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压力仍大 稳增长政策空间充裕

来源 :债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feng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经济数据延续了2013年四季度以来继续走弱的态势。如果根据工业增加值和GDP的关系来简单估算月度GDP,则前两个月GDP同比增速已经下滑至年度目标7.5%以下。面对持续走弱的经济数据,以下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一是实体经济是否如数据所表现的那么差?二是经济下滑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三是未来的经济走势将会如何?以下笔者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并提供几点建议。
  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一)外部需求偏弱中有支持出口增长的积极因素
  1.扣除基数及季节性因素影响,前两个月出口同比增速与2013年四季度持平
  今年我国前两个月的出口同比增速为2012年三季度以来的低点(-1.6%)。我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均有所放缓。其中对美国出口放缓幅度最大,负贡献0.28个百分点。单看2月同比降幅-18.1%,为2009年以来的最大降幅。究其原因,出口企业春节前加紧出口相对推升了1月出口同比增速,此外,2013年经香港的虚假贸易基数影响也是造成今年初贸易数据扭曲的重要因素。扣除这一因素的影响,估计前两个月的出口同比增速约为7.4%,与2013年四季度持平,外需仍相对平稳。
  2.有迹象表明中国出口占发达市场的份额仍在上升
  以中国对美国出口以及美国来自中国进口的数据进行两相对照,美国自中国进口增速仍然超过美国的整体进口增速,并高于美国自日本及其他亚洲国家的进口,显示针对美国这一主要发达市场而言,中国出口竞争力不降反升。
  3.美欧经济复苏虽与历史水平相比偏弱,但更为可持续,有助于支撑中国未来出口
  汇丰银行预计今年美国GDP增速为2.5%,美国消费支出增长2.2%,略好于2013年的2%,也足够支持GDP增速保持在2.5%这一水平,但可能难以支撑更高的增速。积极的因素在于美国政府财政支出的负面影响有所消退。同时,美国就业市场仍在持续改善,未来利率政策取决于通胀水平,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仍将按部就班地继续。近期美联储主席耶伦表示,量化宽松继续缩量,在利率上调之前将给出6个月的时间。因而,利率上调可能在明年4、5月份。
  欧元区经济基本面也有微幅改善,实现连续3个季度环比正增长。在主要经济体中,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均呈现环比增长。高频数据显示一季度欧元区GDP增速仍将延续这一态势。尽管需求仍相对疲弱,通胀水平低下(汇丰银行预测今年为0.8%),欧央行货币政策在短期内不会寻求进一步放松。
  在2013年年初安倍经济学的刺激政策影响下,日本经济有所回暖,但2013年下半年GDP增速又放缓至1%以下。今年4月消费税上调的负面影响已经反映在近期的经济景气调查数据中,市场担忧可能影响未来就业和工资增长。汇丰对于日本经济今年和明年的预测都在1%。在货币政策方面,预计今年上半年日本不会有进一步的刺激政策出台,但7月可能会考虑扩大量化宽松的规模。
  综上所述,未来受美欧等主要市场的持续拉动,预计我国外需条件较上年略有改善,但改善的幅度有限。在汇率方面,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近期有所贬值,但从国际清算银行的实际有效汇率(REER)以及名义有效汇率(NEER)来看,人民币兑一揽子货币仍在升值,自2013年初以来分别升值10.5%和8.2%。自今年年初以来也分别小幅升值1.87%和0.55%,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需好转对于出口回暖的积极影响。
  根据笔者的估算,我国出口对于美欧市场外部需求以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敏感性在2008年之后有所增强,即美国实际GDP加速1个百分点则拉动中国出口增速加快4.4个百分点(长期平均水平为1.7);同时,国际清算银行的实际有效汇率(REER)指数每上升1个百分点,出口将下降1.2个百分点(长期平均为-1.0)。出口对于外需及汇率波动的敏感性上升意味着美国经济复苏有助于提振我国出口,但提振效果可能部分被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所抵消。
  (二)消费需求虽放缓,但支持平稳增长的因素仍在
  1.扣除价格因素,今年前两个月消费较2013年四季度放缓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创下10年来新低,较2013年12月放缓了1.8个百分点。其中在私人部门消费中,从日用品到家用电器等消费均有所放缓。分产品看,传统消费热点—房地产以及汽车消费稳中趋缓。尽管增幅趋缓,住、行消费升级的基本趋势未变,仍可支持相关消费保持相对强劲。例如,中国的汽车市场仍是全球扩张最快的市场。
  2.未来支持消费平稳增长的因素仍在,但支持力度将有所下降
  201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放缓至7%,是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同时农村居民现金收入的实际增速回落至10%以下,也是经济危机后的最低,其中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工资实际增幅降至10%左右,比2010年约14%的增幅下降了约1/3,几乎与同期GDP增速放缓的幅度相同。
  人民银行公布的城镇储户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创下该数据自2001年发布以来的最低水平(54.1),而对于未来就业的预期也连续3个季度低于50(处于收缩区间)。与之形成对比,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近两年处于近47%左右的历史高位,现阶段收入预期状况不支持未来消费的强劲增长。
  根据笔者观察,收入增速放缓已持续了一段时间,而2013年整体消费相对仍比较平稳,未表现出明显下滑(2013年实际增速较2012年放缓0.6个百分点),这也印证了消费市场自2013年以来所发生的一些结构性变化:包括互联网信息消费等在内的服务性消费以及消费信贷的兴起对整体消费构成了一定的支撑。一是以工信部公布的移动互联网流量消费数字为例,2013年全年同比增速70%。国家统计局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并未包括网购消费,而网购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影响正逐渐上升。比如北京市2013年网购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已经达到10.5%,拉动消费总额3.6个百分点,浙江省的“电商换市”战略已使得网络销售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5%。二是收入增速下滑的影响也部分被消费信贷的上升所抵消。消费信贷增速从2012年的15.4%上升至2013年的21%,家庭部门加杠杆对于消费的支持表现为短期消费信贷如车贷的快速扩张上。但从2013年8月以来消费信贷增速见顶回落。从未来稳增长政策考虑,消费信贷相关支持政策可以是促收入增长之外的另一个关注点。   (三)总体投资需求保持平稳,基建投资仍是稳增长支柱
  1.房地产投资前景难以乐观
  房地产投资在前两个月仍保持近20%的较快增长,然而无论是房地产价格、房地产销售、新开工面积还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情况都不乐观。其中,房地产价格环比与同比增速均有所放缓,即使是2013年全年价格增速较快的一、二线城市也出现了松动迹象。价格松动的背后是房地产销售的降温,年初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大幅负增长与房地产销售的走弱预示着房地产投资面临下行风险。
  2013年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0%,占GDP的15%;土地出让金总计约4.1万亿元,增长53%,创历史新高,约占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60%。截至2013年末,金融机构对房地产商的贷款(人民币14.6万亿元)约占人民币贷款余额的20.3%,而房地产按揭贷款余额占人民币贷款余额的6.4%,因而房地产行业相关贷款占人民币贷款的份额升至26.7%,较2012年上升近4个百分点,约为2009年(13.7%)的两倍。房地产市场关联众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日益举足轻重,“大而不倒”意味着未来房地产市场下行可能带来新的政策困境,政策层面应早作预案进行应对。
  2.基建投资略有加快,未来仍是稳增长的中坚力量
  受铁路投资增速加快影响,基建投资今年前两个月略有反弹,前两个月同比增速为18.8%,较2013年四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较2013年12月加快4.6个百分点。以铁路为主的交通运输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从2013年四季度的12%加快至今年年初的21%,基建投资中的城市基础设施相关行业投资也温和加速近3个百分点。
  国内总需求的疲弱态势在铁路货运量等硬指标上也有所体现。铁路货用量前两个月同比负增长3.1%,较2013年四季度6%左右的增长大幅下滑,但略好于2013年二季度负增长4.5%的水平。
  3.制造业受去产能及出口需求影响,今年难有大的行情
  2013年制造业投资增速为18.5%,低于整体固定资产投资19.6%的增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制造业去产能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外部需求相对疲弱的拖累。此外,位处6大产能过剩行业之首的钢铁行业占整体固定资产投资的1.5%,压缩产能对于该行业投资的影响在2013年已经有所显现,全年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仅增长0.7%,比2012年回落3.7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今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计划全年压缩钢铁产能2700万吨,其中河北缩减产能1500万吨,都将继续对制造业投资带来下行压力。
  (四)工业增加值增速放缓明显,显示需求疲弱
  1.工业增加值回落主要反映在汽车生产等行业
  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13年年末的9.7%回落至今年1~2月的8.6%,为2009年4月以来的低点,季调后环比增速仅温和放缓。分行业看,占工业增加值7%的汽车生产较2013年末放缓了5个百分点,对前两个月的工业增加值增速负贡献0.4个百分点。
  2.企业去库存仍在持续,产能利用率有所回落
  由于缺乏库存数据,笔者用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的产成品库存以及产能利用率的数据来考察工业部门的库存周期以及产能利用情况。今年1~2月产成品库存指数为50.4,该指数自2013年年中开始就在盈亏平衡点附近徘徊。由于企业对未来需求面预期偏悲观,原料采购需求疲弱,产能利用率在2013年年中明显反弹之后,至四季度见顶回落。此外,工业相关原料中的金属价格降幅明显,其中钢材、铜、镍等价格持续回落,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需求相对弱势。
  3.去产能影响仍可能在未来继续拖累工业增加值增速
  以黑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压延行业为例,该行业占工业增加值的8.5%左右,今年1~2月其同比增速比2013年年末下降约1个百分点。其中粗钢产量从12月的6.5%大幅下滑至1.7%。尽管目前各地区的产量数据尚未更新,但是钢铁大省河北(产量占全国的1/4)的粗钢产量在2013年末已经出现负增长,这一变化与2013年11月以来的化解产能过剩措施有关。
  (五)就业市场状况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1.我国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关系
  从2013年年中的政策表述到今年两会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了就业与GDP增速的关系。从2013年的数据来看,一方面城镇就业同比增长3.1%,为1995年以来最低增速;另一方面GDP增速也从2010年的10.4%逐步回落至2012年及2013年的7.7%,城镇就业增幅的回落与GDP增速的回落幅度基本一致。这也是今年在政策层面将增长目标定在7.5%左右的重要原因。
  2.汇丰PMI中的就业分类指数表明当前劳动力市场持续承压
  汇丰综合PMI与统计局的PMI数据均显示,当经济增速在8%以下时,其就业指数均低于50(处于收缩区间)。鉴于城镇就业增速与汇丰PMI的就业指标高度相关(汇丰综合PMI就业指数相关度0.9,官方制造业PMI相关度0.85),因而在当前缺乏全面及时反映劳动力市场数据的情况下,PMI作为月度高频指标可以作为监测劳动力市场景气程度的重要参考。目前汇丰综合PMI的就业指标为48.8(1月份为48.9),低于2013年四季度略高于50的水平,也是继2009年经济危机时创下历史性低点(47)之后的最低值。
  3.劳动力供给仍相对充裕,每年创造新增就业的压力不减
  根据日前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将从2013年的53.7%提升至2020年的60%左右,即城镇化率将继续以平均每年接近1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这意味着每年仍将有约1300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考虑到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仍保持在高于70%的水平,那么每年新增的农村民工供给仍有近1000万人。而近些年高校扩招的影响意味着今后两三年每年的应届毕业生约700万人左右,因此,青年人的就业压力仍然十分严峻。   4.从稳就业及保持债务动态平衡的角度出发,7.2%的增长底线不应冒险突破
  根据以往经验来分析,过去两年GDP增速为7.7%,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农民工工资增长明显减速,城市中自愿和非自愿啃老族迅速壮大,社会矛盾在局部激化,但仍未突破底线。局限于目前不完善的就业数据,本文判断目前基本社会状况以及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积累都显示我国社会对于年青人失业率容忍度相对从前有所下降。国际上不少国家的经验教训是青年失业率高企的国家,社会安定往往受到冲击,同时政治动荡的风险大大增加。
  在政策层面也应注意到,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是稳定的线性关系,经济增速下滑至底线以下可能造成就业市场加速恶化。从风险评估的角度来看,GDP再下一个台阶对于就业市场的影响难以估计,不应冒险尝试。
  此外,目前我国总体债务占GDP的比率已经接近200%。假设债务平均成本为5%~6%,就意味着总体债务水平在没有新增债务的基础上仍在继续扩张,存量债务还本付息要求名义GDP保持10%~12%的增长。这也是欧债危机的一个经验教训:要保持总体债务的动态平衡,不仅要控制新增债务量,还要控制经济增速不能快速下滑。即便是从预期管理的角度出发,如果经济明显下滑会影响企业及家庭部门对未来的预期,并进而影响具体的消费及投资决策,而稳定预期、及时准确的预期管理也可以起到稳增长的辅助效果。
  对我国经济增长水平的总体判断
  通过对潜在增长率水平进行估算,本文认为目前7%~8%的经济增长水平仍然低于潜在增长率。此外,通过目前物价水平的走势也可以反过来度量实际经济增速相对潜在增长率的差距。2013年全年消费物价指数CPI为2.6%,几乎从2011年5.4%的高位减半。然而生产价格指数PPI已连续两年处于通缩区间,且难以在今后几个月摆脱负增长;同时GDP平减指数从2011年的8%~9%陡降到2013年二季度至今的不足1%。尽管PPI的通缩反映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影响,但根本原因在于需求相对不足而造成的产能过剩压力。
  从今年前两个月经济运行综合来看,在出口没有显著下滑的背景下,内需的走弱势头明显。而3月至今的一些微观运行数据显示,经济较前两个月并未明显回暖,主要原料类工业品价格仍在继续下跌显示需求仍然偏弱。3月上旬的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增速进一步走低,因而经济仍存在加速下滑的风险。假设目前的政策力度、措施都不变,经济可能下滑到7%以下。
  促进我国经济稳增长的政策建议
  为应对经济下滑的风险,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其中包括关于研究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对棚户区改造加大金融支持、加快铁路建设及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等内容。笔者认为,2014年作为新一轮改革元年,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无疑是全年的政策重心所在,需要处理好推改革与稳增长之间的关系,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其他政策方面协调配合。
  (一)在改革过程中应兼顾稳增长
  由于改革的政策措施对于经济短期增长的影响不一,因此,在选择改革政策组合方面,应考虑加紧出台短期内有利于稳增长的政策。目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确保经济增速在7%底线以上,在改革政策措施推进的同时应兼顾稳增长的需要。一是继续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加紧出台鼓励和激发民间资本活力的政策措施,进一步降低民营资本进入更多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二是要破除国有企业在诸多服务行业中的垄断地位。比如,在银行业、电信、运输、教育、医疗等服务性行业中,国企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引入民间资本,加强竞争将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和产出。三是为防止经济下行时地方财政加大税收征缴力度进而加剧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逆向选择,可以考虑针对中小企业推出更多的实质性减免税费政策。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适当加大利当前、惠长远的民生工程投资
  1.推动项目债改革,加大与城镇化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在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地铁、铁路等在内的公共基础设施需求巨大,仍具投资潜力。即使与我国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在70年代相比,我国的路网密度也仍然差距巨大。从融资来源的角度,国际经验表明基础设施融资更宜以长期债务融资为主,而非短期融资(如银行信贷)。因而,加大发行长期基础设施投资债券规模是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国开行新近成立的住宅金融事业部就意在通过向金融机构筹资发行住宅金融专项债券,重点用于支持棚户区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相关工程建设,这一创新既有助于降低基础设施的融资成本,又便于统一监管。
  2.加大中小企业减税力度,提升企业活力
  国务院已扩大了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实施范围,将年纳税所得额6万元的标准进一步较大幅度提高,并将政策截止期限延长至2016年底。在之前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过程中,仅有极少数中小企业符合享受所得税优惠的政策条件,占比过小,因而政策优惠的效果并不明显。建议将年征税所得额的优惠标准大幅提高,或者直接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给创造就业的主力—中小企业切实减负,提升企业活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3.适当增加环境及污染治理方面的财政支出
  今年的财政预算报告明确了2014年环保相关的财政专项支出较2013年增加7.1%,为2109亿元。以北京为例,节能环保支出预算同比增长45.1%,达到107.5亿元,其中治理雾霾专项支出5.8亿元。根据估算,环保财政性支出需要达到3900亿元才可能有效控制污染,从长期来看,这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建议进一步扩大环保和污染治理方面的财政支出。
  4.加大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相关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支出
  社科院的测算显示,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约为13万元,其中包括社会保障、教育以及城镇化后的生活发展成本,每年要解决2500万人的城镇化问题需要政府一次性投入6500亿元,相当于2013年公共财政收入的5%。因此,加大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支出保障也是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三)发挥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防止利率水平大幅上升
  1.关注融资成本上升可能产生的逆向选择问题
  尽管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通常伴随融资成本上升,但政策层面应关注可能造成的逆向选择问题。高利率显然无助于消除对于利率水平不敏感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共部门以及房地产行业的投资饥渴,相反却会打击民营经济部门本已走弱的增长动力。此外,打破刚性兑付对于金融市场风险偏好的正常化以及防范道德风险具有长期的积极影响,但短期内会进一步推动利率中枢上升,并对民营经济构成冲击。
  2.货币政策不宜收紧
  建议货币政策一方面要为实体经济提供保持适度增长所需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通过流动性管理工具保持适宜并相对平稳的利率水平,防止出现利率水平大幅上升的情况。此外,在加大对金融机构表外业务监管的过程中,应避免利率水平过高可能造成金融机构逆向选择而收缩对民间投资及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因此,货币政策不宜收紧。
  随着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等相关稳增长政策措施的落实及见效,预计我国经济能避免加速下滑并于二季度企稳,因而本文对今年全年GDP增速在7.5%左右的预测保持不变。
  责任编辑:夏宇宁 印颖
其他文献
活动教学是一种教学思想,也是一种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思想,活动教学的基本观点是: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活动是儿童学习与成长的基本载体,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具备主
通过小试,比较了3个品种复合聚合氯化铝(PAC)对磷的去除效果,考察了混凝除磷与除浊的关系,同时观察水温、pH值对混凝除磷效果的影响以及混凝对水中不同形态磷的去除效果,在此基
[摘 要]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就合作学习中的流于形式、合作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当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问题;策略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活动,是一种学习的组织形式,它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的。同时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通过对椭圆形线电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推导,得出椭圆线圈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分布规律,并进一步得出圆线圈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分布规律,以及工件所受的磁场力的分布规律,进行
2017年11月債券市场人民币业务统计—分券种
期刊
[摘 要]转变后进生一直是教学界热论的话题。高中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但兴趣始终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使学困生改变对英语的畏难情绪,引导他们逐渐树立信心,发现英语的魅力,并逐渐爱上英语。  [关键词]英语;学困生;兴趣  每个地方都存在学困生的问题,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在学习成绩和品德修养等方面存在差异是正常的,但如果不及时转变后进生,对其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重视实践操作教学。提高小学数学实践操作的有效性,应从激发兴趣、明确目的、培养创新思维、突出重点等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课堂教学;实践操作;有效性    “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是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的三句话,它形象地说明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教学,更要注重动手操作,只有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教育游戏为教学内容增添了新的活力,教育游戏创新了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教育游戏具有目的性、规则性、竞争性、幻想性、娱乐性的特征。教师可以从语音教学、听力教学、单词教学、语法教学这四方面来应用教育游戏。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英语;应用研究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学也进行了教学观念和手段的改革,特别是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其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新常态”更加重视质量与效益,促使产业升级,这为以保证质量为己任的设备监理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伴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升质量再一次被重申,要扭转中国制造业“低
为了降低混合电动汽车中的辅助动力系统(一台小型汽油机)的噪声,运用消声器一维消声计算模型设计排气消声器,并进行了该汽油机的噪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消声器对降低中、高频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