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巨结肠12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y991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成人巨结肠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和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对1991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成人巨结肠1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5例,女7例,年龄14~56岁,6例有胎便排出延迟病史,2例误诊为乙状结肠扭转,6例诊断为急性肠梗阻,其中7例行结肠造瘘,3例行Swenson手术,2例行Duhamel手术,3例行Rehbein手术,1例行Soave手术.外院术后复发2例,Swenson手术1例术后出现骶前感染肛周瘘管,余术后排便功能良好.结论成人巨结肠临床表现不典型,手术方式不固定。

其他文献
金秋十月,涌动着的麦浪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然而,金黄色也并不都是10月的唯一色调,一股粉红风暴正在世界各地蔓延开来.10月,世界乳腺癌防治月,在这个月里,世界各地的人们自发聚
期刊
目的 分析并确立1个肌-眼-脑病( muscle-eye-brain disease,MEB)家系的临床表型及POMGNT1基因突变的类型.方法 收集肌-眼-脑病患儿及父母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POMGNT1基因的外显子,以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PCR产物纯化后DNA直接测序,确定基因
目的 鉴定两个常染色体显性成人多囊肾病家系的致病突变.方法 采用酚氯仿法提取家系成员及无亲缘关系的100名健康对照个体的外周血白细胞DNA,PCR扩增先证者致病基因PKD1、PKD
研究证实HPV感染是CIN和宫颈癌的主要病因,而且不同HPV亚型感染的致病性和后果也有差异~([1-2]).HPV分型检测对临床CIN和宫颈癌筛查和评估、病程的进展监测、治疗后的随访、以及人群的流行病学状态和病毒疫苗的研制都有重要意义.目前用于临床的HPV检测技术主要有杂交法与实时荧光定量PCR~([3]),但这2种方法存在操作复杂、检测时间较长等不足.例如,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即凯普导流杂交.H
应世界医学会邀请,中华医学会秘书长饶克勤、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专家孙宝志教授与学会对外联络部同志一行3人,于10月14-18日参加了在俄罗斯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召开的世界
期刊
目的 观察经额部及下睑之美容切口行颧骨、颧弓骨折内固定术治疗颧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颧骨颧弓骨折采用额部及下睑美容切口,显露骨折断端后行内固定术.结果 48例患者中,47例患者面部无明显瘢痕遗留.结论美容切口行颧骨、颧弓骨折内固定术,切口隐蔽,与皮纹一致,临床及美容效果良好。
恶性淋巴瘤是淋巴细胞在分化不同阶段发生恶变的一类疾病,以单克隆淋巴细胞的增殖失控为特点.目前,已知基因异常和生物学改变是淋巴瘤发生和演进的重要起始因素.近年来,表观遗传学改变在疾病进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化疗在恶性淋巴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往往导致化疗失败和疾病复发.多药耐药的产生机制与肿瘤细胞的表观遗传改变密切相关.此外,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修饰发生于多种恶性淋巴瘤
目的 探讨乳腺癌多西紫杉醇(DOC)耐药细胞(MCF-7/DOC)和阿霉素(ADM)耐药细胞(MCF-7/ADM)对Exosomes的分泌功能及其在耐药性传递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超速分级离心的方法,从乳腺癌耐药细胞培养液上清中提取Exosomes,透射电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Western blot法检测乳腺癌耐药细胞和Exosomes中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重组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
推荐理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主要致死和致残原因.除血脂异常外,炎症和氧化应激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生物标志物被认为是传统危险评估的重要补充手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主办,福建省医学会、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将于1 1月19-21日在厦门召开.作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