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Keller氏矫形术在母外翻中治疗研究

来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m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院自2000年5月~2008年5月对77例152足中、重度中老年拇外翻进行了改良Keller氏矫形。该研究首先对拇趾跖趾关节囊周围附着组织及足母收肌起止点进行了解剖学观察,认为导致拇收肌长期挛缩是拇外翻形成的主要原因。为了使拇收肌得到松弛,在方法选择上考虑Keller矫形较为可靠。但过去文献介绍切口往往在趾背或拇趾两侧,损伤大、操作不便,有时易伤及拇收肌及拇长屈肌,为此作者对Keller氏矫形进行了改进,经1~8年随访,术后疼痛全部消失,外形满意,无并发症发生。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精确的下肢力线和假体的摆放位置是全膝关节置换成功的关键。计算机导航辅助全膝关节置换的出现使之成为可能,并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发展,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导航新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广交流自主创新成果,由中国康协肢残康复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社主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省人民医院、解放军第208医院等单位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双下肢不等长的术中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07年12月357例全髋置换患者,男性149例,女性208例;年龄27~82岁,平均71.3岁。病因:股骨颈骨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法对内收型股骨颈骨折的不同多根空心螺钉内固定方式进行对比评价,比较3根螺钉固定和2根螺钉固定的优缺点,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收型股骨颈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椎间植骨融合(PLIF)内固定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不稳。[方法]81例临床病人,男38例,女43例;年龄47—71岁,平均62岁;病变部位:L2、3间隙2例,L3、4间隙63例,L4、5间隙33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在骨科危重病人的诊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由于致伤原因复杂,病情变化急剧,开放性血管损伤早期诊断较容易。然而闭合性损伤时因认识和治疗上的不足,容易误诊和漏诊,且
E-钙粘附素(E—Cadherin,E—cad)是粘附分子中钙离子依赖的细胞粘附素家族(Ca^2+ dependent cell adhesion molecule family)中的一员,对维持正常上皮细胞形态和结构完整性起着重要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Caspase-3、CathepsinB的表达,并初步探讨Caspase-3、CathepsinB在脊髓损伤后表达的意义。[方法]将78只成年健康SD大鼠按Nystrom法建立大鼠脊髓(
胫骨扭转角是人体胫骨生理解剖的固有角度。其存在已为广大的临床工作者所认识。但对其后天形成机制和对部分临床疾病关系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近年来随着胫骨扭转畸形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