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游戏元素对乐理课堂教学的作用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j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先进教育理念的推广和学科发展的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正逐步从强调知识讲授的传统教学观念向“对话教学”“快乐学习”“理解教育”“体验教学”“互动教学”等新型课堂关系转换,以便将文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更好地结合,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目的。本文从游戏教育的综述、游戏与教育的关系、画图、活动及推理等游戏元素方面开展论述。
  【关键词】游戏元素;乐理课堂;情景教学
  随着先进教育理念的推广和学科发展的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正逐步从强调知识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对话教学”“快乐学习”“理解教育”“体验教学”“互动教学”等新型课堂关系转换,以便将文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更好地结合,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目的。
  一、我国“游戏与教育”研究现状综述
  早在19世纪70年代,以皮亚杰、阿德勒、汉德曼等为代表的国外教育学家已将游戏理论的研究纳入教育学-心理学领域。同时受国外生物学、人类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学科领域“游戏”研究成果影响,我国在20世纪后半叶始步入该研究领域,通过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检索:篇名“游戏教育”,共计发现2995项研究成果。根据年代分布研究情况如下:
  文献年代 1959 1979 1982-1996 1997-2006 2007-2009 2010-2012 2013-2015
  年均数量 2篇 1篇 4篇 34篇 158篇 240篇 439篇
  文献数量 2篇 1篇 53篇 341篇 476篇 721篇 1317篇
  据上表,可见我国关于“游戏教育”的研究是相当晚近的事情。在1959年至1981年期间,只有三项文献成果,受当时新中国成立时间尚短、生产力低下、文化教育建设刚刚起步,尤其是经历了10年文化大革命浩劫等国情因素影响,这一时期文献呈点状分布、断代现象十分突出。1978年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拨乱反正,清除文化大革命浩劫的余孽思想影响,教育事业逐步走向正轨。教育教学改革思潮多元,“游戏教育”理念适应教育规律逐渐被运用于教学研究,直到1996年,研究成果十分少,年均数量不足5篇;自1997年开始至2006年,从事游戏教育的队伍不断壮大,有了一点突破,年均达到34篇。可见在建国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国“游戏教育”理念的研究与推进状况虽有增长,但进展十分缓慢,但就在刚刚过去的七八年时间里,即2007年到2015年,相关研究成果大幅增加,几乎三年就有一个飞跃,从年均158篇增至439篇。可见,“游戏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也因游戏对于教学效果的明显提高而受到热捧和推崇。
  二、游戏与教育的关系
  (一)游戏与教育具有本质的差异
  游戏和教育在本质上属于两者不同的活动。游戏是一种不受外力约束的、自由的活动,是由内在动机控制下的游戏者由内而外自主性活动,活动开展根据游戏者的需要、兴趣和能力来完成自我表现。教育则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由教育者向被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活动,是由外部要求控制下的教与学的双边或多边互动活动,活动围绕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内容核心而开展,受教育者在一个未知的领域里完成新知识的接受。两者的差异在实施过程中还体现为游戏具有由内向外自然发展的价值,教育对于学生而言则是由外向内引导发展的价值。
  (二)游戏与教育具有目标与内容的关联
  游戏和教育在活动方向上具有广泛的内在联系。首先,游戏的结果达成教育目的。游戏的价值在于实现了儿童身心发展所需要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在自然发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认知、运动、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等方面的能力。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有计划有程序的影响过程,有目的有意识地培育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能力。游戏的结果与教育的目标最终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游戏内容具有教育价值。游戏的过程涉及游戏者关乎自然界及生活领域的各种社会认知和生活经验,如游戏创造表现过程中所需要的想象、构思及实施,游戏中运动过程所动作技能、平衡协调能力,游戏规则中的内化过程所需要的智力理解、自我约束力、协同交流能力都是教育培养学生的内容,即培育德、智、体、美等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两者关联密切。
  三、游戏元素渗透有利于乐理课程构建生成性课堂
  “生成课程”又叫“呼应课程”,是当代的主流课程理念之一。它主张以“生成论”思想组织课堂,其宗旨为“力图实现课程向生活的根本回归”。生成,顾名思义,它注重事物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生成课程就是指:以真正的对话情境为依托,在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持续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动态生长的建构性课程[1]。生成课程的主张摒弃传统课堂“一切既成,本质先定”的思维,而代之以“一切将成”的理念。该类课程成为师生展现与创造生命意义的动态生成过程,而非单纯的教学活动。在乐理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游戏元素的渗透,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路径的多样性,放弃传统预设性课程教学范式,有利于推动生成课程的建设。以节奏教学为例,选取新疆民歌《青春舞曲》作为学习内容。在讲解节奏要点之前,我们可以通过图片、视频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从观摩新疆舞蹈感知歌曲中实词节奏型与衬祠的节奏形态律动的差别,同时结合视频音乐观察并创造新疆音乐的身体律动形态。如将单声部旋律节奏用双手生成双声部节奏,通过跺脚、拍手、捻指、拍腿等动作编创组合,将单声部节奏生成为多声部节奏,或者几个同学合作,构建多声部音乐节奏等,如此,运用简单的肢体语言带动下,调动学生的参与课堂表演的积极性,培养简单的“创-编-演”技能,体验歌曲中的舞蹈节奏,体味歌词“太阳下山明朝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美丽小鸟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的内涵培养学生珍惜时光,懂得时光易逝、青春不返的道理,从而加倍珍惜学习的大好时光,同时,在协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游戏元素渗透有益于乐理课程构建对话型课堂关系
  对话型课堂关系,即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方式。它是当代教育领域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质的新式教学的一种思维和理念。对话型课堂关系主张师生民主平等交流,围绕课程议题真诚交流沟通,互动合作。在乐理课程中渗透游戏元素,有利于师生超越文本传递单一信息,而是根据各自的理解重新构建或生成新意义,产生新思想,沟通的结果最终超越文本本身。
  参考文献
  [1]朱竹林.我读《生成课程》[J].早期教育,2007,(10).
  [2]赵彬宏.对话理念对音乐学科教学的渗透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8).
其他文献
科学的发展是由生产实践决定的。矿床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地质科学,是随着地质勘探和采矿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提出许多有价值的矿床学理论,这对进一步寻找矿产资源是有一定指导作用的。但是,由于“地质学按其性质来说主要是研究那些不但我们没有经历过而且任何人都没有经历过的
通过对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社会支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焦虑在性别、专业以及学校类别等方面的差异性,探讨了毕业生就业焦虑的原因,并分
我国变质岩区分布广泛,矿产资源相当丰富。铁、铜、铅锌、金、磷、硼、滑石、石棉、石墨,以及一些稀土、稀有、放射性等矿产,均与变质作用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我国多数变质岩区的1:20万区测工作已接近完成,专题研究也在一些地区开始。因此,编制全国变质图,并进行一些专
有线电视双向化、数字化的加快,本文结合四明山镇HFC网络的特点浅谈其网络的升级改造。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根治长江水害,开发水力资源关键性工程。为建此坝,建国二十多年时间里,许多部门对它做了大量勘察工作,获得了极其丰富的资料,为坝址选择奠定了基础。但随着工作的深入,有些问题尚需做进一步研究。本文仅就坝区一库首地带的地壳活动性及其工程地质问题做如下探讨。
电磁液体分离方法是在不均匀磁场中,以顺磁性液体为介质,分离非磁性矿物或某些弱磁性矿物的新技术。对于在顺磁性液体中,非磁性或弱磁性矿粒受不均匀磁场作用力的公式,在一般文献中只简单地给出结果,在《电磁液体分离仪的原理与应用》一文中,认为这个作用力可分为一个磁力和一个磁浮力,也未加以证明。事实上,电磁液体分离方法中矿粒受力的情况,与一般关于矿物磁力分离的书中所述的不同。首先是
本文根据作者在学院机房九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机房软硬件设备的管理、系统的维护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并针对工作中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给出了适当的建议。
PBL教学模式已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病案设计是实习前期口腔内科学PBL病案分析教学成功的关键,本文讨论了病案选择与设计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中国的下石炭统称丰宁统。丰宁统的标准剖面位于贵州南部独山境内。依据珊瑚化石,曾将该区的丰宁统自下而上划分为四个带,即Cystophrentis带、Pseudouralinia带、Thysanophyllum带及Yuanophyllum带;相应的地层单位称革老河段、汤耙沟段、旧司段及上司段。革老河段与汤耙沟段合称岩关阶(相当于西欧下石炭统的杜内
期刊
本文系辽宁区测一队、长春地质学院、沈阳地矿所协同对辽南晚前寒武纪地层研究成果中由长春地质学院所承担的岩石地层学专题研究的初步成果。 刘志英、何起祥、杨珊珊及辽宁区测一队岩矿室参加室内外工作,孟祥化及王东坡老师对工作给予指导,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