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课文之美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fubaguo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提高学生的成绩,还要帮助学生吸收这些精华。初中语文课本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我们好好学,因为这都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沉淀,都是我们的国粹精华,有古代诗人辞客的亘古华篇,哭笑爱恨,情之所至。有现代文学大师不朽箴言,人生至味,千读不厌。还有当代才子的潇洒情释,行云流水,至真至纯。它们都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与人文性,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极为有利,所以对于每一篇课文,都应该细细玩味,尽情欣赏。
  在现在的语文课本里有现代文、文言文和古代诗歌。在现代文里还有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于是我们的老师便针对其不同的文体对课文进行“肢解”。例如,学习记叙主文我们注重其基础知识、记叙的要素、结构、表达方式等。学说明文,侧重其说明顺序、方法等。学习文言文,除了字词句的释译外,其他的内容几乎不曾涉及。这样,好的一篇文章被分解得支离破碎,象一只干枯了的丝瓜,只剩了脉脉络络,而皮肉等有滋味有营养的部分就这样被冷落被抛弃了,真正能够滋润、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的正是那些被舍弃了的汁、液、血、肉。这才是真正能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文的精华所在。
  但是,面对考试,师生都疲于应付,便只好对这些课文“抽筋剥皮”,巧取捷径。也就是说,面对一篇课文,首先不是欣赏它的美点,而是选取其中对考试有利的部分来学习,去巩固,最后再运用。要做到这些,我们不防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始终抓紧新课标这把“钥匙”。
  新课标明确要求,语文素养简括可分为三层: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法习惯等;感悟,是熏陶,是思想道德的熏陶感染;创新精神,审美情趣,以及个性和人格的完美。可见,新课标所要求的不但是知识的掌握,更是学生们人格的塑造、世界观人生观的塑造。而我们常见的教学方法只注重了笫一层,而忽略了笫二层、笫三层意思,既然这样,全面提高素质从何而来?所以全面领会认真贯彻新课标是学语文的前提,是我们解读语文学科的一把金钥匙。
  其次,教学中要扔掉教参这根“拐杖”。
  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依靠教参,在吃透教参的基础上整理上课思路,然后带着既定的上课思路上完每堂课,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如果哪节课乱了章程,就会惴惴不安,自己认为这是一节失败的课,好像从没人发问:教参所讲的都是合理的吗?有没有其他的解释?更没有人试图改变这一切,于是教参便成了我们形影不离的拐杖,一旦离了这根拐杖,几乎寸步难行,所以要学会独立行走,就必须扔掉这根拐杖。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著名的设计师被邀请在一块绿地上设计一条小路,可设计师却迟迟没有动手,过了不久,草地上出见了一条很不规则的弯弯曲曲的小路,那是行人走出来的。于是设计师才指挥工人沿着这个痕迹加以整理、美化。凡是看到这条小路的人无不交口程赞。人们程赞的不是设计师的高超技艺,而是他独到的匠心,自然的,才是最美的。设计师之所以会收到如此的效果,是因为他跳出了既有的框架,摆脱了格式化、印象化。要充分地让学生欣赏课文之美,要让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独到的感受,我们不妨也学学设计师高明之处吧——任其自然,别给他们太多的解释。
  最后,要打破考试这道“枷锁”。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受到了教参的影响,更是受到了考试的制约。从小学到高中,我们都把考什么当作我们的风向标,并且一直沿着这狭窄的轨道往前跑,跑得太专心了,以致我们忽略了路旁美丽怡人的风景——课文的人文之美。学语文,学做人。如果我们只对学生要求卷面上的那点可怜的知识,那么语文教学岂不成了舍本逐末了吗。我们也许很早就发现了一个问题,现在的学生一谈起明星,就会如数家珍,滔滔不绝,但是如果让他们说话,会觉得太没水准,如果让他们作文,会觉得太缺乏灵气,这都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没学会对课文内容全面深刻理解、欣赏。生活是源泉,而语文素养则是盛起这泉水的杯。学会欣赏课文之美,才能学会欣赏文学之美,唯其如此,我们的学生才会充满灵气,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才会得以继承。
  品位高的个性教学艺术还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内容的多层次性,语文问题的多样化,语文学科的多极化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和理解,去参与讨论和辩论,在充分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的基础上,明是非,分主次,求同异,达到培养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发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教师开始寻找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而多媒体技术无疑是最好选择。多媒体不仅能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知识具体化,更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多媒体的应用给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带来了新气息。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数学教学 有效运用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自从多媒体融进我们
期刊
摘 要:信息化教育事实上是一次教育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教师是直接参与者和实施者。所以,教师对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本文就信息化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特征,教师角色、对教师的思想、角色及专业技能等进行简单的讨论。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 改革 教师角色 教育技术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将会有力地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
期刊
摘 要: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对1010名永城市中小学教师的抽样调查,从参培动因和目的、内容需求、方式需求、模式需求、时间需求、师资需求、培训期待和收获、存在问题和影响参培因素等方面了解了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需求现状,结果表明:培训内容的适用、施训形式的变化、机制管理的科学,时间安排的合理,关注影响教师参培因素等,是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促进中
期刊
摘 要:情感教学是随素质教育衍生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生物学是一门直观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要求教师要有情可投,有情愿投,有情适投。全面确定情感目标,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拥有严谨的科研精神为最终目的。  关键词:高中生 情感教学 生物教学教书是一门艺术,教师之教犹如舞台表演,学生之学犹如观众欣赏。从知识角度来讲,是一个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过程;上升到精
期刊
学习语文就是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说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写方方正正的中国字,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一个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与他人交流、交际的必备技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是教学的根本。  一、明确学习目标,不辱使命  省教育厅、省语委、省文明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把用语用字规范作为文明单位的必要条件,进一
期刊
摘要:在社会文明和现代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校园文化也在蓬勃兴起,学生组织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在大学校园里,有75%的大学生参加学生组织。个人、组织和环境等都会影响大学生对学生组织凝聚力的认知,本文以个人层面为例,分析其对学生组织凝聚力的影响。  关键字:个人动机 ;领导者 ;学生组织; 凝聚力  1.研究背景及目的  1.1研究背景  在社会文明和现代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校园文化也在蓬勃
期刊
摘 要: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也是信息技术和教学发展的必然,从而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美术课的课堂效率,促进了师生感情的融合。  关键词: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 课程标准 审美理念 教学模式 创新精神  情感教育是一种春风化细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师如何运用现代化教育
期刊
摘 要:所谓创新思维,是学生在创新学习活动中应该具有的思维方式,包括思维的独特性、流畅性、敏锐性等。数学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培养 学生 创新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要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
期刊
摘 要:创新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创新教育内容,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了极好的载体。本文从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强化实验创新设计;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积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期刊
摘要: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既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利用图解法来求解动态平衡问题,不仅能巧妙地解决这类问题,而且直观、形象,学生易于接受、掌握和运用。本文就高中阶段常见的受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四类动态平衡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图解法;共点力动态平衡;矢量三角形  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既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定性解决共点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