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情感教育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e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对情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就要努力运用语文佳作中所包含的真挚情感,在语文教学中认识到“情意”与“认知”相统一的重要性,进一步重视阅读和写作教学,扣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培养学生优良的性格。那么,在新的课程背景下,应该如何实施语文情感教育,才能“发掘”出作品的内蕴,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呢?
  一、课前准备,酝酿情感
  优秀的作品都有很美的艺术境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课前备课时,教师要广泛阅读,深刻地研究,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人生经历、思想历程,这样才能深入剖析作品,挖掘出作者创作时的匠心,深刻地领悟出作者的精神与人格,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对作品的领悟中,充分感受作品的情感,把自己完全融入作品中,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否则,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二、教学导语,激发情感
  上好一节课,教学情境的设置很关键,其中导语是创设情感意境的突破口,为学生学习本篇课文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能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热情。教师刚一登上讲台,大多数学生能很快调节心理状态,把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面,但也有部分学生不能很快完成这一心理转化,这时,教师如果能采用生动的导语,配以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学生则会由此产生一种情感反射,并会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情感意境,为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情感基础。
  三、通过朗读,渲染情感
  朗读是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应该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其中朗读是情感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重要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示范读,传递情感。即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感到朗读是一种美的享受,自然能引起审美情感。诗歌、散文的精彩片断和神韵会通过朗读这个媒体,变成一种时空艺术,使学生忘却自我,融入作品的意境之中。
  2.学生自己读,读中悟情。好文章都是充满情感的,课文愈好,表达的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要想有效地领会、感悟课文的思想情感,单靠他人讲解、分析是不行的,学生必须要通过自己的朗读,才能体味文章的情感,感悟文章的意蕴美,这样学生才能自然而然地读出课文抑扬顿挫的旋律美,思想品德教育也就会水到渠成。
  四、分析课文,挖掘情感
  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领悟教材的情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达到情感的升华。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地分析课文,正确深刻地掌握课文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文章的情感内涵。要想真正做到这些,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1.要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语文教材,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学生在情感上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就会大大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钻研教材,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才可能将潜藏在课文中的情传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感受美的情感,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完全融入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里,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情感
  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带有丰富的情感因素。然而,怎样才能将这些情感更好地发挥出来呢?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把自己的语言功底打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生动、形象、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把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点燃,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讲究语言节奏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丰富变化,并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加深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更好地将教师的情感传染给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相沟通。这样既有助于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发展。
  3.寓情于理,真正领悟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
  所谓寓情于理就是要用作品蕴涵的哲理启发学生,感染学生。文学作品主要是抒情言志而不注重说理,以理取胜就违背了形象思维的规律。“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出也,故即事以遇情。”作品中的“理”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凝聚于诗情画意之中的;是以小中见大,言近旨远的;是通过活生生的画面、具体的事物阐明深刻的道理、重大的主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把学生带入作品的特定情景之中,认识到情寓于“理”,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
  五、发挥语言优势,增进情感
  语言是意识的载体,人们总是通过语言来加深认识,加强了解,交流思想,增进感情。
  语言要饱含感情,含情的语言能使人受到感染,引起共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的情感,并把它通过语言准确地表现出来,以激活历史人物和事件,鼓动和感染学生的情感。教师语言要简洁、生动、形象,说话要抓住关键,言简意赅,力求“言尽而旨远,言简而意丰”,以恰如其分的情感、精当准确的措辞、绘声绘色的讲述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六、注重自身的情感影响,感染学生
  教师在学生心中是崇高的、神圣的,教师的情感也同样感染着学生。
  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要善于利用语言去打动和感染学生。在語文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语言去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必须带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只有真情才能成为心灵间的信使,打动听者,只有发自心灵的语言才能听到心灵的回声。
  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感染力。教师是影响学生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情感感染力不仅是一种间接地无形的情感情境,而且也是一种培养学生情感的心理力量。
  语文教学会给学生情感美的滋养,也会给学生艺术美的熏陶,它完全应该是开放的、互动的、诗意的。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方法、途径还很多,正所谓“听唱新翻杨柳枝,更吟别韵桃李词。踏歌不尽心头语,前路再和千首诗”。热爱我们语文教学,在语文课程改革试验中关注语文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思索与感动,才会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广大学生的一种期待。
其他文献
摘要: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效的解决了大班容量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困难,同时提高教学效率,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中,所有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学习实践,同时进行小组之间的竞争,小组成员彼此之间是和谐地运作、积极地互动,并分享彼此学习的心得,同时大家互帮互助提高小组整体竞争力,进而达成有效的学习。建立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把学
期刊
摘要:科学技术在迅猛发展,改革开放的中国需要不断地引进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这就需要大批高水平 的外语人才。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更意识到了当前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特别重要的 问题,合理的教学对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思维去掌握语言的本质,从而增强语感。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整体教学 阅读 听力 写作  阅读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期刊
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点难度的加深、单词量的增加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减弱,一些学生的成绩开始逐步下降,落后掉队,而且掉队的人数也逐年增加。学生从主动学习英语开始转向被动学习英语。防止和缩小英语的两极分化是一项长期而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心去研究和实践。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暂时的也是片面的。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改进教学方法,广辟途径,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乐在其中”。  关键词
期刊
历史分析思维方法,是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几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是思维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高中历史课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分析思维方法,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需要,他是适应高校选拔的需要。  1.历史课堂教学思维方法须有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作理论基础  历史是一门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科学,其分析思维的方法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色。马列主义基本
期刊
新的历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它实际上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学习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仍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
期刊
摘要: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未真正定型,他们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许多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所侧重的加以点拨,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 渗透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造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交流、反思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的新、旧知识如何建构?如何产生?何时产生才能让学生轻松接受?这就要求捕捉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生成点。  一、
期刊
摘要:听说能力是中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听”是交流思想的主要方式,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说”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使用频率最高、使用范围最广的交际手段。  关键词:初中生 语文 听说能力  听说能力是中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听”是交流思想的主要方式,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说”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使用频率最高、使用范围最广的交际手段。那么,如何培养初中语文的听说能力呢?  
期刊
摘要:加强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有助于提高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效培养中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优化教学效果,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 数学 阅读能力  加强培养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有助于提高中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效培养中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优化教学效果,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效率。那么,如何培养初中生数学的阅读能力呢?  一、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意义  
期刊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已逐渐成为广大化学教师的共识。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已逐渐成为广大化学教师的共识。那么,如何进行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呢?  一、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