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人的发展的实现一定要通过主体的活动。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发展学生健康个性。所以,只有课堂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才能真正使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如何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下面谈一些我的浅见。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在语文课堂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对语言文学的感情的表达,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学中我注意创设和谐宽松情境与营造浓厚活跃的气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其把学生带入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情境中。例如在教学《观潮》第二课时,我利用录像,再现钱塘江大潮“潮来之时”那气势雄伟的壮观场面,仿佛使人亲临其境,看到千里之外的天下奇观,听到山崩地裂的响声。随着老师优美的讲述,学生个个目不转睛在注视着这雄伟的场景,还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语言、音乐、录像的渲染,营造了课堂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了激活学生思维的功能,解决了课文的难点。又如教学《威尼斯小艇》一课,我先引导学生围绕“小艇”的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质疑;小艇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介绍?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最后让学生读读、议议,运用课文的语句来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这时学生参与的情绪更加高涨,人人都开动了思维的机器。有位同学还提出:“课文为什么要写威尼斯夜晚的景色?这与小艇有什么关系?”问题提得非常好,可见学生经过深层次的思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些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带入学习的境界中去,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要将“质疑”引入课堂,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质疑问难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的质疑问难热情。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问题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与学生互换角色,提出重点问题。同时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解答。久而久之,应形成了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例如:教《跳水》一课时一位学生一个句子连读三遍没读好,把其中一个“破”字丢掉了。同学们笑了,她却莫名其妙,老师说:“由于你太紧张,丢了一个‘破’字,再来一遍,第四遍万一还读不好也不要紧,因为还有第五遍!”终于这位学生把这个句子读得既正确、又流利,声音还很响亮。这样的细节,看似琐碎,却营造了一个宽松安全的心理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老师提出“读完课文后,你们有什么疑问”时,学生踊跃举手,纷纷提出了“谁跳水,为什么跳水,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跳水,课文给我们什么启示”等属于自己的问题。这样人人参与,全面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掘每个学习者的潜能。
三、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会学习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竞赛式、调研式等优化教法,不仅传授知识,还交给学生知识创造的规律;交给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飞夺”一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运用了“飞夺”一词,形象地描写了战士们临危不惧,勇敢顽强的精神,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词语的呢?其中一名学生说:“我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上下文知道①泸定桥是铁索桥,桥高水险,但戰士们抱着必胜的信心攀爬,不惜牺牲自己也要过这铁索桥,这是常人做不到的。”②从敌人疯狂的喊声中,我体会到敌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我们的战士能过泸定桥,在这崇山峻岭之间,只有大雁才能飞过来。从这一词语我更体会出我们的战士是多么勇敢多么伟大。这位学生运用以前掌握的学习方法,自学自悟自得,较准确地理解了“飞夺”一词,并体会出了其中的思想感情,自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四、为学生创造发展机会
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精神,要得到强化,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我在执教《高粱情》一课时,我有这样两个教学环节:一个是让学生根据文章重点段归纳板书,再一个让绘画好的学生画出高粱根的样子。在进行小组汇报时,主张结果汇报、百花齐放,擅长朗读的便有表情地朗读有关小节。善于推理的从老战士神态、动作中体会老战士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这样打破了常规教学,学生把参与学习活动当成了乐事。学生的突出表现变成了很深刻的情感体验,这种语文学习就能在孩子们心中深沉扎下了根。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只有学生自主学习,才学得扎实。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教学的主体——学生通过各种因素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在语文课堂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对语言文学的感情的表达,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学中我注意创设和谐宽松情境与营造浓厚活跃的气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其把学生带入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情境中。例如在教学《观潮》第二课时,我利用录像,再现钱塘江大潮“潮来之时”那气势雄伟的壮观场面,仿佛使人亲临其境,看到千里之外的天下奇观,听到山崩地裂的响声。随着老师优美的讲述,学生个个目不转睛在注视着这雄伟的场景,还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语言、音乐、录像的渲染,营造了课堂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了激活学生思维的功能,解决了课文的难点。又如教学《威尼斯小艇》一课,我先引导学生围绕“小艇”的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质疑;小艇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介绍?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最后让学生读读、议议,运用课文的语句来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这时学生参与的情绪更加高涨,人人都开动了思维的机器。有位同学还提出:“课文为什么要写威尼斯夜晚的景色?这与小艇有什么关系?”问题提得非常好,可见学生经过深层次的思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些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带入学习的境界中去,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是,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要将“质疑”引入课堂,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在质疑问难时,往往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这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的质疑问难热情。如果遇到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问题时,教师应有意识地与学生互换角色,提出重点问题。同时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解答。久而久之,应形成了宽松、活跃的质疑氛围。例如:教《跳水》一课时一位学生一个句子连读三遍没读好,把其中一个“破”字丢掉了。同学们笑了,她却莫名其妙,老师说:“由于你太紧张,丢了一个‘破’字,再来一遍,第四遍万一还读不好也不要紧,因为还有第五遍!”终于这位学生把这个句子读得既正确、又流利,声音还很响亮。这样的细节,看似琐碎,却营造了一个宽松安全的心理氛围。在这样的氛围里,老师提出“读完课文后,你们有什么疑问”时,学生踊跃举手,纷纷提出了“谁跳水,为什么跳水,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跳水,课文给我们什么启示”等属于自己的问题。这样人人参与,全面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掘每个学习者的潜能。
三、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会学习
“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竞赛式、调研式等优化教法,不仅传授知识,还交给学生知识创造的规律;交给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飞夺”一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运用了“飞夺”一词,形象地描写了战士们临危不惧,勇敢顽强的精神,谁能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词语的呢?其中一名学生说:“我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及上下文知道①泸定桥是铁索桥,桥高水险,但戰士们抱着必胜的信心攀爬,不惜牺牲自己也要过这铁索桥,这是常人做不到的。”②从敌人疯狂的喊声中,我体会到敌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我们的战士能过泸定桥,在这崇山峻岭之间,只有大雁才能飞过来。从这一词语我更体会出我们的战士是多么勇敢多么伟大。这位学生运用以前掌握的学习方法,自学自悟自得,较准确地理解了“飞夺”一词,并体会出了其中的思想感情,自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四、为学生创造发展机会
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精神,要得到强化,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我在执教《高粱情》一课时,我有这样两个教学环节:一个是让学生根据文章重点段归纳板书,再一个让绘画好的学生画出高粱根的样子。在进行小组汇报时,主张结果汇报、百花齐放,擅长朗读的便有表情地朗读有关小节。善于推理的从老战士神态、动作中体会老战士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这样打破了常规教学,学生把参与学习活动当成了乐事。学生的突出表现变成了很深刻的情感体验,这种语文学习就能在孩子们心中深沉扎下了根。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只有学生自主学习,才学得扎实。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教学的主体——学生通过各种因素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