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干细胞移植和动员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feg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和动员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4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干细胞移植组、干细胞动员组和联合组,每组48只.腹腔注射L-精氨酸制作SAP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在制作SAP大鼠模型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干细胞移植组制作SAP大鼠模型后6h经股静脉注入自体MSC 1.2 ml,干细胞动员组制作SAP大鼠模型前连续3d皮下注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40 μg/kg,联合组则联合应用MSC和G-CSF.各组大鼠再按术后不同时相点分为12、24、48、72 h亚组,每组12只.在术后相应时相点观察各组大鼠的存活情况,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肾小管上皮细胞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和细胞凋亡指数,检测血清中TNF-α、IL-6、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LDH、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间的指标,两两比较用SNK-q检验,大鼠存活情况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全部存活.模型组大鼠术后48、72 h分别存活11只和8只.干细胞移植组、干细胞动员组和联合组术后48 h前未见大鼠死亡,术后72 h分别存活11、10和11只,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术后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均较模型组减轻,联合组损伤减轻最为明显.术后12 ~72 h肾小管上皮细胞Bax蛋白、Bcl-2蛋白、肾小管细胞凋亡指数变化情况:模型组分别为12.80±1.78 ~20.30±2.40、4.34±1.20 ~3.03±1.06、12.65%±2.31% ~35.10%±5.54%;干细胞移植组分别为9.68±2.11~17.01±2.54、5.57±1.35~4.13±1.05、6.20%±1.53% ~ 17.50%±2.80%;干细胞动员组分别为10.05±2.17~16.81±2.55、5.49±1.48~4.19±1.05、6.41%±1.64% ~ 17.14%±2.27%;联合组分别为8.33±2.06~14.03±2.27、6.60±2.11 ~5.63±1.52、5.80%±1.52%~12.30%±2.43%.联合组术后24、72 h Bax蛋白,48、72 h Bc1-2蛋白,24、48、72 h凋亡指数与干细胞移植组和干细胞动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细胞移植组与干细胞动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术后12 ~72 h炎症因子及肾功能指标较模型组不同程度降低,以联合组最明显.联合组术后72 hTNF-α含量,48、72 h IL-6含量,48、72 h BUN含量,48、72 h Cr含量,24、48、72 h LDH含量,72 h CRP含量与干细胞移植组和干细胞动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细胞移植组与于细胞动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MSC移植与动员能有效减轻SPA大鼠的肾损伤,可能与MSC参与组织的病理再生修复、抗炎症及抑制细胞凋亡等机制有关。

其他文献
手术切除是目前肝门部胆管癌获得治愈和患者长期生存的惟一希望.肝叶切除、肝外胆管切除、区域性淋巴结清扫以及胆道重建是目前肝门部胆管癌的主要手术方式.由于肿瘤本身具有侵袭性以及缺乏有效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法,即使是在精准外科治疗时代,肝胆外科医师依然面临挑战.在术前可切除性评估和分期、术前胆道引流和门静脉栓塞、肝切除的范围、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联合肝动脉切除以及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方面存有诸多争议.本文聚焦肝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尽管食管癌的药物及放射治疗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手术切除仍是公认的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食管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相继开展了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以及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食管癌微创治疗技术.本文就食管癌微创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方式选择、手术并发症及预后情况与传统手术进行比较,以探讨微创外科技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慢性胰腺炎为胰腺炎症性疾病,80%以上的患者主要症状是顽固性腹痛.随着疾病的进展最终可能导致患者永久性丧失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目前,所有的治疗方法都不能使患者获得痊愈或中断疾病的进程.关键词:慢性胰腺炎;外科治疗
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术前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且检查结果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及患者预后.PTC是胆道梗阻性病变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在PTC基础上进行CT检查可提高胆道梗阻性病变的检出率[1].近年来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图像后处理技术和软件的开发,为PTC+CT检查创造了条件.2009年4月至201 1年4月我院采用PTC+CT检查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关键词:胆道梗阻;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治疗在经历了近100年的艰苦探索,尤其经过近20多年的深入研究和临床经验积累后,临床治疗方法有了不少新的进展.如早期器官功能支持、微创介入引流、坏死组织感染综合防治以及分阶段计划性微创和延期确定性开腹坏死组织清除等,治疗效果有明显改善.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影响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成都军区总医院行胃转流术治疗且获得1年随访的99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连续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C肽释放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结果,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身高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胃转流术后不再需要任何降糖措施,可长期保持随机血糖< 11.1
1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因间歇性中上腹痛5个月于2010年7月12日收治入院.胃镜检查提示胃窦癌;上腹部CT检查提示胃窦癌性病变,胃后壁数枚肿大淋巴结,周围大血管未受侵犯,无肝脏及结肠转移.患者于2010年7月20日行胃癌D2根治术,术中探及肿瘤已侵犯浆膜层,第1组及第2组数枚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予以清扫.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示:胃低分化腺癌,浸润胃壁全层;第3、4d、4sb、5、6、7、8a、9、
期刊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吻合口裂开合并腹腔大出血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致死性术后并发症.因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吻合口裂开和继发腹腔大出血的预防与治疗,一直是胰腺外科争论的焦点.手术处理术后并发症仍然是最为稳妥的治疗方法.但再次手术探查难度较大、方法多变且不易掌握,术后有再次发生吻合口瘘和出血的危险,有些术式可能损害胰腺全部内、外分泌功能.我们对多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腹腔大出血患者施行主胰管空肠桥式导
位于肝Ⅶ、Ⅷ段的巨大肿瘤,如果左半肝体积足够大,选择右半肝切除术相对比较容易实施.但当左半肝体积不足时,为了避免术后肝功能衰竭,必须保留肝Ⅴ、Ⅵ段组织,手术难度明显增大.2012年7月26日,我科对1例肝Ⅶ、Ⅷ段巨大肝癌患者成功实施了保留肝Ⅴ、Ⅵ段的肝癌切除术,效果良好.关键词:肝肿瘤;肝切除术;手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