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愁风雨近重阳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n6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廖仲安先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就是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活跃人物,只是最近几年,因为年事已高,在一些古典文学研究刊物上很少见到他的身影了。如果您要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古典文学研究的开端与演变,关注陶渊明、唐诗、杜甫、韦应物、《水浒》等问题研究,还是要读一下他的《反刍集》和《反刍集续编》的,因为在这些领域,他都有新的开拓。
  
  一、新中国第一代古典文学研究者
  
  如果将近六十年的古典文学研究分为三代的话,廖仲安是第一代的代表人物。与他差不多同龄的活跃在古典文学界的还有胡念贻、蒋和森、曹道衡、王运熙、陈贻焮、陈毓罴(二陈与廖先生大学同班)、郭预衡、冯其庸、袁世硕等等,他们可以说是新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拓疆者,现今许多已经作古。
  作为开拓者是很艰难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上弥漫着的风气是与旧社会彻底决裂。这与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大破四旧”“大立四新”不同,后者是当政者有意推动、或说煽动不太懂事的年轻人的一种狂躁与偏执;而前者却是社会上许多进步人士感受到的社会进步要求。新社会建立了,旧社会的一套不时兴了,许多人对它们也很厌恶,希望新社会要有全新的景象,但具体到各个领域如何去做?大多数人还是迷茫的。因为它没有从长袍马褂改成列宁装那样简单。
  古典文学的研究对象可以说都是旧文化,它们在中小学教材中大量存在,大学文科更是以其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如何评价古典文学的价值是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些学者认为古代文化中只有劳动人民的文化才有价值,贵族文化、地主文化都是腐朽的、反动的,要坚决否定和剔除。还有人编写了一本《劳动人民文学史》,与传统的文学史打对台。在如何对待古典文化上,社会上弥漫着一股左的空气。从北京师范大学编纂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索引》(一九○五——一九七九)一书可以见到,一九五五年之前古典文学研究的论文极少,那时人们对于“古”避之唯恐不及。第一代研究者大多也是从一九五四年以后才活跃起来。而廖仲安从一九五○年初就开始发表谈古论今的文章了。
  北平解放前夕,廖仲安作为北京大学的地下党员,被秘密转移到解放区接受训练,北京解放后又回城在教育系统做接收工作。他热爱古典文学,新中国成立不到半年就开始关注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词的价值问题了。他在《文艺报》(第一卷七期)发表了《关于接受中国旧文学遗产问题》。当时北京二中学生樊平君来信说他“喜欢旧文学、旧诗词,觉得旧诗词有很高超的技术”,问《文艺报》是否正确?引起了讨论。有的学者不仅否定古典文学内容,连对于“旧诗词有很高超的技术”也予以否定。而廖仲安热情肯定了古典文学中的人民性、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及其在当代文化生活中的意义。他不相信在建设新的人民文学的技巧形式时“诗词的传统就可以一笔抹杀”。
  一九五一年他又发表了《谈杜诗》,文中对杜甫做出高度评价,他说:“站在今天的现实需要的高度来谈杜诗时,首先我们应该学习这个‘诗圣’的政治态度、生活态度、创作态度。他的取舍爱憎是异常分明的。正是这种严肃的人生态度使他比其他同代诗人体验了无量数更深更广的现实。”他还很动情地说:“当我读到‘安得广厦千万间’时,我感到杜甫心里沸腾着改变这个使千万人冻饿的世界的自发的激情,是如何地需要政治觉悟的支持啊!但历史终于无情地给他的愿望做了悲剧的结论。”当时这篇文章使许多热爱杜诗和古典诗词的人感动,因为不管杜甫在过去多有名、多么受到尊重,而新社会几乎把他忘了。这是新中国学术文献上第一篇研究杜甫的文章。一九六二年纪念杜甫诞生一千二百五十周年,出版的《杜甫研究论文集》二辑(共有三辑),即以此文开篇。
  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激进的政治氛围中是被视为“右”的。当时廖仲安仅二十四五岁,正是现今许多“愤青”的年龄,但其所持的稳健平实的态度超过当时一些老“左派”(如叶蠖生先生长他二十多岁)。这与“西南联大”学风的熏染是分不开的。那些学风笃实的老师如闻一多(一九六○年廖先生还写过以闻一多为题材的电影剧本《拍案颂》)、朱自清、萧涤非等对他有很深的影响。廖仲安是带着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朴素感情和联大的朴实学风走进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这也注定了他将是多灾多难的。
  一九五六年以后古典文学逐渐被重视,其研究也日益热火(与苏联影响有关)。廖仲安从党政机关调到新建的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古典文学。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实事求是的朴实学风是不见容于主流的意识形态的,持这种态度的研究者三天两头受到敲打和批判。尽管如此,第一代学者包括廖仲安等还是为新中国的古典文学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标志就是在老一代学者指导下,以他们为主力编写了两部文学史。一是科学院文学所的《中国文学史》三册,二是高校联合编纂的文学史。高校这本是在游国恩、萧涤非、王季思、季镇淮等老一辈专家指导下一些中青年教师共同撰写的。廖仲安先生脱产参加写作,主要负责唐代。它被用作高校教材(我读大学时读的就是这部),也向社会普及了古典文学知识,影响很大。
  
  二、在苦难中挣扎
  
  尽管前三十年对于古代文化评价不高,但那时频繁的政治运动却往往发难于古典文学或历史研究领域。这里举几个比较昭著的。如五十年代初批判电影《武训传》、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五十年代后期的批判“厚古薄今”,提倡“厚今薄古,古为今用”以及“拔白旗”“插红旗”(在文史研究领域最为激烈);六十年代批判忠王李秀成的“忠王不忠”和批判吴晗的京剧剧本《海瑞罢官》等等都与古典文学密切相关。这个时期每个知识分子,特别是从事与文史有关工作的知识人更是心怀惴惴,怕写文章、怕被人抓住小辫子、怕犯错误等,也给一些善于“成人之恶”的小人以绝好的出风头、攀高枝的机会。他们眼如雷达,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四处搜寻对象。于是在研究领域的批判、否定和空论日益增多,实事求是的研究日益减少。
  廖先生说这一个时期是“知识分子三灾八难的年月”,一点不假。不会看风转舵、不趋时,总带着一些理想主义的知识人更容易动辄得咎,免不了要经历“挨整、挨批、受处分”的苦难,廖仲安也是这样。
  近几十年的政治运动无不以改造思想、推动社会进步相标榜,但廖先生的感受是“运动、批判并没有使怀疑减少,而且往往更增多了怀疑”。可悲的是,文章可以少写或不写,但老师不能不讲课。讲课中如何评价作家、作品成为最敏感的问题。领导强调在这些问题上要“把好关口”“别出修正主义”。那时“修正主义”就是阶级敌人的代名词。当然这对于“无可无不可”、毫无学术良知的人好办,社会通行“宁左勿右”一套,只要把古人一概骂倒,这样安全系数最大(当然上世纪七十年代如果骂到秦始皇、法家头上结果也不美妙)。而廖仲安不能,他说“我们这些身临讲坛,在同学们十目所视下的教书人,不能不紧张地关注着校外的‘风’和校内的‘浪’”,更不能昧着良心胡说。那时有些学生在社会风气熏染下、以革命自居,向党委校方举报告发老师“放毒”也是常有的事,做教师成了高危行业,不久“文革”就证明了这一点。廖仲安心里还是有一杆秤的,他尽量本着学术良知去做,这就不能不与外界环境发生冲撞。我们从《反刍集》许多文章中可见其内心的挣扎,比较典型的是六十年代所写评价曹植、苏轼作品的文章和七十年代写的《水浒浅谈》。
  评价作家和作品是敏感问题,那么评价苏轼及其作品就是敏感中的敏感。苏轼是“千古一人”,是位全能作家,诗、词、文都有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传世;但他有个致命问题就是反对王安石新法。建国前谈论苏轼这不是问题,王安石被称为“拗相公”,其继承人是蔡京,新法祸国殃民几乎是公论,反新法是具有正面价值的。新中国成立后,价值观变了,何况王安石变法又曾被列宁肯定称赞,于是王安石就成了政治正确的坐标。苏轼这一类反新法“元祐党”人,轻则被评为保守,重则斥为反动。过去评论诗词文学,往往不涉及作者的政治态度,政治归政治,文学归文学。严嵩、阮大铖的诗歌清新流利,照样有人赞美。新中国成立后,意识形态主导,政治文化一体化,因此再评论苏氏文学作品时,政治态度就成了不能回避的问题。
  于是廖仲安写了《论变法与苏氏作品评价的关系》力图解决这个问题,文章中在肯定了苏轼与新法无关的许多佳作之后,提出就是反新法的作品也要进行分析,他认为苏氏有些作品虽写于实施新法时期,但确实反映了人民苦难,表达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如《和子由蚕布》等;有些批评了新法,但确实反映的是现实,例如《吴中田妇叹》。另有一类则是“表面看来也有现实性,实际上完全是在顽固保守的政治思想支配下彻头彻尾歪曲现实的作品”。对于这些廖先生是完全否定的,举的例子是《山村即事》: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眼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文章中说,在俵散青苗钱时虽然存在官府利用娱乐演戏等手段诱使借贷青苗钱的农民花钱的现象,但第一这不是普遍现象,第二这只是执行的问题,不是新法的毛病,第三青苗法从总的倾向上看是对人民有利的,并指出青苗法即使有缺点,也不能像苏轼这样“用的完全是一种冷嘲热讽的调子,显然不是什么积极的建议和批评”。在当时政治氛围下,这已经是对苏氏作品最大的善意了。但现在看起来仍有可訾议之处。比如,既然承认有缺点,作为文学家为什么不能“冷嘲热讽”?
  说到底那时公正的文学批评是不能做到的,因为有几个大前提是不能碰的,如“政治标准第一”(“第一”往往便成“唯一”),评判作家先要经过政治过滤器。苏轼政治倾向先天不足是既成事实,谁也改变不了。另外王安石变法是先进的社会运动也被视为定论,是不能怀疑的。于是廖仲安只能在划定的圈子转。其实我们放下这些,从另一个角度想,很好解决。就算变法百分之百正确,没有任何瑕疵,全为贫困百姓着想(当然这不可能),难道它在推行中也会完美无缺?如果有些缺点,哪怕就是万分之一能不能写?文学创作不是政治家写条陈,要注意态度和可接受性。文学家考虑的是写得好不好,感人不感人;想通了这些,就会觉得苏轼一些批评新法、青苗法的诗写得很俏皮,非常精彩,他的确是写讽刺诗的高手。
  《水浒浅谈》写于“文革”中(一九七二——一九七三),本是军宣队和革委会分派的任务。那时林彪刚倒台,社会上一度批判极左,局势稍稍稳定。但“文革”的反复折腾,大多数知识人是满怀恐惧的,屡经劫难的廖仲安更不会例外,但分配的任务又不能不做。廖仲安是文章快手,但这本四万字的小册子,他写了半年多。他说:
  在写作过程中,虽然对《水浒》这本小说以及有关的资料研究得很不够,但是对毛主席和鲁迅谈论到《水浒》的话,却是做了比较认真的搜集工作,凡是在公开的文献上能找到的材料,不敢说毫无遗漏,也敢说十得八九。
  历经种种被批斗的苦难之后,第一次又拿起笔来写作,怎么能不吸取点教训!他心怀惴惴,怕犯政治错误,本来廖先生是非常注重文本和参考资料的,此时文本、资料都可以放一放,个人看法(有些与我聊过,如对宋江形象的认识等)更不敢写入,尽量采用学术界比较一致的意见。用大量的时间收集毛主席的指示与鲁迅的论述,并加以消化。这是在为此书上政治保险。历史仿佛爱跟老实人开玩笑,这两项保险突然不灵了。在此以前,毛主席从来没有否定过《水浒》,他非常爱读《水浒》,直到晚年还让服务人员替他找《水浒传》的“金圣叹批本”。到了一九七三年底,突然传说毛主席说“《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一九七五年这个文件还作为毛主席的“最新指示”在《人民日报》上刊布,成为评法批儒、评论《水浒》的依据,乃至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先导。
  按照道理讲,《水浒浅谈》写作在前,“最新指示”刊布在后,连法律都不追诉立法前违反该法律条款的行为,可是《水浒浅谈》仍然难逃罪责,因为“最新指示”就是要掀起最新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有《水浒浅谈》这样好的靶子,怎么能不利用呢?勤奋工作就换来这样的结果!廖马上成为“右倾翻案风回潮”的典型,作为阶级斗争新动向的箭靶子,再遭整肃,再度被下放。注定受难,再挣扎也没有用。
  
  三、拨乱反正与探索
  
  粉碎“四人帮”后,文化教育都是重灾区,拨乱反正的任务尤重,古典文学研究也是如此。许多中青年研究者(知识界认为中国被耽误了二十年,大家都减二十岁,廖仲安被视为中年)成为拨乱反正的积极参与者,廖就是其中的一位。一九八○年古典文学界研究期刊《文学遗产》以大型研究刊物形式(“文革”前只是《光明日报》的副刊)复刊,他被聘请为编委。《反刍集》中的文章大半写于一九七七年后十年,有的就发表在《文学遗产》上。他不仅批判“四人帮”与极左思潮对于古典文学的歪曲如《晴雯的新冤案》、《孔子文艺思想漫谈》、《“剔除”与“吸收”》、《漫谈杜诗中的忠君思想》等,更重要的是他在研究上有反思也有探索。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古典文学研究上,鉴赏作品一窝蜂,从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出版后,许多出版社纷纷效颦,许多古典文学研究者也被卷入,而廖仲安更注重考证和对作品思想艺术的探索,并将两者结合起来。《穷源溯流的指导思想》一文中指出:“文学史,是人类精神文明历史中最生动、最丰富的组成部分。”要把这些人文之美展示出来,绝不能只局限作品本身,更要对当时社会背景、文化氛围有深入的理解。从许多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在这方面的努力。如《再评宋江》针对《水浒》研究中都把宋江称作“小官吏”这一现象,指出在宋代“官”与“吏”有很大区别。官属于士人系统,是官人,犯罪了,脸上也不能刺字;吏是庶民,称公人,犯罪了脸上可刺字,而且吏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这比一般庶民又低了一层)。从这个考订来分析宋江形象的实质及其所代表的意义。
  宋代胥吏社会地位极低,但实际权力极大。侵官病民,根固窟穴,缔交合党,很有神通。吏胥与“盗贼”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愈是胆大冒险,敢于逾越这条界限的人,在江湖上就愈有威望”。宋江就是一个脚踩黑白两道的人。这篇论文给《水浒》研究一个重要提示,不要老在农民起义上纠缠,梁山一百零八将中没有什么农民,应该多考虑一下像宋江这样的社会边缘人的问题。可惜这篇论文早在八十年代就发表在《文学遗产》上,但引起的关注并不多,一谈宋江还是“小官吏”,对别人的研究成果视而不见是近些年来学术界的重要盲点。
  廖仲安还关注清代文化专制统治,清统治者属于少数民族,其统治期间注重防范汉族臣民,有一套办法。为此廖写了《读〈名教罪人〉有感》、《〈红楼梦〉与清代政治管见》、《龚自珍与〈红楼梦〉》、《沈德潜诗述评》等篇都涉及文化专制。清代的专制统治不仅较历代严酷,而且是通过民族歧视与压迫来实现的,因之,它不仅关系文艺创作,更涉及近代民族性格的形成。清代是离我们最近的皇权专制王朝,破解清代的统治秘密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廖先生几次提到鲁迅在这方面的工作及其期待:
  鲁迅很希望有人能从《东华录》《御批通鉴辑览》《上谕八旗》《雍正朱批谕旨》等等书中,将其中的关于驾驭汉人、批评文化、利用文艺之处,分别排比,辑成一书,从这些材料里,不但可以看出清代统治者那策略的博大和恶辣,而且还能明白遗留至今的奴性的由来。
  实际上这是直至今日也尚未完成的任务。
  《反刍集续编》中许多文章涉及其他文化领域。如《鸦片战争以前的“西学”偶谈》、《“阎罗王”与“开天圣”》、《野蔬充膳甘葵藿》、《辨味、烹调与美学质疑》、《衣食与中国文化小议》、《诗经印谱》等都是从古典文学的角度引发的感受。
  
  四、廖仲安先生为人
  
  我是在一九六二年底上文学史课时第一次见到廖先生的,当时他已经很有名了。上课铃响了,他穿一件蓝棉布大衣,戴一顶长毛绒的帽子迈着持重的步子走进阶梯教室,缓缓地脱下大衣,用一只手提起头顶上的帽子把它轻轻地放在讲台上,然后不慌不忙地开始授课。当时,廖先生还不到四十岁,我们这些比他小不到二十岁的学生,觉得他已经很老了,是位渊博的老先生。听讲唐传奇沈既济的《枕中记》给我印象最深,卢生得仙人吕翁瓷枕,一梦之中享尽人间富贵,当他醒来时,逆旅主人蒸黄粱饭尚未熟。分析完这个故事。廖先生忽引《随园诗话》记载的邯郸黄粱梦某穷书生的题诗:“四十年来公与侯,虽然是梦亦风流。我今落魄邯郸道,要与先生借枕头。”他感慨此人无慧根,人家已经告诉你是梦,你还要尝试!
  一九六四年大学毕业时我被整肃,被发到南口农场劳动,一九六八年底又被接回北师院。这时虽在“文革”中,但热闹的造反已经过去,革委会把学生与教职员工编在一起搞“斗批改”。此时学生仅有一九六五届(此年入学),我就插在这些学生当中,与老师一起参加运动,从而与廖先生有了许多接触。后来因战备下放到东方红炼油厂(现在的燕山石化)、顺义良种场、平谷关上、大兴陈各庄劳动不必像在学校正襟危坐谈学习心得体会,都放松了。也是我没改造好,不能忘情“封资修”,有的青年教师觉悟高,不免制止或批评一下,而廖先生却有兴趣,这样就慢慢熟了。离校之后,因与廖先生住家相距不远(他住宣武门内未英胡同,我住菜市口),徒步只需二十分钟,于是便常去他家,向廖先生请教学习。使我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
  岁月、外部力量似乎很难在廖先生身上镌刻下痕迹,几十年了,除了发福一些,有点白发外,还是我初见到时的样子。他为人谦和,从无疾言厉色,脸上仿佛总是泛着一丝笑纹。“文革”当中,挨批斗时,他也是这个样子,小将愤怒了:“我们批斗他,他还笑!”廖先生无奈地说:“我就是这个样子,怎么办?”走路仿佛是在踱步,我没见过他跑步,不知他跑步是什么样子。他永远是那样不紧不慢地走,我想大约这合乎古礼的规范。然而,他绝对不是儒者,尽管许多人称他“廖夫子”。他很早就受到“五四”的启蒙,虽然家乡西昌地处偏僻,但其兄长曾在北京读书,回乡做小学校长,带回了鲁迅的书和《新青年》,他很快就接受新文化导师们的思想理念。抗战末,他考上了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后来转入北大,积极参加学生民主运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秘密加入地下党。但他没有那些激进人士的外露张扬,更无唯我独革的做派。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他都能兼容并包,胸襟开阔,愿意也能够倾听别人讲话,不说他人的坏话。如果没有外力的播弄,他与上级、同事、下级(包括学生)都会有很好的关系。十七年间(指“文革”前十七年),政治运动不断,廖先生虽然常常挨批,但没有受过实质性的处分(如划右派、右倾等),而且还有几次升级。人们开玩笑说,廖夫子是福将,一有运动就挨批,但没有耽误涨工资。这说明北京教育界和学院的领导对他有好印象,认为他是老实人,分配给他的工作无不勤勤恳恳去完成,从不讲价钱,正像他自喻的老黄牛(《反刍集》的名字即源于此);文艺界领导周扬也知道他,有次讲话就说到:“谁说共产党内没有秀才?廖仲安不就是一个吗?是党的‘红秀才’。”这句褒扬在“文革”中给他招来无数麻烦。小将们说:廖仲安不仅是北京黑市委教育战线的干将,还是文艺黑线的干将。专案组费了好大劲调查他,除了一般的组织关系外,没有发现他与北京旧市委和中宣部领导有任何特殊关系。朋友、老学生也都是与他保持了几十年的友谊的。有一次他与我提起他的老师朱自清的话“几十年了,朋友就是那几个,老婆就是那一个”。我笑起来,心想“这真是夫子自道”。他的朋友,不管我见过没见过,大多耳熟能详。因为他每每言及他们。今年春节,我去看他,问及他找我要的“赵俪生回忆录”收到没有。他说:“收到了。挺好看的。我叫人给刘国盈送去了,他住养老院了,很闷。”刘国盈是我上大学时的系主任,也是他北大老同学、师院的老同事。他的几个老学生我也大多认识,为《反刍集续编》写序的李华就是一九五九届的毕业生,不幸他已经于几年前去世。连他的家庭都是值得羡慕的,四个孩子都是“文革”当中长成的,都被动乱耽误过,但他们学历最低的也读到硕士,在国内外不同领域取得骄人的成绩。有一次我问起,您是怎么教育的。他说我谁都没有教育过,他们自己长成的。我说您这是垂拱而治。
  前两年首师大给刘国盈先生和廖仲安先生庆寿,把我也找了去,共叙这几十年的变迁。我想起一九七一年国庆节,第一次去廖家,他也刚从大兴陈各庄“五七干校”回来,拿出一首《鹧鸪天》让我看:
  渠水初干岸柳黄,天堂河畔再经霜。八方秋熟银镰动,十里风来金稻香。
  新月上,谷登场,不愁风雨近重阳。“五·七”指示千秋计,回首风波意味长。
  四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廖先生寿登耄耋,精神矍铄,我也年近古稀,还能写点浅近的文字,再读这首词不免会有许多新的感受。
其他文献
人称“亚洲第一桨”。十运会夺金最多的运动员、皮划艇选手刘海涛的家乡在河南睢县,这里出过代父从军的花木兰,还盛传秦始皇将妻子葬于此,在刘海涛的心里,家乡就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睢县有河,刘海涛自小通水性,但在上体校时,他对皮划艇并不了解,以为这和在河上撑小船差不太多,直到被广东皮划艇队总教练石严发现,他才和皮划艇结缘。    从“看船工”入行    1996年的全国皮划艇锦标赛在睢县进行,石严请当
签约西布罗姆维奇,租借不莱梅!一纸横跨英超和德甲的合同,张玉宁一夜之间再次成为了中国足坛的焦点人物。家境优越、年少成名、荷甲联赛,这些标签让张玉宁在同年龄段球员中显得有些“鹤立鸡群”。 执着留在欧洲踢球,更是让人们充满期待。然而,“留洋梦”看上去很美,到头来究竟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还是仲永泯然众人?张家有儿初长成1997年,张玉宁出生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苍南商品经济十分发达。父亲张全成做生意多
“玩××”似乎指一种消遣,其实也不尽如此。表现主义作家巴·法宾·拉格维斯在《侏儒》中说:“什么叫做玩?玩,就是毫无意义的随意涉猎,什么也没干;就是那种‘让我们假装一下’的对待事物的奇特方式。事情一定不能按它们真正的样子来处理,一定不能一本正经地当作一回事;人不过是假装在干什么而已”。“玩××”或许正是要呈现出社会上形形色色人等“玩”的本相。这里,“玩”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消闲的游戏,而往往倒是安
梦想成真6月2日,马德里万达大都会球场。阿诺德帮助利物浦2比0战胜托特纳姆热刺,球队第六次夺得欧冠冠军。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一幕和两个多小时前发生的场景遥相呼应。当时,阿诺德身着黑色运动服,和队友罗伯逊一起走进媒体中心,被主教练克洛普指定为球队的赛前的发言人。整个赛季,他们就像蝙蝠侠和罗宾那样充满活力,为球队定下基调。阿诺德话不多,但传达了一个信息:利物浦来到马德里不是走过场,要把冠军奖杯带回家
上海的“大鲨鱼”也许将“游”向马尼拉,带去的将是缓和。2012年5月18日,菲律宾《马尼拉公报》刊载报道称,菲律宾篮球协会已邀请姚明带领上海男篮大鲨鱼队访菲,与菲律宾职篮明星队进行友谊赛,并希望通过这种交流缓和当前中菲的紧张局势。  虽然姚明方面还未确定是否会受邀,但这是菲最近释放的对华和解信号中最新的一个。菲律宾“新闻五台”评论说,邀请姚明参加友谊赛的消息“让人欣慰”。此前,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
布朗在美国青少年选择奖活动中。前途无限布朗2008年7月7日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个典型的日本女子。他们对于英伦三岛终日阴雨绵绵的天气习以为常,来到日本西南部九州之后,对晴朗天空和蔚蓝色大海倍感亲切。眼看女儿和儿子来到人世间,夫妻俩特地给他们取名天空(Sky)和海洋(Ocean)。布朗从小就跟着父母亲在海边玩耍,特别喜欢冲浪运动,其次是滑板运动,逐渐成为这两项运动的佼佼者,不断
杭州市六公园湖滨路一号310006    郁达夫全集(1—12) 浙江文艺出版社 143.00元  许地山散文全编 浙江文艺出版社 9.45元  夏尊散文全编 浙江文艺出版社 7.80元  丰子恺散文全编(上下) 浙江文艺出版社 29.10元  丰子恺集外文选 上海三联书店 9.00元  禅与老庄徐小跃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6.10元  禅学与玄学洪修平、吴永和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5.45元  英吉
在 9月6日晚,“Nippon!Nippon”,名古屋综合体育馆里的日本观众用排山倒海般整齐的呐喊声和加油棒有节奏的敲击声,声嘶力竭地为东道主加油。先负一局的日本女排甚至在第二局扳回一城,将大比分追至1比1。对于中国女排来说,这是生死存亡的一场比赛:赢下就是世界杯冠军,获得直通里约奥运会的资格;输球丢掉冠军,同时也拿不到里约奥运会的“门票”。第三局,中国女排在一度落后的情况下反超比分,拿下胜利。第
公民楷模    在瑞士奥尔根休假的费德勒和四个朋友跑到苏黎世湖边一家餐厅吃饭,事先没有预约,到了才发现餐厅已经没有空位。于是,餐厅经理只能把费德勒和他的朋友请了出去。“难道你不知道我是谁吗?!”那位经理并没有听到这样的台词——费德勒平静地接受了这个决定。临走前,他还面带微笑的给围上来的一帮球迷签了名。  在费德勒成为机械公敌之后,我越来越习惯于这个人身上发生的任何事情。在美国,他请过气的桑普拉斯出
福泽谕吉(一八三四—一九○一)是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被誉为“日本的伏尔泰”。这部自传(商务版一九九五)记下了福泽的生平所为和思想发展轨迹,在不经意间给后人留下了明治时代的泛社会图景,以及欧美文明撞击日本(也暗含中国)文明的最初火花。  一八六○年,福泽随日本“咸临丸”船到达旧金山。他生平中于是第一次惊奇地认识了马车、第一次知道酒瓶启开时能发出“吓人的声音”(香槟酒)、第一次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