已从SynCardia人工心脏电池的6千克降低到了2千克,但仍需要每5小时更换一次,同时还需要将电缆穿过皮肤来提供动力。下一代Carmat人工心脏将使用燃料电池和无线动力。让人工心脏像真正的心脏一样完美,这一天也许离我们不太远了。
  在心脏病发作病人的心脏再生和修复方面,干细胞研究也取得了进展。心脏病发作可造成高达40%心肌死亡,死亡的肌肉形成疤痕,往往导致患者最终因心律失常或心脏衰竭死亡。最新研究认为,干细胞可生长为任何其他类型人体组织,因此可利用干细胞的这一本领为患者修复患病的机体组织,比如修复心肌。当心脏病突然发作时,心脏干细胞大量死亡,剩余的干细胞数量太少,无法起到修复受损组织的作用,而通过将大量干细胞注入心脏,就能起到促进愈合过程的作用。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显示,接受干细胞治疗的心脏病发作病人都有了显著的疗效。疤痕减少了47%,在原先瘢痕所在的地方重新长出了健康的心肌组织。这是医学史上真正的治疗性器官再生的首个实例。
  干细胞修复肾脏功能
  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患者受着肾功能衰竭的痛苦折磨。与心脏相比,肾脏的功能更为复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制造出比肾透析机更小的人工肾脏。墨尔本莫纳什大学再生和干细胞实验室的沙龙·里卡多和她的研究小组正在进行肾干细胞研究,以期帮助患者修复肾脏功能。她说,“我们永远也不能制造出一个新的肾脏来,技术上的难度太大,修复是唯一的选择。”
  他们可能已经找到了修复的途径——将生命时钟倒拨!他们不是从人类的胚胎干细胞开始,而是利用成熟的人类肾细胞,设法将它们倒退到胚胎状态。这样的细胞被称为诱导多能干细胞,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特性,可以无限制地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里卡多说,“10年之内我们将在这一领域内迈出一大步。”
  人造大脑的进展
  如果说肾脏因为由26种不同类型细胞构成而显得相当复杂,那么大脑就更是一个科学难题了,成千上万的神经元缠结卷绕在一起,形成复杂、动态的“生物电脑”。澳大利亚再生医学研究所的卡斯林正带领一个研究小组,对斑马鱼的大脑神经网络图像进行研究,他们认为斑马鱼大脑的可塑性和再生能力比哺乳动物要强得多,他们希望能找出产生斑马鱼大脑强大再生能力的根本原因。卡斯林说,“我想知道斑马鱼是如何做到这些的,然后从斑马鱼大脑奥秘的启示中,找到适合人类的治疗方法。也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相信,我们会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科学家还在实验室里建造人造大脑。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人造脑组织,能够像人类大脑一样对一些化学物质作出响应。新开发的人造大脑模式将有助于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如阿尔茨海默氏症。
  完全人工化的平台
  随着人类的生物学上的血肉之躯渐渐被人工组织和器官所替代,在遥远的未来,人类将不再依赖生物学上的大脑。这听起来很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景,但却正是人类想要真正超越身体组织和器官的梦想。
  英国牛津大学人类研究所主任、未来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指出,如果人类想要实现永生的梦想,或者至少活得比现在更长,那就需要一个完全人工化的平台。他描述了实现“大脑模拟”的过程:将人类大脑切成非常薄的薄片(就像卡斯林所进行的斑马鱼大脑实验那样),放入机器内,以足够高的分辨率进行扫描,然后根据这些扫描图片重建大脑的三维神经网络。他说,“如果这种扫描还包括各部分神经的联接方式,并利用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模拟大脑的运行过程,那么就有可能将有机组织大脑中的意识转移到计算机中,然后在足以以假乱真的人工大脑上运行。”
  伦理学上的困惑
  “永生不死”有望梦想成真,令人欢欣鼓舞,但我们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如果科学家对人类未来的憧憬能够梦想成真,人类将最终能够活到200岁甚至1000岁。这令我们欢欣鼓舞。不过,以目前情况看,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也并不总是非常理想的。科学家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982年,巴尼·克拉克成为接受永久性人工心脏植入的第一名患者,从接受手术到死亡,在他生命的最后112天里,克拉克饱受惊厥、肾衰竭、呼吸障碍、意识模糊等的煎熬,最后痛苦地死去。第二个接受人工心脏移植的是威廉·施罗德,他在手术后存活了20个月,创下了人工心脏移植后存活期的最长纪录,但他一直处于昏迷之中。
  伦理学家也表示了担忧:虽然现在我们还很难描述人类“永生不死”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但可以预见的是,人类将面临一些伦理学上的困惑。例如,如果拥有人造大脑的人犯了罪,那么是他们的错,还是人造大脑创造者的错?即使在今天,对帕金森氏症患者进行的深脑刺激治疗,也有可能带来一些未知的副作用。例如,1994年,澳大利亚推出了一些备受争议的治疗方法,包括将长长的电极插入患者大脑的中心部位。当时,沃里克就对某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了告诫:如果植入的电极接收到了广播电台的某个信号而导致病人狂躁,那么该由谁来负责?病人?医生?播出该信号的广播电台?抑或当时正在播音的播音员?人造大脑在接收到某种信号后引起患者失控——这是早在40年前,在迈克尔·克莱顿在其所著科幻小说《终端人》里作出的预言!
  当沃里克在实验室里培养脑组织细胞时,他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现在,他的办公室里的鼠脑机器人已有10万个老鼠大脑神经元,而他打算扩大到3000万个人类大脑神经元,然后再扩展到300亿至1000亿,1000亿即是科学家估计的人类大脑神经元的数量。他指出,“这就将产生一些问题。拥有人类大脑意识的机器人还是机器人吗?如果它跑出去开枪打死了人,那么是否该由我来承担责任呢?”
  健康长寿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但是,要实现健康长寿,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他文献
肌肉家族中最特殊的是眼轮匝肌,它像照相机光圈一样,能张能合、能开能闭。我们眨眼睛主要就是眼轮匝肌在起作用。  心肌是人体中最勤劳的肌肉。它在一天24小时之中,带动心脏有节奏地跳动,永不停顿。  最有趣的肌肉是耳肌,它本身能发声。只要用大拇指堵住耳孔,就可以听到一阵阵轰轰声,压得越紧,声音越响。  从力量的角度看,最出类拔萃的要数小腿肌。凡是进行爬坡、登楼、骑车、跑步……都少不了小腿肌这个重要角色。
期刊
很多时候,阻碍我们前进的,正是我们自己。反倒是那些对每件事都怀有敬畏心的、看上去有些笨拙的人,在缓慢地一步步接近最终目标。  职场上,没有人不喜欢聪明的人。  理由显而易见:脑子好,上手快,只需大致嘱咐几句动作要领,交代的工作就能基本完成,几乎不会出现大的偏差。  和同样站在起跑线上的其他竞争者相比,反应快的人无疑更容易在最开始阶段占据先机。但职业生涯拼的不是起跑速度——它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开始
期刊
转基因技术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安全与否争论再起  不久前,《环球时报》刊登了彭光谦“八问主粮转基因化”文章,对转基因技术安全性提出种种质疑,引来各界强烈关注。农业部网站则于9月2日发表“转基因食品与非转
期刊
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称,人的命运直接取决于身高。男性和女性身高高于平均值(男性1.778米,女性1.626米)会感觉更快乐。同时,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研究人员对5万名荷兰男女进行问卷调查表明,多数女性认为,男性应比她们高20厘米,多数男性则希望女性比他们矮8厘米。英国研究也显示,职场上,经理身高每高出2.5厘米,工资就会多出400英镑。  理想身高的基础是比例  男女的理想身高与快乐、收入有关,研究人员
期刊
白领的吃饭问题一直都是困扰着上班一族的问题,忙碌生活使我们常常忽略了自己的起居饮食。你平常的饮食规律吗?那些常见的食物有营养吗?  不良饮食习惯危害健康  ——喝水没规律 调查显示,近六成职场人喝水并没有规律,基本上是想起来才喝——这已是身体急需水的时候了。还有,25%的职场人基本上忙起来就忘记喝水,只有17.2%的职场人有自己喝水的规律。健康专家指出,人体对水的需要量受代谢、年龄、体力活动、温度
期刊
高尔夫是一项时尚、优雅、环保的运动,不少体坛巨星也热衷这项健康的运动,包括有“外星人”罗纳尔多、“小巨人”姚明、“飞鱼”菲尔普斯 、“飞人”乔丹等,而11月份又有这么多活动,爱好高尔夫球的你是不是也趁这段时间来提高自己的球技,和好友们来几场热身赛。  初学者如何开球又直又远  对于高尔夫球初学者来说,都希望自己能够将球开得又直又远。但是事实往往事与愿违,开球弹道明显不够高,球总是低低地窜出杆面,很
期刊
近年来,饮食治疗在欧美国家发展极快,这一方面缘于药物治疗的有限性,另一方面缘于神经营养学和临床营养学的快速发展和成熟。  饮食治疗的确切含义是:在一定的循证或经验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饮食结构调整以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的生理机能,从而达到缓解症状或治疗目的的一种心理疗法。这里所说的循证基础,一般是指通过PET、SPECT、ET或BEAM等诊断技术间接地了解到大脑中神经介质的活动状况或血流、代谢状况,
期刊
鹏菲恋在不被祝福的情况下开花结果,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的婚恋俨然成为娱乐圈里圈外的榜样力量,不知鼓舞了多少对爱情与婚姻失去信心的人们。  然而,他们也难逃七年之痒,在熬过了第八年头之后,选择了悄然离婚,因为双方的身份太过瞩目,离婚一事引起轩然大波,甚至成为一些人宣传自己及商品的噱头。  娱乐圈里的婚姻之所以容易受人瞩目,在于他们是公众人物,其一举一动都在媒体及公众的眼皮底下。所以,也就显得他们的
期刊
说到上火,一般人都会想到凉茶降火。凉茶的确是调理身体的佳品,但不是什么人都适合喝,凉茶也会喝出毛病来的!经常有一些办公室白领出现怕冷、四肢发凉、面色苍白、大便稀、小便清长的现象,就要检查一下是不是凉茶喝得过多了。  如今正处于初秋,秋老虎依然横行,天气炎热并未有明显变化,秋燥上火的情形非常容易发生,预防上火,很多人会联想到凉茶,过多饮用凉茶却可能导致新的问题。而其实预防上火并不难,方式也有很多。 
期刊
葡萄  葡萄,抗氧化之王。葡萄中含的白藜芦醇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抗衰老,并清除体内自由基,对心脑血管病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而且葡萄具有补益气血、强筋骨、通经络、消肿、利小便的功效,适合贫血、高血压、水肿、神经衰弱、疲劳的人吃。葡萄含铁量较高,也适合儿童、妇女、体弱贫血者食用。高血压的人可以经常喝葡萄芹菜汁:葡萄50克、芹菜50克,洗净后放入榨汁机里榨汁,用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20天为1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