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文本教学“新味谈”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x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厚江老师在《语文课的“三味”和“诗意”》一文中谈到语文教师处理教材之“味”时讲到:“看一个老师处理教材,有如看‘解牛’。水平之高下,技艺之精疏,动刀则现。一是看他如何下手,如何选点,如何切入,是‘以神遇’还是‘以目视’;二是看他如何运刀,是东砍西剁,鸡零狗碎,还是‘因其固然’游刃有余。另一方面还要看他如何教人学习。如何教,亦有‘味’可辨,是指指点点,硬塞结论,还是创造情境,设置条件,营造氛围,使其心动,使其情生,使其智启,使其自悟……”细细解读这段文字,感觉开文切入如“以神遇”,学生则目光炯炯、心领神会、静读文本、专心致志。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如“因其固然”,学生就会因势利导,开渠引水,追根溯源,交谈热烈。最终可以收到老师无讲,学生自知;老师微拨,学生深挖的教学情境。以此颇有教师给学生一片绿叶,学生送老师一个春天的感觉。
  一位语文老师教学鲁迅先生的回忆性叙事散文《藤野先生》可谓再熟悉不过,每一届学生都要教授一次,老师对文中内容熟悉到段落、细节,不用看文本就可以滔滔不绝,洋洋洒洒讲三节课、四节课、甚至五节课,并且感叹鲁迅的文章长且难懂,讲也讲不完,生怕学生不明白文中青年鲁迅为什么离东京去仙台,弃医学而从文,又惜别恩师回转祖国,还怕学生不明白“标致极了”是反语,有讽刺意义。总之,文无巨细全要讲解,对学生是一百个放不下。其结果一节课下来,两节课下来,三节课下来,五节课下来,老师越讲越多,越讲越累;学生越听越烦,越听越没有耐心;课堂纪律越来越乱,越乱越难以维持。最终教师感叹学生不懂事,不认真听讲,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则无奈摇头为什么文中有的内容明白如话老师还讲个不停,难道尝不够出力不讨好的滋味吗?可厌可叹。这种“受死骆驼累死马,驮之物货全丢啦”的教授方法正是犯了黄厚江老师所说的“以目视”之弊。
  另一位语文老师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学生通过预习文本,可以知道七分;通过小组讨论,还可以明白两分;剩下一分老师点拨、引导,共同合作、探究可以解决。結果课堂教学组织有序,学生学习紧张兴奋,课堂氛围活跃宽松,小组抢答此起彼伏,教学效果可叹可赞。这位语文老师如此设计、处理文本,同学们请看课文前面导读彩框中最后一句话“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而又发人深省的往事”,请把这句话的“往事”前面加一道横线变成“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而又发人深省的往事”,然后开始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寻找课文线索,思考课文思想情感,结合时代背景解读“特殊年代”“感人至深”和“发人深省”的丰富内涵。老师把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用幻灯打出来,组织同学们细读课文十分钟,小组讨论问题六分钟,课堂展示二十分钟。老师提醒同学们课堂展示回答上面填空横线问题时要在文本中找到相关依据,或结合所查资料、时代背景补充依据,又提醒所填答案可以不一样,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即可。小组依规则抢答,精彩加分,优胜出局,最后全体同学为优胜小组起立鼓掌,以表示对他们研读文本、积极思考和精彩表达的赞赏。结果课堂上学生可谓活也,答案可谓多也,思考可谓深也,情感可谓真也,老师可谓清闲也,思维可谓开阔也……举几个答案分享:“青年鲁迅日本学医的往事”“寻求救国之路的往事”“回忆恩师的往事”,“弃医学文的往事”“为尊严进行抗争的往事”“痛伤国民不觉悟的往事”“爱国奋斗的往事”“和恩师惜别的往事”“深切怀念恩师的往事”……课堂上学生回答时都能在文本和资料中找到相应依据,二十分钟展示时间还不够用呢。学生的能量和潜力真大,他们说出了许多老师意料之外的精彩语句。
  因此,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最重要的前提之一是教师必须改变教育教学理念,不管处理教材、设计问题、还是创设情境,都要从学生出发,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交流和展示的舞台,把文本变成学生学习、思考、运用和发展的材料和资源。这样,教师处理教材、使用文本定可品到“新味”,课堂教学定能引出“活水”。
其他文献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多少自认英雄的人或是自信即成英雄的人,在那“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风云乱世中摸爬打滚,四起干戈,卻也渐渐被历史淘出了长河。  英雄,此二字不知纠葛了几多逐鹿群雄、东征西讨的人的心绪。多少人又葬身名利场下? 凡言“三国”者,即便未曾看过此书者也必知悉“卧龙先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樂家而是培养人。”音乐课的教学应该是充满快乐的,教师要感受到成功教学的快乐,学生要体验到音乐收获的快乐。“快乐音乐教学法”是指通过听、说、唱、奏、游戏等多种课堂活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达到教育目的一种综合教学法。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实施快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设问中提出高效问题————调动
期刊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体育游戏作为完成体育与健康课技术技能教学的辅助手段,在此基础上把教学目标任务、教学内容融合体育游戏在体育与健康课课堂教学中。体育游戏运行在课堂教学中能激发着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体育游戏,提高学生体育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成为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体育游戏能更好
期刊
创新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所必须的前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也势在必行。音乐是美的,音乐更是快乐的,正如冼星海所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在音乐教学中必须遵循音乐教育的特性,让儿童在“乐中学,学中乐”的教学原则中提高儿童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与冲击使音乐课名存实亡,遭受冷落,当前实施创新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音 乐课开始热了起来,特别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音乐教材的出台
期刊
一、前言  “启发式”教学模式是现代教学中先进的教学模式之一,它的成功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的重要途径。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在诸多学科教学中已普遍被教师接受并运用,而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许多教师认为它与“精讲多练”的教学要求相矛盾,而依然采用“注入式”教学模式,有些教师即使接受,但由于运用不当反成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在教育教学中。一切师德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自身的品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和社会,对于学校工作的和谐发展,社会新人的培养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师德修养是非常必要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关于体育教师师德修养的要求各不相同,且非常注重体育教师
期刊
一、《计算机信息基础》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计算机信息基础》课是面向全校大一新生开设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涉及内容广泛,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及办公软件的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及相关软件的使用。理论与实践兼顾,以实践为主,并与计算机一级考试挂钩,主要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  但由于高职类院校生源比较广,有些是高中毕业生,有些则是中专生
期刊
初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在音乐教学中要突出情感体验,要把其放在首位,强调对音乐兴趣的培养。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注入情感成分,能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能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实践,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音乐技能得以发挥,并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学到音乐知识。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我有一只小小鸟》一课的时候,根据兴趣爱好是学生
期刊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中,体育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从中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之后,中国的体育产业迅速崛起,中国体育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国家提出的体育改革,促进了体育产业投资的发展,同时增加了体育产业发展中的投资行为,为体育产业投资体制以及体育产业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虽然中国体育产业、体育经济的发展起步晚,在体育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关机制较少,但是中国体育经济的发展,有大好前途。体育经济
期刊
“好品格”“好习惯”“好能力”好像已经慢慢成为了评价一个孩子好坏的标准。我们从小就教育孩子要诚实,尊重别人,要乐观、自信、有耐心、勇敢……因为特质不仅仅是一个人能够立足于社会的基石,也是让孩子拥有快乐人生的坚实支柱。可是你想过没有,对于学龄前正处于似懂非懂年纪的孩子,好品格要怎么教?为什么要和别人相亲相爱?为什么玩具要和别人轮流玩?为什么要这样?又为什么要那样?大部分的父母往往把教育的重任交给学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