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CBA小鼠隐性听力损失模型的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p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分析一定条件的噪声曝露下CBA小鼠的听功能变化,探索CBA小鼠隐性听力损失模型的建立条件.方法(1)模型的建立:通过听性脑干反应ABR,筛选听力正常的CBA小鼠,给予8~16 kHz,90~100 dB SPL(分别为90、91、92、93、94、96、98、100 dB),共计8个级别高强度脉冲噪声刺激2 h;(2)模型的鉴定:首先在噪声损伤后的1、3、7、14 d进行ABR听功能检测(click检测;8、16、32 kHz的纯音检测),从听功能水平对模型进行鉴定;听功能检测后的小鼠,取耳蜗基底膜分别检测毛细胞、支持细胞、神经纤维、突触的数量及排列,从组织水平对模型进行进一步鉴定,明确具体的损伤部位.结果 ≥92 dB条件下,造模14 d后,ABR click及ABR Tone听力阈值均无法恢复到正常听力阈值,说明这些条件对CBA小鼠造成了永久性听力阈移,不符合隐性听力损失的判断标准;90 dB条件下,1 d后ABR click及ABR Tone听力阈值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该条件未造成暂时性听力阈移,同样未达到隐性听力损失模型的判断标准.而91 dB条件下,ABR click及ABR Tone听力阈值在1 d有大幅度上升,3~7 d有部分恢复,14 d后恢复正常,说明小鼠听功能出现暂时性听力阈移,并在14 d后恢复至正常;但Ⅰ波振幅有显著减小,尽管有一定的恢复,但14 d并未恢复至正常,提示可能存在突触的损伤,且部分永久性丢失.进一步耳蜗基底膜形态学检测显示,1 d时内外毛细胞、支持细胞、神经纤维均未出现丢失,而内毛细胞与螺旋神经节间的突触数量明显下降,出现无效突触,且部分永久性丢失.结论 8~16 kHz,91 dB SPL的噪音损伤2 h,为CBA小鼠隐性听力损失模型的适宜造模条件.本研究为隐性听力损失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操作难度大、耗时长,采用教材建议的材料“新鲜的食用酵母、酸性重铬酸钾”进行实验,存在一些不足.实验改进环节有:使用手持葡萄酒酒精浓度计测试酒精;使用注射器作为发酵容器;用便携式医用氧气瓶提供氧气;调整实验步骤及材料的用量.改进后的实验现象明显、可操作性强、耗时短;还能排净空气密封装置、确保无氧组只进行无氧呼吸;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实验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的提升.
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带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读了《鲁滨逊漂流记》,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同时被鲁滨逊惊人的毅力深深震撼了.
期刊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全球性的炎症性肠病,尽管该病的治疗药物有多种,但常规治疗存在局限性和严重的副作用.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新药.天然多糖可调节炎症因子、肠道菌群、免疫系统和保护肠黏膜,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很有前景的药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天然多糖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开发相关药物提供依据.
Climate change could intensify extreme weather events,such as flooding,which amplifies the public health threat of waterborne diseases.Thus,assessing health vulnerability and adaptation(V&A)could facilitate nationally effective responses to extreme climat
今天是冬至,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我们家乡的习俗是冬至吃汤圆,可惜因为在学校,有几年已经没有在家吃汤圆了.但是今天,学校竟然组织大家包汤圆,真的很出乎大家的意料,一听到这个消息,同学们都兴奋了!
期刊
The temperature-dependent rheological behaviors of five selected binary eutectic mixture sugar alcohols,with great potential for latent heat storage in the range of 353.15 K to 523.15 K,were investigated.It was found that the rheological behaviors of the
本文基于5E教学模式对“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1课时)进行教学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基于科学史资料,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等方法进行合作探究,帮助学生解决认知冲突,建构科学概念,培养科学思维.
目的 探究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及其I型受体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形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利用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9型腺相关病毒尾静脉注射后,行左前降支结扎,4周后检测小鼠心功能、心脏梗死范围、心肌凋亡和血管再生情况.体外实验检测低氧环境下1-磷酸鞘氨醇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促血管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 小鼠心脏左前降支结扎4周后,成功建立心肌梗死模型.与心肌梗死组相比,过表达1-磷酸鞘氨醇I型受体(Sphingosine-1-p
捕食、拟寄生和寄生是农林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物种间关系.本文以农林害虫的天敌昆虫为例,综述了典型的捕食和拟寄生现象,对一些特殊的捕食和拟寄生习性进行了讨论,并对捕食、拟寄生和寄生含义进行了辨析.同时还对多种种间关系可能的演化方向进行了推测,认为一些生物由于受资源和环境影响可能存在由独栖性向社会性演化,由捕食向拟寄生、进而向寄生和共生演化的趋势.
准确掌握高纬高寒地区冻土路基地温特征规律是提高公路使用寿命的关键.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依托,选取代表性路基试验断面,对其工后一年内的地温环境进行试验观测,发现岛状冻土路基年周期性地温变化具有明显的“冻结-恢复-融化”阶段性特点,路基各土层的升、降温拐点及地温变化范围均存在着较大差异;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路基各土层对大气温度的热敏感程度随冻土上限覆土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当冻土上限覆土厚度≤7m时,含冰量对填土层地温环境的影响弱于覆土厚度;当冻土上限埋深超过5m时,在退融状态下冻土上限处地温随含冰量的增加而