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阶路径相似度的复杂网络链路预测方法

来源 :通信学报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jiaweiai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链路预测方法普遍存在精度不高、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高阶路径相似度的复杂网络链路预测方法。首先,利用路径作为判别特征对复杂网络中的缺失链接进行预测,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并通过惩罚公共近邻对信息泄露进行限制。其次,将高阶路径作为判别特征,对种子节点对间的可用长路径实施惩罚。最后,利用多个真实复杂网络数据集进行数值算例。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基线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具有更优的精度与效率。
其他文献
基于对Mack T-11发动机台架试验工况及发动机烟炱形貌、结构分析,建立了与Mack T-11台架试验关联性较好的润滑油烟炱分散性能模拟评价方法——炭黑老化分散模拟试验;通过炭黑老化分散模拟试验和分子模拟手段考察了不同结构无灰分散剂对油品烟炱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建立的炭黑老化分散模拟试验可以有效评价高档柴油机油的烟炱分散性能;采用该模拟试验筛选的特定结构无灰分散剂具有优异的烟炱分散性能;通过该模拟试验优化润滑油基础油和添加剂复合配方,所得油品通过了Mack T-11发动机试验。
应用Aspen HYSYS软件对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1.2 Mt/a连续催化重整装置C4/C5分离塔(T202)进行流程模拟,得到了与T202实际操作接近的理想模型。通过模型对塔底温度和进料温度进行优化,并考察塔底温度对塔底化工轻油蒸气压的影响,以及进料温度对塔板水力学操作点的影响。结果表明:T202塔底温度由135.5℃提高至138.5℃,塔底化工轻油蒸气压(37.8℃)由96.71 kPa降低至88.76 kPa,从而可以停用化工轻油正戊烷/异戊烷分离塔,节约
以工业丝光沸石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5/C6正构烷烃中温异构化催化剂。采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以正戊烷、正己烷为模型化合物,考察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液时体积空速和氢油比对催化剂异构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构C5、C6烷烃异构化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280℃、反应压力2 MPa、体积空速1.0 h-1、氢油摩尔比2.77。此条件下,C5、C6
分析了由高压电缆终端连接器引起的典型网侧高压接地故障,介绍了故障发生概况及分析结论。通过计算机仿真、各类试验测试、制造工艺流程分析等工作,探究此类故障中终端连接器的失效机理,合理推测并验证了导致连接器失效的因素。针对电缆连接器失效问题,以动车组日常运维管理的视角,给出了有效的风控方案并探讨了可行的故障检测方案。
为适应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货车检修模式的转变,进一步提升生产指挥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结合货车状态检修和安全生产指挥实际业务,分析货车状态修生产指挥系统需求,设计国家能源集团货车状态修生产指挥系统,重点从系统总体架构、物理架构、技术架构、应用功能和关键技术等角度进行阐述。实践表明,货车状态修生产指挥系统实现了状态修模式下生产作业的高效调度指挥,保障车列固定编组率95%以上,有效控制了零散车数量,提高了扣车组织兑现率,为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货车的安全运行和高效运输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照GFC Lu-43-A-11方法,在ACEA C3 5W-30规格配方油品的基础上,研究了发动机油在含生物柴油条件下的抗氧化性能,系统考察了在生物柴油存在条件下润滑油抗氧剂、抗氧抗腐剂(ZDDP)、清净剂、分散剂等添加剂对发动机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生物柴油条件下,胺型抗氧剂、仲烷基ZDDP、高碱值清净剂、高分子丁二酰亚胺分散剂等添加剂对抑制发动机油的氧化衰变过程具有更好的效果。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苯-1,3,5-三甲酸铜(Cu-BTC)吸附剂,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N2吸附-脱附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通过静态吸附法用Cu-BTC吸附脱除模拟油中的3-氯-2-甲基-1-丙烯(A)、1,4-二氯丁烷(B)、3-氯-2-甲基苯胺(C)和5-氯-2-甲基苯胺(D),考察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剂油比、有机氯化物初始质量浓度对氯化物脱除效果的影响,优选吸附条件,并采用Langmuir,Freundlich,Temkin,D-R吸附等温方程拟合吸附数据,研究C
以某型号道岔清筛机链传动机构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进口产品采购周期长、费用高等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不等节距链传动链轮,在考虑节距补偿系数的基础上,推导出链轮设计公式。通过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链轮设计的合理性,解决了一种非标链传动的设计难题,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采用燃烧法,以硝酸铝、甘氨酸为原料,添加硝酸钴和硝酸镝作改性剂,制备出Co-Dy共掺杂改性的γ-Al2 O3.利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进行表征,考察了改性
阐述目前国内地铁列车自动折返的两种典型控制模式并对其利弊进行分析,以西安地铁2号线列车自动折返为例,研究列车采用退行出折返线的折返控制模式出现电机过电流的原因,最后对2号列车线折返出现电机过电流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为采用此种折返方式的城市地铁列车折返时的换向时机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